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曹刿论战对比阅读,.,2,【甲】十年春战则请从。”(节选自曹刿论战)【乙】文公伐原,令以三日之粮。三日而原不降,公令疏军而去之。谍出曰:“原不过一二日矣!”军吏以告,公曰:“得原而失信,何以使人?夫信,民之所庇也,不可失也。”乃去之,及孟门,而原请降。(国语文公伐原)【注释】【原】原国,姬姓小国。【令】限令。【疏军】撤兵。疏,散、撤。【谍】刺探军情的人。【信】信用。【庇】庇护,即赖以生存。【孟门】原国地名。,(一),.,3,译文晋文公出兵讨伐原国,命令携带三天的口粮。到了三天,原国还不投降,文公就下令晋军撤退。这时探子出城来报告说:原国最多再能支持一二天了!军吏将这一情况汇报给晋文公,文公说:得到原国而失去信义,那又依靠什么来使唤人民呢?信义是人民赖以生存的保障,因此不可失信。于是晋军便撤离了原国,到了孟门附近地方,原国便宣布投降了。,.,4,1解词。(1)又何间焉()(2)公令疏军而去()2下面句中画线虚词的用法不同的一组是A可以一战何以使人B得原而失信登轼而望之C.其乡人曰门人弟子填其室D令以三日之粮闻寡人之耳者3(1)甲文主要通过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在对话中,曹刿的“”和鲁庄公的“”都得到了鲜明的再现。(用文中的词语作答),参与,离开,离去。,B,语言,远谋,鄙,.,5,(2)甲乙两文都是写战争的,但从战争阶段的角度来看有所不同,甲文写的是_,乙文写的是_。(3)甲乙两文都强调政治上_是取得战争胜利的重要条件,文中都有反映这一重要思想的典型句子,请找出来。,战争过程(或:战争经过及结果),取信于民,甲文: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乙文:夫信,民之所庇也,不可失也。(或答“得原而失信,何以使人?”或将两句齐答,均可),战前准备(或:战前谋划),.,6,【甲】公与之乘,战于长勺。登轼而望之,刿曰:“可矣。”遂逐齐师。(节选自曹刿论战)【乙】宋公及楚人战与泓。宋人既成列,楚人未既济。司马曰:“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公曰:“不可。”既济而未成列,又以告。公曰:“未可。”既陈而后击之,宋师败绩。(节选自子鱼论战)【注释】(1)泓:泓水(2)既:尽,完了(3)济:渡过(4)司马:统帅军队的最高长官,这里指子鱼。(5)陈:同“阵”,摆好阵势。,(二),.,7,译文:宋襄公和楚国人在泓水交战。宋军已经排成战斗的行列,楚国人没有全部渡过泓水。子鱼说:“对方人多,我方人少,趁着他们没有全部渡过泓水,请攻击他们。”宋襄公说:“不行。”楚军全部渡河,但尚未排好阵势,(子鱼)再次报告(宋襄公)。宋襄公说:“还不行。”(楚军)摆好阵势(宋军)才攻击楚军,宋军大败。,.,8,1解词(2分)公将鼓之()宋人既成列()2翻译下面的句子。(5分)(1)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2)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击鼓(击鼓进军),已经,对方人多而我们人少,趁着他们还没有完全渡过泓水,请(您)下令进攻他们。,.,9,3用原文语句答题。(3分)甲中“齐师败绩”是因为鲁国抓住了发动进攻的时机:。乙中“宋师败绩”是因为宋公错失了发动进攻的时机:(1)。(2)。,齐人三鼓,宋人既成列,楚人未既济(如答后半句也可),既济而未成列,.,10,【甲】十年春,齐师伐我。战则请从。”(曹刿论战)【乙】秦攻赵长平,齐、楚救之。秦计曰:“齐、楚救赵,亲,则将退兵;不亲,则遂攻之。”赵无以食,请粟于齐,而齐不听。苏秦谓齐王曰:“不如听之以却秦兵,不听则秦兵不却,是秦之计中。且赵之于齐,隐蔽也,齿之有唇也,唇亡则齿寒。”【注释】亲:指关系友好,亲近。却:退。隐蔽:指屏障。,(三),.,11,译文:秦国攻打赵国的长平,齐、楚两国起兵救赵。秦王盘算道:“如今齐、楚前来救赵,如果他们团结一致,寡人退兵未迟;假如他们一盘散沙,则乘势攻之。”这时,赵军粮食告急,派人向齐国借粮,可是齐王不理睬。周子对齐王说:“大王不如听从赵国,把粮草借给他们,让他击退秦兵,如果大王您不加理睬,秦兵就不会退去。这样,就正中了秦国的计策,而齐、燕就失策了。而且赵对于燕、齐两国来说,正是御秦的天然屏障。这正像牙齿跟嘴唇的关系,没有了嘴唇,牙齿就会感到寒冷。,.,12,1.解词。肉食者鄙神弗福也而齐不听苏秦谓齐王曰2.下面是选文中划线的语句,请翻译成现代汉语,写在答题卡上。(4分)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秦攻赵长平,齐、楚救之。,鄙陋。这里指目光短浅。,赐福,保佑。,但是,可是,对说,告诉。,秦国攻打赵国的长平,齐国、楚国(共同出兵)救赵国。,.,13,3.阅读【甲】【乙】两文,概括曹刿和苏秦在人物形象上有什么共同之处?(2分),深谋远虑(或聪明智慧)(2分)(如答说话讲究艺术只得1分),.,14,【甲】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故逐之。”【乙】故三军可夺气,将军可夺心。是故朝气锐,昼气惰,暮气归。故善用兵者,避其锐气,击其惰归,此治气者也。以治待乱,以静待哗,此治心者也。以近待远,以逸待劳,以饱待饥,此治力者也。无邀正正之旗,勿击堂堂之阵,此治变者也。(节选自孙子军争篇),(四),.,15,【译文】对于敌人的军队,可以挫败它的士气;对于敌人将领,可以动摇他的意志。因此,初战时,部队士气高昂;经过一段时间后则逐渐懈怠;到战斗后期,士气就衰竭了。所以,善于用兵的人,要避开敌人士气旺盛的时候,而选择在对方士气低落、衰竭时进攻,这是掌握士气的方法。用我方的严整有序,对付敌方的混乱无序;以我方的沉着冷静,对付敌方的躁动不安,这是掌握军队心理的方法。用我方的靠近战地,等待敌人的远道而来;用我军的安逸从容,对付敌军的疲劳仓促;用我军的粮饷充足,对付敌军的饥饿不堪,这是把握军队战斗力的用兵方法。不要去截击旗帜严整、队列雄壮的敌军,不要去攻打阵容强大、实力雄厚的敌人,这是掌握机变的用兵方法。,.,16,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1)公将驰之(2)望其旗靡(3)三军可夺气(4)朝气锐2用现代汉语翻泽下列句子。(1)彼竭我盈,故克之。(2)勿击堂堂之阵,此治变者也。,驱车(追赶),倒下,士气,锐利(饱满),不要去攻击阵容整齐的敌人,这就是治理军队的变化啊。,他们的士气已尽,我们的士气正旺盛,所以战胜了他们。,.,17,3甲文中曹刿“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的原因是:;乙文中的中心句是。(均用句中原文回答)4节选的甲、乙两文在阐述用兵方面相同的观点是什么?这些观点对我们今天的学习和生活有怎样的借鉴作用?,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故三军可夺气,将军可夺心,第一问答案要点:战争中要善于分析敌情,把握战机,军事上要后发制人;第二问答案要点:(1)无论干什么事要善于分析;(2)善于听取并采纳群众的意见;(3)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等等。,.,18,鲁人曹沫曹沫者,鲁人也,以勇力事鲁庄公。庄公好力。曹沫为鲁将,与齐战,三败北。鲁庄公惧,乃献遂邑之地以和,犹复以为将。齐桓公许与鲁会于柯而盟。桓公与庄公既盟于坛上,曹沫执匕首劫齐桓公,桓公左右莫敢动,而问曰:“子将何欲?”曹沫曰:“齐强鲁弱,而大国侵鲁亦甚矣。今鲁城坏即压齐境,君其图之!”桓公乃许尽归鲁之侵地。既已言,曹沫投其匕首,下坛,北面就群臣之位,颜色不变,辞令如故,桓公怒,欲倍其约。管仲曰:“不可。夫贪小利以自快,弃信于诸侯,失天下之援,不如与之。”于是桓公乃遂割鲁侵地,曹沫三战所亡地,尽复予鲁。,(五),.,19,注释:这里所选的是史记中刺客列传的第一部分。好力:喜欢勇士。力,有力之士。遂邑:今山东宁阳县。柯:齐邑,今山东阳谷县阿城镇。快:快意。,译文:曹沫,是鲁国人,凭勇敢和力气侍奉鲁庄公。庄公喜爱有力气的人。曹沫任鲁国的将军,和齐国作战,多次战败逃跑。鲁庄公害怕了,就献出遂邑地区求和。还继续让曹沫任将军。,.,20,齐桓公答应和鲁庄公在柯地会见,订立盟约。桓公和庄公在盟坛上订立盟约以后,曹沫手拿匕首胁迫齐桓公,桓公的侍卫人员没有谁敢轻举妄动,桓公问:“您打算干什么?”曹沫回答说:“齐国强大,鲁国弱小,而大国侵略鲁国也太过分了。如今鲁国都城一倒塌就会压到齐国的边境了,您要考虑考虑这个问题。”于是齐桓公答应全部归还鲁国被侵占的土地。说完以后,曹沫扔下匕首,走下盟坛,回到面向北的臣子的位置上,面不改色,谈吐从容如常。桓公很生气,打算背弃盟约。管仲说:“不可以。贪图小的利益用来求得一时的快意,就会在诸侯面前丧失信用,失去天下人对您的支持,不如归还他们的失地。”于是,齐桓公就归还占领的鲁国的土地,曹沫多次打仗所丢失的土地全部回归鲁国,.,2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乃献遂邑之地以和桓公与庄公既盟于坛上北面就群臣之位曹沫三战所亡地欲倍其约齐桓公许与鲁会于柯而盟2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三败北”意思是“三次在北方战败”。()史记是东汉司马迁写的纪传体通史。()从文中看,管仲是一个胆小怕事之人。()“庄公好力”中“好”读作“hao”,意为“喜欢”齐桓公气急败坏,却能顾全大局。(),求和,已经,趋向、回到,失去,通“背”,违背,答应,X,X,X,.,22,3翻译句子。子将何欲?今鲁城坏即压齐境,君其图之!4根据课文填空。刚刚订了盟约,曹沫突然出现了,、只两个动作,干净利落,目标明确,显然是经过了精心策划,而非一时心血来潮。管仲对桓公的劝告,从侧面点明了曹沫功成即退,不怕对手反悔的。5.读了此文后,你对春秋战国时期的刺客有了怎样的认识?,你想干什么?,现在鲁国城墙塌坏就能压到齐国国境上,大王一定要考虑考虑这件事。,劫,执,原因,他们“为知己者死”的道德准则和守志不屈的人格魅力。(言之成理即可),.,23,夏后伯启与有扈战于甘泽而不胜,六卿请复之,夏后伯启曰:“不可。吾地不浅,吾民不寡,战而不胜,是吾德薄而教不善也。”于是乎处不重席,食不贰昧,琴瑟不张,钟鼓不修,子女不饬,亲亲长长,尊贤使能。期年而有扈氏服。【注】夏后伯启、有扈:古代人名浅:糖,窄小。教:这里指教化张:乐器上弦修:设置饬:通“饰”,修饰,(六),.,24,译文:夏后伯启与有扈氏在甘泽作战却不能取胜。.大臣们请求再次出兵攻打,夏后伯启说:不可以。我的国土不小,我的百姓不少,进行战争却不能取胜,(这是什么原因呢?)这是因为我的德行浅薄,教化不好而造成的啊。于是夏后伯启就坐卧时不垫两层席,吃饭不用两样菜,不听音乐,不设置钟楼,自己子女不穿带有装饰性的衣服,亲近亲属,尊重长辈,尊敬任用有贤能的人。一年以后有扈氏归顺了。因此,要战胜别人,就必须首先战胜自己,要批评别人,就必须首先要批评自己;要了解别人,就必须首先要了解自己。,.,25,1:解释划线字。(4分)(1)是吾德薄而教不善也善()(2)尊贤传使能使(),好,任用,.,26,2:画线旬“夏后伯启与有扈战于甘泽而不胜,六卿请复之,”翻译正确的一项是()(2分)A夏后伯启与有扈氏攻打甘泽却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护理制度考试题及答案6
- 2024年高校辅导员责任感试题及答案
- 花艺师考试知识点分析试题及答案
-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挑战试题及答案
- 农业职业经理人考试的学科交叉知识点试题及答案
- 2024年农艺师考试解题思路试题及答案
- 花艺师行业内外部环境分析试题及答案
- 园艺师考试准备工作的实际碰壁试题及答案
- 福建事业单位考试中的公共管理能力提升研究试题及答案
- 农艺师考试惯性思维2024年试题及答案
- 2025届山西省高三一模地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 八下历史第三单元大单元教学设计
- 2024年电信销售员工年终总结
- 2025年度执业药师职务聘用协议模板
- Unit3 Weather Part A(说课稿)-2023-2024学年人教PEP版英语四年级下册
- 《明清家居家具设计》课件
- 2-山东工业技师学院申报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项目申报书
- GA/T 2144-2024法庭科学涉火案件常见助燃剂及其残留物检验技术导则
- 常用消毒剂的分类、配制及使用课件演示幻灯片
- GB 45069-2024悬崖秋千安全技术要求
- 员工反恐怖协议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