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学基本知识(2010).ppt_第1页
传染病学基本知识(2010).ppt_第2页
传染病学基本知识(2010).ppt_第3页
传染病学基本知识(2010).ppt_第4页
传染病学基本知识(2010).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传染病基础知识与重点传染病防治,保定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0年10月14日,第一部分:传染病防治法,2004年8月28日。经过反复修改和完善,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传染病防治法修正案。到目前为止,传染病防治法制定15年后,传染病防治法在经历了抗击非典的经验教训和艰苦实践后,进行了修订。传染病防治法基本信息1。基础知识(1) 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管理的传染病分为甲类、乙类和丙类。甲类传染病:鼠疫和霍乱。(二)二类传染病: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痢疾、结核病、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和疟疾。2009年,新增甲型H1N1(26种)3类和丙类传染病:流感、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痢疾、伤寒和副伤寒。手足口病(11种)将在2008年增加。(2)对乙类传染病中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炭疽中的肺炭疽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采取甲类传染病防控措施。(3)国家实行计划免疫制度。国家免疫计划的疫苗接种是免费的。目前,国家实行计划免疫的疾病包括脊髓灰质炎、麻疹、白喉、百日咳、破伤风、结核病和乙型肝炎。扩大免疫后,又增加了流行性脑炎、日本脑炎、甲型肝炎、流行性腮腺炎、风疹、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和炭疽。传染病暴发、流行时,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立即组织力量,按照预防控制规划实施预防控制,切断传染病传播途径,必要时报请上级人民政府决定,并可以采取下列紧急措施,予以公告: (一)限制或者停止集市、文艺演出或者其他聚众活动;(2)暂停工作、业务或课程;(三)封存或者封存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公共饮用水源、食品及相关物品;(四)控制或者扑杀染疫的野生动物、畜禽;(五)关闭可能导致传染病传播的场所。上级人民政府接到下级人民政府关于采取前款所列紧急措施的报告后,应当立即作出决定。紧急措施的解除由原决策机关决定并公布。(三)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其他防疫机构的职责。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当承担监测、预测、流行病学调查、疫情报告等预防控制工作。(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法定职责)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当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传染病预防控制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内部人员培训要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当指定专门人员负责指导和评估医疗机构传染病预防工作,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四)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及其工作人员的职责。医疗机构、采供血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发现传染病或者其他不明原因的突发传染病时,应当遵循疫情报告属地管理的原则,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内容、程序、方法和时限进行报告。(医务人员报告的法律义务(尸检原则)采供血机构和生物制品生产单位应当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规定,保证血液和血液制品质量。禁止非法采集血液或者非法组织他人出售血液。医疗机构使用血液和血液制品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规定,防止因输入血液和使用血液制品引起的血源性疾病的发生。(五)单位和个人的权利和义务。国家和社会应当关心和帮助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病人,使他们能够得到及时治疗。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歧视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病人。(三)在采取隔离措施控制甲类传染病期间,实施隔离的人民政府应当为被隔离人员提供生活保障;被隔离人员有工作单位的,其所在单位在隔离期间不得停止支付其工作报酬。(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一切单位和个人,必须接受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医疗机构对传染病的调查、检查、采样、隔离和治疗,并如实提供有关情况。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医疗机构不得泄露涉及个人隐私的相关信息和材料。(义务)4 .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应当及时向附近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者医疗机构报告。(义务)5。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病人在治愈或者疑似传染病消除前,不得从事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容易传播传染病的工作。(义务),第二部分传染病概述,传染病的流行过程,第一,流行过程的概念传染病的流行过程是指传染病在人群中发生、发展和转归的过程。换句话说,病原体从传染源排出,并在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下通过一定的传播途径侵入易感生物。要实现这一过程,我们必须经过三个环节,也就是所谓的三个基本条件,即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流行过程本身也受到社会因素和自然因素的影响。(1)传染源是指体内有病原体的人和动物,这些病原体能够生长和繁殖,并能分泌病原体。传染源包括病人、潜伏感染、病原体携带者和受感染的动物。(2)传播途径病原体从宿主体内排出并进入新宿主之前,在外部环境中经历的所有途径都称为传播途径。有以下八种常见的传播方式。有液滴、液滴核和通过空气传播的灰尘。其特点是:传播最容易实现,传播范围广,感染率和发病率高。(2)冬季和春季更常见。与人口密度和生活条件有关。大部分呈周期性增长。预防主要依靠提高人群的免疫水平。通过水传播的许多传染病、人畜共患疾病和寄生虫病都可以通过水传播,通常有两种通过水传播的途径:(1)通过饮用水传播的人饮用被病原体污染的水,从而导致疾病的流行。水源(地表水和地下水)可以是粪便、污水和含病原体的污物的直接和二次污染物。饮用水传播的疾病包括霍乱、伤寒、细菌性痢疾等。饮用水传播传染病的流行特征:病例分布与供水范围一致。除哺乳婴儿外,性别、年龄和职业无差异。(3)停止使用污染水,采取措施净化水源。疾病爆发或流行病会很快消退。(2)接触疫水的病人有暴露史主要原因是食物本身携带病原体,如感染绦虫的牛或猪、感染炭疽的牛或羊、感染结核病或布鲁氏菌病的牛、感染沙门氏菌的牲畜、家禽和蛋、贝类和水产品,如携带甲型肝炎病毒的蛤蜊和牡蛎等。其次,食品在生产、加工、运输、储存和销售中受到外来污染。食源性传染病的流行特征:大多数患者有不洁饮食史,不吃者不患病;(2)疾病的突然发生容易形成暴发;(3)停止供应受污染的食物后,疫情将会消退。疫情持续时间短,未形成慢性疫情。接触传播接触传播包括两种途径:(1)直接接触传播是指传染源与易感人群直接接触而没有任何外部因素的传播,如性病、狂犬病、鼠咬热等。(2)间接接触传播,也称为日常接触传播,是指接触受传染源及其排泄物污染的日常生活用品而引起的传播。被污染的手在间接传播中起着重要作用。间接传播传染病的流行特征:病例一般为散发性,可在家庭成员和集体生活成员之间传播;(2)发病与不良卫生条件或不良个人卫生习惯有关;(3)流行过程缓慢,没有明显的季节性特征;(4)加强传染病管理,注重个人卫生,严格消毒制度,可减少传染病的发生。通过媒介节肢动物传播是指通过节肢动物叮咬或机械携带传播的途径。根据传播方式,它们可分为两类:(1)由昆虫如苍蝇和蟑螂携带的肠道病原体的机械传播。当它们与食物接触时,身体表面携带的病原体或随呕吐或粪便排出的病原体会污染食物并导致人类感染,如肠道传染病,如伤寒和细菌性痢疾。(2)吸血传播吸血节肢动物叮咬血液中含有病原体的宿主,病原体被吸入节肢动物体内,易感者只有在节肢动物的发育和繁殖完成一定的生命阶段后才能被感染。节肢动物需要一段时间从吸入病原体到易受感染,这被称为外部潜伏期。同一疾病的外部潜伏期长短受气候条件的影响。有近200种吸血传播疾病,如流行性乙型脑炎、疟疾、鼠疫等。媒介节肢动物传播传染病的流行特征:有一定的季节性和区域性;(2)病例分布与媒介昆虫分布一致;(3)发病存在年龄差异。例如,旧疫区的儿童更容易患这种疾病,但在新移民人群中发病年龄没有明显差异。(4)一些传染病表现出明显的职业特征,如森林脑炎,在伐木工人和林业工人中较为常见。人们之间通常没有直接的交流。通过土壤传播有许多污染土壤的机会,例如对来自感染源的分泌物、被病原体感染的宿主的排泄物或身体的不当处理等。会导致土壤污染。土传疾病有两个主要原因。一方面,一些肠道寄生虫疾病如钩虫、蛔虫、鞭虫和其他寄生虫的卵必须在土壤中发育到一定阶段才能感染人类。另一方面,一些形成孢子的病原体,如炭疽杆菌和破伤风杆菌,可以在土壤中存活很长时间,并在遇到受损皮肤时感染宿主。土传疾病的发生取决于土壤中病原体的生存能力、人类与土壤的接触以及个人卫生习惯。医源性传播是指在医疗和预防中人为引起的某些疾病的传播。当易感人群接受治疗、预防和检查时,病原体感染是由于医疗器械(如注射器、针头、导尿管、血液采集装置和静脉注射)消毒不严造成的(2)向上性传播的病原体从母亲的阴道通过子宫口进入子宫,到达绒毛膜或胎盘,导致胎儿感染,如葡萄球菌、链球菌、白色念珠菌等。(3)分娩引起的传播是由于产妇产道的严重污染。分娩是由胎儿受损的皮肤、粘膜、呼吸道和消化道的病原体引起的胎儿感染。如淋球菌、疱疹病毒等。(4)母乳喂养传播某些病原体可由母乳分泌。婴儿可能被母乳感染。(3)易感人群是指对某些传染病缺乏特异性免疫的人群。人口作为一个整体对传染病的易感性被称为人口易感性。流行过程的特征(1)区域分布(2)时间分布(3)人口分布(4)流行强度(4)流行过程的影响因素(1)社会因素(2)自然因素(5)流行焦点。在某些情况下,传染源将病原体传播到其周围环境的程度被称为流行病焦点。每个传染源可以形成一个单一的疫点,多个传染源可以同时存在于同一个疫点。一般来说,范围较小的疫点称为疫点。然而,一个大的疫区或几个疫区被称为疫区。传染病的特点1。基本特征1。特定病原体2。传染性3。流行病、地方病和季节性疾病。豁免2。临床特征1。潜伏期是从病原体侵入体内到最早出现临床症状的时期,称为潜伏期。2.前驱期是指从临床症状到明显症状的一段时间。3.症状明显的急性患者经过前驱期后,大多数感染性疾病患者会表现出该疾病特有的症状和体征,并转入明显症状期。4.恢复期机体免疫力有一定程度的提高,机体的病理生理过程基本终止,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基本消失。临床上称之为恢复期。(2)临床特征,(2)常见症状和体征1。发烧2。喷发3。(3)根据感染性疾病的临床表现,毒血症的临床类型可分为典型和非典型;根据疾病的持续时间可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根据严重程度,也可分为轻、中、重和爆炸性。传染病的诊断,1。流行病学数据2。临床数据3。实验室检查和其他检查。传染病的治疗。1.一般治疗。一般治疗包括隔离、休息、饮食、护理、支持治疗和心理治疗。2、对症治疗,对症治疗包括如高烧采用合理的降温方法;抽搐时及时使用镇静剂;颅压高时应使用脱水剂。休克期间,应采取快速补液、纠正酸中毒、强心、血管活性药物等措施。这些及时有效的对症治疗措施有利于患者度过危险期,尽快康复。(1)抗菌药物的应用原则(1)应尽早进行病原学诊断(2)熟悉所选药物的适应症、抗菌活性、药代动力学和不良反应(3)根据患者的生理、病理和免疫状况合理用药(4)严格控制抗菌药物的应用(1)病毒性疾病和不明原因发热患者不宜使用抗菌药物;2)应尽可能避免局部应用皮肤和粘膜等抗菌药物;3)抗菌药物的预防性应用;4)抗菌药物的联合应用。(5)抗菌药物的合理选择;(3)病原体的治疗;(2)目前效果不理想的抗病毒药物的化学合成。干扰素、阿昔洛韦、阿糖胞苷、金刚烷胺、三唑核苷、阿拉伯糖苷等。可以试用。(3)血清疗法血清疗法主要用于细菌外毒素引起的感染性疾病,如白喉、破伤风、肉毒中毒等。(4)抗寄生虫药物的化学制剂占有重要地位,如血吸虫病的吡喹酮、丝虫病的海洋人群、阿米巴痢疾的甲硝唑等。具体应用请参考相关章节。O(2)病原体携带者的管理(3)接触者的管理针对接触者采取的防疫措施被称为隔离。在隔离期间,接触者可根据具体情况接受医学观察、检查或卫生处理,也可进行药物预防或被动免疫。(四)动物传染源的管理对于经济价值高且未患传染病的动物,可以采取隔离治疗。预防传染病(切断传播途径),(1)定期预防措施(通风和清洁),(2)消毒,(3)除虫,预防传染病(保护易感人群),(1)增强非特异性免疫(免疫球蛋白),(2)增强特异性免疫(疫苗),(3)药物预防,(4)隔离,(1)隔离和分类隔离的概念可分为两类:传染病隔离和保护性隔离。传染病隔离是为了控制特定区域内的传染病患者、疑似传染病患者和病原体携带者,将他们与一般人群暂时隔离,减少污染范围,减少传染病传播的机会。同时,也便于污染物的集中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