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北大学2010级公共管理学结课论文装订线 公共管理学结课论文题目:论企业信用危机学 院 管理学院 学科门类 管理类 专 业 财政学 年 级 2010级 学 号 2010408011 姓 名 王鹏 指导教师 曹佩琪 2012年11月20日论企业信用危机摘要近年来在我国的经济活动中,企业信用状况已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育的薄弱环节,成为影响和制约企业发展的突出因素。信用缺乏已成为一种严重的公害。形式各异的违约、逃废债务与假冒伪劣商品、虚假广告和虚假的信息披露交织在一起,使债权人丧失了对债务人的基本信任,消费者动摇了对生产者和经营者的基本信任。现在我国企业普遍存在的信用缺失实际上已经形成了一种信用危机。信用危机将严重侵害债权人和消费者的利益,危害金融体系的安全与稳定,削弱企业的信誉和市场竞争力。无信用金融无从谈起,无信用市场经济无法存在。信用是市场经济的重要基础,规范有序的市场经济需要建立有效调动社会资源和规范交易行为的信用制度,良好的信用关系是企业正常经营、国民经济健康运行的基本保证。因此,加强企业信用建设、治理信用危机成为当务之急。关键词:企业信用 信用危机 危机治理 政府干预On the crisis of quoted company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our country economy, enterprise credit has become Chinas development of the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the weak link, become influence and restrict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nterprise outstanding factor. Lack of credit has become a serious public hazard. Different forms of default, evading debts and the fake and shoddy goods, false advertising and false information disclosure to interweave together, make the creditor on the debtor s loss of basic trust, consumer has shaken to the producers and operators of basic trust. Now the prevailing Chinese enterprises lack of credit has actually formed a credit crisis. The credit crisis will infringe the creditors and the interests of consumers, harm the financial system security and stability, undermine the credibility of enterprises and market competitiveness. No credit will be impossible, no credit, market economy cannot exist. Credit is the main base of market economy, normative and orderly market economy to need to build effective use of social resources and regulate trade behavior of credit system, good credit is the normal operation of enterprises, the basic guarantee for the healthy operation of national economy. Therefore,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enterprise credit management, credit crisis has become a pressing matter of the moment.Key words: Enterprise credit Credit crisis Crisis management Government intervention目录1企业信用危机的概念和产生的根源41.1企业信用危机的概念41.2企业信用危机的根源42企业信用危机的典型案例和分析62.1企业信用危机的典型案例62.2企业是如何应对信用危机的63.企业信用危机的综合治理83.1产权制度改革83.2建立完善的个人信用制度83.3建立全社会范围内的信用制度83.4建立企业内部监督机制93.5转变政府职能,加强监督、管理与立法9结束语10参考文献11最近几年中,中国很多企业爆发企业产品危机和损害人体的不良添加剂的发生,企业信用再一次被推到了风口浪尖之上。这不的不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现阶段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企业内在积累缺失和浪费资源,秩序不健全的经济模式下完成的。所以政府也提出要健康,有序的发展,不能只顾发展速度,忽视发展质量,下面我们就企业信用危机进行一下分析。1企业信用危机的概念和产生的根源1.1企业信用危机的概念狭义上,企业信用是指企业以按时还本付息为条件的借贷活动,即以企业为主体授受的直接信用,主要形式是以商业票据为工具的商业信用, 以债券为工具的企业债务信用和以股票为工具的企业股份信用。广义上,企业信用是指企业遵守诺言,实践成约,从而取得别人的信任,即诚实守信,讲信誉。本文我们主要从广义的角度来谈企业的信用。企业信用危机,是指在交易、交流过程中企业间承诺出现问题,对规矩、诚实、合作的期待落空,引发的社会普遍不信任现象。表现为社会商业道德下降,企业个体对正常商业交换恐惧,社会出现阻碍经济发展的“不敢买,不敢卖”现象,经济纠纷增多。1.2企业信用危机的根源要解释当前普遍性存在的信用危机现象,除了寻找企业本身个体非理性带来的承诺信任缺失外,更重要的是在企业之外更大范围内探求这种个体信任危机的社会根源。主要包括以下三点:1.2.1历史根源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是整个社会经济中唯一的产权主体,企业是附属于各级政府的社会基层组织,承担了纪律、道德、伦理的全面职能,是社会资源与权力的再分配系统,企业的宗旨就是贯彻上级的计划,它只对上级负责,没有参与外部竞争以求自身发展的目标,企业成员只是将眼睛盯住企业内部的分配,而分配的事实不公正,必然造就人们对本单位、其他职工的怨恨和不满。这样一种社会成员高度原子化的无信任的状态使在追求秩序中牺牲了自由与繁荣。当企业没有了交易与交换的自由空间,缺乏建立市场经济信用机制所需的社会土壤,信任几成无本之木。此可谓“先天发育不足”。1.2.2制度根源随着改革的逐渐深化,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格局的形成,企业的组织形式日趋多样化,打破了原有的单一产权结构,新旧体制转换过程中出现多重规则、多重秩序和制度冲突,导致了信用制度体系的混乱。而市场机制本身增加了市场交易的不确定性,信息不对称性往往导致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进而造成诸如“劣币驱逐良币”的市场失灵现象。在这样的制度环境下,追求短期利益是企业最优化的选择,大部分企业的短视行为使信用机制难以建立。这样,企业信用的滑坡导致两个结果,一是个人信用的丧失,二是社会信用水平的降低。企业是一个社会信用的微观载体,企业信用的滑坡,必然会渗透到社会各个层面,甚至产生腐败的温床,使人们对社会信任产生怀疑。1.2.3现实根源我国建立的市场经济经历了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的转轨时期,在这个时期中,许多计划经济的习惯行为,成为市场机制发生作用的一个抑制因素。表现在三个方面:1权力资本化。有经济学家尖锐的指出:凡是违法、违规长期普遍存在的地方,一定有执法者和违法者的串通,一定有执法者从违法行为的存在中获得利益。权力拥有者通过分享一部分租金与失信者“串通”,从而使失信者免于惩罚,市场机制对失信者行为的“过滤功能”失效,从而使信用机制产生的市场环境难以成长。2政策多变性。经济转轨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要进行经济政策和财政政策的相应调整,这就使企业生存的外部环境处于波动状态,企业无法对政府形成的稳定预期,一方面,企业的利益得不到政策制度的合理保障,“政策性亏损、政策性补贴”即是典型的例子;另一方面,客观上必然造成部分企业的短期投机行为,漠视企业信用的长期构建。3法律失范化。当前经济领域的法律法规一直处于建设完善的进程中,经济纠纷判决难以执行的情况普通存在,从而使法律失去威慑力,缺乏法律调整的领域失去了国家强制力的保障,单一道德维度的调整尚难以遏制人们的违法行为, 从而难以建立彼此之间的信任关系。2企业信用危机的典型案例和分析2.1企业信用危机的典型案例(1)酒鬼酒事件 最近21世纪网报道称,21世纪网在酒鬼酒实际控制人中糖集团的子公司北京中糖酒类有限公司购买了438元/瓶的酒鬼酒,并送上海天祥质量技术服务有限公司进行检测。检测报告显示,酒鬼酒中检测出3种塑化剂成分,分别为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DEHP)、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 (DIBP)和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送检的酒鬼酒中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含量为1.08/,超标260%。这个数字已严重危害到人体的健康。这也导致酒鬼酒在各地的大量下架和该公司股票的停牌等严重后果。(2)三鹿事件 2008年9月,由媒体率先曝光而后真相大白的“三鹿毒奶粉”事件震惊全国,甚至惊愕世界。仅仅初步统计,三鹿有毒奶粉就造成了3名婴幼儿死亡,多达3万多名婴幼儿身体受到损害。由此引发的三鹿事件最终导致三鹿的破产倒闭。在随后进一步的检测中发现:含三聚氰胺的奶制品生产企业多达20多家,其中不乏享有免检待遇的著名品牌,如伊利、蒙牛、光明等。婴幼儿是祖国的花朵、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他们饮用的奶制品竟含有毒成分。(3)安然事件 安然公司在2001年宣告破产之前,安然拥有约21000名雇员,是世界上最大的电力、天然气以及电讯公司之一,2000年披露的营业额达1010亿美元之巨。公司连续六年被财富杂志评选为“美国最具创新精神公司”,然而真正使安然公司在全世界声名大噪的,却是这个拥有上千亿资产的公司2002年在几周内破产。事件的起因竟然是一件在国内习以为常的财务数据造假事件。2001年年初,一家有着良好声誉的短期投资机构老板吉姆切欧斯公开对安然的盈利模式表示了怀疑。他指出:“虽然安然的业务看起来很辉煌,但实际上赚不到什么钱,也没有人能够说清安然是怎么赚钱的”。到了8月中旬,人们对于安然的疑问越来越多,并最终导致了股价下跌。11月8日,安然被迫承认做了假账,自1997年以来,安然虚报盈利共计近6亿美元。最终,安然于12月2日正式向法院申请破产保护,破产清单中所列资产高达498亿美元,成为美国历史上最大的破产企业。2.2企业是如何应对信用危机的我们以三鹿事件为依据进行分析:首先,自2008年年初,三鹿可能就开始销售有争议的问题奶粉。在媒体曝光前,三鹿集团并没有重视这次的危机事件,也没有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地去消除隐患与加强管理。同时也并没有建立突发事件管理的审查和监测,预警机制与制度,当企业出现问题时,必须第一时间向受害者道歉,承认自己的错误。三鹿集团犯了处理危机公关的一个关键性的错误,违背了速度第一原则。其次,三鹿陆续接到婴幼儿患肾结石等病状去医院治疗的信息后。没有即使拿出应急预案,同时没有坦诚公布,将掌握的信息完整,迅速地对外发布。三鹿集团并没有勇于承担应负的责任与采取补救措施,而是采取了一些封锁消息,欺骗民众的行为,这也显然为以后的三鹿事件的愈演愈烈埋下了伏笔。三鹿集团对于已潜在的危机并没有采取足够的重视。却欺瞒消费者,试图掩盖事实,这就违反了处理危机事件中迅速、主动、真诚与公众,媒体沟通的原则。再次,出现问题后没有统一的应对措施,前后言论不统一,导致信用进一步下降。由此可见,三鹿集团没有统一信息发布的口径,立场和表达方式,造成前后言论不一致的情况,大大降低了公众的信任度。同时又违背了权威证实原则。又是其处理信用危机中的败笔。三鹿集团没有制定并迅速启动全面,负责的危机管理方案,也没有作出果断决策,采取有效措施做好善后工作,大大的折损了组织的形象,使民众的舆论开始出现一边倒的现象。因此,企业在面对信用危机的突发事件时一定要冷静,及时的做出决定,否则不仅对消费者,同时对自己也是一种重大的损害。同时企业也应从中吸取教训,不能以牺牲消费者利益和自身发展前途为代价换取眼前的暂时利益。3.企业信用危机的综合治理有上述事件可以发现,企业对信用危机的管理和应对不应该掉以轻心。同时这也不是企业单方面就可以根除的问题,需要社会各界一起努力,所以结合各方面得到以下措施对信用危机进行综合治理。3.1产权制度改革加快产权制度改革,是建立完善的企业信用制度的前提条件明晰的产权制度的功能之一是为人们提供一个追求长期利益的稳定预期和重复搏弈的规则,产权是信用制度的前提。在产权不清晰,产权主体不明确的条件下,信用制度失去了发挥功能的基础,“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即使建立起形式完备的信用制度,它也不能发挥有效的作用。只有明晰的产权,企业才会具有追求长远利益的动力,才会有积极性构建企业信誉。3.2建立完善的个人信用制度完善的个人信用法律制度,是健全企业信用体系的基础保障个人信用制度是整个社会信用制度的重要内容,在完善相关立法的基础上,尽快建立个人信用管理的法律体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个人信用档案登记制度。建立统一的个人征信网络,实行个人信用实码制和计算机联网查询系统,以保证个人信用信息的真实性。2 个人信用评估制度。在遵守有关保护个人隐私的法律的前提下,成立商业性资信机构,实现个人信用信息的开放和商业化。在现代社会,一个人的信用资料已不再可能完全属于个人的隐私,不可能是他人不能问津的商业秘密。3相关配套法律制度。个人信用制度的良好运行离不开社会保障制度、住房制度、抵押贷款制度、保险制度等相关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这一点已在西方信用制度的演变过程中得到了证明。3.3建立全社会范围内的信用制度全社会范围内的信用机制,是企业信用制度的根本保证信任是早已存在的有共同道德感或价值观的社群的产物,是社会系统共同努力的结果。1宣传信用理念,在全社会树立信用至上的观念。信用从道义上的范畴上升为法律的范畴,是道德规范法律化的典型代表,信用既是一个法律问题,又是一个道德问题,欲提高我们社会、尤其是市场经济领域的信用水平, 也必须从道德建设和法制建设两个方面双管齐下,相互促进,加强信用理念宣传力度,使人们自觉遵守市场经济的信用原则,把信用道德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生要素和力量。2政府信用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信用机制的建立需要稳定的政策环境,应避免出现朝令夕改的现象,必须完善交易规则,让交易者在规范制度框架内行动,通过法律的确定性来树立企业对未来的可信赖预期,追求长期的发展而建设自身的企业信誉。3健全监督制约机制,规范约束中介机构行为。社会中介机构作为“经济警察”,自己必须遵守诚实守信的规则,行为要独立公正,不能向客户提供不准确的信息,做出不公正的评价,不能提供虚假的财务审计报告,所以规范中介机构的行为,对维护市场经济秩序是非常重要的。3.4建立企业内部监督机制系统、完善的企业信用管理体系,是重构企业信用体系的内在要求企业信任是一种责任,对企业来说,建立系统、完善的信用管理体系,是构筑企业良好信用的基石,是树立企业信用的硬件。1要有效发挥行业监管的作用。行业组织对企业信用的监管监督可以通过制定行业内部纪律性制度来规范行业内部成员,避免或降低成员及其之间不合理行为所造成的信用风险。2.要建立企业内部信用管理制度和组织机构。企业应着意加强内部信用建设,设立企业内部的信用专业管理部门,设定信用部门的管理权限, 由其具体负责企业的信用制度建设, 完善交易中的信用管理。3.5转变政府职能,加强监督、管理与立法转变政府职能, 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在信用管理和监督方面的作用。我国目前的许多社会经济组织如商会和行业协会对市场主体的约束力不够, 政府色彩太浓。要把各种与信用有关力量, 包括法律、制度、政策道德评价等有机结合起来, 共同促进信用体系的完善和发展, 制约和惩罚失信行为,增加市场主体的失信成本, 从而保证整个社会经济秩序的有效运行。政府需要站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的高度, 站在民族兴衰和现代化事业成败的高度大力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要严厉打击各种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的违法犯罪活动, 要抓住要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多维度分析光电工程师试题及答案
- 激光技术工程师证书考试的学习策略试题及答案
- 啤酒鉴定测试题及答案
- 药物化学考点快速回顾试题及答案
- 西医临床对症治疗试题及答案
- 药品不良反应的临床应对措施考试试题及答案
- 碎片化考试题及答案
- 腾讯校招笔试题及答案
- 西医临床考生激励试题及答案速查
- 细致入微的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试题及答案
- 日语专业的毕业论文
- 2025年郑州科技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含答案
- 膏方基本知识
- 卓有成效的管理知到课后答案智慧树章节测试答案2025年春青岛黄海学院
- 非遗蓝染中国非遗文化蓝染工艺介绍课件
- 第1课时 收获的季节(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一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 【博观研究院】2025年跨境进口保健品市场分析报告
- 牛奶的工艺流程
- 土地勘测定界技术方案
-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经验分享
- 公园物业管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