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马克思主义的三个命题解读_第1页
后马克思主义的三个命题解读_第2页
后马克思主义的三个命题解读_第3页
后马克思主义的三个命题解读_第4页
后马克思主义的三个命题解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解读后马克思主义的三个命题拉克劳斯和墨菲对马克思主义核心类别的解构,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中“本质主义”的清洗,以及基于此的后马克思主义基本命题,都是拉克劳和墨解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起点,建立在他们的“后马克思主义”理论结论的三个核心命题之上。因此,我们需要分析这三个命题,考察他们提出这三个命题的理论依据。拉克罗和墨菲三个后马克思主义核心命题如下。1.马克思主义是本质主义,本质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致命错误。2.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政治学已经过时,无法解释现代认同政治或身份政治。3.民主不是社会主义的一部分,社会主义只是民主革命的一部分。拉克劳斯和墨菲的这三个后马克思主义命题与他们主张的话语理论、霸权主义理论和过激的民主理论他们的三个基本理论相联系。他们使用话语理论证明马克思主义的本质主义是错误的。使用霸权理论论证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政治已经过时。用激进的民主理论取代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学说。拉克罗和墨菲相信他们的后马克思主义主张是对马克思主义的“超越和发展”。西方左派在后期资本主义中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新战略,也是“后马克思主义时代”中“革命的新反映”。一、后马克思主义三个命题的基本内容(一)后马克思主义的第一个命题,就是指责马克思主义是本质主义,认为本质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致命错误。拉克罗和墨菲说,马克思主义陷入危机的原因,不能解释改变的现代世界,不能给左派提供新的革命战略的根本原因,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固有的“本质主义的致命缺陷”。如果不从马克思主义理论中消除“本质主义”的致命错误,解决马克思主义和“当今时代的脱节”问题,摆脱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危机”也是不可能的。拉克罗和墨菲说的“本质主义”是?他们说的本质主义在马克思主义中取得了什么成果?他们相信本质主义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有三个表现。第一种表现是唯物主义的辩证法,主张中存在着事物现象的背后的本质。例如通过商品现象发现商品的本质,研究社会不是解释现象,而是发现社会的本质,任何事物都具有其本质。这种辩证法的深度解释模式正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本质主义的第一个表现。第二种本质主义的表现是“经济决定论”和“经济还原论”。这个观点是经济决定政治。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经济是政治的本质,也是政治认同感的本质。政治要由经济解释,政治的结果要还原为经济的原因。这种模式是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解释方式。这是本质主义的另一种表现。拉克罗和墨菲认为,本质主义的第三种表现是阶级还原主义,马克思主义认为阶级是一个经济类别,政治矛盾和斗争可以还原为经济矛盾和斗争,经济矛盾和斗争可以还原为阶级矛盾和斗争,拉克罗和墨尔认为,这种“阶级还原主义”也是本质主义的表现。他们认为“经济决定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本质主义”的突出表现。社会以经济为中心的构建构成了完整的系统,即一元论或断然决定论,这往往与因果问题有关。拉克罗和墨菲认为本质主义是一种假设,在可能产生某种结果的各种影响因素中,有些可能被确定为产生它的本质原因,而其他可能不是本质原因。在我们时代革命的新反思改编中,拉克和墨菲指出:“在政治经济学批评的序言中,马克思对社会结构的经典描写是本质主义的典型概括。马克思所描述的社会观中坚持社会是由经济决定的,政治是上层建筑的衍生产物,社会具有统一性、客观性和内在规律性。这个社会观的基础建立了普遍的政治主体和明确的政治斗争空间,历史领域的发展有客观规律。因此,拉克和墨菲指出,马克思主义本质主义的错误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在社会领域具有客观性和泛化的社会观。2.在政治领域,这是具有普遍性和确定性的政治主体的概念。是历史领域中决定论和目的论的历史观。后一种马克思主义的第二个命题是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政治学,认为时代已经过时,不能同时解释认同感和政治。拉克罗和墨菲提出马克思主义阶级政治学是因为时代发展的资本主义社会结构的破裂和重大变化对阶级中心论提出了严重的挑战而过时的。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阶级关系没有马克思所描述的简化的倾向。一个是工人阶级,一个是资产阶级,阶级斗争围绕这两个单一统一的主体展开。现实是社会代表不断分裂,工人阶级不断分化,数量不断减少,各种新阶层的新群体出现,其立场复杂多样。特别是新社会运动的兴起和工人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热情的停滞充分显示了马克思主义阶级政治的局限性。当今工人阶级的“客观利益”,很难解释和把握当代资本主义政治关系的新变化。因此,拉克罗和墨菲说:“现在我们不是经济领域本质上可以自我调节的空间。那里不存在可以固定在根本阶级中心的社会代表的构成原则。历史利益所定位的阶级立场已经不存在了。”1 (P84)拉克罗和墨菲指出:“70年代以后,现代西方先进资本主义国家出现的新的社会运动表现出了许多新的特点,表明新的社会运动、传统的阶级斗争和社会主义运动有本质的区别。”例如,环保运动、和平运动、女权运动、种族问题、少数民族问题、同性恋问题等运动,是拉克罗和墨菲认为这种社会运动不能用阶级政治来解释的一种认同政治。在多元化的社会中,资本主义的深刻变革和破裂,阶级主体破碎了,新社会运动的明显特征是没有阶级性质,不能用阶级斗争来解释。例如,女权主义反不平等斗争不是阶级斗争。因为男性对女性的压迫不是阶级压迫。同样,白人和黑人的矛盾也不能说是阶级矛盾。另外,主体立场的多样化导致了个人身份的多样化。例如,一家污染严重的工厂的工人们因害怕失业和资本家站在一起而抵制住在工厂周围的工人或农民要求关闭这个工厂的抗议。但是他作为另一个和平主义者参与了反战示威。因此,拉克罗和墨菲说:“新的社会运动需要新的政治理论,这种理论说,使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政治学解释失效,使社会的多元主义和对立能够确立新的政治理论。”这个新的政治理论是霸权理论。霸权理论是同意政治的理论核心,是取代马克思阶级政治的拉克罗和墨菲的理论基础。在霸权与社会主义策略中,拉克和墨菲认为传统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政治学有两个严重的问题。一是把政治斗争看作阶级斗争,斗争的主体是单一的劳动阶级。另一个是确定斗争形式的多样性,把斗争的多元主义还原为阶级斗争吗?因此,克劳狄和墨菲得出结论,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政治学在新的社会运动面前是无能无力的。马克思主义无视政治意识形态的多样性,将政治斗争还原为阶级利益和阶级斗争,因此在新的社会运动中遇到了不可克服的理论困难。拉克和墨菲认为,马克思主义到后马克思主义的转变,阶级政治到认同感政治的转变,是后结构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创立的理论范式的转变。3 (P61)拉克罗说:“在althusse看来,理论问题从未解决,也从未越过。”。因为一个理论体系内的理论问题不是实际的理论问题,而是经验问题或理论应用中出现的部分困难。那么,拉克罗说的“真正的理论问题”是什么呢?拉克认为“理论问题”是理论系统逻辑结构的不一致和矛盾的问题。解决理论问题的唯一方法是否定旧理论系统的基本核心,即从一个系统过渡到另一个系统。原来的理论问题不是在新体系中解决的,而是解体的。根据后马克思主义的观点,马克思主义话语中的客观性、普遍性和整体性话语是导致马克思主义理论矛盾的根本原因,即马克思主义理论无法解释现代政治变化的“真正的理论问题”。拉克罗和墨菲后来相信马克思主义不是完全废弃了这些理论问题,而是解体了。(三)后一种马克思主义的第三个命题是民主不是社会主义的一部分,社会主义才是民主革命的一个内在组成部分。这个命题颠倒了民主与社会主义的关系。马克思主义认为民主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社会主义革命包括内在的民主革命,或者民主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内容之一。后来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主义革命不包括民主革命,民主革命包括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是民主革命的一部分,推动民主,推动社会主义理想,扩大民主目标是现实社会主义的目标。这是对“摆脱传统社会主义危机”的激进民主的大胆而激进的想象。当然,要这样做,必须排除民主的阶级特性,解散民主有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区别,否定民主有特定的阶级利益和阶级主体的事实。对此,拉克罗和墨菲表示:“从我们的角度来看,需要表明的是各种反对资本主义的斗争是民主革命的一部分,但这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就是民主的事实。”否定资本主义生产资料所有权的经济组织形式社会主义也可能转变为官僚化的结果。例如在东欧国家。从这个意义上说,社会主义可以成为完全的外部民主革命。社会主义和民主主义的兼容性不是公功,而是对两者的霸权斗争的结果。单击4 (P63)激进民主的社会主义战略和传统社会主义的区别在于革命的方式和革命的主体不同。激进民主的社会主义革命不是阶级斗争,而是一种民主斗争,其目的是争取权力,而不是武装夺取政权。革命的主体不是传统的工人阶级,而是群众。工人阶级消失了,没有与社会主义的直接联系,因此在后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战略中,工人阶级被边缘化了,不是社会主义革命的中心,而是无数民主斗争的一句话。社会主义革命的计划,从资本主义的到来所引发的历史阶级的完成来看,这种演变的根本条件是消除特定资本主义经济组织和社会生活所造成的障碍。所以拉克罗和墨菲说:“这样的话,民主的实现不是打破资本主义民主,而是通过资本主义民主的完成,从资本主义关系的非民主框架中解放出来。”“5”(P133)即政治竞争,代政府的政治权力是中立的,不是提供社会主义可行性的资本主义的本质特性。拉克罗和墨菲指出,这种历史的新变化需要新的认识和新的社会主义战略及计划。那种把民主扩散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作为社会主义进化前提的政治观点,显然需要有很大不同的社会主义战略。”5 (P113)因此,对社会主义目标的新反思是社会主义革命是民主革命的一部分。二、后马克思主义三个命题的理论基础(a)话语理论在霸权和社会主义策略中,拉克和墨菲将意识形态的优先顺序转移到谈话领域,用谈话理论反对本质主义。谈话概念的含义是什么?语言是同时包含语言和非语言意义的总称。语言是一种社会结构,每个社会结构旨在确立社会行为的意义。以拉克罗和墨菲为例,街上戴的圆形物体与足球比赛中戴的圆形物体客观自然的事实相同,但意义不同。这个对象只有与其他对象建立关系时才能成为足球。这种关系不是由对象的性质决定的,而是一种社会游戏规则的构建。这个关系系统是他们说的。在德里达看来,话语是结构概念解体后的产物。结构上先验中心的缺失导致了话语意义可以无限延伸的差异体系中意义的不确定性。拉克和墨菲的立场与解构主义相同,因为“马”在“去中心”的结构上其意义不断协商和建设。不客观性已转变为维护拉克罗和墨菲谈话的关键因素,根据他们的谈话连接理论,所有社会客观性都是建设性的。这表明了社会对象的历史偶然性特征。但并不是说这些对象只存在于谈话之外,而是存在于谈话之外是没有意义的。因为他主张,话语外没有意义,没有话语连接就不会产生社会意义。他们认为社会不是自然建设的产物,而是话语建设的产物。这引出了与唯物主义形成对比的结论。话语描述的变化导致事物本身的变化,对事物观念的变化被认为是真实事物中存在的变化。拉克罗和墨菲把对象从(由话语构成的对象)的存在和对象的存在(话语以外的对象)中区分出来,他们把存在还原为话语的说明和再说明,认为真实存在没有意义。所以拉克劳说:“我们的后马克思主义核心观点还包括任何最终缝合或对封闭客观性的反对。”2 (P161)由此看来,拉克罗和墨菲将争论的焦点和概念的重新定义转向符合他们需要的构建论,之后马克思主义对不再存在的东西不感兴趣,对事物如何通过言语构成感兴趣。比较话语理论内的存在和话语外的存在是没有意义的。这两者没有关系。社会对象是维特根斯坦所说的语言游戏。就是谈话意义的构成。拉克和墨菲认为,从话语理论的角度来看,社会不先于政治,先于人们的谈话实践活动的社会对象不存在,社会关系通过话语构建,谈话外没有社会,话语没有意义,话语与谈话之间的联系必须固定话语的局部意义,话语的联系就是一种词在很多话语中争取霸权地位。(b)霸权理论后马克思主义主张的霸权概念是什么?拉克罗和墨菲说霸权理论是葛兰西对现代政治理论的重要贡献,是研究如何在不同社会群体和群体之间建立政治认同感。社会可以分成分裂的话语,将这些碎片拼在一起的政治活动是霸权。霸权是指特定社会团体将自己的特殊利益和主张视为社会普遍利益和主张的过程。这种特殊的主张和利益普遍化的过程就是霸权形成的过程。缝合那些分裂的社会碎片,就是拉克罗和墨菲幕后马克思主义主张的霸权连接实践。霸权的连接实践构成了霸权研究的对象政治认同感。他们认为霸权是当代政治的别名,话语的结合是建立霸权理论的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