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大科研团队“捕获”科学家找寻80年的神秘粒子_第1页
上海交大科研团队“捕获”科学家找寻80年的神秘粒子_第2页
上海交大科研团队“捕获”科学家找寻80年的神秘粒子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上海交大科研团队“捕获”科学家找寻80年的神秘粒子 中新网上海6月22日电 (记者 许婧)上海交通大学贾金锋研究团队通过巧妙的实验设计,率先观测到了在涡旋中的马约拉纳费米子的踪迹,而这种粒子在过去80年里,是全世界粒子物理学家一直在搜寻的神秘粒子。此番中国科学家成功“探测”到它的踪迹,或将让人类跨入量子计算时代的梦想迈进一大步。美国东部时间6月21日(北京时间6月22日),国际顶级物理学刊物物理评论快报(physicalreviewletters)在线发表了贾金锋教授及其合作者的论文。1937年,意大利物理学家埃托雷马约拉纳预言,自然界中可能存在一类特殊的费米子,这种费米子的反粒子不但和它自己长相一样,脾气也完全相同。两兄弟站在一起就像照镜子,可以说,它们的反粒子就是自己本身,这种费米子被称为“马约拉纳费米子”。这个名叫马约拉纳费米子的粒子既是困扰物理学界80多年的正反粒子同体的特殊费米子,也是未来制造量子计算机的可能候选对象。尽管科学家做了很多努力,但在过去的近80年中,物理学家一直都未找到马约拉纳费米子存在的证据。此前,已有美国、荷兰等国科学家宣称找到这种粒子“迹象”。20xx年初,中国的科学家终于发现了这类神秘粒子存在的迹象。上海交通大学大贾金锋教授研究组与浙江大学许祝安、张富春研究组,南京大学李绍春研究组及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傅亮教授等合作形成的研究团队,率先观测到了在拓扑超导体涡旋中存在马约拉纳费米子的重要证据。“寻找马约拉纳费米子的过程就是不断突破、不断创新的过程。”贾金锋说,在大量实验基础上,他们没有按照大多数人通常的思路往下走,而是反其道而行之。最终,把超导材料放在了下面,使它上方“生长”出了拓扑绝缘体薄膜,让拓扑绝缘体薄膜的表面变成拓扑超导体,直接把喜欢捉迷藏的马约拉纳费米子从“暗处”翻到了“明面”上,观察起来更方便了,为寻找马约拉纳费米子奠定了重要的材料基础。贾金锋说,找到马约拉纳费米子意味着人类在量子物理学领域取得了一个重大突破,同时也意味着在固体中实现拓扑量子计算成为可能。这个发现或将引发新一轮电子技术的革命,使人类进入拓扑量子计算的时代。与普通计算机通过二进制方式处理数据不同,量子计算机是一种基于量子物理机理处理数据的计算机。它对数据的处理速度惊人。以天气预报为例,由于现有技术的局限,现在人们对天气的预测不可能达到每次都非常准确。如果使用量子计算机来计算天气数据,不仅能瞬间运算海量数据,预测的准确性也会大大提高。当然,精确地预测天气对于量子计算机来说还不算什么,它能对海量已经合成的新材料,甚至还能对未合成的概念材料进行系统、精确、高效地计算,为材料科学领域带来革命性的进步。而科学家们预期马约拉纳费米子就是制造量子计算机的完美选择之一。据介绍,迄今还没有制造出真正意义上的量子计算机,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目前用于量子计算的粒子的量子态并不稳定,电磁干扰或物理干扰可以轻松打乱它们本应进行的计算。而马约拉纳费米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