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特殊人群及营养相关疾病.ppt_第1页
2 特殊人群及营养相关疾病.ppt_第2页
2 特殊人群及营养相关疾病.ppt_第3页
2 特殊人群及营养相关疾病.ppt_第4页
2 特殊人群及营养相关疾病.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节特殊人群的营养,一、孕妇及乳母营养,(一)孕期营养对母体健康的影响,缺钙:手足抽搐骨质软化、软骨病缺铁:IDA生理性贫血+摄入+吸收+需要量缺叶酸、VB12:巨幼细胞贫血(相对少见)妊娠并发症:妊高症、糖尿病营养不良和过剩均会使发病率感染和产伤率免疫功能抵抗力减弱感染胎盘早剥、流产、死产、早产、产后出血等,(二)母体营养对胎儿婴儿的影响,对胎儿生长发育的影响低出生体重,围产期死亡率胎儿畸形妊娠34周叶酸缺乏-神经管畸形碘缺乏-呆小病维生素A摄入过多或过少-先天畸形对胎儿骨骼和牙齿发育影响智力发育,造成不可逆CNS损害大脑智力发育关键期:孕后期至出生后1年,(三)妊娠各期的营养生理特点,整个妊娠期40周(末次月经开始计算)根据胎儿发育阶段孕早期:1-12周孕中期:13-28周孕后期:29-40周,妊娠期的代谢和生理变化,合成代谢增加生殖器官增大(子宫、胎盘、乳腺)血容量及血液成分改变,稀释性贫血孕后期基础代谢率15%50%消化功能减退,食欲不振、恶心、呕吐、消化不良、肠胀气和便秘等肾脏负担增加尿酸、尿素和肌酐的排出量尿中也流失一定量的葡萄糖、氨基酸和水溶性维生素,(四)妊娠期的营养需要,孕早期(03个月)的特点胎儿:受精卵人体成形(营养不良引起畸形)孕妇:早孕反应易影响营养素的摄入(雌激素-平滑肌-胃潴留-恶心和呕吐)营养要求要求全面、均衡膳食需要量与非孕时相似必要时静脉营养,妊娠期的营养需要,孕中期(46个月)的特点胎儿:发育迅速,到中末期胎重约1kg,平均增长10g/d孕妇:胃口增加、吸收率、生理性贫血、肾滤过营养要求能量摄入,劳动力,每日增加200kcal蛋白质摄入增加15g/d,动物蛋白占50%足够的矿物质、维生素和脂肪,妊娠期的营养需要,孕晚期(7个月分娩)的特点胎儿:继续迅速生长,母体重增加0.5kg/W孕妇:妊娠高血压的高发阶段(注意限制钠和水的摄入)营养要求能量摄入不少于孕中期,每日增加300kcal蛋白质摄入需增加25g/d,动物蛋白占2/3充足的矿物质、维生素,Fe、Ca储备,妊娠期的营养素需要,钙-整孕期胎儿生长需钙30g,泌乳准备30g孕7-9个月后需额外增加300-500mg/d我国DRIs为1200mg/d铁-整孕期共需额外提供铁元素1000mg其中胎儿需铁400-500mg我国DRIs为28mg/d锌-孕妇应摄入锌15-20mg/d其2/3最好来自高利用率的动物性食物,妊娠期的营养素需要,碘碘缺乏胎儿甲状腺功能低下(克汀病)WHO推荐妊娠早期摄入碘175ug/d叶酸叶酸缺乏与胎儿神经管畸形密切相关美国推荐所有可能怀孕妇女补充叶酸0.4mg/d,(五)乳母的特殊营养需要,乳母营养目的维持自身健康补偿妊娠和分娩所损耗的营养素储存保证婴儿的营养供给保证乳汁的正常分泌量维持乳汁质量的恒定,乳母营养原则,能量摄入+500Kcal其中100Kcal来自蛋白质蛋白摄入+2025g,以优质蛋白为主体内多余的储存氮可刺激乳腺分泌足够脂肪(占总热能2527)不饱和脂肪酸很重要,如DHA碳水化合物占膳食总能量5565充足矿物质(Ca/Fe/Zn/I)和维生素种类多样,数量足够(包括足够的水分),乳母每日的膳食构成,粮谷类450500g蛋类100150g豆制品50100g鱼、禽、肉类150200g奶250500ml蔬菜500g水果100200g,食糖20g左右烹调油2030g,乳母膳食原则,食物品种多样化足够优质蛋白(1/3以上来于动物蛋白)含钙丰富食品(奶制品、豆类和小鱼、小虾)含铁丰富食品(动物肝脏、红色肉类)足够蔬菜、水果和海藻类少吃盐、腌制品和刺激性强的食物注意烹饪方式多用炖、煮、熬,少用油炸,忌辛辣,目前我国在乳母营养上存在问题,我国习惯只重视第一个月乳母的营养满月前:动物性食物摄入过多满月后:摄入过少并非越多越好据报告:鱼肉蛋类超过200g/d,对泌乳并无好处,反而影响其他食物的摄入,二、婴幼儿营养,生长发育分期,婴儿期出生至1岁幼儿期13岁学龄前期儿童46岁学龄儿童612岁青春发育期1018岁青年期1820岁,婴儿发育和生理特点,生长发育最快体重增加3倍身长增加50%脏器功能发育未成熟胃肠道消化和吸收功能发育不完善肝脏的酶系统不成熟肾脏浓缩和稀释不足,肾溶质负荷不能过高,婴儿喂养方式,母乳喂养(Breastfeeding)母乳是新生儿最合理的天然食品也是最能满足婴儿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品人工喂养(Bottlefeeding)混合喂养(Mixturefeeding),母乳喂养优点,婴儿营养需要的特点1.热能、蛋白质2.矿物质Fe:34月开始补充Ca:母乳中含量尚不足,需补充3.维生素VitD:牛奶、人奶均不足,需补充VitA、C:需要量高,也需补充,人工喂养,首选婴儿配方乳早产儿配方:蛋白质质量接近母乳、矿物质含量低无乳糖或低乳糖配方:腹泻婴儿免疫力低下婴儿:选择添加有核苷酸、双岐杆菌、低聚糖、乳铁蛋白等免疫活性的配方奶代谢病(如苯丙酮尿症):低苯丙氨酸配方奶牛乳鲜牛乳:新生儿需将牛奶稀释为31牛奶(3份牛奶,1份水),1个月后可喂全奶。一般加5%8%的糖酸奶:凝块小、酸度大,适合消化能力差的婴儿,混合喂养,母乳+配方奶=混合喂养6个月以内的婴儿混合喂养时母乳喂哺次数一般不变先哺母乳,再补授配方乳(补授法),天然牛奶与母乳的成分比较(100ml),婴儿的辅食添加,目的和原则乳类中某些维生素及矿物质不足无论母乳或人工喂养,均需及时添加维生素D、K、C及铁等,尤其早产儿4个月后单纯乳品已不能满足小儿快速生长添加原则:由少到多,由细到粗,由稀到稠,次数逐渐增加,待适应数日后再换或增加品种避免调味过浓,以小匙喂养,三、幼儿和学龄前期膳食,膳食安排原则供给营养丰富食物、充足热能和优质蛋白粮食、鱼肉蛋、蔬菜水果不能偏废,均衡饮食奶制品每日12岁500ml,以后250ml烹饪合理易消化(碎、软、烂)、食物感官(色、香、味)、少油炸和烟熏进食次数12岁每日5次3餐+2次点心,以后逐渐减为3餐加午点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挑食、偏食,少吃零食规律用餐,注意卫生,儿童和青少年存在的营养问题,蛋白质摄入过多或偏低脂肪占热能的比例偏高钙、铁、维生素摄入不足三餐分配的比例不当偏爱西式快餐和碳酸饮料,儿童青少年期的膳食,食物多样化,粮谷为主,保证鱼肉蛋奶和豆类,充足新鲜蔬菜水果早餐摄入量应占全日量的1/3,否则容易饥饿,上课不专心,影响学习效率午餐是一日中重要的一餐,既补充上午消耗,也为下午学习和活动作储备晚餐不宜过于丰盛,否则影响睡眠和健康,易导致超重或肥胖加强营养知识教育,提高自我保健能力养成良好饮食习惯,合理挑选零食避免盲目节食,肥胖症(obesity),肥胖是一种疾病儿童肥胖病是二十世纪中后期发达国家的严重健康问题,也将是二十一世纪发展中国家要面临的严重营养学问题我国儿童肥胖病的发生率从80年代的3%已上升到目前的10%15%左右儿童肥胖病不仅会导致患儿罹患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脂肪肝、内分泌紊乱等疾病,也是成人期肥胖病的高危因素此外,还会引起小儿的社会心理问题,四、老年营养,老年营养老年人:65岁以上世界:老年人口约占总人口6%中国:老年人口占世界老年人口总数1/4全国人口普查: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例1953年4.41964年3.62000年7.0%(老龄化)1982年4.9%2002年8.2%1990年5.6%,为什么老年人特别需要营养关注,营养过剩或营养不良皆会增加发病及死亡的机会导致营养不良的原因与年龄有关的生理变化疾病及使用药物身体机能衰退心理因素社会及经济因素,老年人生理特点,食欲减退嗅觉和味觉下降(阈值)牙齿脱落及唾液分泌减少胃底对食物的适应性松弛能力下降(胃窦部过快充盈饱腹感)胃酸缺乏和胃动力紊乱(消化和排空)活动及能量消耗减少小肠内细菌的过度生长蛋白合成下降、脂代谢异常、糖耐量下降疾病的多元性,老年人能量代谢特点,老人的瘦体组织减少欧洲有关报道显示30-75岁BMR下降10%-20%美国报道75岁老年人的基础能量消耗较30岁下降26%经常保持锻炼的老人:BMI可维持不变摄食减少:食物特殊动力产热活动减少,老年人的营养特点,能量供给50岁以后每10岁下降10%蛋白质1.01.2g/kg.d1/3以上为优质蛋白(动物蛋白和大豆蛋白)鱼类是老人动物蛋白最好的来源蛋白摄入过量:加重肝肾负担碳水化合物占总热能60%65%主要来源于复合碳水化合物和膳食纤维控制精制糖和甜食等高升糖指数食物,老年人的营养特点(续),脂肪占总热能的20%25%,限制脂肪(尤其是饱和脂肪)增加n-3系脂肪酸(EPA和DHA)SFA:MUFA:PUFA=1:1:1限制高胆固醇食物(如动物内脏、鱼卵、蛋黄和蟹黄等)矿物质和微量营养素补充奶类、豆制品等,预防骨质疏松症增加血红素铁,VB12、叶酸、VC,预防营养性贫血限制食盐:10g/d(CVD、高血压患者5g/d)增加抗氧化营养素VA、VE、VC、B-胡萝卜素和Se等抗衰老,抗癌,防止动脉粥样硬化,老年人合理膳食原则,符合老年人供给量标准,防止热量过剩引起肥胖食物多样化,合理搭配平衡少吃或不吃荤油、肥肉、油炸食品、以及高胆固醇食品提倡少量多餐,可分次进食良好食品感官、硬度适中,既适合老年人的咀嚼与吞咽功能,又能保持食物的风味安静良好进餐环境,享受进食乐趣纠正不良嗜好,不能盲目地节制饮食,预防衰老的措施,1.控制总热能摄入饮食饥饱适中,防止肥胖BMI宜在18.5-24(kg/m2)2.控制脂肪摄入占总热能20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多不饱和1:1:1n-3脂肪酸:n-6系脂肪酸1:63.蛋白质以优质蛋白为主荤素搭配,多吃奶类、豆类和鱼类蛋白,预防衰老的措施(续),4.碳水化合物以淀粉为主多吃膳食纤维和多糖类食物5.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和抗氧化营养素6.重视Ca、Fe、Zn的补充,食盐宜6g/d7.食物搭配要多样化,烹调要色、香、味、柔软,不吃油炸、烟熏的食物8.少食多餐,不暴饮暴食9.不吸烟,不饮烈性酒10.情绪乐观,坚持锻练,第四节营养与疾病,一、营养缺乏病,营养不良营养低下营养过剩(如肥胖症等)营养缺乏病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PEM)特定的营养素缺乏(地方性甲状腺肿、坏血病、贫血、干眼病等)亚临床营养缺乏症状,营养缺乏病流行病学特点,1.地区分布:发展中国家人口占全世界总人口的70食物产量只占全世界产量的40,营养低下人群在全球的分布,南亚,东亚和东南亚,西非和北非附近,非洲撒哈拉地区,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身材矮小儿童在全球的分布,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南亚,非洲撒哈拉地区,东亚和东南亚,西非和北非附近,低体重儿童在全球的分布,南亚,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非洲撒哈拉地区,西非和北非附近,东亚和东南亚,营养缺乏病流行病学特点,2.高危人群贫困人口难民寄生虫感染者婴幼儿和儿童妇女,分类,按发生原因分类原发性营养缺乏病继发性营养缺乏病,按营养素缺乏分类: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PEM)维生素缺乏矿物质缺乏,不良饮食习惯不合理的烹调方式粮食精加工社会因素消化吸收不良体内利用发生障碍机体需要量增加或排泄增加,病因,原发性,继发性,营养缺乏,二、肥胖症,全世界的肥胖病患者:2亿5亿人,每5年翻番美国成人超重的比例:61%;中国:40%美国成人肥胖的比例:20%;中国:17%美国儿童肥胖的比例:13%;中国:10.7%,世界性四大医学社会问题艾滋病吸毒酗酒肥胖,此法最重要、最普遍体质指数BMI体重/身高2东方人(亚洲),身高,体重,体质指数法,超重与肥胖的划分及其与肥胖相关疾病危险性的关系,中国部分省市肥胖发病率,%,1992NationalNutritionSurvey,肥胖症导致的健康问题1.心血管疾病(CVD)肥胖加重CVD危险因素2.糖尿病发病率是非肥胖者的10倍3.血脂代谢紊乱脂肪合成增加,分解减少肝摄取FFA,血TG升高HDL降低,CVD危险增高,肥胖症导致的健康问题4.高血压肥胖伴高胰岛血症交感N兴奋5.呼吸系统疾病CO2潴留肺源性高血压,心脏扩大,充血性心衰,常见食物所含热能的多少(千卡/100克食物),猪油891内脏100鱼100蛋200蛋糕319冰砖188牛奶71奶粉522肉松357,猪肉(瘦)330猪肉(中)580猪肉(肥)800牛肉(肥)397牛肉(瘦)150羊肉(肥)542羊肉(瘦)194鸡肉104鸭肉107鹅肉144,常见食物所含热能(千卡/100克食物),胡桃仁627芝麻660花生米563西瓜子仁555素油900,黄豆359绿豆316毛豆123蚕豆(去皮)342蚕豆(鲜)104竹笋30蔬菜1030瓜类1030水果(平均)50,常见食物所含热能(千卡/100克),蛋糕319冰砖188牛奶71奶粉522巧克力532麦乳精368,稻米350面粉350玉米350糖380木薯118山芋92,高糖类:蔗糖、糖果、甜点、炼乳薯干、干果、蜜饯、白酒、黄酒、啤酒、软饮料高脂肪类食油、油炸、油煎食品花生米、核桃仁、杏仁、芝麻酱、瓜子仁五花肉、火腿、干乳酪,肥胖病的营养预防,预防比治疗更易奏效,更有意义最根本的预防措施是适当控制进食量,自觉避免高糖类、高脂肪饮食,经常进行体力活动和锻炼,三、营养与心血管疾病发达国家冠心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6070年代呈上升趋势,80年代以后逐渐降低我国冠心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80年代起急剧升高,90年代继续高趋,流行病学特征:人群分布1)年龄、性别分布随年龄增加而增加40岁后,每增加10岁,患病率增加1倍男性高于女性,绝经期妇女患病率明显升高男性以心肌梗塞多见,女性以心绞痛偏多冠状动脉病变可起源于童年时代,2)职业分布精神紧张或注意力高度集中者多发脑力劳动者与体力劳动者发病比例为2:1。3)种族差异中国、日本远比欧美国家低在我国,哈萨克、藏、蒙等族发病率低种族差异可能与饮食、劳动强度、生活习惯、水质有关,各种脂蛋白对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不同:防止动脉粥样有利因素:a.高密度脂蛋白总量b.高密度脂蛋白中胆固醇量不利因素:LDL、VLDL,2.引起血脂增高的因素:1)外源性:进食过多的动物脂肪和富含胆固醇的食物。2)内源性:脂质代谢异常,如肝炎、肾炎、糖尿病、内分泌失调等。,高脂血症的综合防治措施:1.限制胆固醇的摄入轻300mg/日,中、重南方逐步上升欧美:10%20,高血压综合防治的措施:1.限制钠盐,适当补钾2.控制热能摄入,,3.适当补充钙、镁,防止低镁血症4.适当限制脂肪与胆固醇:5.多食含K、Mg、I、Zn高的食物。,6.蛋白质不必严格限制7.补充多种维生素(VB族、VC),8.劝阻吸烟,控制饮酒,忌浓茶,酒精与血管功能适量的红葡萄酒摄入能有效防止心血管疾病的发生10的高血压因过量摄入酒精造成,每天喝酒超过60ml(白酒)高血压的发生率明显增加3.建议减少饮酒量,体重与血压肥胖者更易患高血压腹型肥胖者(中心型或男子型)比四肢型与高血压相关性更强体重下降或体脂水平下降可使血压下降,小结:低盐、低热能、低脂肪(P/S比值高)、低胆固醇、有丰富维生素、不饮酒、戒烟。,高血压综合防治,(三)冠心病的综合防治措施,冠心病的血管粥样斑块,概述:心绞痛、心肌梗死1.病因:与脂质代谢紊乱有关主要危险因素:高血压、高脂血症、超重和肥胖、生活方式、糖尿病、精神紧张、家族史等。,1.控制总热能,供能比例合适。C:F:P(%)63:25:12,原则上易适当限制高热能食物,蔬菜、瓜果等高纤维、低热能食物。2.限制脂肪摄入量,控制在20,约每天50克,胆固醇300mg/日。3.适量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多进食大豆蛋白。蔗糖、果糖应尽量少吃。4.充足的维生素VC、VE、B族,VD400I.U/日5.充足的K、Mg、Ca、Fe、Cu、Zn、Mn、Cr、I等有益常量和微量元素。Na2g/日,约等于5gNaCl。6.多吃纤维含量高的食物,如粗粮、蔬果等。7.合理的饮食习惯,不嗜烟、酒、浓茶。,冠心病综合防治措施,四、营养与肿瘤,(一)恶性肿瘤发病情况WHO统计,世界癌症新发病例每年为1000万,因癌症死亡人数每年700万;中国癌症为第一死因。发病率不断增加,每年新发病例约200万人,每年因癌症死亡人数130万。,中国移民前列腺癌发生率,发病率(100,000),%,中国移民胃癌发生率,发病率(100,000),%,(二)恶性肿瘤病因世界卫生组织专家估计,所有肿瘤90%以上由生活环境引起。饮食营养是最直接的环境因素。目前营养因素和肿瘤病因间关系尚未完全阐明,资料间接来源于地理流行病学或动态流行病学,肿瘤危险因素-生活方式-饮食:10%-70%肿瘤与饮食有关1)天然食物或食品添加剂中致癌物亚硝胺-胃癌、食管癌等2)食物受污染黄曲霉毒素-肝癌等AF-B1致癌性最强AFs污染玉米、花生、大米、大豆等3)食品加工烹调过程中产生致癌物烟熏、高温-蛋白质热解-苯并芘,肿瘤危险因素-生活方式-饮食:4)食物成分在胃肠道内形成致癌物亚硝酸盐+胺类-亚硝胺5)营养缺乏的间接致癌作用食物粗糙、长期缺铁-食管癌、胃癌纤维素过低-结肠癌6)营养过剩的间接致癌作用能量、脂肪过高-乳腺癌、结肠癌、前列腺癌发生率增加,DraftReportoftheJointWHO/FAOExpertConsultationonDiet,NutritionandthePreventionofChronicDiseases(Geneva,28January1February200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