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陕西省商洛市山阳县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学业水平测试冲刺试题(含解析)第卷本卷共3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中国人史纲中说:“封建制度最重要的问题是权力的继承但父亲遗留下来的如果是一个不能均分的宝座,或是一个不能均分的世袭爵位,只能由一个儿子继承时,问题就发生了。必须有适当的方法解决,才可以保持国家和家族的完整。”西周时“适当的方法”是指a. 分封制b. 宗法制c. 世袭制d. 禅让制【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说明了王位继承直接影响国家政治能否正常运行,西周时期王位继承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它是宗法制的核心内容,故b正确;a与王位继承并无直接关系,排除;c是中国古代王位继承的特点或基本原则,但其不能确定王位如何直接继承,排除;禅让制是原始社会民主选举部落首领的制度,不符合题意,排除d。【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封建制度最重要的问题是权力的继承”,联系所学西周宗法制的内容和目的分析解答。2.姜太公是中国历史上齐国开国国君、齐文化奠基者。姜太公后裔代表每年到齐国故都山东临淄参加纪念姜太公诞辰祭礼。姜太公后裔的祭祖活动体现的是a 禅让制b. 世袭制c. 宗法制d. 分封制【答案】c【解析】由材料中的“姜太公后裔代表每年到齐国故都山东临淄参加纪念姜太公诞辰祭礼”,体现的是一种有关宗法血缘关系的制度,即宗法制。c正确。a、b、d未体现。点睛:宗法制以父系血缘关系为纽带,以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宗法制在春秋战国时期逐渐衰落,但其影响一直延续到今天,尊宗敬祖是其表现之一。3.左转僖公记载:“冬,(鲁禧公和晋文公等)会于温,讨不服也。卫侯与元咺(卫国大夫)讼卫侯不胜元咺归于卫,立公子瑕。”材料表明a. 分封制的仪式发生重大变化b. 诸侯争霸战争受到有效遏制c. 礼乐制与等级秩序得到强化d. 宗法分封制度遭到严重破坏【答案】d【解析】材料反映的是,城濮之战后,晋国征服了卫国,在恢复卫成公的国君地位后又废掉他,立卫国的公子瑕为君。这反映了当时大国对小国事务的操纵。这是对宗法分封制度的严重破坏,故d正确;a、b不符合材料,排除;c不符合材料和史实,排除。【名师点睛】准确解读材料信息是解答此题的关键。知道基础知识,春秋战国时期周王室衰微,宗法分封制受到破坏。4. 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博士齐人淳于越进曰:臣闻殷周之王千余岁,封子弟功臣,自为枝辅。今陛下有海内,而子弟为匹夫,卒有田常、六卿之臣(指篡政的乱臣), 无辅拂,何以相救哉?”淳于越这一言论的意图是a. 普遍推行郡县制b. 实行三公九卿制c. 恢复宗法分封制d. 用权术驾驭大臣【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淳于越认为商周分封天下,成为“枝辅”,对秦朝政治说“无辅拂,何以相救哉?”,因而是主张实行分封制,故选c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郡县制建立的背景5.秦汉时期设立了朝议制度,凡遇军国大事,皇帝往往“下其议”于群臣,议定的结果,通常由宰相领衔上奏,最后必须经皇帝裁决,方能施行。这一制度a. 反映宰相位高权重b. 反映了皇权与相权平衡制约c. 有效防止君主专制d. 有利于皇帝决策时集思广益【答案】d【解析】【详解】题中材料描述了秦汉时期军国大事是先由群臣商议,然后宰相上奏皇帝,皇帝最后做出裁决。这种商议做法有利于集思广益,减少决策的失误,故答案为d;根据材料“议定的结果,通常由宰相领衔上奏,最后必须经皇帝裁决”可知最后裁决的是皇帝,材料不能说明宰相位高权重,a错误;从材料内容看是集思广益后上奏皇帝,由皇帝裁决,不能说明皇权与相权平衡制约,b错误;材料内容有利于集思广益处理问题,但最终皇帝裁决,不能保证处理问题时不是君主专制,c错误。6.假如有一名秦朝高官,他每天工作非常繁忙,除了整理大臣奏章外,还对一些违法乱纪的官员进行暗访、调查。这位高官应是a. 太尉b. 廷尉c. 丞相d. 御史大夫【答案】d【解析】【详解】丞相是百官之首,协助皇帝处理政务,太尉掌管军事,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故d项正确;太尉负责军事,故a项错误;廷尉负责司法,故b项错误;丞相负责处理全国政事,故c项错误。7.据汉书等记载,在郡县制度下“十里一亭,亭有长。十亭一乡,乡有三老、有秩、啬夫、游徼。”三老掌教化,体制最尊。啬夫职听讼及赋税,其权尤重,人民竟有知啬夫而不知有郡县的。这体现了a. 汉代未真正实现统一b. 郡县制未广泛推广c. 一定的地方自治色彩d. 啬夫由中央任命【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汉代郡县制下的乡里制度中,三老、啬夫等在基层管理方面尤为重要,而三老、啬夫不在国家行政体系中,因此这种基层管理体现了一定的自治色彩,选项c正确;选项a不符合史实,排除;郡县制在秦朝就已经在全国推广,选项b排除;选项d不符合史实,啬夫并不是中央直接任免,其不属于官僚体系,排除。8.柳宗元说:“周之失,在于制;秦之失,在于政,不在制”。文中两个“制”分别是指 ( )a. 分封制和郡县制b. 宗法制和郡县制c. 礼乐制和中央集权制d. 宗法制和中央集权制【答案】a【解析】依据所学,“周之失,在于制”指的是分封制,分封制是周代的地方行政管理制度,这种制度容易导致地方势力做大,出现分裂割据,是周衰落的重要的政治原因;“秦之失,在于政,不在制”的“制”指的是郡县制,依据所学可知,秦朝的灭亡主要原因是暴政,而不是制度,故a项正确;bcd项不符合题意。9. 在龚书铎著的中国社会通史中有这样一段记载:“汉建国时,认为秦二世而亡与宗室无寸土上之封,无法以枝叶护本有关。”为此,汉初采取的行政制度是( )a. 郡国并行制b. 行省制c. 郡县制d. 分封制【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掌握。西汉建立后,错误地总结了秦亡的教训,认为是没有实行分封制的缘故,因此,在实行郡县制的同时也实行分封制,即推行郡国并行制。所以应选a。考点: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西汉的地方行政制度10. 东汉王充在论衡中说:“萧何入秦,收拾文书(国家档案文献),汉所以能制九州者,文书之力也。”其意在说明,西汉成功地实现对全国的统治,是因为汉初a. 实行了崇尚儒家的政策b. 继承了秦朝的基本制度c. 未能充分发挥文书功能d. 官吏熟知秦朝典章制度【答案】b【解析】【详解】试题分析:重视秦朝的文书,实际上继承了秦朝的基本政治制度,汉承秦制。汉初实行的黄老学说,道家思想。充分发挥文书功能,只是表面现象。材料并没有体现熟知秦朝的典章制度。b正确。考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从汉至元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11. 某朝官员王锷通过贿赂企图兼任宰相。皇帝同意了王锷的请求,并下诏“锷可兼宰相”。时任给事中的李藩行使职权,驳回诏书。由此推断,给事中隶属于( )a. 唐朝的门下省b. 宋朝的枢密院c. 明朝的内阁d. 清朝的军机处【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李藩行使职权,驳回诏书”说明“给事中”属于管监察的官员,据此可以推断管监察的唐朝门下省,应该符合题意,故选a;b属于军事机构、cd分别是明清时期皇帝的侍从机构,均不符合题意。【考点定位】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唐代三省六部制12.中国古代某时期制定的选官标准,史称“四科取士”:“一日德行高妙,志节清白;二日学通行修,经中博士;三日明达法令,足以决疑,能案章覆问,文中御史;四日刚毅多略,遭事不惑,明足以决,才任三辅令。皆有孝悌廉公之行。”该选官制是a. 世禄制b. 征召制c. 察举制d. 科举制【答案】c【解析】察举制的主要特征是由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并推荐给上级或中央,注重孝悌廉公,故答案选c。世禄制即爵位世代传承,不符合题意,故排除a;征召制是征召那些有一定才能又不肯出仕的社会贤者、隐居高士、学者名流,材料中无从体现,故排除b;材料中没有涉及到考试,故排除d。13.唐太宗时期,假设国家要在关中一带修建一项大型水利工程,这项工程的实施涉及众多机构,按制度规定其运作程序是a. 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工部b. 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c 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工部d. 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工部【答案】b【解析】【详解】三省六部的运行程序是中书省起草诏令,门下省审核,尚书省执行。修建水利工程属于工部的职责范围,所以运作程序应该是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故b项符合题意;acd项与运作程序顺序不符,排除。故选b。14.“它排除了丞相个人专断,相权过大威胁皇权而出现的政治危机,而且增强了决策施政的程序性和合理性,提高了行政效率。”材料中的“它”是指a. 西汉中、外朝制度b. 唐朝三省六部制度c. 元朝行省制度d. 明朝内阁制度【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排除了丞相个人专断”,中书拟旨,门下审核,尚书执行“增强了决策施政的程序性和合理性,提高了行政效率”,b项符合题意;西汉的中外朝制度不能满足“增强了决策施政的程序性”,a项错误;元朝行省制度是地方管理制度,与“排除了丞相个人专断”等无关,c项不符合题意;明代废除了丞相制度,内阁制为加强皇权而建,不符合“增强了决策施政的程序性”,也不是制约相权的制度,d项错误。15.明朝,内阁可以封驳皇帝的诏旨。嘉靖时,阁臣杨廷和为大礼议一事,“先后封还御批者四,执奏几三十疏,帝常忽忽有所恨”。可见,当时内阁的作为a. 对皇权有一定的约束b. 使内阁失去皇帝的信任c. 完善了中央决策体制d. 改变了内阁的行政职能【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中,嘉靖帝对内阁封还诏旨一事表示不满,这说明当时内阁对皇帝起了一定的制约作用,故a正确;内阁享有并行使封驳权,这虽然引起了皇帝的不满,但并不能使内阁失去皇帝的信任、改变了内阁的行政职能,排除bd;内阁没有决策权,c是对材料的错误理解,排除。【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先后封还御批者四,执奏几三十疏,帝常忽忽有所恨”,紧扣关键信息并结合内阁的职能分析解答。16.“廷寄”上谕是清代军机处官员日常工作之一,其内容大都是告诫臣工、指授兵略、查核政事、责问刑法之失当等。这体现了军机处的职能是a. 传达皇帝旨意b. 参与行政决策c. 总领全国政务d. 负责监察百官【答案】a【解析】根据“廷寄”内容“大都是告诫臣工、指授兵略、查核政事、责问刑法之失当等”,结合所学可知,军国大事由皇帝决断,军机大臣只是跪受笔录,然后传达给中央和地方部门去执行,故选a;军机处没有决策权,排除b;c不符合史实,排除;军机处不是监察机构,排除d。17.明朝大学士叶向高言:“我朝阁臣,只备论思顾问之职,原非宰相。中有一二权势稍重者,皆上窃君上之威灵,下侵六曹之职掌,终以取祸。臣百凡(全部)皆奉圣断,分毫不敢欺负。”由此可以推知,当时的阁臣a. 实际上充当了宰相的职能b. 完全剥夺了六部的权力c. 听命和从属于皇帝的权力d. 完全没有处理朝政的权力【答案】c【解析】材料反映了明朝内阁是协助皇帝处理政事的顾问机构,不是法定的中央机构,不能统领六部百司,其“权势稍重者皆上窃君上之威灵,下侵六曹之职掌,终以取祸”,说明内阁只是皇帝的助手,听命和从属于皇帝的权力,故c正确;内阁不是法定的中央机构,a说法错误;b表述太绝对,错误;d项不符合材料和史实,排除。点睛:抓住关键信息“我朝阁臣,只备论思顾问之职,原非宰相百凡(全部)皆奉圣断,分毫不敢欺负”,联系所学内阁制的特点分析解答。18.有学者这样评价古代中国某一机构,以亲王、大学士、尚书、侍郎充无定员每日晋见皇帝,秉承皇帝意旨处理军国大事,对朝延各部门与各地方发布命令。下列对该机构特点的表述,正确的是( )a. 监察百官、制约皇权b. 分工明确、决策科学c. 职权明确、统帅六部d. 有官无吏、效率较高【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材料“无定员每日晋见皇帝,秉承皇帝意旨处理军国大事,对朝延各部门与各地方发布命令”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题干描述的军机处的特点,军机处具有有官无吏、效率较高的特点,故选d;军机处是皇权空前强化的表现,故排除a;军机处没有决策权,更不能统帅六部,故排除bc。【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无定员每日晋见皇帝,秉承皇帝意旨处理军国大事,对朝延各部门与各地方发布命令”,联系所学军机处的特点和职责分析解答。19.希腊半岛地理特征对于其居住者的生存提出了很高的挑战:山多、石多,土地贫瘠,巴尔干山脉更是阻碍了人们的出行和交流所以,城邦时代希腊社会的发展主要依靠()a. 农业生产b. 海外殖民c. 奴隶贸易d. 海外贸易【答案】d【解析】希腊半岛东临爱琴海,海岸线曲折,天然良港众多,航海和海外贸易的条件得天独厚,因此城邦时代希腊社会的发展主要依靠海外贸易。故答案为d项。希腊半岛没有肥沃的大河流域和广阔平原,不利于农业生产,排除a项;b项不符合史实,排除;奴隶贸易与希腊半岛的地理特点没有必然联系,排除c项。20.雅典和罗马是西方古典文明的杰出代表,对后来西方的历史和文化影响深远,二者都有a. 皇帝制度b. 完备法典c. 司法陪审制d. 陶片放逐法【答案】c【解析】司法陪审制最早出现于奴隶制的雅典和罗马时代,并且古罗马的陪审制度类似于雅典,所以二者都有司法陪审制,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雅典没有皇帝,也没有皇帝制度,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罗马有完备的法典雅典没有,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雅典有陶片放逐法罗马没有,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21.在梭伦改革之后的雅典,有的执政官是未经正当选举上台的,被称为僭主。他们一般出身贵族,政绩斐然,重视平民利益,但最终受到流放等惩罚。这种现象表明,在当时的雅典( )a. 贵族垄断国家政权b. 政治生活缺乏法制基础c. 平民没有政治权利d. 民主政治已是人心所向【答案】d【解析】【详解】由于未经正当选举上台,尽管僭主们“政绩斐然,重视平民利益”,但最终下场往往非常悲惨,说明民主政治已是人心所向,不是经过民主程序上台的领导人不能得到拥护,故选d;abc不符合史实,材料也无法体现,排除。22.有学者认为:希腊诸邦,虽然有他们共同的文化,却从没有他们共同的政治组织。没有他们共同的政治组织反映了希腊a. 独立自主的城邦特征b. 小国寡民的城邦特征c. 人民主权的政治特点d. 轮番而治的政治特点【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依据材料中“却从没有他们共同的政治组织。”说明希腊各个城邦之间没有整体性,各自为战。说明希腊城邦独立自主的特点。b不是材料反映的内涵。c和d属于民主政治,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择a项。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雅典民主政治城邦特征23.“罗马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是以武力,第二次是以宗教,第三次是以法律,而第三次征服也许是最为和平、最为持久的征服。”这段材料意在说明( )a. 罗马人完全依靠法律征服世界b. 罗马法最终带来了罗马帝国疆域的扩大c. 完善的法律是国家稳定繁荣的基础d. 罗马法对后世各国法律体系产生了深远影响【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大意是罗马法具有深远的影响力,对后世各国法律体系产生了深远影响,故选d;a表述太绝对,错误;b材料信息无法体现,且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罗马法不仅促使罗马帝国的稳定繁荣,而且对后世影响深远,c无法体现“最为持久的征服”,排除。24. 罗马法规定:“武力和畏惧完全与自愿的同意背道而驰,而后者乃诚实契约之根基;容许任何此类行为都是悖逆道德的”。又规定:“世代相传的习俗应受到尊重和服从,不得轻视,但其有效性不应凌驾于理性或法律之上”。由此可见罗马法( )a. 重视道德b. 重视契约c. 重视自由d. 重视习俗【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解决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材料的主旨内容。材料的核心内容是契约高于一切,故b项正确。材料中的“武力和畏惧完全与自愿的同意背道而驰,而后者乃诚实契约之根基;容许任何此类行为都是悖逆道德的”表明道德是契约形成的前提,但材料中的“世代相传的习俗应受到尊重和服从,不得轻视,但其有效性不应凌驾于理性或法律之上”又表明道德规范下的习俗又不能违反法律,即是不能违反契约,故ac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所以答案选b。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罗马法重视契约25.十二铜表法规定:相邻田地之间,应留空地五尺,以便通行和犁地,该空地不适用时效的规定。这项条款说明古罗马a. 私有财产不可侵犯b. 注重维护公共利益c. 公共权力至高无上d.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答案】b【解析】根据题意,在相邻空地之间留出可供人行走的道路,这属于公共建设领域,说明了罗马法具有注重维护公共利益的方面,故b项正确。题干所述为公共建设不是私有财产,故a项错误;十二铜表法仍旧是属于奴隶制度国家的法律,公共权力并不是最高权,故c项错误;罗马法是在公民面前人人平等,故d项错误。26.罗马征服歧视和虐待被征服的凯尔特人,于是强烈的不满弥漫于被征服者全境,统治阶级中有些人已经开始担优罗马与被征服者之间的关系,建议扩大被征服者的权利,这说明罗马法完善是由于a. 社会阶级矛盾异常尖锐b. 统治阶级对民众权利的关注c. 被征服者的不满与抗争d. 扩张而引发的民族矛盾【答案】d【解析】【详解】由材料“担优罗马与被征服者之间的关系,建议扩大被征服者的权利”可知罗马法的出现是缓和罗马与被征服者之间的矛盾,是罗马帝国扩张而引发的民族矛盾,故d正确;材料体现的是民族矛盾,不是阶级矛盾,故a错误;统治者的关注是被动的,是为了维护统治,故b错误;除被征服者的不满与抗争外还有不同民族之间的矛盾,c项说法不全面,故c错误。【点睛】本题考查罗马万民法。随着罗马帝国的扩张,不同民族之间的矛盾显现出来,仅适用于罗马内部的公民法已不能适应社会的变化,所以出现了万民法。27.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建立和发展的相同点是( )a. 都颁布了宪法或宪法性文件b. 都实行共和制c. 都经历了统一战争d. 都实行君主立宪制【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在确立资产阶级代议制度的过程中英国颁布权利法案,美国颁布1787年宪法,法国颁布1875年宪法,德国颁布1871年宪法,故选a;美法为共和制,英德为君主立宪制,排除bd;只有德国经历了统一战争,排除c。28.自大革命以来,法国就像一个政治制度的试验场,君主立宪制、君主制、共和制,循环多变,轮番实行。第三共和国时期,以非武力的争斗成为主要形式,合法斗争成为各阶级、阶层的首选方式。法国从此稳固了民主共和制。这主要说明a. 政治制度的选择过程中必然充斥着暴力斗争b. 法国大革命是一次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c. 和平方式取代暴力才能推进政治制度建设d. 政治制度的确定与完善道路曲折【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题目中的信息说明法国确立政治制度的方式经历了武斗、合法斗争等,故必然充斥着暴力斗争是错误的,故a项错误;法国大革命是一次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题目中并未提到其在反封建方面的彻底性,故b项错误;和平和暴力都是政治制度建没的方式,说哪种方式取代哪种方式并不正确,,故c项错误;材料“法国就像一个政治制度的试验场,君主立宪制、君主制、共和制,循环多变,轮番实行”的信息说明法国政治制度的建立方式和政体形式均发生了不断的变化,体现出政治制度确立与完善的曲折性,故d项正确。29.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德意志皇帝在国际上代表帝国,以帝国名义宣战、媾和、同外国缔结同盟或条约,首相主持帝国政府,不对议会负责,可以解散议会;联邦议会和帝国国会行使立法权;帝国司法机关为帝国法院,地方法院则是各邦法院。这反映出当时德国a. 有明显的专制主义色彩b. 政体体现了分权的思想c. 建立起了责任内阁制度d. 国王处于统而不治地位【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据材料中“德意志皇帝在国际上代表帝国,以帝国名义宣战、媾和、同外国缔结同盟或条约,首相主持帝国政府,不对议会负责,可以解散议会”可得出帝国皇帝独揽国家大权,首先可以解散议会且向皇帝负责,实际上是君主专制,故a项正确;在德国,帝国宰相向皇帝负责,可以解散议会,无分权体现,故b项排除;责任内阁制度下,内阁掌握行政权,同时受议会约束,但德国首相只对皇帝负责,不对议会负责,因此,不是责任内阁制,故c项排除;“国王处于统而不治地位”是英国,而不是德国,德国广地拥有实际的大权,故d项排除。考点: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确立与发展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展德国代议制特点30.议会是资本主义政治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有关议会的叙述,正确的是a. 英国1689年权利法案规定,国王不经议会的同意可以废除法律b. 法国1875年宪法规定,法国的参议院和众议院都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c. 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美国总统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d. 德国1871年宪法规定,帝国议会由成年男子选举产生【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德意志帝国宪法中规定帝国议会由成年男子普选产生,d项说法是正确的;1689年权利法案规定,不经议会的同意国王“不能”废除法律,法国1875年宪法规定,“参议员由间接选举产生”,众议员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而按照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美国总统由选举人团间接选举产生,abc三项都不符合史实,是错误的。第ii卷本卷共40分。考生根据要求作答。3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汉制,皇帝为丞相起(立);晋、六朝及唐,君臣皆坐;唯宋(群臣)乃立,元乃跪,后世从之。-康有为拟免跪拜诏材料二:艺祖(宋太祖)继位之日,宰执范质等犹坐,艺祖曰:“吾目昏,可自持文书来看。”质等起,进呈罢,欲复位,已密令中使去其坐矣,遂为故事。-邵博邵氏闻见后录材料三:如图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汉代至明清君臣相见礼节的演变历程。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演变历程反映的本质问题。(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在皇权演变过程中,汉武帝、宋太祖、明太祖、清雍正帝分别采取了怎样的措施?【答案】(1)演变历程:汉代,君为臣起立(相迎);晋唐,君臣皆坐;宋,君坐臣立;元明清,大臣须跪见皇帝。本质问题:皇权独尊,专制主义政治逐渐走向极端。(2)采取措施:汉武帝:设内朝(或中朝),牵制以丞相为首的外朝; 宋太祖:设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等,分散相权;明太祖:废丞相,设内阁,进一步强化皇权;清雍正帝:设立军机处,权力高度集中于皇帝手中。【解析】【详解】(1)演变历程:根据“汉制,皇帝为丞相起(立);晋、六朝及唐,君臣皆坐;唯宋(群臣)乃立,元乃跪,后世从之”得出汉代,君为臣起立(相迎),晋唐,君臣皆坐,宋,君坐臣立,元明清,大臣须跪见皇帝。本质问题:结合所学可知,材料反映的实质是皇权独尊,专制主义政治逐渐走向极端。(2)采取措施:根据所学可知,汉武帝设内朝,牵制外朝,宋太祖设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等,分散相权,明太祖废丞相进一步强化皇权,清雍正帝设立军机处,君主专制达到顶峰。32.法律制度是人类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四川汽车职业技术学院《ObjectorentedProgrammng》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上海济光职业技术学院《基础与临床药理学》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江西制造职业技术学院《超高维数据分析》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春节传统习俗》课件
- 2025至2031年中国助剂自动称量系统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至2031年中国侧拉式档案柜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宿舍改造环保方案范本
- 2025至2030年中国面巾纸外包袋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造纸助留增强剂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池底清淤工程施工方案
- 预防传染病与食品安全
- 2025年新疆天泽水利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郑州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含答案
- 氟化工产品考核试卷
- 《MATLAB基础及应用》全套教学课件
- 环保工程公司环境污染治理合同
- 瓶装矿泉水销售代理合同
- 2024年亳州利辛县第二人民医院社会招聘护理笔试真题
- 2025数据中心基础设施运行维护
- 2025年保密知识试题库(附参考答案)
- 2025年临床医师定期考核必考复习题库及答案(900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