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闫PPT课件_第1页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闫PPT课件_第2页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闫PPT课件_第3页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闫PPT课件_第4页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闫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1,.,学习目标,了解诗人、写作背景以及文体常识。结合注释,理解诗句含义。能够从形象入手,体会诗的意境,领会诗所表达的深刻的思想感情。熟读并背诵全诗。,2,.,李白,唐代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人。他是我国文学史上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杜甫齐名,世称“李杜”,还有“诗仙”之称.著有李太白全集,你们都学过我哪些诗句诗句?,3,.,静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望庐山瀑布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赠汪伦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4,.,文体常识,绝句,又称截句、断句、短句、绝诗,四句一小首,短小精炼,它是唐代流行起来的一种汉族诗歌体裁,属于近体诗的一种形式。绝句按字数划分,可以分为五言绝句和七言绝句。这首诗是属于七言绝句,5,.,王昌龄是盛唐诗坛上一位以写边塞题材为主的著名诗人。他特别擅长写七绝。天宝初年,李白在长安供奉翰林时,与他便有密切的交往。王昌龄一生遭遇坎坷,他的性格与李白的傲岸不羁有着相似之处。据说李白从天宝三年离京漫游,到扬州时,听到王昌龄被贬龙标尉这个不幸的消息,便题诗抒怀,遥寄给远方的友人。,背景简介,6,.,标题解说,从此诗的标题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7,.,闻:听到,听说。龙标:今湖南黔阳,唐时甚僻。诗中指王昌龄,古人常用官职或任官之地的州县名来称呼一个人。左迁:古尊右卑左,即贬官。听说王昌龄被贬到龙标,(我)在这遥远的地方写下这首诗寄给他这首诗是作者为好友王昌龄贬官而作的抒发感愤、寄以慰藉的诗。,8,.,听范读,注意读准字音,并用“/”划分诗句的节奏。,9,.,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唐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10,.,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柳絮落尽啦,杜鹃不住地哀啼。听说你将被贬到龙标去,一路上要经过辰溪、西溪、巫溪、武溪和沅溪;我把为你忧愁的心,托付给天上的明月让它伴随你,一直走到那夜郎的西边,结合注释,理解诗句大意,体会诗歌意境,11,.,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简单地说,意象就是寓“意”之“象”,就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可以说就是主观的“意”和客观的“象”的结合,也就是融入诗人思想感情的“物象”,是赋有某种特殊含义和文学意味的具体形象。简单地说就是借物抒情。,常见意象:松柏:傲霜斗雪的典范,“岁寒,然后知松柏后凋也。”后世诗歌常用松柏象征孤直耐寒的品格。竹子:“性直”、“心空”、“贞洁”的特点,用于比拟君子的品德修养。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竹石杨柳:“柳”谐音“留”,常做留客之意,又因柳丝柔长,风吹而成缠绵难舍之状。汉代以来,常以折柳相赠来寄托依依惜别之情,由此引发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行旅之人的思乡之情柳永在雨霖铃中以“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来表达别离的伤感之情。长亭:陆上的送别之所。李白菩萨蛮:“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梅花:“以花贵,自战国始”,到梁、陈时期,出现了大量的咏梅诗。这一时期的梅花诗大都是对花本身的描写或用于赠别,尚无明显的象征寄托。到了唐宋时期,梅花已成为一种高洁人格的象征。陆游:“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对梅花的描写中寄托了一种高洁的品格。杜鹃:杜鹃鸟俗称布谷,又名子规、杜宇、子鹃。春夏季节,杜鹃彻夜不停啼鸣,啼声清脆而短促,唤起人们多种情思。其声哀怨凄悲,动人肺腑,名为杜鹃。杜鹃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常与悲苦之事联系在一起。李白诗云:“杨花飘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鸿雁:汉书苏轼传载,匈奴单于欺骗汉使,称苏武已死,而汉使者故意说天子打猎时射下一只北方飞来的鸿燕,脚上拴着帛书,是苏武写的。单于只好放了苏武。后来就用“鸿燕”、“雁书”、“雁足”、“鱼雁”等指书信、单讯。李清照词云:“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分析方法:表明意象+意象特点+产生的意境+表达的情感,12,.,1.诗人为什么要将愁心寄与明月呢?,合作探究学习,2.你从哪些诗句可看出龙标这被贬之地极偏远?,3.诗中哪一个字真实集中体现了作者的感情?,4.本诗借月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13,.,杨花落尽子规啼,首句写景兼点时令。于景物独取漂泊无定的杨花、含飘零之感,唤起读者对王昌龄流落远方的担忧;叫着“不如归去”的子规,有离别之恨,触发宦游异乡的人们的心头的凄情;切合当时情事,也就融情入景。,14,.,闻道龙标过五溪。,因首句已于景中见情,所以次句便直叙其事。“闻道”,表示惊惜。“过五溪”,见迁谪之荒远,道路之艰难。以悲景衬托离情,表现出作者对好友旅途艰辛、贬所荒远的深切同情。,15,.,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借景抒情。这两句诗所表现的意味,有三层意思,一是说自己心中充满了愁思,无可告诉,无人理解,只有将这种愁心托之于明月;二是说惟有明月分照两地,自己和朋友都能看见她;三是说,人隔两地,难以相从,也只有依靠她才能将愁心寄与,别无它法。,16,.,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通过诗人丰富的想象,本来无知无情的明月,竟成为了一个富有同情心的人(拟人),她将诗人对朋友的怀念和同情带到了辽远的夜郎之西。有道是“明月千里寄相思”,作者所寄的是对好友身遭贬谪的同情,是对好友长途跋涉的担忧;是陪伴友人一路前行的一片深情,是告慰友人并不孤单的一种情怀所有这些,真切地传达出作者得知友人遭贬后的心灵震撼以及由此而引发出来的强烈的主观感情。,17,.,诗人李白通过丰富的想象,抒写真挚的友情,给予抽象的“愁心”以物的属性,它竟会随君逐月到夜郎西。这种将自己的感情赋予客观事物,使之同样具有感情,也就是使之人格化,乃是形象思维所形成的巨大的特点之一和优点之一。想像惊人,气概超逸,笔势灵动,充分地显示出李白的艺术个性,这也是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之所以有长久的艺术魅力的真正原因。,18,.,探究,1、作者为何要写杨花与子规?答:写“杨花”且“落尽”是先点时令,这样的“暮春”在古诗中是一个花与泪同落的季节,这就奠定了全诗伤感的基调。“杨花”漂泊无定,暗写王昌龄被贬荒僻之地给人的飘零流落之感;“子规”即杜鹃,传说它是蜀国国王杜宇魂化而成,叫声凄凉哀婉。因此,可以说,诗中开头一句的写景,不着悲痛之语,而悲痛之意自现。,19,.,品诗欣赏,一.作者为何“寄愁心与明月”?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远在扬州、行止不定的诗人只好把一片深情托付给千里明月,向老友遥致思念之忧了。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这里既有对老友遭遇的深刻忧虑,也有对当时现实的愤慨不平,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