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因素及对策分析_第1页
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因素及对策分析_第2页
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因素及对策分析_第3页
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因素及对策分析_第4页
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因素及对策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政治经济论文班级财务管理名张超学号2013年6月23日期末考试简介进入21世纪,我国农业经济发展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生产能力迅速提高,农产品从长期短缺转变为实现供求基本平衡,农业生产目标从追求产量最大化转变为追求质量效益。 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势头,粮食生产大幅增产,农民收入实现快速增长,农业各行业实现稳步快速发展,农业科研推进工作成果显着,农产品对外贸易迅速增长,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迅速提高但我国农业经济发展仍存在诸多制约因素,农村基础设施差,农村教育水平落后,劳动素质不高,农村内部二元经济束缚,农业经济生产经营发展模式落后,农业经济发展政策制度不健全等。 在为新世纪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新情况和新问题。 探讨了新世纪初农村经济发展的对策与思路。 因此,必须找到制约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为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其迅速发展提供依据。制约农业经济发展的因素分析摘要农业丰收基础强,农民财富是国家昌盛,农村稳定是社会安定。 “三农”问题始终是关系我国发展整体的重大问题。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但是,农业基础不牢固,农业装备落后,农民增收困难,农村发展落后的状况还没有根本改变。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社会稳定和全面发展的根本。 因此,研究农业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对探索和解决“三农”问题具有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关键词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制约因素一、农业经济发展现状分析(一)我国农业发展的辉煌成就表12006-2010年粮食产量及其增长速度年粮食产量(万吨)比上年增长(% )2006498042.92007501600.72008528715.42009530820.42010546412.9资料来源: 2010年国家统计年鉴表明,2006年至2010年,中国粮食总产量从49804万吨增加到54641万吨,处于逐年增长的状态。 此外,回顾我国农业经济发展历史,我国农业发展方式实现了从粗放生产向集约化发展的转变,2010年全国水稻农业收获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58%的农村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实现了从第一产业向第三产业协调发展的历史性跃进的农民收入稳步提高, 人均纯收入从建国初44元增加到2010年的5500元,农民生活总体达到小康水平的农村经济制度从自给自足的小农业经济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外开放不断深化的城乡关系不断改善,城乡经济社会实现双重结构加快城乡一体化的体制我国农业农村的经济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复地的变化。(二)当前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1 .农村耕地浪费严重土地,特别是耕地,是粮食生产的重要基地,是民生之本、发展的基础。 保护耕地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但是,目前在农村受自然灾害、生态休耕、农民住房建设和农业结构调整等因素的影响,农村耕地面积大幅减少,土地资源浪费仍然很严重。表22003-2007年中国耕地状况单位:万公顷年当时正在减少耕地当时建设占有耕地用灾害毁坏耕地生态休耕农业结构调整减少耕地2003253.722.95.0223.733.2200494.814.56.373.320.5200536.213.95.439.01.2200630.616.73.633.94.020074.118.81.82.50.5资料来源: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32007 )2 .农产品质量差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新阶段,我国农产品产量大幅度提高,基本解决了整个社会的温饱问题。 然而,农产品的质量令人担忧。 蔬菜品种多但保存期显着短,水果颜色鲜艳但味道不如以前,肉类产品齐全但不能说好吃的口感。 农产品存在问题,另一方面由于化肥过量使用,一些农民受到“施肥越多产量越高”观念的影响,过量投入化肥后,土壤盐分积累和硝酸盐污染越严重,另一方面由于农药使用不规范,一些农民认为无公害农产品的概念、 对标准化认识不清楚,安全用药意识低下,粮食、蔬菜、水果使用含磷猛毒农药,水产品养殖池使用高毒鱼药等,农民滥用农药造成农产品农药残留、污染问题严重,影响农产品质量,是我国农业发展的严重挑战。3 .农民增收不理想表3城乡居民家庭人均收入对照表年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元)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元)城乡居民收入差距20032622.28472.2585020042936.49421.66485.2200532554.9104937238.12006358711759.58172.520074140.413789.89645.420084760.615780.811020.1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2009年国家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表明,2003年至2009年,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农民生活水平持续提高。 但同时也要看到农民人均收入与城市居民人均收入存在很大差距。 这是影响农民增收的重要因素。 另外,我国人口多,农业稳定发展困难,农业资金价格高运行,农业结构单一,经济体制不合理,农民就业空间狭窄,工资性收入不高等是影响农民增收的因素,农民增收基础薄弱,不理想。二、制约农业经济发展的因素(一)农村基础设施不好;1 .道路交通不完善交通是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步伐,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铺设了光滑的水泥路、电路,基本实现了农村公路“村村通”。 但是,农村公路的交通建设还不完善。 例如农村道路技术水平低、质量差、安全系数低、养护绿化少、交通信号和道路标志缺失等,即使是偏僻的山区,人们仍然走在起伏多的山路上,交通建设十分落后。2 .水、电、通信网络不健全调查显示,全国有一半行政村不通水,1.5亿农民需要解决燃料问题,6%的行政村还没有通路,2%的村子还没有通电,6%的村子没有通电。1本书编写组.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学习问答.北京:新华出版社,2008年版第8号页面2李建平.中国农业保护政策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42页农田水利建设落后,电力设施供应不足,农村电网薄弱,大部分农业基础设施多年不修,功能老化。(二)农村工人素质低;据统计,中国有农村员工50387.3万人。 其中不识字的占6.87%,小学27.23%,中学52.22%,高中10.25%,中等2.37%,大学和大学以上1.06%,高中和劳动力合计仅占农村劳动力合计的13.68%,占86.32% 另外,在中国未接受技术训练的劳动力约占70%。 3李剑阁.中国新农村建设调查.上海:远东出版社,2009年版第199页农村劳动力素质普遍偏低,必然阻碍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 工人素质不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1 .农村教育水平落后我国是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对于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教育事业,我国农村受教育人数少,教育水平落后,全国文盲半文盲也几乎都在农村。 农村基础教育薄弱,资源供应不足,相当多的地区至今还没有普及小学教育,很多学龄儿童,尤其是少女,没有接受规定的小学教育年限。 在一些边远贫困地区,教育条件差、设备不完善、校舍老化、年久失修、光照不足、工作台不足等。2 .农民传统价值观念的束缚在传统社会中,中国农民“育子女”、“继宗继代”、“防止养子老化”的传统价值观从古至今一直持续着。 现在,在我国很多地区,老百姓还没有完全摆脱这种传统封建主义思想。 在农村,男尊女卑和男尊女卑结婚的风俗还没有改变,农民仍旧遵守旧习惯,遵守旧习惯,观念保守,“孝”文化承担着“养老”和“继宗继代”的价值内涵。 农民的生产生活比较安定,缺乏接受新知识、新观念的迫切性。 他们对一些教育性训练抱有厌恶的感情,认为学习技术需要花费时间和金钱,对自己没有实践证明的经验和技术往往持怀疑态度。 传统的价值观念严重阻碍了他们的束缚。(三)农村二元经济结构的束缚;1 .乡镇企业转移农村剩馀劳动力逐渐减弱乡镇企业是农村剩馀劳动力就业的主要渠道,但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乡镇企业对农村剩馀劳动力的吸收能力明显减弱。 其主要原因是: (1)农村剩馀劳动的当地转移模式分散了乡镇企业的布局,集约规模利益差,经营方式粗放,产业结构不合理。 (2)受金融体制和银行内部体制改革的影响,乡镇企业资金供应受阻,支持不足,乡镇企业增长速度缓慢,利润下降,损失增加。 (3)随着国有企业改革力度的扩大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乡镇企业优惠政策逐渐消失,市场竞争加剧,乡镇企业采用新技术、新设备资本有机构成提高,资本对劳动力吸收的灵活性降低。 此外,乡镇企业与国外同型企业相比,在管理模式、科技水平、产品标准、成本、质量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缺乏力量。 因此,农村剩馀劳动力的吸收能力逐渐减弱。2 .传统农业发展水平落后我国农业人口基数庞大,耕地面积占总面积的比例小,且随着土地资源流失和人口增加,农业人均耕地面积不断缩小。 这样,由于农业生产劳动力出现大量剩馀,直接阻碍农业机械工具的广泛采用,且传统农业重视精耕细作,农业部门结构单一,生产规模小,经营管理和生产技术滞后,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弱等特点,农业生产商品化程度和农民收入低, 农民没有足够的消费剩馀来扩大投入生产要素,传统农业农产品的质量和成本高,人们日益追求丰富的物质生活水平,因此传统农业发展滞后的状况没有发生根本变化。3 .收入分配体制不健全收入分配体制因素降低了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影响了农业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 90年代以来,国家大幅度提高了主要农产品的价格,超过了国际市场水平,农业生产成本也急剧增加,农产品的这种高投入高价高保护,缺乏国际市场竞争力,也不可能通过提价手段增加农民的收入。 此外,受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影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大,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缓慢。 受地方政府和村级组织过度干预的影响,人们难以根据市场需求做出合理的选择,增加了市场风险和农民预期收入的不稳定性。(四)农业经济生产经营发展模式落后;1 .生产力滞后我国是农业立国,农业生产已有近万年的历史,自党十三大以来,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深入,我国农业经济发展取得了辉煌成就。 但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期阶段,农业生产科技含量、劳动生产率相当低,劳动手段落后,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影响根深蒂固,农村经济市场化程度低,农业现代化程度低,生产力水平远远落后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2 .农村市场不规范目前农村市场大部分设施落后,缺乏统一的市场建设计划,市场布局不合理,农产品市场需要的信息服务、质量检测、安全管理等基本设施不足。 市场是交易双方自由谈判、对方成交、现金结算、交易方式落后、市场管理粗糙、停留在收费和摊铺管理、市场经营规模小、组织化程度低、制约农业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瓶颈。3 .农村资源开发利用率低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用水占全国水的80%以上,但由于农业灌溉面积大,灌溉方式原始,农民大量开采地下水,地下水位下降,水资源利用率低,浪费水量。 另外,有些草原地区农民经营方式粗放,盲目追求经济利益增长,过度放牧,重视利用忽视保护,草地退化严重,土地流失加剧,土地资源减少,生产力下降。4 .农村经济发展的对外开放性很低在当代国际经济中,对外开放已经成为一个国家和地区获取国际资源、加快本国经济发展的基本国策。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飞速增长。 但是,中国内陆地区,特别是边远山区,交通闭塞,经济基础差,农业和加工业不发达,没有统一的地区市场,对外开放水平依然很低。(五)农业经济发展的政策制度不健全;1 .农村经济发展中的激励机制不健全近年来,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发表了一些“支农”“惠农”政策,农民生产意愿提高了。 但农业经济发展中的激励机制还存在很多不足和缺陷,农业土地保护政策不健全,耕地面积大量流失严重的农业市场流通体制不健全,农民盲目生产,受市场价格变动影响较大的农业投入保障制度不完善, 农业财政支出不足,农民实在无法实现实惠的农业风险防范机制不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