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学绪论_第1页
国际经济学绪论_第2页
国际经济学绪论_第3页
国际经济学绪论_第4页
国际经济学绪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国际经济学,主讲:王有兴,ANHUIUNIVERSITYOFFINANCE&ECONOMICS,国际经济贸易学院,本章结构,国际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及主要内容国际经济学的特征国际经济学的发展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国际金融理论的发展本书的内容安排,图1芭比娃娃,此处所表示的是为制造在美国销售的芭比娃娃各国或地区所供给的产品。中国为芭比娃娃提供劳动力、棉花和服装,沙特阿拉伯供应经过提炼可以生产乙烯的石油,中国台湾用乙烯生产用于制作芭比身躯的乙烯基塑料球,日本提供尼龙头发。美国提供涂料和零售环节的包装材料。,中国、印度和前共产主义集团国家的兴起,意味着现在地球上有更多人口参与了全球经济,至少是潜在地参与了全球经济。这种发展是史无前例的。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本伯南克,2006年在当今仍极不平等的世界中,主要的失败者不是那些过度地暴露于全球化的国家,而是那些置身于全球化之外的国家。联合国前秘书长科菲安南,2000年,国与国之间所有的三种流动,国际贸易,移民,对外直接投资,产品,资本,人员,图22000年世界货物贸易(十亿美元),本图展示了2000年所选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商品贸易,以十亿美元为单位。货物贸易额以线条的宽度表示,最大贸易流量的线条最粗,最小贸易流量用虚线表示。资料来源:联合国贸易数据。,世界贸易图,图32000年国外出生的移民(百万),本图展示了2000年在国外出生但在世界上所选定国家或地区生活的人员数量,以百万为单位。移民水平以线条的宽度表示,最粗的线条代表最大移民数,虚线代表最小的移民数。资料来源: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和联合国移民数据。,移民图,2000年有8400万生活在OECD成员国的人是在国外出生的,但这还不到全世界国外出生人员总数17700万的一半。这些数字表明,移民不像贸易(大多数贸易发生在OECD成员国之间),大多数外来移民发生在OECD成员国以外的欠富裕国家之间。,在可以选择的情况下,这些移民可能愿意移居到高工资的工业国,但人们不可能像国际贸易中的货物和服务流动那样从一国流动到另一国。所有国家都有允许谁进入该国和在那里工作的种种限制。,对低工资国家对外移民的限制在一定程度上被这些国家出口产品的能力所抵消。国际贸易可以起到替代劳动或资本跨境流动的作用,就此而言,贸易可以以工人流向工资较高国家的相同方式提高其生活水准。,本图展示了2000年世界上所选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对外直接投资流量,以十亿美元为单位。投资流量以线条的宽度表示,最粗的线条表示最大的流量,虚线表示最小的流量。资料来源: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以及联合国对外投资数据。,FDI图,图42000年对外直接投资流量(十亿美元),最大的FDI流量发生在欧洲内部;2000年这些流量达到4500亿美元,占世界总量的三分之一欧洲于2000年对美国公司投资了2510亿美元,而美国对欧洲公司的投资是780亿美元。,美洲的FDI,与亚洲的FDI,还有大量发生在美国、加拿大和拉丁美洲之间的FDI流动。,美国与日本之间以及欧洲与日本之间的直接投资是横向FDI。对中国还有亚洲其他国家的投资是纵向FDI。,欧洲和美国的FDI,全球化看起来还是新兴事物,但国际贸易和金融市场一体化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就已经十分强劲。战争和大萧条破坏了这些全球联系。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世界贸易再次快速增长,甚至快于世界GDP的增长,因此,贸易对世界GDP的比率稳步上升。全球化意味着很多东西:货物和服务的跨界流动,人员和企业的流动,国家间的文化和思想传播,全世界金融市场的紧密一体化。,一、国际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及主要内容,国际经济学是以国际经济关系为研究对象的。它的研究目的是解释各个经济社会之间经济联系的内在机制及其政策含义。,经济学的研究范畴资源配置问题微观经济学资源的利用及积累宏观经济学,国际经济学的研究范畴世界范围内的资源配置问题国际格局下资源利用的决定因素及国际传递机制,国际经济学的主要内容:,国际贸易理论主要研究贸易纯理论、贸易政策、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等,旨在说明国际贸易的起因与利益,以及国际贸易政策的影响及制定的依据。国际金融理论主要研究外汇理论与政策、国际收支调整理论与政策、国际货币制度等,研究国际经济活动在各国国民收入决定中的作用,以及各种国内经济活动、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对国际经济关系的影响等问题。,国际交易不同于国内交易,国际经济关系是发生在各个独立的经济实体之间的,二、国际经济学的两大特征,三、国际经济学的发展,(一)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1.发展脉络绝对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古典贸易理论)要素禀赋理论(新古典贸易理论)新贸易理论2.国际贸易理论构成(1)国际贸易的纯理论(2)国际贸易政策理论,综述,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古典、新古典、现代国际贸易理论三大阶段。古典和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以完全竞争市场等假设为前提,强调贸易的互利性,主要解释了产业间贸易。二战后,以全球贸易的新态势为契机,新贸易理论应运而生,从不完全竞争、规模经济、技术进步等角度解释了新的贸易现象。,综述,综述,综述,综述,新贸易理论与传统比较优势理论的区别,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绝对优势,新贸易理论,1776亚当斯密,1817大卫李嘉图,赫克歇尔和俄林,哈伯勒、勒纳、里昂惕夫、米勒,林德、波斯纳、弗农,克鲁格曼,穆勒、马歇尔埃奇沃斯,国际贸易基础的决定因素,供给面:要素禀赋技术要素生产率规模经济,市场结构:完全(不完全)竞争同质(异质)产品,需求面:消费者偏好,国际贸易基础,(二)国际金融理论的发展1.国际金融理论的构成:汇率理论、国际收支理论、开放条件下的宏观经济政策、最优货币区理论2.国际货币体系的演变与国际金融理论的发展,2.国际金融理论的发展对于国际金融的研究可以追溯到重商主义(产生于15世纪)以前。13、14世纪,随着西欧城市的兴起,在货币兑换与融资方面已有一些论述,但论点零散、肤浅,未形成系统理论。国际贸易与国际金融的“主仆关系”限制了国际金融理论的发展。较为系统的、正式的国际金融理论产生于18世纪。1720年伊萨克杰瓦伊斯(IssacGervaise)提出了国际收支的一般均衡分析;1752年大卫休谟(DavidHume)提出“价格-铸币流动机制”(国际收支自动平衡的内在机制)。,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国际金融业务拓展,国际金融市场扩大,国际金融理论也逐步发展。但二战前,对国际金融的研究基本作为国际贸易理论的部分内容,未形成独立体系。20世纪60年代,国际金融理论从国际贸易中分离出来,成为自60年代发展起来的国际经济学的并列组成部分。二战后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人为将汇率及其波动幅度固定起来,汇率理论的发展相对萧条。,20世纪70年代,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各国纷纷采用浮动汇率制,汇率理论的研究出现转机,出现新的理论:货币主义汇率理论资产结构平衡论近几十年来,国际金融领域的研究日益重要。特别是近30年来,国际金融理论已经成为经济学中十分活跃的领域之一。,主要内容:外汇、外汇市场、汇率理论14世纪初,法国学者亚桑德罗伦巴罗提出风险是引起汇率变化的原因;英国学者也认识到货币供应对汇率变动的影响。15世纪佛罗伦萨学者罗道尔波斯提出“公共评价理论”。最初的这些理论很不成熟。,汇率理论可分为下述学派:传统汇率理论:国际借贷理论(英)戈森1861购买力平价理论(瑞典)卡塞尔汇兑心理理论(法)阿弗塔里昂凯恩斯主义汇率理论:利息平价理论(英)凯恩斯国际收支理论均衡汇率理论和目标汇率理论,国际收支及其调整理论国际收支调整理论主要包括:国际收支自动平衡理论(英)休谟弹性论(英)马歇尔、罗宾逊、(美)勒纳乘数论哈罗德、梅茨勒、麦克勒普吸收论(美)亚历山大货币论(美)蒙代尔、约翰逊,开放经济的宏观经济政策代表人物:米德、丁伯根、蒙代尔内部平衡物价稳定、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外部平衡国际收支平衡其他,国际金融理论的演变,外部平衡,国际贸易理论,传统国际贸易理论(2-4),现代国际贸易理论(5、6),国际贸易与利益分配(2),国际贸易政策,对外贸易政策(8、10),国际贸易政策工具(7、9),微观部分,国际要素流动(11、12),四、本书的内容安排,宏观部分,汇率决定(15),国际收支(13、14),国际收支调整(16),国际货币体系(19、20),政策效果(18),内外平衡(17),开放经济下的宏观政策,参考书目:,1国际经济学,佟家栋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9月第3版。2国际经济学,冯德连主编,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年12月第3版。3国际宏观经济学,R芬斯特拉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12月版。4国际贸易,P克鲁格曼等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年3月第10版。5国际金融,P克鲁格曼等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年3月第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