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阻率法原理及电阻率剖面法PPT课件_第1页
电阻率法原理及电阻率剖面法PPT课件_第2页
电阻率法原理及电阻率剖面法PPT课件_第3页
电阻率法原理及电阻率剖面法PPT课件_第4页
电阻率法原理及电阻率剖面法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章电阻率法,陈同俊,.,2,第一章电阻率法,什么是电阻率法电阻率法是以地壳中岩石和矿石的电阻率差异为物质基础,通过观测与研究人工电场的分布规律达到解决地质找矿的目的。电阻率法是传导类电法勘探方法之一电阻率法的电场是人工电场,陈同俊,.,3,第一节电阻率法的理论基础,岩、矿石的电阻率1.电阻率(resistivity)的基本公式电阻(resistance)是表征某一物体导电能力的物理量;其与物体长度、横截面积有关;r为电阻率,是表征岩石导电性的物理量;某物质的电阻率,在数值上等于该物质组成的栈截面积为一平方米、长度为一米的导体所具有的电阻数值。电阻率的大小代表着岩石导电的难易程度;,用电阻描述某种材料的导电能力合适吗?,陈同俊,.,4,岩、矿石的电阻率,电阻率的单位电导率(conductivity)将电阻率的倒数称为电导率,用s表示。,陈同俊,.,5,二、岩石和矿石的电学性质,1岩石和矿石的电阻率1)岩石电阻率的测定,陈同俊,.,6,2)岩石的导电方式岩石的导电方式大致可分为四种:(1)电子导电:金属、石墨电阻率低;(2)半导体导电:大多数金属硫/氧化物电阻率低;(3)晶体离子导电:大多数造岩矿物,石英、云母、方解石等电阻率高;(4)离子导电:含水矿物电阻率低;不同种岩石的电阻率一般不同电法勘探基础;但不同种矿物电阻率的范围有可能部分重合电法勘探的局限性;,二、岩石和矿石的电学性质,陈同俊,.,7,二、岩石和矿石的电学性质,3)影响岩石电阻率的因素,陈同俊,.,8,二、岩石和矿石的电学性质,陈同俊,.,9,(6)岩石电阻率与层理的关系层理构造是大多数沉积岩和变质岩的典型特征,如砂岩、泥岩、片岩、板岩以及煤层等,它们均由很多薄层相互交替组成。这种岩石的电阻率具有明显的方向性,即沿层理方向和垂直层理方向岩石的导电性不同,称为岩石电阻率的各向异性。岩石电阻率的各向异性用各向异性系数来表示.,3)影响岩石电阻率的因素,陈同俊,.,10,3)影响岩石电阻率的因素,代表垂直层理方向上的平均电阻率;代表沿层理方向的平均电阻率。,图1-1-1层状结构岩石模型,以上两种电阻率是如何得来的?,陈同俊,.,11,rn的获得,设岩石由两种岩性地层组成,厚度和电阻率分别为:r1,h1和r2,h2,陈同俊,.,12,rt的获得,设岩石由两种岩性地层组成,厚度和电阻率分别为:r1,h1和r2,h2,陈同俊,.,13,rn和rt的关系,垂直层理方向的电阻率总是大于沿着层理方向的电阻率!,陈同俊,.,14,沉积岩石电阻率的相互关系泥岩或粘土页岩细砂岩或粉砂岩中砂岩粗砂岩j0,所以rsr2。当d=0时,取极大值2r1r2/(r1+r2);随着d的增大,视电阻率逐渐减小。当AMN在界面右侧,远离界面时界面的排拆作用逐渐减小,rsr2;曲线出现新的渐近线。,陈同俊,.,58,AMN三级装置过垂直接触面时的rsA剖面线r1r2MN=0,陈同俊,.,59,MNB三极装置过直立接触面时,r1r2,MN0当MNB远离界面时,jMNj0,rsr1;曲线出现的渐近线。当B逐渐接近界面时,介质2对电流具有吸引作用,MN的电流密度减小,此时视电阻率的计算公式为:即:随着B接近界面,视电阻率逐渐减小;当B在界面上时,视电阻率取最小值。,实电源与虚电源电流线方向相反!,陈同俊,.,60,当电极B位于介质2中,而MN还在介质1中时,有:此时,视电阻率为一个常值,视电阻率曲线为平直线。当MNB刚过直立界面时,由于介质1的排拆作用,jMN突然减小,视电阻率突然减小当d=0,即MN在界面上时,视电阻率最小。,陈同俊,.,61,MNB三级装置过垂直接触面时的rsB剖面线r1r2MN=0,陈同俊,.,62,rsA和rsB剖面线叠合结果图r1r2MN=0,陈同俊,.,63,陈同俊,.,64,电极距AB对曲线异常幅度无影响,只影响曲线异常的宽度!,陈同俊,.,65,电极距MN只影响曲线异常幅度,对曲线异常的宽度无影响!,陈同俊,.,66,表层浮士对曲线的影响,r1r2MN=0,电极位于无穷远时,视电阻率不再趋近于r1或r2;曲线异常幅度降低。浮士越厚,异常幅度越小.,陈同俊,.,67,两种岩石直立接触面上的联合剖面法rs曲线形态,rs曲线的特点:在距界面很远的地方,rsA和rsB分别趋近于r1和r2;在界面上,rsA和rsB分别出现最大值或最小值,并发生急剧跳跃;在界面两侧跳跃的幅度与r1/r2的比值成正比;异常极值的大小不受AO大小的影响,AO大小只影响异常范围;MN增大时,rs曲线变得平滑,极值相对界面位移了MN/2;地表有浮士时,rs曲线变得平缓,极值变小,接触面位于陡曲线上部1/3位置处。,陈同俊,.,68,直立良导体矿脉对电流场的屏蔽作用,良导矿体吸引电流线,并把电流沿走向和向深部导走,正是这种“屏蔽作用”造成点电源电流场很大的畸变,因此,可引起了明显的视电阻率异常。,陈同俊,.,69,直立低阻薄矿脉上联合剖面rs曲线,曲线关于矿脉中心对对称,矿脉宽度等于最大最小值间上部1/3处的连线。,陈同俊,.,70,(2)直立良导体上的rs曲线,影响良导矿脉上联合剖面rs曲线的因素电阻率差异对rs曲线的影响:矿体电阻率与围岩电阻率差别倍数越大,异常越明显。矿体顶部埋深H对rs曲线的影响:当AO较小时,H,rsA和rsB两条曲线分离带和异常幅度均减小。矿脉走向长度L和延深长度d对rs曲线的影响;极距AO对rs曲线的影响:当AO很小时,AO异常幅度;当AO增大到一定程度时,异常幅度不再增大,反而减小。倾斜程度对rs曲线的影响:MN大小对rs曲线的影响:MN,rs曲线幅度,陈同俊,.,71,可以通过不同极距AB的联合剖面视电阻率曲线追踪倾斜界面。,陈同俊,.,72,(3)高阻直立矿脉上的rs曲线,(1)此时rsA和rsB曲线关于高阻矿脉对称;(2)曲线相交方式与低阻矿脉时刚好相反称为反交点;,陈同俊,.,73,陈同俊,.,74,(3)高阻直立矿脉上的rs曲线特点,曲线关于高阻直矿脉左右对称。在矿脉上方出现高阻反交点,即;远离交点的供电电极供电时的视电阻率较小,靠近交点电极供电时的视电阻率较大。在本例中,交点左侧rsBrsA,右侧rsB围岩视电阻率r1。当高阻矿脉斜时,交点向下斜方向偏移;倾角越小,不对称性越强。随着极距增大,曲线变得复杂联合剖面法不适合寻找高阻直立矿脉。,陈同俊,.,75,大极距时高阻直立矿脉的rs曲线,陈同俊,.,76,大极距时高阻直立矿脉的rs曲线特点,在反交点左侧,rsA和rsB同步上升,在反交点右侧rsA和rsB同步下降。在矿脉左侧,rsA有一不明显极小值,rsB有一较明显的极小值和次级极大值;在矿脉右侧有类似情况,只不过rsA和rsB情况互换。,陈同俊,.,77,不同极距时球体异常上的视电阻率曲线,陈同俊,.,78,(4)联合剖面法资料解释及应用实例,确定直立岩石接触面(断层等)的位置利用rsA陡度最大处或极小值到极大值幅度的2/3处来确定。,陈同俊,.,79,(4)联合剖面法资料解释及应用实例,追索破碎带走向,确定倾向在剖面平面图上,低阻正交点的联线即为破碎带走向;rsA和rsB不对称,说明破碎带倾斜,倾向的确定可根据极小值点大小和不同极距AO时正交点的偏移方向来判断。,陈同俊,.,80,剖面平面图,所谓剖面平面图:将测线按一定的水平比例尺绘在平面图上,然后选择合适的参数比例尺绘出每条测线的rs剖面曲线。包含异常的剖面分布特点;包含异常的平面分布特点;能直观地反映整个测区在一定深度范围内电性异常体的分布规律。,陈同俊,.,81,1测线;2基线;3测点岩;4曲线;5正、反交点;6低阻正交点异常轴;7反交点异常轴;8岩性接触带,陈同俊,.,82,1.3.2对称四极剖面法,对称四极装置如图所示因此,可以将对称四极装置看作是两个三级装置的组合,因此,对称四极剖面法的测量结果和相同极距联合剖面法的测量结果存在以下关系,即:对称四极剖面曲线等于相同极距联合剖面曲线的平均值。,陈同俊,.,83,陈同俊,.,84,对称四极剖面与联合剖面曲线的关系,低阻直立矿脉,(1)关于直立矿脉左右对称;(2)最小视电阻率r0,r1;,陈同俊,.,85,对称四极剖面法曲线,直立接触面理论曲线,陈同俊,.,86,对称四极剖面法rs曲线定性分析图,高阻突起,陈同俊,.,87,复合对称四极剖面法,对称四极剖面法存在的问题多解性,如左图的中间上升段,可解释为:高阻基岩的隆起,也可以解释为低阻基岩的凹陷多解性。,对称四极剖面法的缺陷!,陈同俊,.,88,复合对称四极剖面法,解决方法设计两个不同极距AB的对称四极装置,并保持测量电极MN极距不变,同时使用这两种对称四极装置进行测量的方法称为复合对称四极剖面法。比较两个不同极距AB的测量结果即可解决对称四极剖面法的多解性问题。设:大极距AB,视电阻率曲线rs;小极距AB,视电阻率曲线rs。,极距,视电阻率,上部地层电阻率下部地层,即为低阻凹陷!,陈同俊,.,89,复合对称四极剖面法应用,解决地质构造形态(背斜、向斜、断层位置等)地质填图圈定倾斜煤层的露头位置等,高阻异常?低阻异常?,陈同俊,.,90,横穿古河道的对称四极剖面rs曲线1砂砾岩;2坚硬砂岩,陈同俊,.,91,1.3.3中间梯度法,装置特点AB=(7080)HH浮土厚度MN=(1/301/50)AB工作过程供电电极AB不动,测量电极MN间距离不变,在AB中部1/3范围内沿测线逐点移动,观测MN间的电位差,并计算各测点(MN中点)的视电阻率rs=KU/I。,每次测量时装置系数K相同吗?,陈同俊,.,92,1.3.3中间梯度法,由于中间梯度法的装置系数K在每一个测点都不同,因此,在施工之前应将各测点的K值计算出来。中间梯度法rs曲线对高/低阻矿脉的响应特征测线垂直直立高阻矿脉:高异常;测线平行直立高阻矿脉:无异常;测线过水平高阻矿脉:无异常;测线垂直于低阻薄矿脉:无异常;,陈同俊,.,93,rs曲线对高/低阻矿脉的响应特征,测线平行于低阻直立矿脉:低异常;测线过水平低阻矿脉:低异常;,陈同俊,.,94,中间梯度电阻率剖面法的特点,优点:最大限度地克服了供电电极附近电性不均匀体的影响,AB大,中间电流场均匀,移动AB的次数少。rs的变化反映了MN电极附近地下电性的变化。工作效率高。缺点:AB移动时,曲线不连续;每点的勘探深度略有变化。,陈同俊,.,95,中间梯度法主要用来寻找陡倾的高阻体,如石英脉、伟晶岩脉等。上图是我国东北某矿区采用中间梯度法所得的rs剖面平面图。图中两条连续的rs高峰值带就是由石英脉引起的。,陈同俊,.,96,1.3.4偶极剖面法,装置特点单边轴向偶极剖面oo为电极距,陈同俊,.,97,偶极剖面与联合剖面的关系,注意与对称四极装置叠加的差异!,陈同俊,.,98,陈同俊,.,99,偶极剖面视电阻率曲线特点,定性分析公式,设MN=0,陈同俊,.,100,偶极剖面法工作方法,根据不同的极距n,可同时得到等值断面图,陈同俊,.,101,低阻球体上的偶极装置rs曲线及等值断面图,陈同俊,.,102,低阻铜板上的偶极装置rs曲线及等值断面图,陈同俊,.,103,陈同俊,.,104,偶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