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黄鹤楼送别》教案设计_第1页
2020年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黄鹤楼送别》教案设计_第2页
2020年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黄鹤楼送别》教案设计_第3页
2020年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黄鹤楼送别》教案设计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黄鹤楼送别教案设计 1、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亲人啊,朋友啊,常常因为各种原因和我们离别,回想一下,你送过谁?当时你有什么感受? 过渡:是啊,不一样的送别,但萦绕在心头的离愁却是一样的,每一次的送别都是那样的让人依依不舍。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与“送别”有关的课文。 (齐读课题)黄鹤楼送别 3、通过课前的阅读,你对黄鹤楼有哪些了解? 4、古往今来,许多文人墨客都登楼吟诗作赋,讴歌黄鹤楼的壮美景观,其中以崔颢的黄鹤楼一诗最妙,传为千古绝唱。 5、读拓展阅读第160页 6、看到“黄鹤楼送别”这五个字,很自然的我们就想到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1) 出示古诗,自由轻声读 (2) 谁愿意来读一读这首古诗。注意作到字正腔圆,正确停顿。 (3) 李白的这首诗和他的静夜思、望庐山瀑布一样,都是千古流传的好诗,那么像这样人人喜欢,人人称赞的诗,我们用一个词来形容它就是脍炙人口(出示词语) “脍炙”什么意思?看看部首,脍,月字旁,很多月字旁的字都和身体有关,与肉有关,比如“肚、腰、臂、肥、胖”等。 “脍”就是指切得很细的鱼或肉。 “炙”就是用火烤。 “脍炙人口”就是美味人人都爱吃,在文中指好的诗文人人都称赞。 1、自由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能简要概括文章的只主要内容。 2、作者以黄鹤楼送别为题,从暮春三月开始讲起,娓娓道来,给我们讲了1300年前发生的这么一个动人的故事,那么围绕课题,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你能用一、二句话简要说一说吗? (暮春三月,李白在黄鹤楼为孟浩然饯行,并在江边目送他登船远去的动人情景。) 1、暮春三月,李白在黄鹤楼为孟浩然饯行。 区别:“饯行”与“送行”(饯行是备酒食为友人送行) 2、出示插图 仔细看图,再读读课文,你能否用课文中的词语来描绘这幅画面? 相机出示: 烟雾迷蒙 繁花似锦 俯临长江 飞檐凌空分页标题#e# 杨柳依依 沙鸥点点 1、作者在文中还引用了王勃的名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这句话什么意思?说说自己的理解。文中的“知己”指谁? 2、孟浩然比李白大12岁,他们怎么会成为知己的呢?(教师讲解) 3、补充赠孟浩然 赠孟浩然 吾爱孟浩然, 风流天下闻。 红颜弃轩冕, 白首卧松云。 醉月频中圣, 迷花不事君。 高山安可仰, 徒此揖清芬。 (1) 教师朗读。 (2) 帮助学生理解第一句:我钟爱孟浩然,潇洒的风度,超人的才华天下人都知道。 (3) 课文中就有李白敬仰孟浩然的句子,找一找,读一读。 (孟夫子,您的人品令人敬仰,您的诗篇誉满天下) (4) 两年后的春天,李白东游至今天的武汉市,再次与孟浩然相遇,两人感情更进一层,常常在黄鹤楼上饮酒作诗,黄鹤楼是两人相聚相亲的地方,黄鹤楼就是他们感情的见证。 (5) 教师小结:孟浩然要到广陵(现在的扬州)去黄鹤楼在长江的上游,广陵在长江的下游,千里之遥啊!今日之别,不知何时才能相见,李白到黄鹤楼为孟浩然饯行,让我们再读读课文,感受这个故事。 内容仅供参考 nt-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