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政治全册 8.1 可持续发展 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教案 鲁教版_第1页
九年级政治全册 8.1 可持续发展 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教案 鲁教版_第2页
九年级政治全册 8.1 可持续发展 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教案 鲁教版_第3页
九年级政治全册 8.1 可持续发展 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教案 鲁教版_第4页
九年级政治全册 8.1 可持续发展 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教案 鲁教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3单元 关注国家的发展第8课走可持续发展之路8.1可持续发展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使学生懂得人口问题的严重性,认识到保护资源、环境的重要性,自觉培养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事物的能力,搜集、整理、运用资料的能力和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知识目标:了解我国人口、资源、环境形势的重难点:重点:我国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难点:可持续发展正确选择教学过程:教学导入:出示一组图片,引起学生关注,顺势导入。师生互动讨论图片内容:人口膨胀、资源短缺、环境恶化,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严重问题。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人口、资源、环境问题非常突出,已严重制约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国家面临怎样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如何来解决,我们这节课一起来学习。板书课题:可持续发展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一、我国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学生先自学课文,找出我国在人口、资源、环境方面的知识点。然后通过展示图片、数据、资料来探究、认识。探究一第6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普查登记的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共1339724852人,与2000年第5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十年增加7390万人,年平均增长0.57%。从受教育情况看,15岁及以上不识字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4.08%,十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有8930人。60岁及以上人口占13.26%,比2000年上升2.93个百分点,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8.87%,比2000年上升1.91个百分点。94%的人口聚居在占全国总面积43%的东南部。目前,我国居住在城镇的人口约占51.27%,为6.9亿人,首次超过农村人口,但城市化水平低。(1)请分析以上数据,反映出我国人口现状有什么特点?(2)人口问题给我们带来哪些不利影响?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基本特点: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人口素质偏低其他特点: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农村人口多,人口分布不平衡人口问题的不利影响:我国面临严峻的人口形势。人口过多和过快增长,给资源和环境带来沉重的负担;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影响经济增长的速度和规模,影响综合国力的增强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探究二材料一我国自然资源在世界上的位次自然资源总量人均拥有量耕地面积3126森林面积8107草原面积276淡水资源655矿产资源380材料二目前,我国已成为煤炭、钢铁、铜等世界第一消费大国,是继美国之后的世界第二石油和电力消费大国。目前,我国能源利用率为33%,每创造1美元国民生产总值,消耗的煤、电等能源是世界平均值的34倍。我国万元GDP用水量是全球平均水平的4倍。此外,我国每年约有7亿吨的农作物秸秆,近230亿吨工业有机废水,500多万吨废钢铁、大量的电子垃圾,多数白白地浪费掉,每月得到很好地利用。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这种形势会带来什么影响?学习小组讨论、交流、小组展示发言我国资源的严峻形势:我国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但是人均资源占有量少,资源相对短缺。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对资源的需求量将不断增加,再加上开发不合理、利用率低、资源浪费严重,更加剧了资源形势的严峻性。探究三材料一漫画材料二土地沙漠化防治总体上仍是治理速度赶不上破坏速度,形势非常严峻。目前,我国沙化土地面积达168.9万平方公里,而且仍以每年2460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展,相当于损失一个中等县的国土面积,已危急一亿多人口的生存和发展。联合国公布的640中世界濒危物种中,我国有156种,约占其中的1|4。每年生产一次性筷子,我国要砍伐掉2500万棵树木。我国目前82%的河流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其中20%已完全丧失使用功能。目前,我国600余座城市,大气符合国家一级标准的不到1。材料三每年因城市空气污染导致的死亡人数分别达到17.8万人和11万人。据有关组织估算,中国大气污染造成的环境与健康损失占GDP的7,2020年将达到13。(1)以上材料说明了什么?(2)结合生活体验谈谈环境污染对我们有什么危害?学习小组讨论、交流、小组展示发言我国生态环境的基本状况:总体在恶化,局部在改善,治理能力远远赶不上破坏速度,生态赤字逐渐扩大。环境恶化加剧自然灾害的发生,威胁生态平衡,危害人们身体的健康,制通过上面的学习,我们应该深刻认识我国面临的严重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增强民族忧患意识和责任感。我们又该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引出下一问题二、可持续发展是正确选择探究四1981年内蒙古目的发展起了一个羊绒衫集团。生产羊绒制品需要在当地大规模地发展养羊业,但是,超载放牧却导致了草原生态严重失衡,造成该地几年没有降雨,水井干枯。该地原有200多户居民,到了2001年6月仅存4户,牧民逐水而居,四散各地。恶劣的自然环境导致经济萎缩,今儿是牧民生活走向贫困。当地牧民说:“羊绒衫厂,你要牺牲多少自然资源换取经济利益;而你又将用多少经济利益才能恢复和保持自然平衡?”(1)这个羊绒衫集团当出该不该建?(2)这个羊绒衫集团现在还能否存在和发展下去?(3)牧民的呼声给我们什么启示?小组讨论后回答出示图示发展经济不合理开发资源生态环境破坏危急人的生存和发展通过对材料的分析我们认识到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1.人口增长过快,对物质资料的需求和消耗随之增大,就会造成资源的过度消耗和环境的破坏。2.资源的过度消耗和环境的破坏,又会阻碍经济的发展和危害人类的生存和发展。3.正确处理好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就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人口、资源、环境问题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都是在发展经济中产生又相互影响,因此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的实质就是发展问题。要处理好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学生阅读相关链接,教师概括可持续发展的含义:所谓可持续发展,就是既满足当代人的发展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要求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认识到自己对自然、社会和子孙后代应负的责任。课堂小结为了让天更蓝、山更秀、水更清,为了我们这一代的安康,为了子孙后代的幸福,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我们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实施可持续发展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是我国正确的战略选择。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的“五位一体”全方位建设,把建设生态文明提到新的战略高度。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把生态文明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体现了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经典资料:1. 从“速度深圳”迈向“和谐深圳”“效益深圳”“三天一层楼”曾是“深圳速度”的写照。然而,持续25年的高速发展,不仅社会利益多元化造成的社会矛盾在加剧,生产资料的匮乏也成为经济发展的瓶颈。目前,深圳正面临四个“难以为继”土地、空间难以为继;能源、水资源难以为继;人口重负难以为继;环境承载力难以为继。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矛盾让深圳深刻地领悟到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深圳开始对自身的发展模式进行反思,并作出了再次让全国惊奇的主动请“退”之举:深圳将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时间表从2020年推迟至2020年,并将建设“和谐深圳”“效益深圳”作为发展目标,从此,25岁的深圳进入了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的新的发展时期2020年,深圳特区内用于房地产开发的土地一寸都没批。2020年,深圳直接用于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投资达120亿元,占政府投资计划65左右,为历年来最高。2020年,深圳出台的建设规划中,在总面积1953平方公里的面积上,划定1000平方公里为基本生态控制线。2020年4月底,深圳在全国首次公布“深圳市文明指数”,其中引人注目的“幸福指数”包括了人均GDP、人均可支配收入、恩格尔系数、人均住房使用面积、人均道路面积、每万人拥有公交车辆数、每万人配备急救车辆数、社区健康服务中心数、万人医生数、万人医院床位数、平均预期寿命等11个指标。如今,深圳已初步尝到了“效益深圳”的甜头:2020年,全市每平方公里土地上产生了175亿元的GDP和6000万元的税收。每万元新增贷款所带来的GDP增量同比提高40。每万元GDP的电耗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水耗为26吨/万元,这两项指标均为全国最低。2020年上半年,深圳万元GDP耗水量同比又大幅下降近13,每万元工业增加值耗电量同比下降2。与此同时,全市单位面积的工业产出量却同比增长了6.5,每平方公里工业用地产出工业产值同比增长了9.1。评 析“年轻”的深圳在全国各地你追我赶、万马奔腾、加快发展的背景下,以改革创新的精神,用以退求进的果敢,再次作出了历史性的抉择:从“速度深圳”转向“和谐深圳”“效益深圳”,在保证一定速度的前提下,转变发展模式,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探索新的发展道路。深圳,这座孕育了亿万中国人艰难与奋进、光荣与梦想的城市,如今正在向“和谐”“效益”大道迈进,人们有理由深信,深圳一定能够创造可持续发展新辉煌,成为一个时代的新高度。2. 全国性沙尘暴,西安独免的思索2020年3月20日清晨,当北京市民起床的时候,赫然发现天空昏黄,路边的汽车、树叶上面都落了厚厚的一层黄土,空气弥漫着一股土腥气。从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的数据来看,北京当日的污染指数飙升到500,这是空气污染最高的指数,即封顶数字。这一场罕见的沙尘天气席卷全国,受影响人口多达2.7亿。3月20日,除北京外,郑州、济南等城市都是中重度以上污染天气;到3月21日,沙尘已经推进到江南,上海、杭州、武汉等城市的污染指数也都随之达到500,连地处浙南的温州污染指数也达到239,属中度污染,主要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物。一时间,北至长城,南到浙南,这么大范围内的市民们都感受到了昏黄的天空和浑浊的空气。尤其是对于江南的居民而言,这本是印象中只有北方才有的糟糕天气,突然来临时竟有些不知所措。然而在这次席卷全国的沙尘天气中,地处西北的西安市虽然也不免受到影响,但是相对而言要轻得多了。20号空气污染指数仅有163,21号即回落到135。与此同时,就连地处秦岭以南的成都市的污染指数都已经达到180。事实上,西安市这次独免于全国性沙尘天气不是偶然的,在2020年春天,也一次沙尘暴席卷了整个北方,甚至绕过秦岭直扑具有“天府之国”称号的成都,当日成都市的空气污染指数也飙升到500这个封顶数字。而秦岭北麓的西安市除了风有些大之外,连一点沙尘也没有见到。人们仍然不禁问道,到底是因为什么,使得西安这个紧邻黄土高原的城市在沙尘天气中得以独自幸免?我们必须把目光投向陕北,就是人们印象中的那一片黄土高坡。如果你十年没来过陕北,印象中的陕北应还是干旱、荒凉,黄尘漫天,确实,西行漫记的作者斯诺曾这样形容陕北高原:“这些拥拥挤挤的丑陋山头像海神理就的一个世界,人类能在这样恶劣的自然条件生存简直是一个奇迹。”所以当你看到陕北的黄土高原地带如今变成一片郁郁葱葱的森林,肯定会感到讶异。如今穿梭在陕北宽阔平直的高速公路上,四下里满眼森林,隔不久就有一条条小溪河流,虽然尚比不上江南的温婉,但也足以让你感受到浸润在绿色中的美好。事实上,陕北地区的降水量并不少,年均降水量在400-500毫米之间,只比北京市略低。陕北唯一缺乏的正是植被。针对陕北的这一特点,1999年8月,延安、榆林两市正式启动退耕还林工程。自此以后,农民们从祖居地中下山,把祖祖辈辈开垦耕种的梯田还给了森林。曾经的种田人,如今变成了护林人。10年来,延安累计完成国家计划内退耕还林882.16万亩,其中退耕还林502.38万亩,荒山造林371.78万亩,封山育林8万亩,占到全国的2.5,全省的27。全市林草覆盖率提高了15个百分点。主要河流多年平均含沙量较1999年下降了8个百分点,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程度提高了25个百分点,山川大地的基调已经实现了由黄变绿的历史性转变。特别是全国退耕还林第一县吴起,大规模的封山禁牧,使全县林草覆盖率由1997年的19.2,提高到了现在的62.9,被各国专家称为是生态治理的奇迹。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专家在实地调研后,高度评价榆林北部风沙草滩区大面积造林种草是“具有世界借鉴意义的绿色长城工程”。陕北人自豪地发出声音:陕北退耕还林,惠及全国!有赖于陕北越来越绿,古城西安的环境也变得越来越好,以前经常光临的沙尘天气远离了,天越来越蓝,2020年空气质量二级以上天数达到304天,并被国家授予“国家级园林城市”的称号。看着越来越美好的家园,西安本地论坛上一片感谢陕北的声音。“我们要感谢陕北兄弟的努力和牺牲。”一位网友说。面对这一次全国性的沙尘天气,其它省份应该做些什么呢?我想,要做的正是学习陕北这种不畏艰苦、厉行退耕还林的精神吧评析:对于北方许多城市来说,春夏季节遭遇沙尘暴并非鲜见,比如北京,但南方并不多见。沙尘暴竟然能翻越秦岭,从北方来到南方,足以给人们提出警告:一定程度上我国沙尘暴恶化的趋势还没有完全缓解,南方城市也并不能置身度外。气象专家形象地说,一次特强沙尘暴造成的灾害损失不亚于中等强度的地震。此外,与气象条件有关的水土流失、泥石流、滑坡、崩塌、地面沉降、森林和草原火灾、农林草原病虫害等生态环境灾害的损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