




已阅读5页,还剩10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三单元人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知识回顾、知识结构:【考试纲解读】1 .记忆和理解人际关系思想演化四个阶段的人际关系状况,了解和掌握人们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及其原因、对策。 2、记忆和理解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内涵、原则和人际关系协调的主要方法。 三、树立可持续发展观,明确个人和社会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应具备的态度和责任。 一、人与地关系思想的变迁1 .人与地关系的历史回顾、采集、捕猎、降低、原始平衡、成长、土地、水、抵抗性、科学与技术、自然资源、自然统治者、人与地矛盾、解释图解法记忆着人与地关系思想与环境问题的历史变迁、土地、农业文明、工业文明;(2) 资本是工业文明早期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随着时代的发展,影响力不断下降的土地对经济增长影响力下降的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力逐渐加强,后期对作为重要因素的劳动力素质的要求不断提高。 (3)人口压力大,单方面追求经济增长的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严重。 2 .面对环境问题(1)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占据一定的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从环境中获得。 人类活动的废弃物排放到_。环境空间、物质和能源、环境、(2)环境问题发生的原因超过了环境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的再生速度。 排放到环境中的废弃物数量超过环境的_。 (3)环境问题的表现和地域的不同,资源的请求,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自净能力,1 .主要的环境问题,思考的升华1 .发展中国家为什么比发达国家的环境问题更严重? 提示:发展中国家一般处于发展的初步阶段,人口增长快,环境受发展和人口双重压力的发达国家将污染严重的工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因此环境问题比发达国家严重。 b、3 .可以向人调整的可持续发展(1)概念:满足_ _ _ _ _ _ _ _的需要,不会威胁后代的_ _ _ _ _ _ _ _ _ _的发展。 (2)包括: _持续发展是基础,持续发展是条件,持续发展是目的。 (3)基本原则: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现代人满足其需求、生态、经济、社会、公平性、可持续性、共通性,“可持续”和“发展”是统一的整体。 “发展”是这个整体的核心和最终目的,“可持续”是发展的最好模式,是为了更好的发展。 如何单方面强调“发展”,单方面强调“可持续发展”是不对的。 2 .读取可持续复合系统的对象,回答(1)(3)的问题。 (1)可持续发展内涵的描述,准确地说()高频考点突破,高频考点突破,a是生态、经济、社会三个方面的可持续发展b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是目标c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基础d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条件A.a、bB.a、cC.b、dD.a、d, 高频试验点突破(2)图中、编号的含义分别为() A.经济系统生态系统社会系统人的管理控制B.生态系统经济系统社会系统人的管理控制C.社会系统生态系统经济系统人的管理控制D.社会系统经济系统生态系统人的管理控制、高频测试点突破(3) 图中对的影响是() a .环境资源的提供b .生活废弃物的产生c .生产废弃物的产生d .物质产品、资金的提供等高频试验点突破,解析:第(1)个问题,可持续发展是综合性概念,其丰富内涵有三点: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这个复合体系中,生态持续发展是基础,发展强调必须与资源和环境负荷能力相协调的经济持续发展是条件,发展不仅要重视数量的增加,还要追求质量的改善,高频测试点突破,提高利益, 他强调,节约能源,减少废弃物,改变传统生产和消费模式,实施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的社会可持续发展是目的,发展以改善和提高生活质量为目的,必须适应社会的进步。 第(2)个问题是:是经济系统,是生态系统,是社会系统,是人的管理控制。 第(3)个问题是,经济系统中的生产活动产生大量废弃物,这些废弃物排放到生态系统中,收容、除去环境。 答: (1)D(2)A(3)C)实施c、c、d、d、c、4、c、b、2 .可持续发展途径来发展循环经济;(1)手段: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2)核心:提高生态效益。 (3)方式:环保方式。 (四)目的: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 环境无害化技术、(5)意义:推进可持续发展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六)实践:调整工业经济结构,调整农业经济结构,推进农业经济结构。清洁生产、生态农业、BC、BD、(1)该农场的农作物为家畜,家畜粪便、尿液为沼气池,沼气池为农户,同时沼气、沼气液为农作物。 因此,这个农场的生产过程体现了_农业。 (2)该农场肉包子蔬菜的主要地区要素是_ _ _ _ _ _ _ _ _ _ _ _。 (3)在结构图所示的生产过程中,生产过程_的环境效果最大。 (4)简要分析该农场生产模式的重要意义。 饲料(4)建立健全的生态系统(或形成生态健全的循环),提高农业生产过程清洁化和农产品无害化的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活条件,提高生活质量。 原料、燃料、肥料、循环经济、生态、市场、3、d、a、试点1分析理解环境问题的原因和表现的母图导航、人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图、【信息解读】图的含义: (1)内圆表示占有一定空间的人类社会,外圆表示人类社会和环境构成的人类系统,内外圆之间表示人类社会周围的地理环境。 (2)人类社会与环境的关系:对立统一关系人类通过生产、生活活动影响环境(箭头3和4分别表示尊重自然法则,违反自然法则)。 环境反作用力作用于人类(箭头5和6分别表示良性和恶性)。 (3)发生环境问题的原因:当人类要求的资源速度超过资源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箭头1变粗),废弃物向环境的排放量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箭头2变粗)时,发生了环境问题。 具体原因是人口压力增大(扩大内圆)资源的不合理利用(箭头1变粗)单方面追求经济增长(箭头2变粗)。学法指导、1 .环境问题发生机制从发生机制来看,环境问题发生的原因有二:一是人类对环境资源的要求速度超过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二是环境废弃物的排放量超过了环境自我净化能力。 如下图所示,高频测试点突破,高频测试点突破,学法指导是有关环境问题的思路(1)环境问题主要是人为原因,自然原因也是形成环境问题的重要原因。 分析自然原因,要注意以下几点:地形条件:封闭低地地形,污染物不易向外扩散,易产生大气污染和酸雨。 逆温天气:空气垂直运动受阻,污染物停留在地面附近,大气污染加剧。 水域条件:对封闭水域,流速慢,水体更新速度慢,水体自净能力降低,易引起水体污染。(2)环境问题的预防对策应对具体的环境问题进行分析,问题不同,解决方法不同:环境污染问题:根本措施是减少污染物排放(可以通过提高利用率、净化处理后的排放、环境保护原料和燃料的使用等达到目的)同时加强绿化,提高环境自净化能力,对全球问题进行国际合作生态破坏问题:治本在于恢复生态,首先改变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停止,然后恢复植被、水域等,以加强环境平衡调整功能。 资源不足问题:必须从“开源”(开发替代资源、加强储量勘探等)和“节流”(提高利用率、减少浪费、扩大资源回收利用等)两方面开始。 回去,回去,回来,1.(2010年上海九校联合考试)结合学过的知识,读一下地理关联图,把下一个地理事物的前一个符号写在图中的四角(每个符号写一次)。 高频试验点巧妙突破,酸雨围海造田不合理的灌溉氟利昂的排放地下水的过剩开采水土流失大量燃烧矿物燃料植被的破坏二氧化硫全球变暖排放大量二氧化碳、高频试验点巧妙突破,解析:寻找各地理事物前后的逻辑关系是制定地理相关主题的关键。 答:左自上而下:,中央自上而下:右自上而下:、b:(2010年高考安徽卷)目前,我国每年需要通过远洋货轮进口大量铁矿石。 下图所示区域是我国重要的铁矿石进口地。 图示区域铁矿石开采引起的生态环境问题主要是训练3、a .森林锐减b .土地沙漠化c .土地盐碱化d .物种灭绝,b .学1.(2011高考广东文综合卷)阅读2007年中国部分省级行政区人均GDP和人均CO2排放量散布图,结合所学知识,提出(1)(2)问题(1)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人均GDP高,人均CO2排放量低() a .上海、天津b .广东、福建c .海南、贵州d .辽宁、山东(2)山西、内蒙古人均GDP不高,但人均CO2排放量高。 其主要原因是: () a .自然资源匮乏的b .交通设施落后的c .耗煤量大的d .第三产业的发展分析: (1)注意问题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首先确定人均CO2排放量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省区:福建、广东、鄂、渝、楚、琼、琼、广东省人均GDP在全国(2)CO2排放量的多少与燃烧化石燃料有很大关系,山西、内蒙古煤炭丰富,用量大,因此CO2排放量多。 答: (1)B(2)C,读取中国北方某地区部分资源,据此回答12个问题。 1 .上述资料显示,本地区近十年粮食平均亩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a.) a .“退耕还牧”面积b .气候发生异常、干旱灾害c .森林破坏严重d .人口增长过快2 .目前本地区生态环境的主要问题是a .风沙危害恶化的b .光照条件恶化的c .气候大陆性减少的d .水土流失加剧的解析: (1)表明该地区的森林破坏率明显降低,森林破坏严重,环境恶化,粮食单一生产;(2)该地的森林复盖率下降,河流沙含量,(2011年广州市普通高校毕业班综合测试(二)下图是中国区域产业CO2减排效果的比较示意图,回答6-7题。 6、我国节能减排的重点区域有: (a )中部地区b .南部沿海地区c .京津地区d .北部沿海地区,7 .南部沿海地区减排压力小;(a )经济发达;(b )工业结构轻;c .气候变化不明显;(2010年佛山市普通高校高三教育质量检测) 世界气候峰会于2009年12月7日至18日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来自192个国家的谈判代表共同讨论2012年至2020年的全球削减协议。中国政府发表的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行动目标是,到2020年,全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05年减少40%到45%。 根据学到的知识回答8-9题。 8 .峰会召开期间,下图所示的现象中正确的是: (a.b.c.d.,9 .为了实现中国政府公布的行动目标,以下关于我国能源利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二氧化碳排放量逐渐减少,b .石油、天然气进口压力得到缓和的c .核能、风力、 努力发展太阳能等能源在能源消耗中的比重逐渐上升的d .汽车工业发展受到限制的公共交通,下图中表示云南路南石林地区人工草坡、无植被耕地、天然草坡、柏林等不同植被条件下土壤空气中CO2浓度的垂直变化曲线。 至此完成十一题。 10 .根据图表,为了使当地地下土壤、岩石不易受到侵蚀,最恰当的措施是: (a )积极建设大量土地耕地b .人工草坡c .人工草坡c .保护柏木林d .天然草坡d .11 .如果当地植被破坏严重,最终发生的环境问题主要是() a .荒漠化b .泥石流c .石漠化d .滑坡试验点2调整了对人地可持续发展知识的精析,1 .突破可持续发展内涵,1 .突破可持续发展内涵,学习基础、条件、目的,2 .可持续发展原则,3 .可持续发展观与传统发展观的比较,2 (1)E、f、g的内容分别为: (a )人口可持续发展、社会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b .第一产业可持续发展、第二产业可持续发展、第三产业可持续发展c .农业可持续发展、工业可持续发展、交通运输可持续发展d .社会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生态可持续发展(2)E1、 F1、G1的内容分别是() a .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人口规模的控制,生活质量的提高b .健康和卫生,能源生产和消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c .农业和乡村的发展,大气保护,荒漠化防止d .贫困化,城市发展,防灾和灾害的消除,分析: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包括社会,经济,生态可持续发展。 其中强调经济可持续发展不仅要重视发展,还要追求质量改善、利益提高、节约能源、减少废弃物,改变传统生产和消费模式,实施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 可持续发展包括人的生活质量、生活环境的改善和生产方式的改善。 答: (1)D(2)B,考点3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知识是我国作为农业大国、人口大国,在当前以经济发展为重要任务的阶段,需要面对更多压力,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必然性和路径分析如下。 1 .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2 .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学习3.(2011高考安徽文综卷)下图展示辽宁西北部土地利用的变化。 将该地区划分为25个网格,各网格的2个数字分别按左右顺序表示1979年和2005年的土地利用类型。 阅读表格完成(1)(2)的问题。 1-耕地2-居民地3-湖;(1)表明地区土地利用变化的原因() a .土地二次盐渍化加剧的b .空气湿度明显增加的c .干旱、洪水频率减少的d .水生生物种类增加的1-耕地2-居民地3-湖;(2)现在, 促进图示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利措施是() a .甘蔗渣池b .水稻种植c .节水灌溉农业d .发展大牧场放牧业,解析:“辽宁西北部某地”条件下,该地靠近内蒙古高原,处于农牧过渡带,该地于19792005年从耕地挤得多湖,湖面积减少(1)由于湖泊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幼儿园儿童节活动方案
- GL002沟通与激励技巧
- 河南省信阳市普通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联考(二)生物试题含解析
- 内蒙古民族大学《建筑与环境模型制作》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2024-2025学年初三3月新起点考试英语试题含答案
- 临沂职业学院《歌曲写作与简易编配》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新疆维吾尔乌鲁木齐市乌鲁木齐县2024-2025学年三下数学期末预测试题含解析
- 道路围栏知识培训课件
- 2024年7月化粪池清理服务客户满意度评价附加条款
- 四川商务职业学院《动物生物学(二)》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上海市中小学生学业质量绿色指标问卷调查-小学生问卷-I
- 防腐工程在杭州湾跨海大桥中的应用
- 液化气站三级安全教育培训试题
- 经济法实用教程(理论部分)(第八版)(何辛)案例分析及参考答案
- 532近代前夜的危机
- (精心整理)朱德熙_说 “的”
-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说课稿(附优质教案)
- 厂用电受电后代保管协议
- 医院住院病历质量检查评分表
- 出厂检验报告B
- 板式楼梯计算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