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MSS47(下行式)移动模架施工技术专题讲座,目录,一、移动模架主要部件介绍。二、MSS拼装与吊装。三、预压方案。四、预拱度设置。五、设备运行。六、操作要点。七、施工监控。八、设备内力分布。九、设备外力分布。十、吊装计算。,一、移动模架主要部件介绍,MSS45(下行式)移动模架主要由主梁、鼻梁、牛腿、小车、模板横梁、后横梁、前横梁、C型梁、内、外模板、机加工件等部件组成。,1.1移动模架主要部件介绍,1.2主要性能参数,1.3部件重量清单,2、主梁构件图,5#,4#,3#,2#,1#,3、鼻梁构件,4、旋转小车,5、C型梁,6、后横梁,7、前横梁,高强螺栓,50t千斤顶,8、牛腿,设有止推块,限位装置,法兰连接易于运输,法兰连接易于运输,9、自动卡入推进装置,向前推进位置,向后推进位置,自动离合棘块,10、自锁千斤顶,锁紧螺帽,球铰传力面,11、吊装架,该处浇筑砼,该处子母扣法兰连接,锚梁作用位置,设计吊装能力1600t,关注砼500mm高,二、MSS拼装,1、拼装主梁(放线定位)2、拼装次序。3、吊装方案。4、安装液压电器。5、安装C梁。,2.1高强螺栓施工,1、节点处理2、摩擦面处理方法3、螺栓安装4、螺栓紧固5、拧紧顺序,扭矩计算公式M=KDP式中D螺栓公称直径(mm)P螺栓的设计轴力(KN)M施加于螺栓上的扭矩值(KN.m)K扭矩系数。一般扭矩系数取值范围为:0.150.3(平均为019)。,2.2高强螺栓施工(2),2.3拼装次序图,1,2,3,4,5,6,7,8,2.4、提升方案,地面拼装,起吊、预压,提升到位,说明:1、牛腿、小车安装在模架第一次提升7.7m高度后进行,牛腿外端应设置临时支支撑平台。2、钢筋砼垫梁落于16#、17#承台上,标高应一致,砼C40,牛腿销梁下设五层1000600,121250钢筋网片。3、固定牛腿用32精轧螺纹加长500mm,用连接器接长,2.5试提升,为了观察和考核整个提升施工系统的工作状态,在正式提升之前,按下列程序进行试提升。1、试提升前的准备与检查2、试提升加载a、解除移动模架主体结构与支架等结构之间的连接;b、按下列比例,直至结构全部离地;c、试提升加载过程中后横梁与移动模架结构的检查d、试提升加载过程中提升设备的检查3、试提升a、试提升前的调整b、试提升4、空中停滞a、提升离地后,空中停滞一定时间;b、悬停期间,要定时组织人员对结构进行观察;5、试提升总结6、确定正式提升日期,2.6正式提升,1、正式提升前设备和结构的检查2、各种预案与应急措施的检查a、应力应变监控措施检查b、其他监控设备的检查3、天气预报的确认4、进行正式提升a、提升前的准备b、提升设备的检查c、实施正式提升d、提升注意事项e、提升过程的监控5、提升到位后结构的锁定及相关工作a、就位锁定b、悬停期间的安全措施6、结构就位与钢绞线卸载7、设备拆除a、设备拆除过程中的注意事项b、设备拆除,2.7安装液压电器,1、ZLD-300T千斤顶的机身高度45017002、ZLD-300T的锚环孔数及高度锚环19孔,高503、ZLD-300T下锚固定方式下锚采用夹片式锚具便于调整4、ZLD-300T千斤顶液压泵站同时对几台千斤顶供油:每台泵控制两组顶5、ZLD-300T千斤顶固定方式(竖向提升)竖向无需固定6、ZLD-300T千斤顶的重量600Kg7、ZLD-300T千斤顶用钢绞线提升所需的倒向架为多高:高约3m8、本千斤顶最大承载能力为500T9、本系统提升索最大破断力为500T10、本系统安全系数为2.5,2.8拼装C梁,10,9,11,12,将预拼装的C型梁吊于砼梁面上;然后进行C型梁及吊梁与主梁的连接。,三、预压方案,3.1预压,(1)试验采用砂袋堆载配合水压的方法逐级加载,直至加至与混凝土等载(可超至5)。(2)荷载布置:堆载时根据砼箱梁腹板与顶底板处荷载不同,应尽量保证移动模架系统的受力与实际浇筑混凝土时一致。(3)持荷72小时。(4)观测设备各构件、零部件的变形量和沉降量,并做好记录值。(5)观测主梁和模板的挠度变形值。加载试验完毕。(6)确定预拱度:现场根据实际测量值与理论计算值对比确定第一孔的预拱度调整值。,3.2加载布置,最大预压荷载:(未扣除墩顶砼部分)632X2.6X1.05=1725t;沙袋约计750袋,水1000m3;砼箱梁腹板处按照重力挡土墙形式摆放沙袋;纵向按照横梁间距设置3-5个隔墙蓄水。,预压荷载分布,四、预拱度设置(cm),五、设备运行操作,01第一次模板下降02穿入吊杆03前横梁油缸下降04牛腿分开05倒运牛腿XX牛腿合拢07抽走吊杆08收前辅助油缸09二次落模,10拔前横梁销子11拆除横梁销子12开模13纵移14合模115合模216插横梁销17顶升模板,01第一次模板下降,02穿入吊杆,03前横梁油缸下降,04牛腿分开,05倒运牛腿,06牛腿合拢,07抽走吊杆,08收前辅助油缸,09二次落模,10拔前横梁销子,11拆除横梁销子,12开模,13油缸推动纵移(1),14模架纵移(2),15合模,16插入横梁销轴,17顶起模架,六、操作要点,起吊:试吊、第一次、第二次起吊。砼箱梁旋转体放样注意梁底板偏移:2%H。预压观测:记录数据准确。调整好预拱度接缝错台控制:20t+R;底板增设精扎螺纹。曲线上纵移用调整两侧不同步横移距离。下坡段小车纵移:使用刹车系统、安全防护系统。首跨施工:主梁降落、打开、合拢、纵移3m、安放C型梁模板横梁下加垫5mm橡胶垫。,牛腿自行纵向设置好操作人员安全绳,对有纵坡的桥梁要设置好制动措施,由于自行牛腿时推动拨叉锁定位置正好与mss行进时相反,注意定位销轴安放位置。将中、后支点出牛腿上的安放到提升吊耳,并插好销子并锁死销轴,安放保险吊杆,竖向千斤顶回油降落,小车提升油缸缩缸提升牛腿,高度由下一孔的对接标高控制。,牛腿合龙对接:调整好小车的提升油缸,使牛腿尽量接近水平状态,操纵横移液压油缸,横移牛腿到大致位置。利用墩顶上的提升设备(倒链或千斤顶)精确调整好牛腿梁使其销孔对接同心,必要时在两个对接牛腿之间设置临时对接伸缩油缸或倒链。穿入对接销轴:标准跨可直接打入,宽墩(伸缩缝、过度墩)处空间较小采用微型千斤顶挤入。安放销梁(如果有):牛腿合后禁止用小车上的提升千斤顶来调整销梁标高。如果前期测量有误,无法对接销梁,可采用升降中、后支点的竖向千斤顶,必须保证中、后支点的竖向千斤顶升降同步,原则上要求先对接后牛腿,在对接前牛腿。,调整好前后牛腿,使小车上的竖向千斤顶伸缸接触到MSS主梁,降落中、后支处的竖向千斤顶使主梁降落到小车千斤顶上,将小车上的竖向千斤顶回油缩缸,将主梁落在牛腿上。将后横梁抽出吊杆,主梁横移带动外模脱开砼梁至打开位置。抽出C梁吊杆。,调试对讲机信号,保证所有纵移千斤顶同步运行,指派专人观察:mss横梁与墩身、c梁与砼梁腹板、C梁与砼翼缘板钢筋之间是否发生碰撞。纵移主梁带动外模移至下一孔,(C梁随之移动,C梁上如有回转吊应将其吊杆放置在横桥向位置并锁死)。向内横移使MSS模板对接闭合,对接时除模板横梁所有销孔对正外,还要保证前、中、后横梁位置对正。,首次C梁安放:由于首次C梁安放无空间,必须在主梁纵移三米左右后进行,一般要拆除底模、横梁才能做到,初次牛腿自行必须在mss完成打开、横移、合龙后进行。牛腿首次自行:首次自行要清理滑道杂物、焊渣,检查联结板处的高强螺栓是否阻碍牛腿自行,如过长要更换,联结板处设置导向板,保证小车自行顺利。,检查鼻梁底部的推进用板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中国铁建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海外人才公开招聘8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德法》复习提纲练习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五四学制)中考一模道德与法治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 六年级的生活与学习
- 立秋与新媒体融合
- 立秋节日营销攻略
- 2025年(物业)转让担保合同范本
- 2025商场零售供货合同模板
- 2025校企合作合同协议书范本
- 2025年北京分公司车辆保险合同范本
- 2023年长江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招聘考试真题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知识培训
- 机械CAD、CAM-形考任务二-国开-参考资料
- 肿瘤中医治疗及调养
- 妇产科课件-早产临床防治指南(2024)解读
- 施工现场机械设备管理规定
- 高质量数字化转型技术解决方案集(2024上半年度)
- 住房城乡建设科学技术计划项目科研开发类申报书
- 广东省佛山市S6高质量发展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数学
- 道路旅客运输企业双重预防机制建设指导手册
- 智慧农业的支撑技术简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