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零售各业态竞争力分析_第1页
我国零售各业态竞争力分析_第2页
我国零售各业态竞争力分析_第3页
我国零售各业态竞争力分析_第4页
我国零售各业态竞争力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我国零售各业态竞争力分析 摘要:构建零售各业态竞争力指标体系,包括规模、管理和技术进步、供应链管理能力、营运能力、偿债能力、成长能力、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等,运用统计方法分析各业态竞争力水平,阐述各业态发展中的优势和不足。大型超市供应链管理力强、营运效率高;百货店规模具有优势;便利店侧重运营效率,连锁化率不高;专业店“互联网+”转型升级取得初步成效;专卖店偿债能力强,发展平稳。提出零售业态发展的政策建议:推动零售经营模式转变、促进线上线下融合发展、优化零售网点布局、推动企业产权改革、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和政策保障。 关键词:零售业各业态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供应链管理力;营运效率;连锁化率;专业店“互联网+”转型升级 DOI:10.13939/ki.zgsc.2015.31.057 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流通发展的政策措施,十八届三中全会将“推进国内贸易流通体制改革,建设法治化营商环境”作为重要改革任务。在此背景下,与我国居民消费密切相关的零售各业态发展特色鲜明,竞争激烈,便利店发展速度加快,超市、大型超市竞争加剧,购物中心发展喜忧参半,部分百货店出现关店潮。零售各业态如何通过创新培育和提升核心竞争力以寻求自身发展,成为党政领导和业内普遍关注的问题。基于此,本文构建零售各业态竞争力指标体系,运用统计数据和统计方法研究零售各业态的竞争力,分析各业态发展中的优势和不足,在此基础上对各业态健康发展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一、零售各业态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零售业态分为百货店、便利店、超市、大型超市、专卖店和专业店。各业态竞争力体现在企业规模、顾客占有能力、价值链整合能力、财务运作能力、营销技术能力、成本控制能力、人才聚集能力、自有品牌能力等方面。基于各个方面能力能量化的指标,选取8方面22个指标形成零售各业态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见表1)。 (一)规模 零售业态规模反映零售市场覆盖范围,是零售业态市场占有程度的体现。零售业态组织规模的提高,能够促进零售业态资本集中,提高行业规模报酬,降低市场交易成本。 (二)管理和技术进步 管理和技术进步将有力地提高零售商业的竞争力。本文以连锁零售商业的配送能力进行衡量。此外,将连锁经营在零售商业中的增长程度纳入指标体系。 (三)供应链管理能力 零售供应链管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零售业态间的竞争,将从“点对点”的竞争,逐步向供应链间的综合竞争转变,零售业不仅注重自身管理,而且更注重供应链管理,实现链条企业效益最大化。本文主要从零售商业单位营业面积成本方面分析零售各业态的供应链管理能力。 (四)盈利能力 盈利能力是指零售业态赚取利润的能力,体现零售业态一定时期内的获利能力。盈利能力直接反映了业态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五)营运能力 营运能力反映相关业态资产周转的快慢,是零售业态在商品经营过程中使用其经济资源的效率。 (六)偿债能力 偿债能力指标既反映零售企业经营风险的高低,又反映零售企业利用负债从事经营活动能力的强弱,纳入竞争力的评价指标。 (七)成长能力 成长能力指标体现零售业态实现收入与利润逐年增长的能力。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业态具备较强的业务扩张能力,同时盈利也相应地增加。成长能力是零售企业在竞争性市场上从事商品销售经营的结果,体现了企业的竞争力水平。 (八)线上线下融合发展 网络零售是一种新兴的商业零售模式,正成为新的消费增长点。面对零售变革,零售企业通过开展网上零售业务、与电商企业开展合作等方式,整合线上线下营销渠道。指标体系通过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指标衡量零售业态“互联网+”转型升级情况。 二、零售各业态竞争力主成分分析 本文选取商务部零售业典型企业年报统计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定量研究零售各业态竞争力。主成分分析利用降维的思想,把多指标转化为若干综合指标,提取各指标的主要信息进行分析。 运用SPSS软件根据相关数据,计算主成分贡献率(见表2)和初始因子载荷矩阵(见表3)。从表2可以看出,前四个主成分累计方差贡献率达到96.2%,基本覆盖22个指标的所有信息,所以提取前四个主成分即可。 初始因子载荷矩阵表示各主成分包含相关指标信息的大小。从表3可以看出,第一主成分与从业人员、销售额、主营业务收入、固定资产总额、利润总额、销售利润率、成本费用利润率、存货周转率显著相关,说明第一主成分主要反映业态规模、盈利能力的指标信息。第二主成分与门店总数、单位营业面积购货成本、资本金利润率、流动资产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信息系统维护建设费用显著相关,说明第二主成分主要反映供应链管理能力、运营能力的指标信息。第三主成分与连锁门店增长率、统一配送比率、自有配送比率、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利润增长率、电子商务销售额显著相关,说明第三主成分主要反映管理和技术进步、成长能力、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指标信息。第四主成分与资产负债率、固定资产比率显著相关,说明第四主成分主要反映财务结构的指标信息。 三、零售各业态竞争力状况分析 根据主成分综合模型可计算各业态的综合主成分值,表4中四个主成分值越高,说明相关业态在该主成分所代表的指标数值越高。 从表4可以看出,现阶段,大型超市总体竞争力明显强于其他业态,百货店次之,而超市得分最低。各业态在指标的优势分布上又有一定差别。 (一)大型超市供应链管理力强、营运效率高 第二主成分主要反映零售业态的供应链管理力、营运效率,对竞争力的贡献率达到25.5%。从指标数值上看,大型超市在单位营业面积购货成本低,资产和存货周转率快,所以在第二主成分得分上明显高于其他业态。大型超市是一种涵盖食品、日用品等日常所需商品的一站式零售业态,在规模上具有优势,实现了大量采购,在产业链中往往占据主导地位,可以和供货商谈价格,从而降低零售价格,满足消费者需求。大型超市通过高科技的信息化管理,实现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高度统一管理,能迅速掌握销售情况,既不积压存货,又能及时补充货源,从而加速资金周转,大大降低经营成本和库存费用,较强的综合实力使得大型超市的竞争力在各业态中居于首位。 (二)百货店规模具有优势 第一主成分反映规模类指标,对竞争力的贡献率超过34%。百货店在第一个主成分得分较高,规模优势十分明显。在商务部典型企业统计中,百货店在销售额、从业人员和固定资产等规模指标上均明显高于其他业态,使其综合竞争力在各业态中仅次于大型超市,排在第二位。从各业态发展的实际情况看,2014年商务部典型企业中百货店主营业务收入达到6021.5亿元,从业人员达到56.8万人。尽管2014年部分百货店出现关店现象,但百货店业态具有相当大的规模,同时具备现场消费体验等优势,在各业态中仍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三)便利店侧重运营效率,连锁化率不高 便利店在第二个主成分得分较高,资产和存货周转率快,营运效率较高。相对于超市,便利店“小而全”,必须保持较快的资金流转速度才能维持运营,库存是便利店的绝大部分资产,较快的库存周转率就意味着较快的资产周转率,便利店只有保持较高的运营效率,才能在竞争中赢得一席之地。但是,便利店在规模指标上的得分不高,说明便利店规模小、分布散,连锁化率不高,统一配送率低,物流成本较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便利店的竞争力。 (四)专业店“互联网+”转型升级取得初步成效 专业店竞争力排在第三位,得益于苏宁云商集团积极推进“互联网+”转型升级。苏宁是家用电器专业店龙头企业,近年来,苏宁云商集团扩大产品经营范围,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整合前台后台、融合线上线下,推进“店商+电商+零售服务商”的云商模式,取得初步成效,2015年一季度苏宁营业收入达到294.5亿元,同比增长28.8%,远高于零售业平均水平。苏宁的良好业绩使得专业店在管理和技术进步、成长能力、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等指标上具有优势。 (五)专卖店偿债能力强,发展平稳 专卖店在资产负债率、固定资产比率等偿债能力指标上得分较高,2014年销售额同比增长7.9%,发展平稳。专卖店是零售业主要业态,多数专卖店集生产和销售于一体,开展网络零售起步较早,通过自建网购平台、入住第三方平台、与新媒体合作等多种方式发展,渠道扁平化趋势明显,以生活体验为主的专卖店受到新一代消费者的欢迎。 四、零售业态发展政策建议 为引导零售各业态企业抓住机遇,加快转型,应着重从以下五个方面加强宏观引导。 (一)推动零售经营模式转变 支持建设一批品牌商品联合采购平台,带动传统零售企业根据自身实际加快自营和深度联营,发展连锁经营,增强经营特色和聚客能力。引导零售企业通过建立与品牌生产商、供应商在产品设计、研发等领域的紧密合作机制,形成自有、自主的产品和品牌。 (二)促进线上线下融合发展 引导实体零售企业以满足消费者需求为根本,增加体验和服务功能,以数据挖掘利用为基础,推进组织扁平化、设施智能化、主体在线化、客体数据化、作业标准化。引导电商平台及配套服务商加强与实体零售企业合作,发挥实体店服务、品牌和物流优势,实现协同共赢。 (三)优化零售网点布局 支持商业街、商圈等商贸企业集聚区加快设施改造、减免店铺租金、完善服务功能,带动消费升级和产业转型。支持品牌企业以连锁经营方式整合社区商业服务资源,建设或改造一批集社区菜市场、便利店、快餐店、配送站及家政服务点于一体的社区综合服务中心。 (四)推动企业产权改革 完善对国有商业企业的管理和考核机制,鼓励各类投资者参与国有商业企业改制重组,鼓励和吸引民间资本进入,推进混合所有制发展。引导零售企业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解决好企业面临的资金和人才难题。 (五)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和政策保障 大力推进公益性市场建设,加快建设产销无缝衔接的冷链物流链条,完善全国农产品跨区域流通骨干网络,推动流通升级。加快落实关于工商用电同价、降低刷卡费率、支持超市现场加工食品等政策措施,切实减轻企业负担。 注释: 本文统计数据来自商务部典型企业调查数据。 参考文献: 1商务部流通发展司.2014年中国零售行业发展报告.2014. 2张婵娟.中国本土零售商业竞争力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07:33-41. 3王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