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品质管理基础常识.doc_第1页
一些品质管理基础常识.doc_第2页
一些品质管理基础常识.doc_第3页
一些品质管理基础常识.doc_第4页
一些品质管理基础常识.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品质管理基础常识一、内容提要: 1、5W3H; 2、8D/5C报告 3、QC 旧七大手法 4、QC 新七大手法 5、ISO/TS16949 五大核心手册 6、10S/五常法 7、7M1E 8、SPC八大判异准则/三大判稳原则 9、IE 七大手法 10、ISO知识大总结 二、详细内容规纳: 1、5W3H思維模式: What,Where,When,Who,Why,How,How much,How feel (1)Why:为何-为什么要做?为什么要如此做(有没有更好的办法)? (做这项工作的原因或理由) (2)What:何事-什么事?做什么?准备什么?(即明确工作的内容和要达成的目标) (3)Where:何处-在何处着手进行最好?在哪里做?(工作发生的地点)? (4)When:何时-什么时候开始?什么时候完成? 什么时候检查?(时间) (5)Who:何人-谁去做? (由谁来承担、执行?)谁负责?谁来完成?(参加人、负责人)? (6)How:如何-如何做?如何提高效率?如何实施?方法怎样?(用什么方法进行)? (7)How much:何价-成本如何?达到怎样的效果(做到什么程度)? 数量如果?质量水平如何?费用产出如何? 概括:即为什么?是什么?何处?何时?由谁做?怎样做?成本多少?结果会怎样? 也就是:要明确工作/任务的原因、内容、空间位置、时间、执行对象、方法、成本。 再加上工作结果(how do you feel):工作结果预测,就成为5W3H 2、8D/5C报告 (一)8D报告: D0:准备 D1:成立改善小组 D2:问题描述 D3:暂时围堵行动 D4:根本原因 D5:制订永久对策; D6:实施/确认PCA D7:防止再发生 D8:结案并祝贺 (二)5C报告:5C报告是DELL为质量问题解决而提出来的,即五个C打头的英文字母的缩写:描述;围堵措施;原因;纠正措施;验证检查。相比于8D报告简单了些,但是基本思想相同 。 为了书写更优良的5C报告,需要遵守“5C”准则: C1:Correct(准确):每个组成部分的描述准确,不会引起误解; C2:Clear(清晰):每个组成部分的描述清晰,易于理解; C3:Concise(简洁):只包含必不可少的信息,不包括任何多余的内容; C4:Complete(完整):包含复现该缺陷的完整步骤和其他本质信息; C5:Consistent(一致):按照一致的格式书写全部缺陷报告。 3、QC 旧七大手法? 。鱼骨图(又叫鱼刺图、树枝图、特性要因图、因果图、石川图)(Characteristic Diagram):鱼骨追原因)。(寻找因果关系) 。层别法Stratification:层别作解析。 (按层分类,分别统计分析) 。柏拉图(排列图)Pareto Diagram:柏拉抓重点。 (找出“重要的少数”) 。查检表(检查表、查核表 )Check List:查检集数据。 (调查记录数据用以分析) 。散布图Scatter Diagram:散布看相关。 (找出两者的关系) 。直方图Histogram:直方显分布。 (了解数据分布与制程能力) 。管制图(控制图)Control Chart:管制找异常。 (了解制程变异) 4、QC 新七大手法 关系图法(关联图法); KJ法(亲和图法、卡片法); 系统图法(树图法); 矩阵图法; 矩阵数据分析法; PDPC法(Process Decision program chart 过程决策程序图法)或重大事故预测图法; 网络图法(又称网络计划技术法或矢线图也叫关键路线法) 5、ISO/TS16949 五大核心手册 、FMEA(潜在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Potential failure mode and effects Analysis); 、MSA(测量系统分析); 、SPC(统计制程管制)(Statistical Process Control); 、APQP(产品质量先期策划和控制计划)(Advanced Product Quality Planning (APQP) and Control Plan); 、PPAP(生产件批准程序)(Production Part Approval Process)五大手册中最重要的是APQP 6、10S/五常法 (一)、由5S续出来的10S 1S:整理(SEIRI) 2S:整顿(SEITON) 3S:清扫(SEIS0), 4S:清洁(SEIKETSI) 5S:素养(SHITSIJKE) 6S:安全(SAFETY) 7S:节约(SAVING)/速度(speed) 8S:服务(SERVlCE) 9S:满意(SATISFICATl0N) 10S:坚持 (二)五常法 五常法是用来维持质量环境的一种技术,西方国家称5S。香港人称为五常法,由于语文需要,故翻译了五个英文字,即Structurise, Systematise, Sanitise, Standardise, Self-discipline。在香港推行五常法,自然需要五个中文配合。也是我们平时所说:整理、整顿、清扫、清洁、修养。 中文 * 英语 (5-S) * 50点 * 庭实例 * 、常组织 Structurise 10 把不需要的东西抛掉或回仓 、常整顿 Systematise 10 30秒内就可找到文件 、常清洁 Sanitise 5 个人清楚卫生责任 、常规范 Standardise 15 贮藏的透明度 ; 、常自律 Self-discipline 10 每天运用五常法 7、7M1E. Man;人 Machine;机 Material;料 Method;法 Environment;环 现在说的5M1E是再加上测量(measure),如果再加上Management和Market,就是7M1E,这象5S一样,有不同续法 8、SPC八大判异准则/三大判稳原则 控制图八大判异准则提练(这是我自己总结的,在本论坛别处有发贴): 、2/3A(连续3点中有2点在中心线同一侧的B区外) 、4/5C(连续5点中有4点在中心线同一侧的C区以外) 、6连串(连续6点递增或递减,即连成一串) 、8缺C(连续8点在中心线两侧,但没有一点在C区中) 、9单侧(连续9点落在中心线同一侧) 、14交替(连续14点相邻点上下交替) 、15全C(连续15点在C区中心线上下,即全部在C区内) 、1界外(1点落在A区以外) 解说: 23456,AC连串串(连增或连减); -2/3、4/5、6分别对应A、C、连串串;即2/3A;4/5C;6连串。 81514,缺C全C交替转 -8、15、14分别对应缺C、全C、交替转;即8缺C;15全C;14上下交替。 9单侧,一点在外 -9点在同一侧;一点出A区外 23456,AC连串串; 81514,缺C全C交替转; 9单侧,一点在外。 (二)、控制图的判稳原则: 1.连续25点在控制线内; 2.连续35点最多有一点出界; 3.连续100点最多有两点出界。 满足上面任意一点都可以判定为稳态。 9、ISO知识大总结 ISO9000有几个主要的特性,概括起来就是“1个精髓和1个中心、2个基本点;3种特性、4个凡事和4大产品、5大模块、6个文件、8项原则”,我把它再简化为“112 344 568” 、一个精髓:说、写、做一致; 、一个中心: 以顾客为中心 、两个基本点:顾客满意和持续改进; w: 、三个特性:适宜性、充分性、有效性。 、四个凡事:凡事有人负责、凡事有章可循、凡事有据可查、凡事有人监督。 、四大产品:服务、软件、硬件、流程性材料。 、五大模块:(1个总过程,4个大过程): 质量管理体系; 管理职责;资源管理;产品实现;测量、分析和改进 、六个文件:ISO9000:2000版标准明确提出的6个程序文件必须制订: 文件控制程序、质量记录管理程序、内部审核程序、不合格品控制程序、纠正措施控制程序、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八项原则:以顾客为中心、领导的作用、全员参与、过程方法、系统管理、持续改进、以事实为依据、与供方互利的关系。 10、IE 七大手法 、程序分析; ; 、时间分析; 、动作分析 、流水线分析; 、稼动分析; 、物料分析; 、环境分析 11、常见表面处理的种类: 打磨(抛光) 电镀 喷涂/烤漆 热处理 PVD(真空镀膜) 喷砂 车纹 擦纹(拉丝) 氧化(上色) 亚光 做黑 批边 批花 12、RoHS符合性10步曲 第一步:确定企业产品与RoHS指令的关联度。(如果确定企业生产产品属于RoHS管辖范围,则进入第二步 第二步:在企业内部组建全公司范围的“符合性”团队。 第三步:建立企业RoHS符合性的声明。 第四步:建立企业内部RoHS符合性的实施计划。 第五步:评估企业的供应链与RoHS指令的关联度。 第六步:选择合资格的供应商。 第七步:建立供应链材料声明程序。 第八步:确保进行有限的检测和结果的有效性。 第九步:与客户交换RoHS指令符合性的数据信息 第十步:将RoHS指令符合性的策略融入公司整体运做。 即确定关联-建立团队-符合声明-计划-评估供应链-选择供应商-供应链声明-有限检测-交换信息-融入整体运作。同、收回房屋:1.承租人擅自将房屋转让或转借的;登鹳雀楼唐代: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译文及注释译文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 滔滔黄河朝着东海汹涌奔流。若想把千里的风光景物看够, 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注释鹳雀楼:旧址在山西永济县,楼高三层,前对中条山,下临黄河。传说常有鹳雀在此停留,故有此名。白日:太阳。依:依傍。尽:消失。 这句话是说太阳依傍山峦沉落。欲:想要得到某种东西或达到某种目的的愿望,但也有希望、想要的意思。穷:尽,使达到极点。千里目:眼界宽阔。更:替、换。(不是通常理解的“再”的意思)这首诗写诗人在登高望远中表现出来的不凡的胸襟抱负,反映了盛唐时期人们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其中,前两句写所见。“白日依山尽”写远景,写山,写的是登楼望见的景色,“黄河入海流”写近景,写水写得景象壮观,气势磅礴。这里,诗人运用极其朴素、极其浅显的语言,既高度形象又高度概括地把进入广大视野的万里河山,收入短短十个字中;而后人在千载之下读到这十个字时,也如临其地,如见其景,感到胸襟为之一开。首句写遥望一轮落日向着楼前一望无际、连绵起伏的群山西沉,在视野的尽头冉冉而没。这是天空景、远方景、西望景。次句写目送流经楼前下方的黄河奔腾咆哮、滚滚南来,又在远处折而东向,流归大海。这是由地面望到天边,由近望到远,由西望到东。这两句诗合起来,就把上下、远近、东西的景物,全都容纳进诗笔之下,使画面显得特别宽广,特别辽远。就次句诗而言,诗人身在鹳雀楼上,不可能望见黄河入海,句中写的是诗人目送黄河远去天边而产生的意中景,是把当前景与意中景溶合为一的写法。这样写,更增加了画面的广度和深度。而称太阳为“白日”,这是写实的笔调。落日衔山,云遮雾障,那本已减弱的太阳的光辉,此时显得更加暗淡,所以诗人直接观察到“白日”的奇景。至于“黄河”。当然也是写实。它宛若一条金色的飘带,飞舞于层峦叠嶂之间。诗人眼前所呈现的,是一幅溢光流彩、金碧交辉的壮丽图画。这幅图画还处于瞬息多变的动态之中。白日依山而尽,这仅仅是一个极短暂的过程;黄河向海而流,却是一种永恒的运动。如果说这种景色很美,那么,它便是一种动态的美,充满了无限生机的活泼的美。这不是所谓“定格”,不是被珍藏的化石或标本。读者深深地为诗人的大手笔所折服。后两句写所想。“欲穷千里目”,写诗人一种无止境探求的愿望,还想看得更远,看到目力所能达到的地方,唯一的办法就是要站得更高些,“更上一层楼”。“千里”“一层”,都是虚数,是诗人想象中纵横两方面的空间。“欲穷”“更上”词语中包含了多少希望,多少憧憬。这两句诗,是千古传诵的名句,既别翻新意,出人意表,又与前两句诗承接得十分自然、十分紧密;同时,在收尾处用一“楼”字,也起了点题作用,说明这是一首登楼诗。从这后半首诗,可推知前半首写的可能是在第二层楼所见,而诗人还想进一步穷目力所及看尽远方景物,更登上了楼的顶层。诗句看来只是平铺直叙地写出了这一登楼的过程,而含意深远,耐人探索。这里有诗人的向上进取的精神、高瞻远瞩的胸襟,也道出了要站得高才看得远的哲理。就全诗的写作特点而言,这首诗是日僧空海在文镜秘府论中所说的“景入理势”。有人说,诗忌说理。这应当只是说,诗歌不要生硬地、枯燥地、抽象地说理,而不是在诗歌中不能揭示和宣扬哲理。象这首诗,把道理与景物、情事溶化得天衣无缝,使读者并不觉得它在说理,而理自在其中。这是根据诗歌特点、运用形象思维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