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19.知道西周的政治制度,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变革、争霸和百家争鸣_第1页
考点19.知道西周的政治制度,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变革、争霸和百家争鸣_第2页
考点19.知道西周的政治制度,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变革、争霸和百家争鸣_第3页
考点19.知道西周的政治制度,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变革、争霸和百家争鸣_第4页
考点19.知道西周的政治制度,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变革、争霸和百家争鸣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二我们传承的文明,历史上重要事件与人物,、西周的政治制度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联合其他国家,在牧野展开大战,伐纣灭商。建立周朝,定都镐京。周朝改革了商朝的制度,发展并完善了古代礼乐文明。,宗法制度,分封制度,礼乐制度,维护秩序、巩固统治,礼乐文明的确立,1.分封制,2.宗法制和礼乐制,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东周开始。,东周,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战国,春秋,生产力发展,诸侯国强盛,周天子威望大减,诸侯国进行变法,争霸,春秋五霸(齐国为例),战国七雄(秦国为例),变革与争霸,C,4,B,D,周,春秋五霸说法一,秦穆公,宋襄公,晋文公,A,齐桓公,E,楚庄王,4,周,春秋五霸说法二,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齐桓公,齐桓公,齐桓公听从管仲的建议,改革军制和内政,打出“尊王攘夷”的旗号,即在尊重周王室的名义下,团结其他诸侯,抗击威胁中原的周边少数民族,还出兵阻挡北上的南方强国楚,在诸侯国中树立了威信。,公元前651年,齐桓公召集许多诸侯在葵丘会盟,周天子也派代表参加,正式承认了他的霸主地位。,齐,楚,秦,燕,赵,韩,魏,齐楚秦燕赵韩魏,东南西北到中间,战国七雄,历史小知识,商鞅,(公元前390-前338年),商鞅是卫国公子,姓公孙,名鞅。后因变法有功,被封在商地,所以又称商鞅。他非常推崇法家学说,立志革新政治,起初在魏国未受到重用。公元前361年,他来到秦国,曾三次向孝公进献富国强兵之术,提出变革政治主张,得到信任和重用,开始进行变两次进行。,变法内容,(5)编制户口,规定一家犯法,其邻居必须告发,否则予以处罚,(1)废除土地国有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自由买卖,(2)奖励农耕,生产粮食和布帛多的人,可以免除劳役,(3)奖励军功,立军功的人按功劳大小授予不等的爵位和田宅,(4)建立县制,原有村落合并为县,由国家直接派官吏管理,变法前后比较,编制户口,建立县制,分封制村落散居,奖励军功,按军功授爵,爵位世袭,奖励农耕,土地私有,允许买卖,土地国有,不得买卖,变法后,变法前,经济,军事,政治,商鞅,王充在论衡书解中说:“商鞅相孝公,为秦开帝业”。,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商鞅,1、性质:一次比较彻底的地主阶级政治改革,变法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2、意义:推动了秦国社会的进步,促进了经济的繁荣,增强了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为秦国的富国强兵和后来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对秦国以至中国历史的发展都起了重要作用。,评价,1、从体裁上看,史记是一部_。下列不可能被书中提到的是:A、大禹治水B、葵丘会盟C、赤壁之战D、郑和下西洋2、唐朝是我国诗歌的黄金时代,成就最高的两位诗人是被誉为诗仙的_和诗圣的_。3、唐朝时为中外交流作出突出贡献的两位僧人分别是西游天竺的_和东渡日本的_。4、“飘若浮云,矫若惊龙”是对_的书法的评价。5、道教产生于_,老子的道德经被奉为经典。6、列举宋元时期农牧文化交融的一个实例。,7、_时期我国开始出现铁农具。下列出现在唐代的工具是_。A、曲辕犁B、筒车C、水排D、秧马8、明朝时期,老百姓把_作为主要衣料。9、我国古代科技最高峰是在_时期。列举两个史实说明。10、从18世纪60年代开始,英国的_业中出现了一系列重要发明,_逐步取代手工劳动,后来又扩展到其他行业。这一演变过程叫做工业革命。工业革命最先出现于英国的政治条件是_。11、第一次工业革命,人类进入了_时代,_国成为最强大的国家;第二次工业革,命,人类进入了_时代,_后来居上。12、下列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的是:A、纺纱机B、内燃机C、计算机D、蒸汽机车13、工业革命对我国现代化建设有何启示?14、西周时期主要的政治制度有_、_和_。这些制度的实质都是_制度,目的是_。15、东周以_为都城,历史上又称为_时期。16、简要说说商鞅变法的内容、性质、作用。,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百家争鸣,文士阶层的出现,社会动荡和变革,百家争鸣的社会背景,百家争鸣,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兵家,促进了思想文化和社会的发展,百家争鸣,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派争芳斗艳的局面。,所谓“百家”,是泛指数量多。主要分为:儒家,墨家、道家、法家、阴阳家、杂家、名家、纵横家、兵家、小说家等十家。,所谓“争鸣”指各家学派纷纷著书立说,广收门徒,游说诸侯,争相发表自己的见解。,儒家:,孔子孟子,道家:,老子庄子,兵家:,法家:,墨家:,墨子,韩非子,孙武(子)孙膑,儒家的创始人,春秋晚期鲁国人,名丘,字仲尼,是我国历史上最为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孔子是这样概括自己一生的:“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1)提出了“仁”的学说。要求统治者能够体贴民情,爱惜民力,不要过度压迫剥削人民。,2)主张以德治民,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影响:孔子的学说被历代统治者利用和改造,成为我国2000多年的封建正统思想。,孔子教育思想,“苛政猛于虎”,政治:仁的学说;以德教化,以礼治国,克己复礼。,教育: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学术态度上:三人行,必有我师,教育上:因材施教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术成就上:诗经、尚书、春秋、论语,重视道德教育,培养人的仁爱之心,对于社会稳定和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有教无类”的思想体现了教育平等精神“因材施教”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启发式教育可以激发学生的潜力以及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孔子的这些思想对于当代教育都有借鉴意义。,孔子的教育思想对当代教育,还有可借鉴的意义吗?,孟子名轲,战国时邹国人,是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其主张:1)主张实行“仁政”,“民为贵”、“君为轻”;2)提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道德准则。后世把孔子和孟子合称孔孟。,孟子,老子,姓李,名耳,又称老聃,春秋末期人,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老子认为最理想的社会,是百姓满足於原始简朴的生活,不奢求物质的享受。,政治主张:主张“无为而治”,小国寡民,老子认为越坚强的东西越容易折断,柔能胜刚。人若甘于柔弱,便能够不受伤害,免于痛苦。,辩证法思想:任何事物有矛盾对立的两个方面,而且可以互相转化。,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继承与发展:战国时期,庄子(庄周)认为:世间万物都是相对的,人应该看破事物间的差异,不做物质和欲念的奴隶,便可以达到精神的逍遥和快乐。庄子还认为,人应该顺从自然。庄子的文风对后世有深远的影响。,老子思想的影响:老子的思想博大精深,对中国文化,包括哲学、伦理学、以及中国人的思维方式、道德人格产了深远的影响。,墨子,墨家学派创始人,他的言行记录在墨子一书中。主张“兼爱”、“非攻”,韩非,法家学派的主要代表,著有韩非子一书。,2、战国时期是法家学说的集大成者韩非,(1)积极变法革新;(2)以法治国:明法令,严法典;(3)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法、术、势相结合治国。,知识拓展,法家思想的代表:韩非子,秦王借法家思想振兴国家,实现统一大业。统一后,秦始皇继续厉行法治,结果天下大乱,15年便灭亡。,法家理论可得天下而不能治天下。,孙子,孙武,春秋末期杰出军事家,著有孙子兵法。提出“知彼知己,百战不殆”,“避实击虚”,“攻其无备,出其不意”,孙膑,著有孙膑兵法。主张“事备而后动”。,诸子百家的主要思想,孔子,孟子,“仁爱”“有教无类”“因材施教”,“仁政”“民贵”“君轻”,老子,顺其自然,“无为”,墨子,“兼爱”“非攻”,韩非子,“法治”,孙武,孙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事备而后动”,一、“百家争鸣”的历史影响,(1)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2)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基础。(3)推动了中国主流文化思想儒家思想的形成。(4)推动了古代社会进步,促使奴隶社会的封建社会的变革。,儒家思想孕育了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道家学说构成了哲学基础;法家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诸子百家的思想在今天大放异彩儒家的“仁政”“以德治国”、以人为本、关注民生法家的法治思想“依法治国”孔子的教育思想全民教育、素质教育、职业教育等墨家的兼爱、非攻平等博爱、热爱和平、反对战争,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以与时俱进的精神,批判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下列经典格言体现了诸子百家中的哪一学派?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B.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C.视人之身,若视己身D.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儒家-道家-墨家-兵家,一、选择题1.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主张中,对今天倡导教育公平有借鉴意义的主张A.以“德”教化人民B.以“礼”治理国C.“有教无类”D.“因材施教”2.最早提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道德准则的是A.孔子B.老子C.孟子D.韩非子,3.在战国百家思想中,受到秦国统治者青睐的是A.道家B.儒家C.墨家D.法家4.(2009丽水)孔子是春秋时期的著名思想家。一次,孔子从外面回来,正逢家里的马棚失火,他没有问马的情况,而赶忙问道:“烧伤人了没有?”这体现了孔子的A.“仁”的思想B.“君轻”思想C.“无为”主张D.“兼爱”主张,5.在联合国大厅悬挂着一则孔子的名言,被认为是处理国家间往来的至高准则。这则名言是A.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B.敏而好学,不耻下问C.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D.己所不欲,勿施于人6.战国末期,主张“君主应凭借权力和威势,保证法令的贯彻执行,以巩固君主地位”的思想家是A.孔子B.老子C.韩非子D.孙子7.“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思想已被许多商家视为成功秘诀。提出这一思想的是我国古代军事家A.孙武B.老子C.庄子D.韩非子,8.“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这一哲言蕴涵它出自我国古代的思想家A.孔子B.老子C.孟子D.孙武9.儒家思想的许多内涵对今天仍有启迪。下列观点属于儒家思想的是“民贵”“君轻”“克己复礼”“兼爱”“非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