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我所欲也 (2)_第1页
鱼我所欲也 (2)_第2页
鱼我所欲也 (2)_第3页
鱼我所欲也 (2)_第4页
鱼我所欲也 (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鱼我所欲也 孟子告子上 本文是一篇论述道德标准和政治节操的说理散文 作者以严肃庄重的态度 生动磅礴的言语 阐述生死与 义 的关系 指出 义 的价值高于生命 一个正直的人 有道德修养的人 应当为义而生 为义而死 在必要时要 舍生取义 而不能 见利忘义 不辨礼义而贪求富贵的行为是不足取的 一 解题 孟子的哲学思想属于主观唯心主义 最具代表性的是他的 性善论 认为人生来就有善良的本性 他说 人性之善也 犹水之就下也 人无有不善 水无有不下 还说 恻隐之心 仁也 羞恶之心 义也 恭敬之心 礼也 是非之心 智也 仁义礼智 非由外铄 给与 我也 我固有之也 孟子的人性说中有合理的成分 他特别强调后天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 以及自我修养的作用 认为 逸居而无教 则近于禽兽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要求人们反躬自求 养浩然之气 做到 舍生取义 富贵不能淫 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 二 知识窗 孟子的性善说 三 通读课文 理解词语 疏通文意 1 正音 一箪 d n 食 一豆羹 g ng 蹴 c 尔而与之 乞人不屑 xi 也 2 通假字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辩 通 辨 辨别故患有所不辟也 辟 通 避 躲避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得 通 德 恩惠 作动词 感激 之意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与 通 欤 语气词乡为身死而不受 乡 通 向 从前 3 辨析词义 二者不可得兼 兼 同时得到 有几样东西 所欲有甚于生者 甚 超过 厉害 死亦我所恶 恶 讨厌 憎恨 贤者能勿丧耳 丧 丢掉 乞人不屑也 不屑 因轻视不敢接受 此之谓失其本心 本心 本来的心愿 这里指本性 良心 4 一词多义 所识贫乏者得我与呼尔而与之 与 与 通 欤 做疑问语气词 给 动词 蹴尔而与之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而 承接连词 不译 转折连词 却 所欲有甚于生者万钟于我何加焉 于 介词 比 介词 对于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是亦不可以已乎 是 代词 这种 这个 代词 这种做法 得 二者不可得兼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得到 拥有 通 德 感激 为 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w i 为了 w i 做 如使 人之所欲 莫甚于生呼尔 而与之 行道之人 弗受 万钟 则不辨礼义 而受之 今 为所识穷乏者得我 而为之 5 读准下列句子的节奏 鱼 我所欲也 熊掌 亦我所欲也 鱼 是我喜爱的东西 熊掌 也是我喜爱的东西二者不可得兼 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如果 两种东西不能同时得到 那么 我要 舍弃鱼而选取熊掌 生 亦我所欲也 义 亦我所欲也 生命也是我喜爱的东西 正义也是我喜爱的东西 二者不可得兼 舍生而取义者也 如果 两种东西不能同时得到 那么 我要 舍弃生命而选取正义 6 参考译文 生亦我所欲 所欲有甚于生者 故不为苟得也 生命也是我喜爱的 然而 我喜爱的还有比生命更为重要的 所以我不去干苟且偷生的事情 死亦我所恶 所恶有甚于死者 故患有所不避也死亡也 是 我厌恶的事情 但我 所厌恶的 还有比死亡更为厉害的 所以祸患 我 也有不躲避的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如果人们喜爱的没有比生命更重要的 那么凡是可以用来保全生命的方法 有 什么不可以采用呢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 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 如果人们厌恶的事情没有比死亡更厉害的 那么一切可以用来躲避祸患 而保全性命 的手段 有 什么不能做 的 呢 一箪食 一豆羹 得之则生 弗得则死 一筐饭 一碗汤 得到它就能活下去 得不到它就要死亡 呼尔而与之 行道之人弗受 蹴尔而与之 乞人不屑也 然而如果 轻蔑地呵叱着给别人 吃 饥饿的 过路人也不会接受 如果 用脚践踏过再给人 吃 即使 乞丐 也 不愿意 接受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万钟于我何加焉 万钟的俸禄如果不分辨 是否符合 礼义就接受它 这 万钟的俸禄对于我 有 什么益处呢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 通过某种方法就 可以 生存 然而却有人不采用它 通过某种手段就 可以 躲避祸患 然而却有人不采用它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 所恶有甚于死者 所以 人们 所喜爱的东西有比生命更 重要的 人们 厌恶的事情有比死亡更厉害的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人皆有之 贤者能勿丧耳 不仅仅贤德的人有这种思想 人人都有这种思想 只不过 贤德的人能够 坚守这种品德 使它不致丧失罢了 为宫室之美 妻妾之奉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是为了宫室的华美 妻妾的侍奉 所认识的贫困的人感激我 的恩德 而接受它 吗 乡为身死而不受 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从前 我 为了 礼义 宁愿死也不肯接受 施舍 现在却为了宫室的华美而接受了 乡为身死而不受 今为妻妾之奉为之 从前 我 为了 礼义 宁愿死也不肯接受 施舍 现在为了 能有 妻妾的待奉 而 接受了 乡为身死而不受 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从前 我 为了 礼义 宁愿死也不肯接受 施舍 现在 却 为了所认识的贫困的人感激我 的恩德 而接受了 是亦不可以已乎 此之谓失其本心 这种 做法 不也是可以停止了吗 如果这样做了 这就叫做丧失了人的本性 礼记 檀弓下 齐大饥 黔敖为食於路 以待饿者而食之 有饿者蒙袂辑屦 贸贸然来 默敖左奉食 右执饮 曰 嗟 来食 扬其目而视之曰 予唯不食嗟来之食 以至於斯也 从而谢焉 终不食而死 齐国发生严重灾荒 富人黔敖熬了粥摆在大路边 用来给路过饥饿的人吃 过了很久 有个饥饿的人用袖子蒙着脸 拖着鞋子 昏昏沉沉地走来 黔敖左手拿着食物 右手端着汤 说道 喂 来吃吧 饥民 抬起头瞪大他的眼睛 盯着看着他 说 我就是因为不愿意吃带有侮辱性的施舍 才落到这个地步 于是断然谢绝 最后因为没有吃的饿死了 四 再读课文 研讨问题 1 第一段中作者提出了什么观点 2 开头写 鱼我所欲也 熊掌亦我所欲也 作用是什么 这属于什么论证 引出下面的论述 使说理更生动 比喻论证 3 为什么要 舍生取义 作者有哪些理由 舍生而取义 一 研读第1段 孟子强调要 不为苟得 的原因是 患有所不避 的原因是 在 生 与 义 相冲突时 孟子的主张是 在 舍生取义 的问题上 孟子认为贤者与一般人的不同在于 生亦我所欲 所欲有甚于生者 死亦我所恶 所恶有甚于死者 舍生而取义 贤者能勿丧耳 4 用原文回答问题 舍生取义 所欲有甚于生者 故不为苟得 所恶有甚于死者 故患有所不避也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由是则可以避患者而有不为也 人皆有之 正面 反面 论点 5 归纳 1 作者列举了哪些论据 试用简要的语言加以概括 2 本段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二 研读第2段 事实论据 见课文 举例论证 正反对比论证 3 为什么 呼尔 蹴尔 之物 行道之人弗受 乞人不屑 因为这是带侮辱性的举动 损害人格和自尊 所以他们 弗受 不屑 4 历史上 当今社会的哪些人属于舍生取义的忠贞者 他们的言行对你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义存于心 举例论证 见利忘义 正 反 对比论证 不食嗟来之食 行道之人 乞人 贪恋万钟之禄 宫室之美 妻妾之奉 所识穷乏者得我 排比 5 归纳 1 孟子为何如此看重 义 孟子主性善 义 是其性善说的主要内容之一 他曾说过 恻隐之心 人皆有之 羞恶之心 人皆有之 恭敬之心 人皆有之 是非之心 人皆有之 恻隐之心 仁也 羞恶之心 义也 恭敬之心 礼也 是非之心智也 仁义礼智 非由外铄我也 我固有之也 弗思耳矣 他认为 仁义 礼义 道义 正义 忠义等是人先天就具有的本性 所以人们应该保持这种比生命更重要的向善向义之心 应重义轻利 舍生取义 三 讨论 请模仿这首诗概括本文所谈论的物欲 生命 礼义三者之关系 生命诚可贵 爱情价更高 若为自由故 二者皆可抛 万钟诚可贵 生命价更高 若为礼义故 二者皆可抛 下面一首诗是匈牙利诗人裴多菲写的 表现了仁人志士对自由的坚定追求 2 巩固练习 五 小结 文章先以鱼和熊掌为喻 引出义比生命更重要 论述人不可苟且偷生 而应该保持本心 即 舍生取义 又以 一箪食 一豆羹 为喻 论述舍生取义之心人皆有之 贵在保持而不丧失 那种不顾礼义 只求私欲的行为 是可耻的 比喻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 深入浅出逻辑严密气势充沛主题鲜明 论证方法 特点 六 结语 孟子提倡的 舍生取义 和孔子提倡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