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98H调试说明_第1页
9698H调试说明_第2页
9698H调试说明_第3页
9698H调试说明_第4页
9698H调试说明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文档关于61850远动装置RCS9698H的调试说明中西工程部 张海川 2007-6-13一. RCS9698H简介RCS9698H是新型变电站自动化通讯装置,原型是RCS9798,可以实现远动功能,可以取代RCS9698CD作为站内远动装置。RCS9698H组网方法同RCS9698CD,对下可以直接接到RCS9882,对上可以通过串口或者网口接到调度端。二. 调试步骤1. 下装程序打开装置面板,可以看到装置背板上对应每CPU都有一个跳线,把该跳线跳上(也可以抽出CPU1板,跳上JP13),复位装置或复位该CPU后,该CPU就进入FTP状态,把网线接在cpu板的第三个网口上,FTP地址固定为9,用FTP登陆后输入以下命令cd tffs0/prog 进入该CPU的tffs0盘符下的prog目录binput (程序存放路径)/vxworks 每个CPU板的写程序方法一样。(这是其中一种方法)2. 下装文件在tffs0文件夹下还有一个set目录,这个目录下放的是ftaddr.ini,ipaddr.ini和set.ini三个文件。一般需要修改的是ipaddr.ini,新程序下装重启装置后如果看到每个cpu的网口IP都为0,说明装置的ipaddr.ini文本太老,用ftp进入tffs0/set目录,删除该目录下的ipaddr.ini文本,然后重启装置,装置会自动生成一个新的ipaddr.ini文本,在面板上重新设置各个网口的IP地址就好了。3. 下装组态组态文本由两部分组成,分别为RCS9798.ini和ccu_工程间隔.cfg,组态下载方法和RCS9794相同,可以用组态工具下载也可以用FTP(进入FTP方法和下装程序的一样),只需要下载到CPU1就行了,其他板子从CPU1读取组态。.三. 组态说明1. 新建工程文件夹 Ini:文件夹里存放的是新建工程的初始信息文件,分四个文件夹:二次装置、规约、其他和一次设备(一般我们只关心二次装置和规约这两个文件夹),此外还有其他组态工具配置文件(对下通讯采用61850规约的组态,特别要注意“组态配置.ini”文件)。二次装置:该文件夹下存放的是通讯装置的配置文本,每种装置都有.txt和.cfg这两个文件。devlist.ini是装置列表文件,组态工具通过该文件读出装置,如果需要增加或者删除装置,只需在该文件里把装置名称增加或者删除。 规约:该文件夹下存放的是通讯的各种规约,包括对下与装置通讯的规约、对上与监控后台通讯和与调度通讯的规约等等。protocol.ini是规约列表文件,组态工具通过该文件读出规约,如果需要增加或者删除规约,只需在该文件里把规约名称增加或者删除。 组态配置.ini:在进行远动通讯组态的时候,如果对下采用61850规约进行网络通讯,需要在“组态配置.ini”文件的“装置总表扩展信息”中增加下图中红色框中的信息(即IP地址1、IP地址2和LD名称):增加信息在随后的组态工具介绍中会有详细说明。Project:该文件夹下存放的是组态文本,分别为RCS9798.ini和ccu_工程间隔.cfg,即要下装到RCS9698H里的文件。2. 远动组态:初始界面在点军变电站中,有两台RCS9794A和一台RCS9698H,因为这两种装置的原型是RCS9798,硬件上基本相同,连组态工具也是一样的,所以原先管理机地址是相同的。在这种情况下,出现RCS9794A和RCS9698H通讯异常的现象,后来把3个装置的管理机地址设成不同就把问题解决了。 添加装置添加装置比RCS9698CD多了一个步骤,从装置型号列表中挑选需要的装置,然后再对装置进行设置。 虚拟装置:一般远动组态只需要修改“复合信号虚装置”。这里的配置和RCS9698CD的虚拟设备的合成信号集合差不多。 规约配置: 串口设置:RCS9798组态工具V1.02可以对4块CPU板和3块COM板进行组态。板卡03对应的是第14块CPU板(最左边的CPU是第一块)。板卡0下的串口不是该CPU板上的串口,而是3块COM板上的串口,装置最右边的COM板是第一块,每个COM板有4个串口,从上往下是串口14,而从右往左依次是第二、三块COM板,共12个串口。但是,板卡1、板卡2和板卡3的串口都是本身板卡上的串口。对于RCS9698H,COM板主要是接收GPS报文和输出调度信息。不过,COM板输出的是数字信号,如果调度采用模拟信号传输,需要经过RCS9787转换成模拟信号。 点击左边树型结构中的串口,就会在右边窗口里出现该串口下的信息。每种规约的设置是在串口选择规约后,点击“可变信息”对规约进行设置。 上图中,在左边树型结构选中串口1,可以从最右边拉出第三窗口,该窗口下是所有装置的六遥信息,可以通过下拉框选择不同装置来挑选需要的信息,双击或者右键单击都可以把选中的信息放入规约组态中。在规约组态的窗口中,右键单击选中的信息,会弹出窗口:移动引用GIN、删除引用GIN和排序引用GIN。移动引用GIN是把选中的信息根据序号进行移动,删除引用GIN是把选中的信息从规约组态中除去,排序引用GIN是把规约组态中的信息根据装置地址从低到高自动排列。网络设置:RCS9698H可以配置四块CPU板,每块CPU板有4个网络口,满配置就是16个网络口。组态工具可以对16个网络口进行设置。如上图所示,左边树型中,“网络”带的网络连接是通过板卡0的四个网络口输出的,可以通过添加端口来增加网络连接,如果网络通讯采用完全相同配置,还可以在左边的树型结构里右键单击网络连接,进行”复制配置”和“粘贴配置”的操作。但是网络0,网络1,网络2,网络3并不等同于板卡0的第一,二,三,四个网络口。每种规约使用板卡的哪个网络口是在规约的可变信息中进行设置的,网卡1,2,3,4对应板卡的网口1,2,3,4。如下图所示: 注意:多个网络连接可以使用同一个网络口,但是前提是使用的规约必须是一样的。例如上图中的南网104调度网络连接有两个,都是使用网卡4(即板卡的第4个网络口)。不同的是在规约的可变信息里,主站的IP不同,即同一个网络输出,目的地不同。 RCS9698H对下通讯如果接的是61850的装置,就采用IEC61850对下规约。选择完规约后,从最右边拉出“装置总表”窗口,从其中选择通讯装置。选择完装置后,在该规约组态中填写IP地址1,IP地址2和LD名称。对于直接接到网络上的装置,只需填写IP地址1和IP地址2,不能重复。但是,通过转接装置(例如RCS9794A/B或者RCS9784)接到网络的装置,它们的IP地址就是转接装置的IP地址。如果几个装置接到同一转接装置上,会出现不同装置同一个IP地址的情况。此时,区分这些装置就根据LD名称了。LD名称命名规范是“Dip地址d+装置地址D装置类型”。ip地址:转接装置的地址;装置地址:装置与转接装置通讯使用的地址(即装置里串口通讯设置的地址);装置类型:可以在61850.exe工具里查看到,如下图所示: 小提示:LD名称还可以在后台ICD文本查看到,在文本里都会有类似的语句:,其中instd+装置地址D装置类型。 在左边树型结构中,选中某个装置,就可以对其的六遥信息的描述进行修改,其他地方都不能修改描述。 对时组态 一般RCS9698H与对时源通讯都是采用串口1。先对串口进行组态,然后在对时源处选择接收GPS报文的串口。 部分调度规约注意事项:广东101调度规约: 与9698C/D组态不同,遥测调度系数系数不是在可变信息里进行修改的,b是偏移量,K是远动放大系数。而且,与普通9700变电站不同的是,(注意!)61850的RCS970XC装置的遥测值是直接以一次值上送后台和远动装置的,而61850的RCS96XXC装置的遥测值是以二次值上送后台和远动装置的。由于考虑到精度问题,我们首先把上送到远动装置的遥测值进行放大,即乘以K值(但是不能大于可变信息中的遥测最大值),然后在调度端把放大的值还原。 系数处理的方法:101可变信息中,“遥测以32767作为最大值”设为1(设置为0表示最大值为65534),远动放大系数设置条件就是“遥测上送值远动放大系数(即K值)“生成文本”,就可以生成相应的文本,不过这个文本是没后缀名的,只需在加个.xls的后缀名就可以变成Excel表,就可以提供给调度了。 61850远动文本介绍 相对RCS9698C/D的远动文本,RCS9698G/H的远动文本多出上图中的红色部分。上图中,“FCDA=GGIO1$ST$Ind$stVal;CDC=SPS”是61850规约中装置的节点信息,RCS9698G/H根据这些信息到装置里找到相对应的点,这些信息相当于103规约中的FUN和INF的功能。 制作RCS9698/H远动文本可以参照后台文本来做。下面举例说明: RCS970XC测控装置:首先是遥信量,远动文本格式为“序号,分组号,条目号,遥信点名称,5,合,分,61850装置的节点信息。”其中,序号和条目号是一致的。而RCS970XC的开入14是定义好的,开入1是置检修,开入2是接触闭锁,开入3是远方/就地,开入4是手合同期,后面的遥信中有特殊的,一般是从开入7开始的(当然也可以通过编辑改为其他开入),就是关于断路器、刀闸和地刀位置的开人量,这些位置量一般都是双位置的,不能用于表示普通遥信。至于,61850装置的节点信息,可以参照同装置的后台ICD文本。下图就是61850的后台ICD文本的遥信部分:上图是后台ICD文本中遥信列表,只是有prefix、InClass、lnInst、doName和fc的信息。上图也是后台ICD文本中关于遥信的信息,多了遥信点名称和daName(即DAI name)。因此,结合两种信息可以较快制作远动文本。InClass是数据类型,对于RCS970XC测控装置的遥信,我们一般注意的是GGIO,LLN0,XCBR,XSWI。GGIO是表示普通遥信。LLN0是表示逻辑节点信息。XCBR是专门表示断路器位置的开入量,占用两个开入量。XSWI是专门表示刀闸和地刀位置的开入量,占用两个开入量。 lnInst是组号,在远动文本里是和InClass结合在一起的,例如GGIO1,GGIO2等等,表示第一组GGIO和第二组GGIO(注意:一组GGIO有8个开入量,即Ind至Ind7,但是中间的开入用于表示断路器、刀闸或者地刀的位置,一个XCBR或者XSWI就相当于两个GGIO,仍然按照原先的顺序继续往下排列,只是InClass、lnInst和doName不同而已。以上图为例,开入6的InClass为GGIO,lnInst为1,doName为Ind5,而接下来是表示断路器位置的开入量XCBR,占用了开入7和开入8,即GGIO1的Ind6和Ind7,如果下一个是普通遥信,那InClass为GGIO,lnInst为2,doName为Ind)。 doName是DO数据的名称,Ind是普通遥信,Loc是逻辑节点,Pos是专门的位置开入量。 daName是DA数据的名称,遥信里daName为stVal。 SPS是表示单点信息,DPS是表示双点信息。远动文本中,遥信的61850装置的节点信息格式可以总结为:FCDA=“prefix”+ “InClass”+“lnInst”$“fc”$“doName”$“daName”;CDC=SPS(或DPS)。接着,就是遥测部分。下图就是远动文本的遥测部分和61850的后台ICD文本的遥测部分:远动文本格式为“序号,分组号,条目号,遥测点名称,单位,5,61850装置的节点信息。”遥测的InClass是MMXU,fc是MX,doName有TotW、TotVAr、TotVA、TotPF、Hz、PPV、PhV和A。TotW是有功功率,TotVAr是无功功率,TotVA是视在功率,TotPF是功率因数,Hz是频率,PPV是线电压,PhV是相电压,A是电流。daName分成两部分或者四部分。在后台ICD文本里,以英文句号分开,但在远动文本里以$分开。远动文本中,遥测的61850装置的节点信息格式可以总结为:FCDA=“prefix”+ “InClass”+“lnInst”$“fc”$“doName”$“daName”。接着是遥控部分。远动文本格式为“序号,分组号,条目号,遥控点名称,5,合闸,分闸,FUN;INF;61850装置的节点信息。”遥控的InClass是CSWI,表示断路器、刀闸和地刀遥控量。fc为CO, doName为pos,daName为ctlVal,遥控的CDC为SPC。远动文本中,遥控的61850装置的节点信息格式可以总结为:FCDA=“InClass”+“lnInst”$“fc”$“doName”$“daName” $CDC=SPC。最后是特殊遥信部分。这部分和普通远动文本是一样的。 RCS9600C保护测控装置RCS9600C保护测控装置的远动文本基本和RCS970XC测控装置的远动文本一样。在后台ICD文本里,前后结合一起查看,就可以找到prefix、InClass、lnInst、fc、doName和daName的信息。遥信、运行告警和硬压板,格式为:FCDA= “prefix”+“InClass”+“lnInst”$“fc”$“doName”$“daName” $CDC=SPS。遥信的prefix是KR_,运行告警的prefix是WN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