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电气概论_第1页
建筑电气概论_第2页
建筑电气概论_第3页
建筑电气概论_第4页
建筑电气概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建筑电气概论,工程造价教研室汪冶冰,一、专业课程简介二、建筑电气概述三、室外线路敷设四、室内线路敷设五、电气器具、设备安装六、防雷及接地装置安装七、弱电工程安装,一、专业课程简介,一、专业课程简介,专业课程建筑电气计量与计价主要讲述建筑电气的基本理论、建筑电气施工、电气材料、识图、计价(定额计价、清单计价)定额全国统一安装工程预算定额是由国家建设部组织参编单位修编的,于2000年3月17日陆续发布施行,共13册,一、专业课程简介,第一册机械设备安装工程GYD-201-2000第二册电气设备安装工程GYD-202-2000第三册热力设备安装工程GYD-203-2000第四册炉窑砌筑工程GYD-204-2000第五册静置设备与工艺金属结构制作安装工程GYD-205-2000,一、专业课程简介,第六册工业管道工程GYD-206-2000第七册消防及安全防范设备安装工程GYD-207-2000第八册给排水、采暖、燃气工程GYD-208-2000第九册通风空调工程GYD-209-2000第十册自动化控制仪表安装工程GYD-2010-2000,一、专业课程简介,第十一册刷油、防腐蚀、绝热工程GYD2011-2000第十二册通信设备及线路工程GYD-2012-2000第十三册建筑智能化系统设备安装工程GYD-213-2003教学安排和特点学习时间为一个学期,任务量比较大,二、建筑电气概述,研究建筑电气的意义及建筑电气系统的组成1研究建筑电气的意义建筑电气是以电能、电气设备和电气技术为手段,创造、维持与改善室内空间的电、光、热、声环境的一门科学。由原来单一的供配电、照明、防雷和接地,发展成为以近代物理学、电磁学、无线电电子学、机械电子学、光学、声学等理论为基础的应用于建筑工程领域内的一门新兴学科。而且还在逐步应用新的数学和物理知识结合电子计算机技术向综合应用的方向发展,二、建筑电气概述,建筑电气系统的组成1)用电设备如照明灯具、家用电器、电动机、电视机、电话、喇叭等,种类繁多,作用各异,体现出各类系统的功能特点。2)配电线路各种型号的导线或电缆。用于传输电能和信号。安装和敷设方式明敷设和暗敷设。3)控制、保护等设备是对相应系统实现控制保护等作用的设备。常集中安装在一起,组成如配电盘、柜等。若干盘、柜常集中安装在同一房间中,即形成各种建筑电气间,如变配电室、共用电视天线系统前端控制室、消防中心控制室等。,二、建筑电气概述,建筑电气系统的分类从电能的供入、分配、输运和消耗使用来看,全部建筑电气系统可分为:供配电系统和用电系统其中用电系统根据用电设备的特点和系统中所传递能量的类型,分为建筑照明系统建筑动力系统建筑弱电系统,二、建筑电气概述,1建筑的供配电系统接受发电厂电源输入的电能,并进行检测、计量、变压等,然后向用户和用电设备分配电能的系统,称为供配电系统,二、建筑电气概述,2建筑的用电系统(1)建筑电气照明系统将电能转换为光能的电光源进行采光,以保证人们在建筑物内外正常从事生产和生活活动,以及满足其他特殊需要的照明设施,称为建筑电气照明系统建筑电气照明系统分为:电气系统照明系统,二、建筑电气概述,电气系统它是指电能的产生、输送、分配、控制和消耗使用的系统。它是由电源(市供交流电源、自备发电机或蓄电池组)、导线、控制和保护设备与用电设备(各种照明灯具)组成照明系统它是指光能的产生、传播、分配(反射、折射和透射)和消耗吸收的系统。它是由光源、控照器、室内空间、建筑内表面,建筑形状和工作面等组成,二、建筑电气概述,(2)建筑动力系统将电能转换为机械能的电动机,为整个建筑提供舒适、方便的生产与生活条件而设置的各种系统,统称为建筑动力系统建筑动力系统实质就是向电动机配电,以及对电动机进行控制的系统,动力工程主要是指建筑内由电动机作为动力的设备、装置、控制电器和为其配电的电气线路等的安装工程;照明工程主要是指建筑内各种照明装置及其控制装置、配电线路和插座等安装工程。,二、建筑电气概述,(3)建筑弱电系统电能为弱电讯号,它具有讯号准确接收、传输和显示,并以此满足人们获取各种信息的需要和保持相互联系的各种系统,统称为建筑弱电系统如共用电视天线系统、广播系统、通讯系统、火灾报警系统、智能保安系统、综合布线系统、办公自动化等建筑物的智能化的高低取决于它是否具有完备的建筑弱电系统,三、室外线路敷设,三、室外线路敷设,1低压架空接户线与进户线安装接户线:有室外电杆上将电线引至建筑物外墙横担的绝缘子上。接户线安装进户线:从绝缘子至防水弯头至总配电箱2高压架空接户线安装3室外电缆线路安装直埋电缆,四、室内线路敷设,四、室内线路敷设,1配电箱、开关(插座)盒位置的确定(1)配电箱位置的确定1)总配电箱应安装在靠近电源的进口处,使电源进户线尽量短些,并应在尽量接近负荷中心的位置上,一般讲配电箱的供电半径为30m左右。规定:照明配电箱底边距地面高度为1.5m2)配电箱一般设在过道内,但对于公共建筑场所,应设在管理区域内。多层建筑各层配电箱应尽量设在同一垂直位置上,以便于干线立管敷设和供电,四、室内线路敷设,(2)开关盒开关安装位置便于操作,开关边缘距门框边缘的距离为0.15-0.2m;开关距地面高度1.3m(3)插座盒位置的确定插座是线路中最容易发生故障的地方,插座的形式和安装高度及位置应根据工艺和周围环境及使用功能确定,应保证安全方便、利于维修,四、室内线路敷设,插座的安装高度应符合设计规定,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92规定:干燥场所,宜采用普通型插座当需要接插带有保护线的电器时,应采用带保护线触头的插座潮湿场所,应采用密闭型或保护型的带保护线触头的插座,其安装高度不低于1.5m儿童活动场所,插座距地安装高度不应低于1.8m,四、室内线路敷设,住宅内插座安装距地高度为1.8m及以上时,可采用普通型插座,如采用安全型插座且配电回路设有漏电电流动作保护装置时,其安装高度可不受限制,四、室内线路敷设,(4)楼面板上灯位盒的位置的确定灯位盒(90mm*90mm*45mm)即八角盒。现浇砼楼板当室内只有一盏灯时,其灯位盒应设置在纵横墙(或梁)净尺寸中心线的交叉处有两盏灯时,灯位盒应设置在短轴线墙(或梁)净尺寸中心线与长轴线墙(或梁)净尺寸1/4的交叉处;设置三盏(排)灯时,其中间的灯位盒应设置在室内纵(横)墙或梁净尺寸中心线处,另两盏(排)灯位距墙或梁的距离应为房间墙或梁净尺寸的1/6,四、室内线路敷设,2电线管敷设1)砖混墙体内管子敷设埋入墙体内的管子离表面的最小净距不应小于15mm墙体内水平敷设的管子不宜太粗,若管外径大于20mm时,一般宜现浇一段砾石混凝土不应在承重墙体上留槽及大面积配管,特别是水平方向,四、室内线路敷设,2)现浇混凝土楼板内导管的敷设现浇混凝土楼板内管子敷设,管路应沿最近的路径敷设电气配管与混凝土上、下表面应不小于15mm,并且管子外径不宜超过混凝土板厚度的1/3,否则容易产生楼板裂缝,四、室内线路敷设,现浇混凝土板内并列敷设的管子中间的距离不应小于25mm,使管周围均有混凝土包裹敷设在现浇板内的管路应尽量不交叉,但在特殊情况下,交叉点两根管子的外径之和至少要比板的厚度小40mm,以免影响钢筋网的布置及楼板的强度,四、室内线路敷设,3管内穿线和导线连接1)导线选择BV1mm2或BLV2.5mm2以上。额定电压不低于500V。不同的相序应使用不同颜色的导线,一般L1、L2、L3分别为黄、绿、红色线。淡蓝色线为工作零线(N线),黄绿颜色相间线为保护线(PE线),四、室内线路敷设,2)清扫管路压缩空气;钢丝上绑破布来回拉;吹入滑石粉。3)穿引线钢丝钢丝头部弯成封闭的圆圈形,送入管中,直到另一段露头钢丝滞留在管路中途,可用手转动钢丝,使引线头部在管内转动,钢丝即可前进在另一端再穿入一根引线钢丝,估计超过原有钢丝端部时,用手转动钢丝,待原有钢丝有动感时,既表明两根钢丝胶在一起,再向外拉钢丝,将原有钢丝带出,四、室内线路敷设,4)放线导线不扭结、不出背扣;把线盘放在地上,把内圈线头抽出。5)引线与导线结扎6)管内穿线穿入管内的导线中间不应由接头,导线的绝缘层不得损坏,导线也不得扭节两人穿线时,一人在一端拉钢丝引线,另一人在一端把所有的电线紧捏成一束送入管内,二人动作应协调,并注意不使导线与管口处磨擦损坏绝缘层,四、室内线路敷设,同一交流回路的导线应穿于同一钢管内管内穿线时,电压为50V及以下的回路照明花灯的所有回路同类照明的几个回路,可以穿入同一根管子内,但管内导线的总数不应多于8根,五、电气器具、设备安装,五、电气器具、设备安装,1成套配电柜安装变电室2照明配电箱安装,五、电气器具、设备安装,3电气照明器具安装灯具开关插座插座安装一般距地1.3m。住宅使用安全插座时,安装高度可为0.3m。,五、电气器具、设备安装,插座接线时应面对插座;单相双孔插座在垂直排列时,上孔接相线,下孔接N线。水平排列时,右孔接相线,左孔接N线;单相三孔插座,上孔接保护线,右孔接相线,左孔接N线安装三相四孔插座,保护线或N线应在正上方,下孔从左侧起分别接在L1、L2、L3相线上,同样用途的三相插座,相序应排列一致,4.电力系统的中性点运行方式我国建筑内配电普遍采用380/220V低压系统,中性点直接接地,而且引出有中性线(N)和保护线(PE)。通常称为TN系统。,五、电气器具、设备安装,T(Through):电源端中性点直接接地N(Nerutral):用电设备外漏可导电部分直接和电源端中性接地点做电气连接。中性线(N):用来向单相用电设备提供电源;传导三相系统的单相电流和不均衡电流,减小负荷中性点的电位偏核,当中性点接地时,中性线就是零线。保护线(PE):用来保障人身安全、防止触电事故的公共接地线。,TN系统又可分为:TN-C系统、TN-S系统和TN-C-S系统。C:common(公共)S:separate(分开)TN-C系统,整个系统的中性线(N)和保护线(PE)是合一的,该线称为保护中性线(PEN),TN-S系统,整个系统的N线和PE线是分开的。优点:PE线在正常情况下没有电流通过,N线断线不会影响PE线的保护作用。适于安全要求较高的场所,如潮湿易触电的浴池等及居民生活住所。缺点:导线材料耗用较多,TN-C-S系统,系统中有一部分中性线和保护线是合一的,一部分是分开的,六、防雷及接地装置安装,1.接闪器-避雷针,系统通常由接闪器、引下线和接地装置组成。,明装避雷带(网)敷设,避雷带在女儿墙或天沟支架上的安装,2.引下线,3接地装置断接卡子接地母线接地极,七、弱电工程安装,智能建筑(3A建筑)1)建筑设备自动化(BAS为BuildingAutomationSystem缩写)楼宇设备自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