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水建筑物》PPT课件_第1页
《出水建筑物》PPT课件_第2页
《出水建筑物》PPT课件_第3页
《出水建筑物》PPT课件_第4页
《出水建筑物》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章出水建筑物本章讨论:出水池压力水箱出水管道出水流道及断流设施需重视的两个问题:1、水力损失2、工程投资,第一节出水池一、作用与设计要求出水池的位置应结合站址、管线及输水渠道的位置进行选择。1、作用(1)汇流,有时也起分流作用;(2)消能稳流、扩散出水管水流;(3)便于设置防止倒流的设施;(4)便于设置检修和断流设施。,2、设计要求(1)稳定:抗渗稳定整体稳定结构稳定地基牢固不均匀沉陷小(2)流态好,水力损失小;(3)施工和运行管理方便;(4)节省投资。,二、出水池的结构类型1、按水流方向分:(1)正向出水池(水流顺畅、水力性能好)(2)侧向出水池(3)多向分流式出水池,2、按出水管出流方式分:(1)按管口是否淹没:淹没出流、自由出流(2)按管线布置方式:直管式、虹吸式,三、出水池流态分析问题:存在强烈的旋滚区危害:1、增加能量损失2、引起下游河道的冲刷,四、出水池尺寸的确定1、出水管出口直径D0影响:出口损失、拍门及出水池尺寸一般1.52.5m/s对于低扬程泵站,出口流速应取小值;对于高扬程泵站,出口流速可取大值。,2淹深h淹*水平出流可取小值,倾斜向上出流取大值。3池底至管口下缘距离P=0.20.3m,4出水池墙顶高程和池底高程,5出水池宽度式中:n出水管数目;隔墩厚度,m;D0出水管出口直径,m;a出水管边缘至池壁或隔墩的距离,一般取a=(0.51.0)D0。,6出水池长度(1)水面旋滚法(限制旋滚发生在出水池以内)旋滚长度与管口淹没深度、池中有无台坎及台坎的几何参数等因素有关。式中:hs管口上缘的最大淹没水深,m;系数(与台坎形式有关)。上述公式在管口流速较小时较为符合实际,当V01.5m/s时:,(2)淹没射流法假定:水流在池中沿射流方向逐渐扩散,扩散过程中断面平均流速逐渐减小,当断面平均流速等于渠首平均流速时,其扩散长度即为出水池长度。式中:v0出水管管口平均流速;v渠干渠进口平均流速。此法算得的池长一般偏短。修正公式:,7出水池与干渠的渐变段=30458干渠护砌长度,9侧向出水池尺寸的确定(1)池宽侧向出水池的宽度对泵流量的影响:当B4D0时,池宽对出流流量已无影响。单管侧向出水池:B=(45)D0,多管侧向出水池:1-1断面:B1=(45)DC2-2断面:B2=B1+DC3-3断面:B3=B2+DC(2)池长由下图,当L5D0时,流速分布已趋于均匀。所以:单管侧向出水池:L出=L2+Dc+L=L2+6DC多管侧向出水池:L出=L2+L1+L=L2+(n+5)DC+(n-1)S式中:n-管道数目;S-管道之间的净距,m。,第二节压力水箱,一、压力水箱的特点及适用场合1、结构类型(1)按出流方向分:正向、侧向(2)按几何形状分:梯形、长方形、其他(3)按水箱结构分:有隔墩(可改善流态及受力条件)无隔墩2、特点钢筋混凝土封闭式箱形结构3、适用堤后式排涝泵站,二、尺寸确定1、进口宽度2、长度:=3045,3、高度满足检修闸门安装和检修的要求。4、进人孔位置:压力水箱顶部要求:满足最大部件及人员进出;钢板制作,下垫止水橡皮确保足够的强度和密封性要求。,第三节出水管道(压力管道)一、压力管道的设计要求(1)稳定性要求;(2)强度要求;(3)密封要求;(4)水力损失小,运行费用低;(5)投资省;(6)施工、管理、维修方便。,二、线路的选择及铺设方法1线路的选择根据泵站总体布置要求,结合地形、地质条件确定。(1)地质条件好(尽量铺设在挖方上);(2)管线短而直,尽量避免转弯、曲折;(3)控制纵向铺设角度(小于土壤的自然安息角),尽量垂直于等高线。,2铺设方式(1)明式铺设优点:施工、安装、检修方便缺点:占地多*管间净距0.8m,钢管底部应高出管道槽地面0.6m,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管承接插口底部应高出管道槽地面0.3m。*注意设检修孔(D1m、管道较长时,2个以上检修孔)*管槽应有排水设施,坡面宜护砌。,(2)暗式铺设(沟埋式)优点:节省土地缺点:施工、安装、检修不便*防锈、防腐(管道设计良好的防锈蚀保护层、防侵蚀措施)。*防冻(管顶最小埋深应在最大冻土深度以下)。*管坡设置排水沟、截流沟及管坡两侧土坡的防护等。,三、管材选择1、管材选择原则(1)足够的强度;(2)较小的水力损失;(3)耐久性好;(4)有利于安装、运输;(5)便于就地取材制作,价格便宜。,2、管材类型铸铁管钢管钢筋混凝土管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管()铸铁管低压管(4.5105Pa)中压管(7.5105Pa)高压管(10105Pa)优点:价格便宜、安装方便、不易腐蚀缺点:性脆、壁厚、笨重适用:管径小于600mm的出水管道。,()钢管优点:强度高、管壁薄、重量轻、接头简单、运输方便缺点:易腐蚀、使用期限短适用:高扬程泵站;管径800mm()钢筋混凝土管优点:价格便宜、使用期长、运行管理费用低、输水性能好缺点:运输不便,密封性较差,易漏水适用:D=300mm1500mm的低压管道()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管优点:节省钢材,弹性和抗渗、抗裂性好,耐压较高、输水性能好缺点:运输不便,密封性较差,易漏水,注意的几个问题:*钢管、铸铁管长期使用后,由于锈蚀,导致内壁产生锈瘤,摩擦损失加大,水头损失可增加30%50%。*水泥管内壁不会积垢,其输水性能几乎不变。*钢筋混凝土管道的设计应满足下列要求:(1)混凝土等级:预应力钢筋混凝土不得低于C40;预制钢筋混凝土不得低于C25;现浇钢筋混凝土不得低于C20。(2)现浇钢筋混凝土管道伸缩缝的宽度应按纵向应力确定,且不宜大于20m。在软硬两种地基交界处应设置伸缩缝或沉降缝。(3)预制钢筋混凝土管道及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管道在直线段每隔50m100m宜设一个活接头。管道转弯和分岔处宜采用钢管件连接,并设镇墩。,四、管道布置方式及管径的选择1、管道布置方式(1)平行布置优点:管轴线互相平行,管线短而直,水头损失小,施工安装方便缺点:出水池宽度较大适用:机组少、直径大的压力水管,(2)收缩布置优点:可减少出水池宽度,镇墩可以合建,工程投资可减少。,(3)串联布置适用:多台泵多个泵站串联情况,(4)并联布置优点:减少管道和出水池投资。适用:台数较多。,2、管道数确定一般在出水管道长度大于300m时宜采用并联运行的方式,长度小于100m时宜采用单机单管的运行方式,长度在100m300m之间时则需经技术经济比较。考虑到出水管道损坏时检修的可能性,当流量较大时(Q(2.53.0)m3/s),并联后的管道不少于两条,主要取决于对泵站运行可靠性的要求。如出水池建在高填方上,为减少出水池和管道支承结构的工程量,应优先考虑出水管道并联运行的方式。,3、管径确定(1)根据年运行费最小的原则确定(2)经验公式确定混凝土和铸铁管:钢管:Q设计流量,m3/s,*在初步设计阶段,可按经济流速和设计流量确定管径。经济流速建议采用:(1)H100m时,V=2.53.5m/s。,五、出水管道支承结构及管道附件(自学)1、支承结构(1)支墩形式:(a)连续混凝土支墩(现浇混凝土管、沟埋式管)(b)独立混凝土支墩(露天敷设管)作用:承受管道及水的重力、减少振动及管线变形。独立混凝土支墩设置:钢管:间距一般可取5m10m砼管:每节管设2个,在1/4和3/4处,(2)镇墩设置位置:(a)管道转弯处(b)斜坡上长管段(间隔80m100m)作用:承受管道转弯处的各种作用力*两镇墩之间应设伸缩节,伸缩节应布置在上端。形式:封闭式(将管道设于镇墩内),固定牢固。开敞式(将管道置于镇墩表面),便于检修。,2、管道附件(1)正心大小接管(2)闸阀(3)逆止阀(4)人孔管径大于800cm,管道又较长时设置人孔。孔径为500600mm。,(5)缩管接头(6)进气阀防止因水泵倒流管道内出现负压,致使管道失稳破坏。保证管道安全。(7)通气孔在拍门前应设置通气孔。作用:保证管道内压力稳定泵在启动时不超载或出现不稳定工况。(8)岔管,六、镇墩稳定计算稳定计算内容:(1)抗滑稳定(2)抗倾稳定(3)镇墩基底应力计算(4)镇墩强度计算(5)地基承载力计算,1.受力分析镇墩主要承受水管的轴向力,也承受近墩处部分管段的法向力和弯矩,镇墩荷载及有关系数查表。四种荷载组合分别为:正常运行情况:正常停机情况:事故停机情况:地震情况:,2.镇墩设计(1)外形尺寸拟定(2)稳定复核抗滑复核抗倾复核地基应力计算(3)强度复核(4)地基稳定复核,第四节出水流道,出水流道与出水管道的主要区别:(出水流道的特点)1、应用于大型低扬程泵站。2、长度短、断面形状变化复杂。3、钢筋混凝土现浇,与泵房联成整体。4、形式多样。,一、出水流道的作用与设计要求1、作用(1)转向与扩散(2)动能回收。2、形式(1)虹吸式出水流道(2)直管式出水流道(3)斜式出水流道(4)其他,3、设计要求(1)水力损失小线形变化均匀,扩散角不宜过大,以免产生脱流或旋涡;出口流速不宜大于1.5m/s,以充分回收水流动能.(2)线型简单,方便施工(3)满足土建结构布置要求(4)有较好的启动和运行稳定性流道高度、断流方式合适(5)土建投资省,二、虹吸式出水流道优点:运行方便可靠,水泵停机时可通过真空破坏阀破坏虹吸、切断水流。便于穿越堤防、不影响防洪堤的安全。缺点:工程量大、施工较为困难、设计不当易引起机组振动等。适用:出口水位变化不大的低扬程泵站。,1、虹吸式出水流道的虹吸形成过程与破坏(1)虹吸形成过程启动阶段堰流阶段虹吸形成阶段稳定阶段,*在虹吸形成的过程中,流道内的压力很不稳定,可能导致机组启动过程中的强烈振动。因此,需要合理设计流道,既要减少流道水力损失,又要保证启动过程中具有较强的挟气能力,尽量缩短虹吸形成的时间。*虹吸式流道满管流形成之前,由于水流需翻越驼峰,这便会增加水泵的启动扬程。,(2)虹吸破坏水泵正常停机或事故停泵时,可及时打开真空破坏阀,利用驼峰处的负压,使空气进入流道顶部、破坏真空,从而达到截断水流的目的。,2、虹吸式出水流道的设计分段:扩散段弯管段上升段驼峰段下降段出口段,设计参数:出口最低运行水位、最高水位水泵流量泵相关尺寸(叶轮直径、导叶体尺寸)泵房相关的结构控制尺寸,(1)弯曲段中、小型泵出水弯管多用等径弯管曲率半径:R=1.5D,RD?对于变截面异型(肘形)弯管,则主要控制内圆半径R1及外圆半径R2。为满足泵输水和泵站土建设计两方面要求,可取:R1=(0.51.0)D,R2=(0.81.2)D,(2)上升段由圆变方由非圆非方变方上升角:=3045(与泵体结构和泵站出口水位有关)过大:使驼峰处的弯曲角度加大增加局部阻力过小:增加上升段的长度*上升段的断面形状由圆变方逐渐变化(其渐变长度一般不小于管径的两倍)*平面方向上逐渐扩大,立面方向上则略微收缩,轴线向出水方向倾斜。,平面扩散角2:取决于出水弯管出口直径D、驼峰断面的宽度B及上升段的平面长度L2。它们之间的关系可用下式表示:2:会导致水流在平面方向产生脱壁或旋涡,增加流道的水力损失。一般取22812。?,(3)驼峰段驼峰底部的高程底的确定底=max+驼峰断面处平均流速v2的确定v2影响虹吸形成、流道阻力损失。v2,虹吸形成时间,甚至无法形成虹吸。v2,会增加阻力损失。要求:越峰流速接近于能形成虹吸的最小平均流速。驼峰断面的最小越峰流速:一般为:v2=2.02.5m/s。,高度h设计时应尽可能减小驼峰高度,但h过小,hwh过大,影响挟气。一般取h=(0.50.785)DD水泵出口直径。宽度B当h=0.785D时,B=D,上升段=0(不扩散);hD,,hwB=(12)D下缘内壁半径r=(0.51.0)D避免水流转弯过急,增加水力损失。,(4)下降段下降段一般宽度相等,但为了减少流道出口的动能损失,有的也设计成扩散型。横断面面积逐渐增大,平均流速逐渐减小。倾角对水流流态和工程投资的影响:过大,可减少下降段的长度,节省工程投资,但易引起水流脱壁,影响虹吸形成过程,使流道内的压力不稳定,还会增加流道水力损失;过小,会增加工程投资。一般采用=4070。,(5)出口段尽量回收动能,减小出口水力损失。流道出口流速v3不宜大于1.5m/s。流道出口的顶部高程:规范规定:h淹=0.30.5m。,(6)驼峰顶部真空值的校核式中:H2驼峰顶部实际的真空值;h损驼峰至出口断面的水头损失,m。驼峰顶部的最大允许真空值:式中:H允最大允许真空值(m),规范规定不超过7.5m;Pa当地海拔高程的大气压力,kPa;Pk临界汽化压力,kPa;A考虑水流的紊动和波浪的安全值,m。,三、直管式出水流道1、布置形式上升式平管式下降式,2、特点(1)断面形状由圆变方,平面和立面均逐渐扩大;(2)流道内的平均流速逐渐减小,各断面都为正压;(3)形状简单、施工方便;(4)采用拍门和快速闸门断流。,2、通气孔通气孔面积:式中:V-出水流道内的空气体积,m3;-风量系数,可取为0.710.815;V-最大气流速度,可取v为(90100)m/s;T-排气或进气的时间,可取t为(1015)s。,四、斜式出水流道,五、出水流道的水力设计1、一维水力设计设计方法:沿流道断面中心线的各断面平均流速均匀变化;断面平均流速等于设计流量除以断面面积。问题:凭经验,无法了解流道内的真实流动情况。2、三维优化水力设计基本思路:给定若干种出水流道边界,进行三维流场计算,以流道内不发生脱流和旋涡、出口断面的流速分布均匀为目标,逐一地优化流道边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