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阶段 中国近代化的启动_第1页
第二阶段 中国近代化的启动_第2页
第二阶段 中国近代化的启动_第3页
第二阶段 中国近代化的启动_第4页
第二阶段 中国近代化的启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阶段中国近代化的启动(18601895),【复习指导】,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外国对中国侵略进一步加深,中国对外国的了解进一步加强。这一时期,清政府与外国出现短暂的“和好”局面,因为太平天国被镇压,农民运动也暂时进入低潮,清政府开展洋务运动,带动了中国社会各方面的变革,中国近代化真正起步。,政治: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进一步加深,民族资产阶级产生。,这一阶段,中国近代化的领导阶级是地主阶级,近代化运动集中在军事、经济方面。,经济: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洋务运动走出近代化(经济工业化)的第一步;民族资本主义在夹缝中产生。,思想:“中体西用”思想产生并实践;维新思想产生。,【阶段特征】,【知识结构】,中国近代化的启动,政治:,经济:,思想:,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洋务运动兴起,近代民族工业诞生及初步发展,领土主权进一步丧失,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中体西用”思想,维新思想,社会生活上:,外国生活方式逐步进入中国,中国的近代教育与交通运输业在这一时期开始起步。,割地赔款2亿两,沙重苏杭和设厂。,八国联军侵华辛丑条约,4,洋务运动,实现近代化是近代以来世界各国发展的必由之路,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在最近的高考中以近代化的角度来考查洋务运动的试题很多。通过材料、表格和新情景考查对洋务运动兴起背景、内容和评价的理解;从近代化的角度考查对洋务运动的认识。,5,如何理解“洋务运动对中国的早期现代化起到了不小的推动作用”这句话?,(1)洋务派创办军用、民用企业,开了学习西方的风气,为西学在中国的传播和中国科技的发展提供了条件,积累了经验。,(2)洋务派通过兴办新式企业,培养了中国第一批新型科技人才,造就了一批技术力量。,(3)洋务运动引进的新的生产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中国封建自然经济的解体,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抵制外国资本的侵略,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加快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典题导航,6,A扩大中外贸易交往B抵御外侮求富求强C发展官督商办企业D发展资本主义经济,(2011海南)洋务派要员在筹建轮船招商局时说:“伏查各国通商以来中国内江外海之利,几被洋人占尽,且海防非有轮船不能逐渐布置,必须劝民自置藉纾商民之困,而作自强之气。”这表明兴办此类企业的根本目的是(),【解析】洋务运动是地主阶级发动的“自强”、“求富”运动,其根本目的就在于维护封建统治。答案B。,典题导航,“在中国的近代化进程中,1860年是个很重要的时间点。”以下史实最能支持这一观点的是()A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结束B资政新篇的颁布C洋务运动的兴起D“西学东渐”的开始解析:1860年是洋务运动兴起的时间,洋务运动是中国工业化的开端。答案:C,典题导航,8,经济决定政治,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促使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壮大并登上历史舞台,从而推动了民主革命的发展。通过表格、材料和新情景考查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背景、特点及意义。,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9,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背景、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特点。,背景:列强入侵逐步瓦解中国的自然经济;外商企业丰厚利润的刺激;洋务派引进西方先进生产技术的诱导;一些官僚、地主、商人投资办厂。,特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资本较少,规模较小,以轻工业为主;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和通商口岸,分布地域极不均衡;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受封建主义、外国资本主义和洋务企业的压制而艰难曲折;民族工业与外国资本、洋务企业既有矛盾又有依赖关系。,10,民族资本、外国资本、官僚资本,相同点:就其生产经营本身而言,它们都是与先进生产力相联系的;它们都使用大机器生产,重视科学技术,采取较先进的管理方法,故劳动生产率也较高。,概念辨析,民族资本属于中小资本,资金少,规模小,受到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双重压迫。,外国资本的输入,一方面瓦解了自然经济,另一方面压制了民族工业的发展。,官僚资本通常指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的垄断资本。它依附于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带有浓厚的封建性和买办性。19271937年是国民党四大家族官僚资本的形成时期。官僚资本依靠国家政权控制国家经济命脉。它严重排斥和压迫民族资本,破坏、阻碍了生产力发展。,11,据记载:1862年烟台开埠之时,英国商人将草帽辫(制作草帽的初级产品)手工编织方法教授于当地农民,先仅限于烟台一隅,后逐渐普及山东全省和华北一带。中国草帽辫输出值在1911年突破白银1000万两,1914年至1918年徘徊于300万两左右,1919年增至771万余两。对这段材料理解准确的是()A英国市场的需求促进了中国传统手工业的发展B外国资产阶级剥削利用中国的廉价劳动力C一战的爆发促进了山东地区民族手工业的发展D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冲击了外国殖民者的在华势力,【解析】本题材料反映了英国商人利用在华特权,抢夺中国的廉价原料和劳动力。草帽辫手工编织方法由英国传入,不属于中国传统的手工业,A项错误;1914-1918年间草帽辫输出额300万两左右,远少于1911年和1919年的输出额,从材料中不能表明C项所说民族手工业发展;D项和本题材料无联系。答案B。,典题导航,12,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是高考考查的重要知识点。从历届命题角度来看,主要是通过材料考查洋务派和维新派的思想主张。2012年高考,除可能继续考查对洋务派和维新派思想主张的理解外,还会与必修一、二结合命题,考查对政治、经济、思想之间关系的理解,考查对19世纪晚期中国社会特征(变化)的总体把握与认识。,洋务派及维新派的思想主张,13,易混易错分析:对于两派的主张及实质,在做材料型选择题时易张冠李戴。,易混易错点,维新派与洋务派主张,辨析:维新派与洋务派虽然都主张向西方学习,但主张明显不同。洋务派维护封建制度和思想文化,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维新派主张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实行君主立宪制,改革教育制度,鼓励发展民族工商业。他们的根本分歧在于“向西方学什么”。两者主张不同的根源在于所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14,例:下面是关于洋务派的评价,不属于维新派对其评价的观点是A实不知国务之人也。以为吾中国之政教文物风俗,无一不优于他国,所不及者惟枪耳、炮耳、船耳、铁路耳、机器耳B体用者,即一物而言之也,有牛之体则有负重之用,有马之体则有致远之用,未闻以牛为体以马为用者也C夫四民之中,农居大半,男耕女织,各职其业,治安之本,不外乎此机器渐行,则失业者众,胥天下为游民,其害不能言矣D今天下之言变者,曰铁路,曰矿务,曰学堂,曰商务,非不然也,然若是者,变事而已,非变法也,【解析】C项的观点是反对洋务运动,反对机器生产,而维新派是主张发展机器生产的。答案C。,典题导航,15,梁启超在变法通议中写道,同治初年,德相俾斯麦对人说,“三十年后,日本其兴,中国其弱乎?日本人之游欧洲者,讨论学业,讲究官制,归而行之;中国人之游欧洲者,询某厂船炮之利,某厂价值之廉,购而用之,强弱之原,其在此乎?”梁启超引用这段话的根本意图是()A证明中国进行社会政治变革的必要性B总结中国甲午战争失败的原因C评价洋务派的活动D比较中日近代化的异同,【解析】B项与题干信息不符;C、D项是表象不是根本意图;题干信息:梁启超和变法通议;“日本人讲究官制”,A项符合题干两方面信息。答案A。,典题导航,1910年上海环球社出版的图画日报上海社会之现象绘有“文明结婚之简便”一画:“自欧化东渐,一般新学界人,每崇尚自由婚姻,屏除中国旧时婚礼之繁。沪上素号开通,凡所谓文明结婚者,又数见不鲜。”这实际上反映了()A近代中国妇女地位得到空前提高B传统的道德观念受到了冲击C中国传统的婚姻观念已完全改变D上海社会风气已经彻底西化解析:材料中“文明结婚者,又数见不鲜”说明传统观念的改变。A项材料中没有体现;C、D两项叙述太过绝对。排除A、C、D三项,故答案是B项。答案:B,典题导航,高考真题示例(2011海南卷)洋务派要员在筹建轮船招商局时说:“伏查各国通商以来中国内江外海之利,几被洋人占尽,且海防非有轮船不能逐渐布置,必须劝民自置藉纾商民之困,而作自强之气。”这表明兴办此类企业的根本目的是()A扩大中外贸易交往B抵御外侮求富求强C发展官督商办企业D发展资本主义经济,解析:B。本题考查历史知识的理解和材料解读能力。从材料关键信息“自强”“海防”“根本目的”“纾商民之困”可知轮船招商局之类的企业既求强,也求富。,【高频考点1洋务运动】,B项与材料信息吻合,故选B项。,高考真题示例(2011山东卷)下表为中国工业发展初期(18721911年)设立的厂矿数量统计表。其中,纺织业的数量最有可能的是(),A.2B31C73D193,解析:D。本题主要考查历史知识的迁移和图表材料解读能力。从时间(1872-1911年)信息上看,资本主义发展初期以发展轻工业为主,轻工业以纺织业和面粉业为主,所以纺织业应该比较发达,最有可能的是193,故选D项。,D,【高频考点2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2011安徽)对中西学的态度是区分近代中国不同政治派别的依据之一。下列言论属于维新派的是A“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B“吾国固有之文明,正足以救西洋文明之弊,济西洋文明之穷者”C“中学有中学之体用,西学有西学之体用,分之则并立,合之则两亡”D“近代欧洲之所以优越他族者,科学之兴,其功不在人权说下,若舟车之有两轮也”,【高频考点3维新思想】,中体西用,中西文化之间只是性质而非程度的差异,新文化运动资产阶级激进派主张的民主与科学(舟车之有两轮),严复,明清之际的西学东渐与清末民初西学东渐的不同,时代背景不同:,明清之际,新航路开辟,西方资本主义萌芽兴起,资本主义对外扩张的能力比较有限;清末民初,西方列强完成工业革命,希望获得海外市场,对外扩张的能力大增强。,双方地位不同:,明清之际,中国未被外国侵略,中外双方地位平等;清末民初,中国被西方列强侵略,双方是殖民国家与半殖民地的关系。,纵横联系,传入内容不同:,明清之际传入的主要是西方科学技术,而清末民初除西方科技外,还有西方的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影响不同:,早期西学东渐只在少部分读书人中传播,没有使中国社会产生根本性变革,清末民初的西学东渐传播范围较广,并引发了资产阶级改良与革命运动,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纵横联系,近代列强对华经济侵略的阶段性特征及后果。,鸦片战争以前,为扭转贸易逆差,进行鸦片走私贸易。造成白银大量外流,银贵钱贱。,19311945年军事侵略与经济侵略相结合,采取直接控制工矿业、强占耕地、统治农产品、控制金融等手段,实施以战养战。使我国经济遭受巨大灾难。,18941931年以资本输出为主,采取放贷款、办工厂、开银行、修铁路等方式。进一步控制中国的经济命脉,扩大在华政治势力。,18401894年以商品输出为主,资本输出为辅。采取开埠通商、控制海关等方式。逐步瓦解了中国自然经济,使中国日益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纵横联系,(2010江苏历史6)右图展示了近代某一次重要战役,对此叙述正确的是()A战役结束后清舰队全军覆没B清朝军民反割台斗争的关键战役C清军将领邓世昌于此役壮烈殉国D战役发生于清军运兵朝鲜途中,A,链接高考,(2012江苏历史5)右图为点石斋画报快枪述奇描绘的洋务企业“金陵机器制造局”试验武器的情景。图中三人为:官员郭月楼和徐仲虎,工首唐履堂。图中文云:“工首匠心运用,造成快枪。”从图文可以得出的信息是晚清官府推动洋务军事工业洋务产品足令洋人为之汗颜“师夷长技”思想的具体实践标志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诞生ABCD,A,链接高考,(2009江苏历史8)1937年7月7日,驻华北l3军悍然发动卢沟桥事变,全面抗战爆发。日本在华北地区驻军始于()A甲午中日战争之后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之后C辛亥革命失败之后D九一八事变之后,B,链接高考,2011江苏卷辛亥革命爆发后,美国某报报道:“如果中国成功地按美国政府的模式建立起一个联邦共和国,由在欧美留过学的具有西方观念的人任领导,日本将不再是东方最西化的国家。”此后建立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与该报道的设想相符的是()A临时政府基本按照美国政体原则架构B革命成功后建立了一个联邦共和国C中国超过日本成为亚洲最西化的国家D民国临时大总统都有西方民主观念,A,(2008江苏历史8)至20世纪初,“外货风行,土布渐归淘汰”,洋布战胜土布,最根本的武器是()A洋布外观漂亮B洋布广告充斥C洋布引领时尚D洋布价格低廉,D,(2009江苏历史6)有学者认为中国近代社会风俗的阶段性发展特点是:洋务早期,风气初开;清朝末年,天下移风;民国初年,飙转豹变。这一特点也可以用来描述近代中国()A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B大众传媒的变迁C思想领域的变化D民主政治的发展,A,(2010江苏历史9)徐珂清稗类钞记述:“先由男子陈志愿于父母,得父母允准,即延介绍人约期订邀男女会晤,男女同意,婚约始定。”这反映晚清婚俗的变化是(),A媒妁之言控制婚约缔定B婚姻尊重当事人的意愿C婚姻听凭父母安排D婚姻仪式简约文明,B,(2011江苏历史7)右图为民国年间天津同升和帽庄出售其仿制的西式帽的广告。对此理解正确的是()该帽一定程度上抵制了洋帽的输入中国社会生活受到西方文明的冲击广告主要宣传了博士帽的实用功能帽式的差异体现出男尊女卑的观念ABCD,B,(2012江苏历史6)1912年3月,南京临时政府令:“查前清官厅,视官之高下,有大人、老爷等名称,受之者增惭,施之者失体。光复以后,闻中央地方各官厅,漫不加察,仍沿旧称,殊为共和政体之玷。”有研究者发现,同年6月申报载:“公堂会审之时,(被告)就口口声声以老爷、大人相称,裁判官亦直受不辞。”上述材料最宜作为下列哪一观点的论据?()A作为“受之者”的裁判官沿用前清审判制度B作为“施之者”的被告不知民国政体之变C作为“受之者”的裁判官有意玷污平等制度D作为“施之者”的被告等级观念根深蒂固,D,(2013江苏历史6)1909年,京华百二竹枝词曰:“报纸于今最有功,能教民智渐开通。眼前报馆如林立,不见中央有大同(中央、大同均为当时报纸名称)。”这一描述表明A报纸宣传成为变革根本动力B描述者倡导报纸产业多元化C描述者肯定报纸的教化功能D报纸舆论受到专制政府控制,C,(2010江苏历史7)近代史上,顽固派“其貌则孔也,其心则夷也”的指责主要针对下列哪位人物的思想主张?()A魏源B李鸿章C康有为D孙中山,C,(2010江苏历史8)“所谓立宪政体,所谓国民政治,果能实现与否,纯然以多数国民能否对于政治,自觉其居于主人的主动的地位为唯一根本之条件。”这反映陈独秀提倡新文化运动的根本出发点是()A传播西方进化论与人性思想B打击袁世凯尊孔复古行径C抨击立宪道路号召暴力革命D批判封建思想唤醒民众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