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充电器的设计与制作_第1页
多功能充电器的设计与制作_第2页
多功能充电器的设计与制作_第3页
多功能充电器的设计与制作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多功能充电器的设计与制造。关键词:TL431,LM324,电池充电器电路作者:张洋充电器采用老式简易充电器和废旧节能灯改造而成,可在电池提前放电至1V时自动充电,消除了电池的记忆效应。充电电流在100毫安、200毫安和300毫安三个档位可调;充满电后,可自动切换到涓流充电等功能,深受粉丝欢迎,被视为本期读者最喜爱的稿件(见幸运读者问卷2004年第5期统计结果)。充电器已经正常工作两年多了。然而,在使用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1 .充电器的温度相对较高。充电器是冬天制造的,温度感不高。然而,在夏天,充电器只能用小电流(100毫安)同时给3节电池充电。如果4节电池同时充电或2 3节电池用200毫安 300毫安充电,充电器只能短时间充电1 2小时。否则,温度将上升到70度以上,这将很容易烧坏充电器,并限制充电器的输出功率。2.输出DC电压和计算电压之间的差异很大。3.大电流充电时,电压会下降,输出电压相对较低。作者通过实验探索,找到了一种降低温度、提高输出功率、稳定输出电压的方法。首先,重新设计充电器电路为了便于分析,首先简要介绍了充电器的工作原理。请参见下图:T1431(1C1)的阴极k与控制极r连接,形成2.5V基准稳压源。四个运算放大器1M324(IC2)用作比较器,由电阻R22和R23从2.5V基准电压稳定源分压,然后作为基准电压发送到比较器的反相端。电池电压被发送到比较器的非反相端。开始充电时,电池电压低于反相端的电压,比较器输出低电平,红色1ED2指示灯点亮并发光,表示充电正在进行。同时,三极管Q4(8550)导通,电源通过三极管、限流电阻R29和隔离二极管D10给电池充电。充电期间,电池电压逐渐升高。当电压上升到略高于比较器反相端的电压时,比较器翻转,比较器的一个引脚输出高电平,红色指示灯熄灭,三极管Q4关断,电源停止充电。引脚1的高电平输出通过R27开启Q5,绿色1ED指示灯亮起。然而,在充电和充电停止后,电池的电压将略微下降,因此IC2的一个引脚将再次从输出高电平变为低电平。电源将再次给电池充电。当电池电压略微上升时,比较器将再次翻转输出高电平,电源将停止对电池充电。如果这样循环下去,形成电池的脉冲充电,充电电流逐渐减小,红光的亮度减小,绿光的亮度逐渐增大,最后充电电流减小到涓流(几毫安到十毫安以上)充电状态。由此可以看出,最高充电电压由反相端的参考电压决定,并且最高充电电压可以通过改变R23的大小来调节。如果电压选择高,将导致过度充电。如果选择低电压,电池将不会充满电。作者测试了不同容量的镍氢电池,发现大多数电池充电时最高电压只能达到1.43伏左右。作者选择该值作为最高电压,分压器R22取10k,则R23=1.43R22/(2.5-1.43)=13.36K.也可以使用可变电阻器来代替R23。精确的数字万用表(由于指针式万用表的内部电阻较低而无法使用)可用于测量IC2反相端的电压。调节可变电阻器,使电压等于1.43伏,然后测量可变电阻器的电阻值。更换相同电阻的电阻器。为了减少充电器的功率损耗,应尽可能降低充电器的输出电压。充电器的输出电压由图2中的IC3(T1431)确定。由于T1431的最低稳定电压为2.5V,光电耦合器中发光二极管的电压降,充电器的最低输出电压仅大于2.8V,因此充电电流为100毫安时的电源电压设为2.9v,减去电池的1.2V电压和控制晶体管的0.2V电压降。限流电阻和隔离二极管两端的电压为2.9-1.2-0.2=1.5V.该二极管仍使用普通的4007整流二极管,压降为0.76伏,电阻上的压降为1.5-0.76=0.74伏,通过100毫安时的电阻值为7.4。二档充电电流为200毫安。电源电压等于1.20.20.76 0 . 27 . 4=3.64伏,三档充电电流为300毫安,电源电压应为1.20.20.76 0 . 37 . 4=4.38伏(以上计算中,假设二极管和三极管的压降保持不变,分别为0.76伏和0.2V)。电源输出的不同电压通过开关K1选择电阻R12、R13和R14来实现。电阻越小,输出电压越高。第一档的输出电压V等于2.9V。R12=2.5R 10/(V-2.5)=2 . 52 . 2/(2.9-2.5)=13.75K,这是由于1M324的高输入电阻和输入电流的近似省略。可近似取为13.8k,其中2.5是T1431的参考电压。还可以计算出另外两个齿轮的阻力分别为4.8k和2.9k。这种阻力不易找到。然而,电池的充电电流要求不是很严格,所以三个电阻器可以具有相似的电阻。R12、R13和R14电阻也可以通过上述方法在IC3 T1431的控制极R和地之间连接一个可变电阻,充电器的DC输出连接一个负载,调节可变电阻使输出电压达到预定值,测量可变电阻的阻值,然后用一个阻值相同的固定电阻代替。在三档300毫安时,电阻消耗的功率最大,消耗的功率等于0 . 30 . 37 . 4=0.67瓦,可以选择功率为1w 2w的7.5电阻作为降压电阻。当充电器以300毫安的电流为四节电池充电时,电源的输出功率从6.24瓦降低到5.26瓦。损耗减少了近16个端口。第二,降低电源部分的功率损耗上图为改进后充电器的完整电路,上部为节能灯电路改造的电源电路。其简单工作原理是:市电经过整流滤波后,从Q1和Q2转换成高频交流电,然后经过T2降压整流滤波稳压,得到低压直流电源。在节能灯中,Q1和Q2三极管工作在不受控制的开关状态,损耗较小。然而,在它们被用作充电器之后,为了稳定电压,开关状态被控制,导致更多的管损耗和20到30度的更高的三极管温度。为了减少损失,采取了以下措施:1 .一个电容器C2和一个二极管D6被加到Q1的基本回路上。2.D9的阴极连接到一个1 0 F电容和2k电阻滤波电路。3.Q1和Q2的发射极分别与2.2或3.3的电阻串联,以稳定Q1和Q2的工作状态。4.调节T1初级和次级绕组的匝数。T1的初级匝数增加,输出电压增加,但是当匝数增加到超过14匝时,输出电压不再增加。次级匝数增加后,充电器的输出电压迅速上升,当匝数增加到7匝时达到最大值。作者利用这些数据绕过T1。5.Q1和Q2工作在推挽状态,但原来的整流电路采用半波整流电路,所以电源效率降低,应该用全波整流电路代替。全波桥式整流电路采用四个肖特基二极管,增加了压降和损耗。相反,使用双半波整流电路。T2变压器的次级线圈需要缠绕两根0.44的漆包线和20匝中心抽头。2.原低压DC经470 F电解电容滤波后,切换到1000F(或更高)电容,可改善输出特性。从轻负载到满负载(1.2A电流),输出电压调整到4.38伏,输出电压仅下降约0.3V.当输出电压为2.9V和3.64V时,负载电流从0.1A增加到1.2A,并且基本上没有观察到输出电压的变化。充电器的实用价值大大提高。然而,1000F电容器的体积和高度相对较大,所以垂直安装有点困难。如下图所示,电容可以水平放置在较低高度的元件上。三、关于输出电压与计算值的差值较大采取上述措施后,取得了改进。作者通过选择HFE大于200的晶体管作为Q3,基本上解决了这个问题。第四,增强充电器的散热能力在充电器的外壳上打几个洞,这样热空气可以通过散热孔散热。这样,在采取上述措施后,充电器的温度已经大大降低。充电器的输出电压调整到4.38伏,为4节电池(300毫安)充电数小时。三极管的温度上升到50多度。其他元件如T2变压器和次级整流二极管都有超过50度,但它们可以在允许的温度范围内正常工作。1号电池箱增加了一个电池放电电路。原理如下:参照上图左下方虚线框中的电路,当按下K3键时,Q1 2导通,电池通过Q1 2对电阻R37放电,R37上产生的电压被R35和R36分压到Q13的基极,使Q13导通,从而保持Q12导通所需的基极偏置电流。因此,释放K3键后,Q1 2仍将打开,确保电池能够继续放电。当电源接通且Q13接通时,集电极的低电平通过R34接通Q1 4。一方面,电源通过Q1 4和R38打开橙色1ED5发光。同时,Q13集电极的低电平通过D1 1使1ED2的阳极处于低电平,充电指示灯1ED2停止发光。此外,Q14集电极的高电平使Q4的基极通过D1 4变得极高,Q4被关断以停止给电池充电。在电池放电期间,电源不应给电池充电。Q4必须可靠切断。因此,D14不能使用像1N4007这样的普通二极管。应使用快速恢复二极管或肖特基二极管。当电池放电到1.0V时(这个电压可以通过改变电阻来调节1.为了简化电路,充电器只控制Q2,控制精度不是很高,在重负载下输出电压仍然略有下降,但可以满足使用要求。同样,充电器的温度仍然比节能灯的温度高一点,但并没有影响充电器的正常工作。2.注意重载下Q1和Q2的温度和电压平衡。如果Q2的温度高于Q1,则可以减少从T1反馈到Q2的次级绕组的匝数,并且可以增加Q2的发射极电阻器R6或基极电阻器r3 .也可以通过更换T2变压器的一次接线和用快速恢复二极管代替高温整流器来解决。此外,Q1和Q2的集电极到发射极电压应该相等,如果不相等的话。调节方法与温度调节方法相同。事实上,平衡温度更容易,但平衡电压更难。3.低压整流二极管应使用肖特基二极管,但2A的SB260和3A的1 N5820都产生严重的热量,而SB306或C810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