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助长课堂实录及反思.doc_第1页
苗助长课堂实录及反思.doc_第2页
苗助长课堂实录及反思.doc_第3页
苗助长课堂实录及反思.doc_第4页
苗助长课堂实录及反思.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苗助长课堂实录及反思 2006-2-28 13:20:00 | By: 祝禧 让思辩的花蕾绽放揠苗助长教学实录及反思 江苏省海门市东洲小学 祝禧 教学内容:苏教版三年级(下)24课一、谈话师:小朋友们喜欢寓言故事吗?你们知道哪些寓言故事呢?生:狐狸和乌鸦生:狮子和蚊子生:狐狸和葡萄师:寓言都很简短有趣,又都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我们书中的第24课有两则寓言。今天我们学习其中一则 (揭示课题。齐读课题。)二、初读 师:这里的“苗”“助”“长”分别是什么意思?生:苗是禾苗,助是帮助,长就是长大啦。师:对。如果你想让自己的禾苗长得快些,有什么好办法呢?生:我要给它浇浇水,施施肥。生:我还要给它拔拔草呢。生:我想我只要把禾苗稍微拔起一点点就行了。(众笑)师:古时候的宋国有一个农夫,他为了让禾苗长大,用的办法和我们刘青松小朋友想的办法是一样的,拔苗。拔苗又叫生:揠苗。师:揠苗助长又叫生:拔苗助长。师:拔苗真的能让禾苗长大吗?打开课文,自己轻声读读,读到你觉得很有意思的地方就多读几遍。师:谁来读?你觉得哪儿特别有意思?读给大家听。 (学生分别选择了文中的自然段阅读。其中樊知阳小朋友把“纳闷”的“纳”读成“耐”,让小朋友一起帮助他读了第三遍后读正确。)三、究因 师:这真是个有意思的故事。农夫费了很大劲去拔禾苗,为什么禾苗都枯死了呢?那还得从他种了禾苗后说起。谁来朗读第一自然段,看看农夫种了禾苗后是怎样的心情?(一生朗读。)生:他种了禾苗后十分焦急。生:我也是这样想的。师:自己读读第一自然段,边读边圈画,你们是从哪儿看出他急着想让禾苗长大的?(学生认真的读书,圈画。)师:你们是从哪儿看出他很急的呢?生:他“天天”到田边去看禾苗呢。生:还有“巴望”也看出他很急。生:他觉得禾苗一点也没有长。师:是“总觉得”禾苗一点没有长。生:还有“十分焦急”中也看出来的。师:小朋友们真会读书。读到“巴望”这个词,你好象看到了农夫什么样儿?生:我好像看到他在田边转来转去呢。生:我也好像看到他弯下腰在一棵禾苗前面眼巴巴的看着。师:我们读书就要这样读。读着读着好像看到了书中的人的样儿,这就叫读进书里去了。我们朗读这一段时,就要边读边想像他着急的样儿。(指导朗读第一句。)师:自己再读读这一段,读到哪儿你又好像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生:读到“他天天到田边去看”,我好像看到他天蒙蒙亮就去看禾苗。师:今天去了明天去吗?明天去了后天还去吗?大后天呢?生:去的,都去的。师:你们听到他和禾苗说了什么了吗?生:他说:禾苗呀禾苗,你怎么长这么慢呀,我都快急死啦。(众笑)生:我听到他在大声说:禾苗呀禾苗,你再不长,我可要采取措施啦。(众笑)师:农夫的样子都被我们看到了,他对禾苗说的话也被我们听到了!下面看老师写“十分焦急”的“焦”,看下面的四点像什么?生:(恍然大悟)像流下来的汗。师:像谁干什么去流下的汗?生:像农夫着急的去看,跑得很快流下的汗。师:真像,还像什么?生:还像火。师:这把火在哪儿烧呢?生:在这个农夫的心里。师:对呀,他急得呀,心里火急火燎的。还像什么?生:还像小禾苗,上半部分好像农夫在田边转来转去。师:嗯,还像什么呢?生:还像农夫去看禾苗,他跑得飞快,两只脚都变成四只脚啦。(众笑)师:咱们祖国的汉字多么形象,能让我们产生许多联想呢。在书上描红写一个“焦”字。注意写好这四点。师:我们再来读这一段,看谁能把他焦急的样儿读出来。谁来读?(一生朗读。)师:“可他总觉得禾苗一点儿也没有长,心里十分焦急。” 这一句读得还不够。禾苗是真的一点也没有长高吗?生:不是的,禾苗在长,但是天天去看,是看不见它在长的。师:为什么他总觉得禾苗一点儿也没有长高呢?再读读。(该学生再读。)师:这一回好多了。你脸上的表情就告诉了我。咱们一起读。(老师提示):如果你觉得就是这个人,做做动作也可以。 师:说一个人“急”还有好多成语呢。老师向大家介绍几个(词卡揭示:迫不及待、急于求成、急不可待、操之过急) 一起读一读。 四、感悟师:农夫是这么的操之过急,觉得禾苗是一点儿也没长大。于是他开始想办法了。他想啊想啊,好不容易想出了一个办法,是什么?生:拔苗!师:他是怎么拔的,对于这个办法你们有什么看法呢?和同桌说说你的看法。生:他是把禾苗一棵一棵往上拔的。我觉得他很傻的,禾苗应该在土里自己长大的呀。师:你说得很有道理。生:我觉得他的做法是不对的,你想让禾苗长大,只有认真去种呀,比如给它施施肥啦,浇浇水啦。把苗拔起来,禾苗不是吸收不到营养了吗?师:刘青松,一上课你说也想把禾苗稍微拔一点点的,现在听了大家的话,有什么想法没有?刘青松:我不想拔啦,拔苗要把苗拔死的。师:已经明白啦。可农夫不明白呀,他以为这是个好办法呢。所以一想出办法就急忙跑到田里(提示:怎么拔得?),从中午一直忙到天黑,累得(筋疲力尽)师:想一想,他累成什么样了?生:他累得骨头都散了架了。生:他累得腰都酸了。(师:那叫腰酸背疼)生:累得连回家的力气都没有了。(师:那叫有气无力)师:再来看这个“疲”字,是不是很容易记住了?(老师范写“疲”字。用彩笔标出“病字头”)生:哦,对的,他累得好像病了一场,一点力气也没有啦。师:他拔禾苗累得筋疲力尽。再来看看被他拔起的小禾苗,现在你们就是这一棵棵小禾苗了,你们会说什么呢?生:我会说师:你就直接说吧。(众笑)生:哎呀,疼死我啦,赶快把我放到土里去吧。(众笑)师:这棵小禾苗在伤心的哭呢!生:农夫呀农夫,你花了这么大的力气把我们拔起来,你会后悔的呀(众笑)再过一年我们就可以丰收啦。(众笑)师:不用一年的,只要几个月禾苗就会长大,就会有收获啦。可是农夫急得一天都等不及啦。生:你把我们拔起来,还想不想丰收啦?(众笑)师:这颗小禾苗在气愤地说。他可没听到禾苗的话,还满以为禾苗都长高了呢!回到家,他兴致勃勃地说, 师:(紧挨着“疲”字范写“勃”字,并用彩笔标出“勃”字右半部分的“力”)刚才农夫还是筋疲力尽的,现在哪来那么大的力气呢?生:他一想到禾苗长高了,就特别高兴。生:他以为禾苗长大了,力气又来了。师:那好,让我们把他兴致勃勃说的话读出来,他说话时一定还在用手比划着。大家可以做做手势,再兴致勃勃地说 五、明理师:禾苗真的长高了一大截吗?他的儿子很纳闷,心中会想什么呢?生:真的吗?一天功夫就会长高一大截吗?师:第二天跑到田里一看,所有的禾苗都(枯死了)。师:如果你就是农夫的儿子,看到禾苗全枯死了,心里一定有许多想法,回去会怎么开导你爸爸呢?农夫看到禾苗都枯死了,会伤心地说什么呢?听了儿子的话后,又会怎么说呢?同桌想像一下,演一演,看谁最能让爸爸明白自己错在哪里。(反馈表演:指名两生表演。)师引导:“儿子看到禾苗全都枯死了,就急匆匆地赶回家去“儿子”:爸爸,爸爸,禾苗全都枯死啦。“农夫”:不会吧,昨天还长高一大截呢。“儿子”:真的呀,不信,我带你看看去。看,这是不是枯死的禾苗。“农夫”:哎呀,真的死啦?怎么会死的呀?“儿子”:你把禾苗的根拔出来,它吸收不到营养就死啦。“农夫”:那赶快在禾苗的叶子上浇点水,让它活过来呀。“儿子”:那可不行呀。“农夫”:怎么不行?浇点水它就不会枯啦。(师见“儿子”愣住了,提醒:快告诉爸爸,禾苗是靠什么吸收水分禾营养的。)“儿子”:爸爸,我告诉你,禾苗是靠根吸收水分禾营养的,现在根都死啦,再浇也没有用啦。“农夫”:那怎么办呢?“儿子”:下回再种就不能拔苗啦。师:听着儿子的话,看着眼前枯死的禾苗,想着自己拔禾苗拔得那么辛苦,农夫好伤心,好难过,他叹了一口气说“农夫”:哎呀,早知现在何必当初呀(众笑)拔苗是不能让禾苗长大的呀。以后种禾苗我可得吸取教训啦。(学生鼓掌)师:是呀,禾苗的生长需要阳光、水分和养料,在土壤中慢慢长大,这是禾苗生长的规律。他急于求成、操之过急,所以坏了事儿。这个寓言告诉我们办其它事情也一样,都急不得。现在这个农夫是懊悔不已呀,他发誓以后再也不拔苗了。到了第二年,农夫又种禾苗了,这回,他吸取了上一次的教训。可是你们知道吗,农夫种的禾苗最后又都死了,禾苗怎么会死的呢?请小朋友们小组合作编一个新的寓言故事。看谁的故事编得棒。生:第二年,农夫又种禾苗啦,他吸取了教训,不去拔苗。他想,儿子不是说过不能急吗,就让他慢慢长大吧。于是农夫不去管不去问,田里长了许多杂草,禾苗的叶子上都是虫子啦。最后,禾苗又死啦。师:真棒,你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呢?生:不能一会儿这样,一会儿那样。师:明白了,办事情不能太性急,但是也不能走向另一端,为了怕犯错误,就连正常的事情也不去做了。六、拓展师:揠苗助长这个寓言故事是我国古代一个大学问家孟子写的,离现在已经有两千多年了。孟子的原文只用了短短41个字,可有意思了。听老师吟诵古文。宋人有悯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师:今天学的寓言就是根据这篇古文来的。自己对照我们今天学的课文读一读,再看看下面的解释。一定能读懂许多。(学生练读古文。)师:你读懂了哪些呢?生:我读懂了“宋人有悯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就是我们课文中的第一第二自然段。生:我读懂了茫茫然归,就是很疲劳地回家了。师:小朋友的收获真大,不仅读了课文,还读了古文呢。下面我们一起读。读的时候大家还可以晃晃小脑袋。(学生朗读时,纠正读音“矣”。)师:同学们,从远古时代起,许多国家,许多民族中就有了寓言,像我国的古代寓言,古希腊的伊索寓言,俄国伟大作家克雷洛夫的克雷洛夫寓言,法国寓言诗人拉封丹写的拉封丹寓言等等,充满智慧的人民又创造了许多现代寓言故事。(展示书籍),这些优秀的作品充满了智慧的故事和话语。有兴趣的,课后可以多找一些来读。 教后反思 新课程改革倡导我们要给学生终身收益的东西。什么才是让学生终身受益的东西呢?我以为,文化的品质与素养应该是一种更加可以让人终身受益的东西。寓言文化就是诸多文化现象中的一朵瑰丽的奇葩,是最具智慧的文化经典,它能引导儿童探寻意义,沐浴传统,丰富涵养,提升悟性,充满睿智和灵性地观照世界,表现世界。揠苗助长便是其中一则传统寓言。它展现了一个急于求成而揠苗助长的可笑而滑稽的农夫形象,让学生明白做事不能操之过急,违反规律的道理。著名语文教育家李吉林老师的一句话:要“把孩子教聪明了”。这里的聪明,我认为便是智慧的悟性。语文教学中就是要启迪儿童的悟性,激发儿童的灵感,在塑造优秀品质,陶冶优雅性情,培养宽广胸襟的过程中,让眼界更为开阔与高远,让心智更为聪颖与灵慧。 寓言教学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有儿童特点的哲学教育。儿童也有探求哲理的潜在欲望和能力,只是这种欲望和能力,离不开具体可感的形象支撑。帮助儿童学好寓言的最好策略是充分利用寓体的形象性,引导儿童在深切的感受中领会寓意。所以本课教学中,创设的一个个活动情境,就是要让学生充分感受农夫的可笑而又发人深思的形象,如品味“巴望”“天天”“总觉得”等具有讽刺意味的词语,想像“焦”字的四点像什么?或者角色互换,扮演农夫、小禾苗进行夸张式的表演或思考,寓言故事续编等,身临其境的去感悟、体会、想象角色的心理活动,在充分的感受中萌动直观的推论,获得心灵的顿悟。课堂教学的实效表明,在某种程度上,儿童就是小小哲学家,他们能在短时间内,创造出属于自己的寓言故事。能很清晰地明白农夫错误的原因,并从中明白故事的道理。因此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