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毕业生就业选择多样化 心态渐趋理性_第1页
中国高校毕业生就业选择多样化 心态渐趋理性_第2页
中国高校毕业生就业选择多样化 心态渐趋理性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高校毕业生就业选择多样化 心态渐趋理性 中新社长沙4月7日电 (记者 唐小晴)距离20xx届大学生毕业不足三个月,即将走出“象牙塔”的中国高校毕业生正在各大招聘会穿梭。中新社记者6日走访多场高校专场招聘会发现,如今的大学生择业并未盲目追逐互联网、金融等热门行业,择业呈现多样化,心态亦渐趋务实、理性。梳着马尾辫的湖南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赵晶凭借高颜值吸引了不少招聘者主动上前询问求职意向。与一家仅开出月薪2000元人民币招聘行政岗位的企业交流后,赵晶仍毫不犹豫地递交了简历。“公司规模大小无所谓,钱少点没关系,也不一定专业对口,只要能积累经验。”湖南大学舞蹈专业的周婷也不在乎初次就业的职位和薪水,看好的是未来的成长空间。只要看到有关销售的岗位,她就“广撒网”投简历。赵晶说,舍友还专门对照自身优势、缺点和兴趣针对性求职,不再好高骛远,“从底层做起大家都能接受”。记者在招聘会了解到,前来求职的高校毕业生热衷管理、主持、销售、文案、设计等岗位,择业条件也从过去优先考虑薪资待遇、工作环境,转变成看重晋升空间、培训机会和稳定性。中国大学生择业渐趋务实、理性这一现象并非是湖南的个案。一项中国大学生就业、创业调查问卷抽样调查显示,持“先就业,再择业”心态的大学生占比63.1%,愿赴城区及农村地区就业的大学生占27%和13.2%。今年3月,在清华大学的就业洽谈会上,“国家级贫困县”河南兰考县急需人才岗位招聘会就挤满了前来投简历、咨询相关政策的大学生。据媒体报道,在江苏、云南等省份,大部分高校毕业生也降低了就业期望值,计划先通过工作积累经验,再寻求上升空间或其他求职机会。大学生转变就业心态的同时,招聘企业的揽人“门槛”也在降低,逐步改变强调学历、年龄、户籍等“中国式”就业歧视。“情商高,情绪稳定,足够努力,就是我们需要的人。”湖南某网络科技有限公司销售经理江鸿发出“招人令”。在湖南某新型互联网企业任企管中心总监的徐玉香更看重求职者人品。她收到的简历大部分是求职文案、活动策划和设计,月薪高一些的网络营销专员却无人问津。“90后年轻人还是不愿意接受一些热门行业,反而特别注重用兴趣来择业,呈现多元化、个性化特点。”据官方数据,20xx年中国高校毕业生规模将达765万,较去年增长16万。徐玉香认为,大学生就业日趋理性、科学与多元化的现象,或因逐年持续增加的高校毕业生人数倒逼其日益重视发展空间。徐玉香建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