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空气与生命第1节空气(第四册第十四个教案)一、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了解空气的主要成分,组成空气的各主要成分的体积分数,空气(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稀有气体)的利用。2、技能目标:培养学生实验观察现象,分析实验现象背后原因的方法。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坚持科学真理,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空气的成分及测定氧气的实验。难点:测定氧气的实验。三、教学准备演示空成份和测定氧气体积的实验相关仪器。四、教学方法:演示法、讨论法。五、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空气在周围,我们可以通过风吹、打气等感受到。那么它是由哪些成分组成的呢?(二)新课教学1、空气里有什么?实验1:证明空气中的成分。准备用排水法收集两瓶人呼出的气体,正放在桌面上。(注:演示时多说明操作要领)再准备两个集气瓶,内盛洁净的空气。(思考:若想到树林里收集一瓶空气,该如何操作?)比较线香在两瓶内燃烧的时间。分别通过入澄清石灰水,观察现象。结论:空气中含有氧气和二氧化碳气体。实验2:空气中氧气比例的测定。按如图的装置操作,点燃红磷,燃烧完毕,打开夹子,观察水进入的体积数。结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约占1/5左右。拉瓦锡通过实验测得了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后来又进一步发现了其它的气体,包括稀有气体水蒸气等。2、空气的利用(1)氧气的用途:由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说出,老师作补充。助燃:利用氢氧焰或乙炔氧焰完成切割或焊接金属。供给呼吸:航空与航天、抢救病人、潜水。(2)氮气的用途:作保护气、食品保鲜、冷藏与冷冻。(3)二氧化碳用途:作致冷剂,用于保存食品、人工降雨;还可用于化工和汽水、灭火。(4)稀有气体的用途:不活泼,用作保护气,也可制成各种用途的光源等。(三)板书设计第1节空气(一)空气的成份(二)空气的用途六、课后反思第2节氧气和氧化第1 课时(第四册第十五个教案)一、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了解氧气的主要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能通过氧气的性质理解氧气的广泛用途。了解氧气是空气中最活跃的成分,也是和我们人类生命最息息相关的部分。2、技能目标:学会观察和分析实验现象,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坚持科学真理,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二、教学重点、难点氧气的性质。三、教学准备氧气(3瓶),燃烧匙,火柴,木条,铁丝,酒精灯。四、教学方法:演示法,讨论法。五、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生活中很多东西用久了会变质,如橡胶轮胎老化、铁制品会生锈等。知道这是如何产生的吗?(二)新课教学1、氧气的性质演示:1、观察氧气的颜色、状态和气味(注意正确采用观察和闻气味的方法)。结论:物理性质:无色、无味气体,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在一定条件下能成为淡蓝色的液体,和雪花状的蓝色固体。演示:2、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入盛满氧气的集气瓶内,观察有何现象发生?氧气的检验办法: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内,能使木条复燃。演示:3、硫、铁、磷、碳等在氧气中燃烧(观察发生的现象)硫在氧气中燃烧:硫氧气二氧化硫(要求写化学反应方程式)现象:剧烈燃烧,放出大量热,产生蓝紫色火焰,生成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铁在氧气中燃烧:铁氧气四氧化三铁现象: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热,生成一种黑色固体。注:反应前预先在瓶内铺一层沙或盛少量水,目的是为了防止生成的熔融物炸裂瓶底。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的化合物。2、呼吸作用与氧化设疑:人在呼吸的时候,吸入了氧气,呼出的气体中什么成分增加呢?实验:向澄清石灰水中吹气,观察现象?(为了实验的客观性,可以用空气进行对照实验)现象:石灰水变浑浊结论:呼吸作用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并放出能量供给生命活动所需呼吸作用:葡萄糖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特点:是一种缓慢的氧化反应过程,消耗有机物,逐渐放出热量氧化反应:物质跟氧发生的反应。在氧化反应中氧气具有氧化性(三)板书设计第2节氧气和氧化(一)氧气的物理性质:无色无味不易溶于水的气体。(二)氧气的化学性质:能与非金属和金属反应。(三)呼吸作用与氧化: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六、课后反思第2课时(第四册第十六个教案)一、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了解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过氧化氢分解和高锰酸钾加热分解),了解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仪器名称、装置的连接、检验气密性的方法、收集方法和检验氧气的方法。了解工业上制氧的方法。2、技能目标:学会观察和分析实验现象,培养观察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3、情感目标:初步懂得用实验来研究物质性质及其变化的科学方法。二、教学重点、难点氧气的主要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及用途,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有关知识,燃烧。三、教学准备有关氧化反应的相关设备。四、教学方法:演示法,讨论法,讲授法。五、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氧气的性质1、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通常状况下)2、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氧气具有助燃性,能支持燃烧。3、氧气不易溶于水常温下,1升水中能溶解30毫升的氧气。4、密度:1.429克/升,比空气的密度略大。5、较易液化和凝固:变成淡蓝色的液体和雪花状的蓝色液体。(二)新课教学1、呼吸作用与氧化问题:人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的气体之间由什么区别?实验:用吸管向瓶内澄清石灰水吹气现象:澄清石灰水变混浊。(知识: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混浊。这是鉴定二氧化碳的方法。)结论:人呼出的气体中含较多的二氧化碳。问题:为什么人通过呼吸作用会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呢? 这是因为人体细胞内的有机物与氧气反应。呼吸作用的反应过程:葡萄糖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C6H12O6 + O2 = CO2 + H2O呼吸作用:人体细胞内的有机物与氧气反应,最终产生二氧化碳、水或其它产物,同时把有机物中的能释放出来,供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多步骤的过程。植物和微生物等其它生物也有呼吸作用。呼吸作用对生命活动来说很重要。讨论:食物燃烧和呼吸作用的差异。食物燃烧不属于生命活动,是一种简单的氧化过程。呼吸作用属于生命活动,是复杂的多步骤的过程,需要酶的参加。2、氧化反应葡萄糖氧气二氧化碳水 硫氧气二氧化硫铁氧气四氧化三铁 碳氧气二氧化碳物质跟氧发生的反应叫做氧化反应。氧化反应有些进行得非常剧烈,如硫的燃烧,铁在纯氧中的燃烧。有些进行得缓慢,如呼吸作用、生锈过程、塑料和橡胶制品得老化。氧化性:在氧化反应中氧气具有氧化性。阅读:氧气的发现3、工业上制取氧气A、 分离空气法。问题:工业制氧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为什么?工业制氧是物理变化。因为这里只是利用各种成分的沸点不同,把空气中的氧气从液态空气中分离出来。讲述:氮气蒸发后,剩余的主要是液氧。国家规定储存氧气用的钢瓶一律漆成天蓝色。B、利用膜分离技术,在一定压力下让空气通过具有复集氧气功能的薄膜,可以得到含氧量较高的复集氧气。(三)板书设计第2节氧气和氧化(四)呼吸作用与氧化(五)氧化反应(六)工业制法:分离空气法,利用膜分离技术。六、课后反思第3课时(第四册第十七个教案)一、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了解燃烧的条件,了解剧烈氧化和缓慢氧化,并具有安全意识。了解灭火和火灾自救的一般方法。2、技能目标:学会观察和分析实验现象,培养观察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3、情感目标:初步懂得用实验来研究物质性质及其变化的科学态度。二、教学重点、难点燃烧和灭火。三、教学准备演示可燃物燃烧条件的相关仪器。四、教学方法:演示法,讨论法。五、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试说生活中的氧化反应?从学生的举例中寻找氧化反应的现象,引入到发光、发热、剧烈的氧化反应燃烧。(二)新课教学1、缓慢氧化与燃烧(1)氧化反应进行得非常缓慢,甚至不易觉察,就是缓慢氧化。如呼吸作用、铁生锈等。(2)燃烧是可燃物跟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剧烈的氧化反应。解释:燃烧的三个特点:1)发光、发热;2)剧烈;3)氧化反应(3)爆炸:燃烧以极快的速率在有限的空间里发生,瞬间内累积大量的热,使气体体积急剧地膨胀,就引起爆炸。讨论:爆炸一定是化学变化吗?人类对爆炸的利用你认识多少?(4)燃烧的条件:实验:可燃物燃烧条件的实验实验现象:(略)实验结论:可燃物燃烧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条件: 要有氧气参与; 要达到一定的温度着火点:每种物质的着火点是不同的,这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如白磷的着火点是40。(5)自燃:由缓慢氧化而引起地自发燃烧叫自燃。物质在缓慢氧化过程中产生得热量如不能及时散失,会使温度逐渐升高,达到着火点时,不经点火,物质会自发地燃烧起来。讨论:怎样预防自燃?2、灭火与火灾自救讨论:根据燃烧需要的条件,应该怎样来灭火? 消除燃烧发生的如何一个条件:或降低温度;或隔绝空气。(1)灭火的方法:读图:常见的灭火方法由哪些?采用媒体教学,并进行补充。(2)火灾自救常识:(三)板书设计第2节氧气和氧化(七)缓慢氧化与燃烧1、什么是燃烧?2、燃烧的条件:要有氧气参与; 要达到一定的温度(八)灭火与火灾自救1、灭火的方法。2、火灾自救常识。六、课后反思第3节化学反应与质量守恒第1课时(第四册第十八个教案)一、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了解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了解化合反应与分解反应的区别。2、技能目标:通过制取氧气,培养学生动手实验的能力。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二、教学重点、难点制取氧气。三、教学准备学生分组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相关设备。四、教学方法:实验探究。五、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写出学过的化学反应文字表达式,要求学生板演,每组派代表,看哪组写得多。(二)新课教学1、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1)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可以表示为ABX举例说明。碳和氧气、硫和氧气、氢气和氧气反应(2)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的反应。可以表示为XAB2、利用分解反应制氧气学生分组实验,制取氧气。教师先讲解制取氧气的一些注意事项,再让学生小组自主完成实验,教师对个别小组加以指导。(三)板书设计第3节化学反应与质量守恒(一)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二)制取氧气六、课后反思第2课时(第四册第十九个教案)一、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通过对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及生成物质量的实验测定,了解质量守恒定律,通过对化学反应的实质分析。通过具体化学反应分析,了解书写化学方程式要遵循的原则,了解化学方程式包含的意义。2、技能目标:初步学会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配平。培养学生分析推理能力3、情感目标:认识在化学反应中各反应物质量总和与各生成物质量总和相等的原因,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二、教学重点、难点化学方程式、质量守恒定律。三、教学准备有关演示白磷燃烧和氢氧化钠和硫酸铜反应的相关仪器。四、教学方法:演示法和练习法。五、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让学生简述化合反应与分解反应的不同?2、制取氧气可采用哪些化学反应?从学生和回答中引入制取氧气的化学反应,反应前和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发生变化?引入新课。(二)新课教学1、质量守恒定律演示:白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写出该反应的表达式,并说明装置特点)。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注意观察,并填表。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思考:设计一个实验,验证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反应前后质量守恒。(结合该反应的特点)微观解释:如图238所示,以磷和氧气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为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量既没有改变也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也没有变化。2、化学方程式用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来表示。以硫和氧气反应为例来说明:文字表达式硫氧气 二氧化硫化学方程式SO2 SO2它可以表示为:表示什么物质参加反应,结果生成了什么物质?表示反应在什么条件下进行表示各物质间原子和分子的个数比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间的质量比书写:原则以客观事实为依据、要遵守质量守恒定律。步骤在式子的左右各写上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之间用“”相连配平反应,并检验注明反应的条件和生成物的状态(注意条件的使用场合)主要有、高温、点燃、通电等条件练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硫、碳、铁和磷在氧气中燃烧;写出铁和硫酸、铁和硫酸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火柴是生活必须品,火柴头上深色物主要成份是氯酸钾、二氧化锰、硫磺和硫化锑(Sb2S3),火柴盒侧面涂一层红褐色物质(红磷和玻璃粉)。划火柴时,发生氧化反应,引燃木条。其中四个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种含氧物质在催化剂作用下,借摩擦之助产生热量,放出氧气_;气与Sb2S3反应生成Sb2O3和SO3_;红褐色物质与O2反应,并生成白烟_;S与O2反应_。课后练习13题(三)板书设计第3节化学反应与质量守恒(三)质量守恒定律:反应物总质师等于生成物总质量。(四)化学方程式: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六、课后反思第3课时(第四册第二十个教案)一、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在了解化学方程式意义的基础上,能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反应物量和生成物量之间的计算。2、技能目标:通过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练习,规范解题格式。3、情感目标:通过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增强学生认识量化的物质世界。二、教学重点、难点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三、教学准备幻灯。四、教学方法:练习法。五、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复习引入:什么是化学方程式?它可以什么意义?(其中之一是可以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二)新课教学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就是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和物质之间的质量比。解题格式和步骤:设未知量写出化学方程式(注意配平)写出有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和已知未知量列出方程、求解写出简明答案。例1、课本第51页的例题。例2、课本第52页的第4题。练习:实验室用二氧化锰与盐酸反应来制取氯气:练1:在稀硫酸中投入足量锌粒,反应完全后得以氢气0.4克。求:反应用去锌粒的质量;同时消耗硫酸溶质的质量。练2、已知反应:MO24HCMC22H2OC2,现有8.7克二氧化锰完全参加了反应。 问:能生成多少克氯气?反应中消耗盐酸多少克?(三)板书设计第3节化学反应与质量守恒(五)解题格式和步骤:1、设未知量2、写出化学方程式(注意配平)3、写出有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和已知未知量4、列出方程、求解5、写出简明答案。六、课后反思第4节生物是怎样呼吸的(第四册第二十一个教案)一、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了解人体呼吸系统的结构和气体交换过程。了解动物、植物的呼吸,了解植物的呼吸作用。了解呼吸作用为人体内能量的利用提供了必要的条件2、技能目标:通过对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成分比较,认识空气中氧气对生物体生命活动的意义。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认识构成物质世界是普遍联系的,人与自然是和谐的。二、教学重点、难点空气的成分及测定氧气的实验。三、教学准备演示动物呼吸相关材料。四、教学方法:讨论法,讲授法,自学辅导法。五、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生物要不停地呼吸,吸入空气,呼出体内的废气。那么这种气体的交换在生物体内是如何进行的?(二)新课教学1、人体呼吸系统的结构和气体交换人的气体交换是在呼吸系统内进行的。(1)呼吸系统的结构: 鼻:阻挡和粘住灰尘、细菌,还能温暖、湿润空气,感受气味刺激 咽:是空气和食物的共同通道呼吸道喉:由软骨作支架,保持气体畅通 气管:由C形软骨环支架的环状结构呼吸系统: 支气管:管壁覆盖着有纤毛的粘膜,能分泌黏液,粘住灰尘和细菌 肺:树状分枝、分布有很多肺泡,布满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有利于气体交换和使肺具有良好的弹性。(1)呼吸运动感受呼吸:手按在胸前,感受肋骨移动的情况。观察模型和课本图示(图241),分析吸气和呼气的运动特点。膈肌横膈外肋间肌内肋间肌肋骨胸腔体积胸腔内压力气流吸气收缩变得扁平收缩放松向上升及向外移增大减小进入肺部呼气放松恢复拱形放松收缩向下降及向内移减小增大离开肺部吸气和呼气是依靠膈肌和肋间肌的活动产生的。(3)肺换气(人体的气体交换)如图240空气(氧气):鼻腔气管和支气管肺(肺泡)毛细血管组织细胞二氧化碳:组织细胞毛细血管肺(肺泡)气管(支气管)鼻腔2、动物的呼吸实验:证明动物呼吸需要氧气,产生二氧化碳的实验注:1、试管B所起的作用是什么? 2、碱石灰的成分是什么?它有什么性质?在实验中起什么作用?结论:动物和人一样,也要进行呼吸,吸进氧气,呼出二氧化碳3、植物的呼吸实验:证明植物进行呼吸的实验。(视频片段)注:1、可以将豆芽改为谷种,那么在什么条件下能够使种子尽快地发芽? 2、澄清石灰水的作用是什么?设疑:呼吸和呼吸作用有什么不同?4、呼吸作用:(1)概念:有机物与氧气反应,最终产生二氧化碳、水等产物,并释放能量的过程。(2)实质: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3)意义:在活细胞中进行,一旦停止生物体就迅速死亡(4)属于缓慢氧化(三)板书设计第4节生物是怎样呼吸的?(一)人体呼吸系统的结构(二)动物的呼吸(三)植物的呼吸六、课后反思第五节光合作用第1课时(第四册第二十二个教案)一、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了解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及其重要意义、光合作用的条件是光和叶绿体、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光合作用的产物是有机物和氧气。2、技能目标:能光合作用实验,培养学生分析实验现象,寻找实验结论的能力。3、情感目标:通过教学,培养实验求是的科学态度。二、教学重点、难点光合作用。三、教学准备演示光合作用相关实验材料。四、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五、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呼吸作用消耗了氧气,产生了二氧化碳,那么氧气有否被消耗完呢?二氧化碳是否大量增加?(二)新课教学1、光合作用的过程定义:绿色植物在阳光的作用,利用二氧化碳和水等物质制造有机物质,并释放氧气的过程。2、实验1:植物制造淀粉的实验。第一步将天竺葵在黑暗的条件下进行饥饿处理第二步用铝箔纸盖在叶片上,在阳光下放四小时第三步在热的酒精中脱叶绿素第四步滴加碘液,观察颜色变化碘能使沉淀变成蓝色,可以用碘液鉴定淀粉的存在。结论:被光照射到的叶片部分产生了淀粉,被铝箔遮住的叶片部分没有淀粉产生。3、实验2:验证光合作用产生氧气的实验(如图)实验器材与原料:小试管、漏斗、烧杯提问:若产生的是氧气,则用什么方法证明之?结论:光合作用能产生氧气。4、实验3:光合作用时需要二氧化碳吗?设疑:该实验应控制什么变量?如何做到不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该实验是否需要作对照?结论: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的参与。 (注意几个变量的引入和引导)5、小结:根据以上三个实验,可以推知光合作用的表达式:二氧化碳水有机物(淀粉)氧气光合作用的实质:将简单的无机物转化为复杂的有机物,并放出氧气物质的转变将太阳能转变为贮存在有机物中的化学能能量的转化。(三)板书设计第五节光合作用六、课后反思第2课时(第四册第二十三个教案)一、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了解二氧化碳的重要性质和用途。2、技能目标:培养学生观察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能力。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二、教学重点、难点二氧化碳的性质。三、教学准备演示二氧化碳性质相关的实验材料。四、教学方法:演示法,讨论法。五、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二氧化碳在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中都出现,那么,二氧化碳有哪些性质呢?(二)新课教学1、物理性质出示:一瓶二氧化碳气体,并将它正放在桌面上,让学生指出它有哪些性质?结论:无色、无味气体,密度比空气大。演示:将一瓶充满二氧化碳气体的塑料瓶迅速加入一定量的水,旋紧瓶盖,振荡,观察什么现象?结论:能溶解于水。补充:二氧化碳的固态形式叫干冰。2、化学性质演示:二氧化碳灭蜡烛火焰实验。结论:既说明了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也说明了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演示:向上述实验中的水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观察现象?结论:二氧化碳能溶解于水,并能与水发生反应,生成碳酸H2OCO2H2CO3 碳酸不稳定,加热易分解H2CO3H2OCO2演示:向澄清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观察现象?结论: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可用此反应检验二氧化碳气体的存在。CO2Ca(OH)2CaCO3H2O小结:根据二氧化碳的这些性质,你能推知它有哪些方向的用途呢?学生:灭火、制冷剂、人工降雨、气肥、制汽水(三)板书设计第五节光合作用(二)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无色、无味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的气体。(三)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六、课后反思第3课时(第四册第二十四个教案)一、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了解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区别和联系。2、技能目标:通过读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图,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能力。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相互联系的科学观二、教学重点、难点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关系。三、教学准备幻灯。四、教学方法:自学指导法。五、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呼吸作用(意义、过程、验证呼吸作用产物的实验等)?2、光合作用(意义、过程、探究光合作用产物的实验等)?(二)新课教学设疑:植物既能发生光合作用,又能发生呼吸作用,它们之间有何联系与区别?学生活动:看图251: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并填表光合作用呼吸作用二氧化碳(吸收/排出)氧气(吸进/呼出)有机物(制造/分解)能量(吸收/释放)是否需要叶绿素是否需要光思考: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的同时有无呼吸作用?六、课后反思第6节自然界中氧和碳循环第1课时(第四册第二十五个教案)一、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了解自然界中的氧循环,认识自然界中物质间的循环与转化。了解大气层中臭气层的作用及其保护。2、技能目标: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科学实验设计的能力。3、情感目标:增强学生环境保护意识。二、教学重点、难点自然界的氧循环。三、教学准备幻灯。四、教学方法:自学指导法,讨论法。五、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自然界中,生物不断进行进行呼吸,消耗氧气,生成二氧化碳,那么地球上会不会因此而耗尽氧气,充满了二氧化碳呢?(二)新课教学1、自然界中的氧循环讨论:有什么办法能使鱼缸内水中溶解的氧气含量增加?在缸内养一些水草,可以增加水中的氧气含量(光合作用)阅读材料:日渐兴起的生态球(让学生搜索有关材料,结合所学内容进行分析)实验:证明植物光合作用产生氧气的实验结论:植物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蜡烛燃烧吸收氧气,放出二氧化碳。讨论:在大自然中,消耗氧气的途径主要有哪些?产生氧气的途径主要有什么?消耗氧气的途径:物质燃烧、钢铁生锈、食物腐败等。产生氧气的途径: 光合作用自然界的氧循环大自然中氧气的含量会随着生物的呼吸和物质的燃烧等而减少,但又会随植物的光合作用而增加,周而复始地进行循环。思考:根据氧的循环原理,在屋内可以用什么方法使空气保持清新?在塑料大棚里可以用什么方法使农作物增产?适当地放几盆植物盆栽可以增加室内氧含量,而大棚里可以通一些二氧化碳以增加光合作用。2、保护臭氧层(1)臭氧的形成:O22OOO2O3(2)臭氧层:距地面2035千米的大气平流层,集中90%的臭氧。(3)紫外线的危害:对人的皮肤、眼睛,甚至免疫系统都会造成伤害;能影响水生生物的生长;会破坏植物叶内的叶绿素,阻碍光合作用。(4)臭氧层的作用:阻挡和削弱过强的紫外线,对生物有保护作用。(5)臭氧层的破坏:氟氯烃、氟里昂(汽车、计算机、空调等)(三)板书设计第6节自然界中氧和碳循环(一) 自然界中的氧循环(二)保护臭氧层六、课后反思第2课时(第四册第二十六个教案)一、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了解自然界中的碳循环,认识自然界中物质间的循环与转化。了解温室效应的成因和温室效应的利弊。2、技能目标:培养学生课外制作能力。3、情感目标:增强学生环境保护意识。二、教学重点、难点自然界的碳循环。三、教学准备幻灯。四、教学方法:自学指导法,讨论法。五、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自然界中氧的循环是怎样进行的?学生回答。学生的回答虽引入到自然界中的顾循环。(二) 新课教学2、自然界中的碳循环(1)自然界中碳的形式:在空气中,以二氧化碳为主在生物体内,以有机物的形式存在(2)自然界中碳的循环的途径:燃烧二氧化碳光合作用有机物植物呼吸作用动物吸收体内氧化动植物残体微生物的分解煤、石油、天然气二氧化碳思考:随着工业的发展,人类大量燃烧煤和石油等燃料,这对碳的循环会产生什么影响?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增加。2、温室效应(1)实验:温室的保温原理两个塑料杯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重庆市安全员知识题库
- 2025江苏省建筑安全员考试题库附答案
- 入职与团队建设培训课件
- 有机合成的关键课件
- 【大学课件】建设工程 投标
- 【初中数学课件】中考《整式》复习课件
- 《广西大学商学院》课件
- 会计凭证课件
- 《EMD原理动画演示》课件
- 一年级数学苏教版元角分
- 供应链金融大数据平台商业计划书课件
- DB3302-T 1015-2022 城市道路清扫保洁作业规范
- 管线探测技术介绍
- 南医大药用植物学实验指导14被子植物(四):伞形科、唇形科、马鞭草科、茜草科
- 2023年新改版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练习题(一课一练+单元+期中+期末)
- 手术室提高患者术中保温措施的执行率PDCA课件
- 医院外科肠梗阻出院小结范文
- 2023年海南省三支一扶考试真题
- 风机支吊架计算表
- 化妆品中的植物活性成分
- 基本事实要素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