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论证.doc_第1页
课题论证.doc_第2页
课题论证.doc_第3页
课题论证.doc_第4页
课题论证.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二、课题论证1、对研究课题的论证:国内外同类课题研究状况;本课题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本课题研究要达到的预定目标;研究的基本内容、重点和难点。国内外国类课题研究状况:目前,国外对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的现象关注较多,但还没有正式研究的课题。国内农村留守儿童的研究工作已经不少。但对产生的教育问题及其解决的专项研究还远远不够,不同地区往往各有特色,同一地区,留守学生现象也各有差别。2004年前后,中央教科所,四川、江苏、河南等地的个别专家学者,对农村留守儿童的一般问题进行了研究。2005年5月,全国妇联等单位组织召开了“中国农村留守学生社会支援行动研讨会”。近两年,国家农业部“留守儿童”总课题组正在研究着,四川省眉山市也在对“农村初中留守儿童的教育”进行课题研究,浙江省“代理家长与万名留守儿童结对关爱行动已经启动,安徽省有退休干部组建了“留守儿童助教中心”等等。这些实践和研究将为本课题提供很多的理论和经验。这些研究,重点探讨了农村留守学生的基本情况和他们面临的严重困难和问题,在呼吁社会各界积极关爱农村留守学生方面产生了较大影响。但是,也存在以下不足:(1)大量关注农村留守学生成长方式的消极面,缺乏对留守成长方式积极因素的研究。(2)大量关注当前农村留守学生的问题,缺乏面向过去和未来的纵向研究。 (3)大量关注问题的表面现象,对农村留守学生教育问题的研究缺乏深度和广度。(4)这些研究对如何解决农村留守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的研究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本课题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近年来,我校留守儿童特别是双亲留守儿童的人数每学期不断地增长,2006年春学期,全校留守儿童有98人。占全校人数的19,2006年秋学期留守儿童占全校人数21,2007年春学期占全校人数的268,2007年秋学期占全校人数的29。这个学期留守儿童人数为145人,占全校人数的30。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年级越低,留守儿童占的比例越重。这一系列惊人的数目,令我们触目惊心,这一路飚升的数据表明,留守儿童在我校急剧蔓延,也将意味着学校教育的形态根据实际生活面临一个异类的攻坚课题。我校的教育工作将面临新的教育变革。由于留守儿童与父母长期分离,小小年纪便得不到父母的关爱,家庭教育处于一片空白,家长不能随时了解和把握孩子的心理、思想变化。这种亲情的缺失使孩子变得孤僻、抑郁,甚至有一种被遗弃的感觉。这种情况下的孩子极易产生心理失衡、道德失范、行为失控甚至犯罪的倾向,于是表现出种种诸如厌学、逃学、道德滑坡等等不良的品质行为。学龄时期儿童的心理发震是人生心理发展的重要阶段,也是良好品质形成的重要时期,所以探索留守儿童心理禳教育韵策略对留守儿童进行正确的心理疏导使他们形成良好的品质,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当前我们学校教育工作中亟须解决酌阿题。本课题就是由此而产生的,并采用边实践研究边推广的形式进行。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操作性。本课题研究要达到的预定目标:总目标:通过课题的研究,针对我校留守儿童的心理和行为状况,分析主要问题及成因,探索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与良好品质形成的策略。主要目标:(1)探寻我校丌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使我校留守儿童形成良好的品质。(2)对个别有心理障碍、行为上有偏差的留守儿童,进行有针对性的个别咨询与辅导,为个案研究提供素材。(3)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将会使留守儿童的心理和其他儿童一样健康成长,逐渐形成健全的人格,同时对提高教师的教育科研水平会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l、通过调查分析,掌握所有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现状,找到影响他们心理健康的因素。2、探究本校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的心理现状以及他们各自表现出来的行为品质,进行比较找出差异,运用多种途径和方法进行研究。3、根据留守儿奄心理的突出障碍,进行排除使他们健康地成长。4、建立留守儿章的成长档案,进行个案跟踪研究。5、不同年龄段的留守儿童在环境适应过程中不同表现,研究各自的对策。6、探索使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及家庭教育形式成合力教育留守儿童的具体措施 课题研究的重点和难点:探究本校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的心理现状以及他们各自表现出来的行为晶质,进行比较找出差异,运用多种途径和方法进行研究。本课题研究要达至韵预定目标:总目标:通过课题的研究,针对我校留守儿童的心理和行为状况,分析主要心理问题及成因,探索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与良好品质形成的策略。主要目标:(1)探寻我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使我校留守儿童形成良好的品质(2)对个别有心理障碍、行为上有偏差的留守儿童,进行有针对性的个别咨询与辅导,为个案研究提供素材。(3)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将会使留守儿童的心理和其他儿童一样健康成长,逐渐形成健全的人格,同时对提高老师的教育科研水平会有很大的促进作用。2、对课题实施和完成条件的论证;已取得的相关研究成果;负责人的研究水平、组织能力和时间保证;参加者的研究水平和时间保证;配套资金、科研手段;课题组人员分工。l、已取得的相关研究成果。我校自2005年春学期就开始关注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2006年春学期开始建立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的个人档案,学校成立有“留守儿童之家”,并有专门负责人管理。经过多年的探索,在教育、管理留守儿童方面已积累有一定的经验,并得到了县局领导的认可,我校教导主任所写的专题报告关爱留守儿童 构建和谐校园获得在今年的南宁市德育工作会议上交流,并入编南宁市德育工作手册。所有这些将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宝贵的数握和材料。课题组成员中,有四位教师参加过2005年12月已结题的广西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小学语文听音想象作文教学研究的课题研究工作。曾有5篇教学论文发表在省级刊物上。有多篇教育教学论文获得县级、市级、自治区级、甚至国家级奖励。2、负责人研究水平、组织能力和时间保证。本课题的负责人是学校的教导主任,大专文化,小学高级教师,曾是我校参加广西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小学语文听音想象作文教学研究的子课题的负责人,不但有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而且有扎实的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和较强的科研能力。有多篇论文获省、市级以上奖励,有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无家庭负担,有充足的时间保证课题研究。3、参加者的研究水平和时间保证。本课题的参加者都是本校的第一线教师和班主任,他们都具有较高的理论研究水平和承担科研课题的能力、实践经验。参加的成员中有学校校长、副教导、少先队辅导员,承担教育科研课题的能力、实践经验。参加的成员中有学校校长、副教导、少先队辅导员,15位成员中有8位小学高级教师,7位小学一级教师。其中本科4人,大专9人,中师2人。本课题组成员队伍是一支老、中、青结合,政治业务素质较高,实践经验丰富,各有专长的教师队伍。所有课题研究的参加者都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从事课题研究工作。4、配套资金、科研手段本课题学校领导非常重视,并承诺课题研究所需一切经费均由学校统一承担。本校图书室有图书7800本,资料丰富,订有国内外报刊杂志五十多种,并有许多相关的参与文献,基本满足课题研究所需的参考资料,学校设有计算机室,课题参加者大部分配备了家庭电脑,能进行科研数据和资料的分析处理工作。5、课题组人员分工课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