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尿药_第1页
利尿药_第2页
利尿药_第3页
利尿药_第4页
利尿药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节 利尿药,肾小体 肾小球(毛细血管球) 肾小囊(内层、囊腔、外层) 肾单位 近端小管 近曲小管 髓袢降支粗段 肾小管 髓袢细段 髓袢降支细段 髓 髓袢升支细段 袢 远端小管 髓袢升支粗段 远曲小管,集合管不包括在肾单位内,但在功能上与肾单位密切相连。,一 、肾脏结构,尿的生成过程: 1.肾小球的滤过作用 2.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作用 3.肾小管和集合管的分泌作用,二、尿液的生成,(一)、肾小球的滤过功能,滤过:指血液流过肾小球时,血浆中水分和小分子物质通过滤过膜进入肾小囊形成原尿的过程。,肾小管的重吸收:指小管超滤液中的物质流经肾小管和集合管时,被重新转运回到血液的过程。,(二)、肾小管与集合管的重吸收功能,(1)葡萄糖的重吸收1.重吸收部位:仅限于近曲 小管(尤其前半段)。2.重吸收方式:易化扩散。,葡萄糖,小管上皮细胞内,K+,Na+,管周膜泵,载体,1、近曲小管中的物质重吸收,3.葡萄糖重吸收的特点: 具有一定的限度,(2)Na+的重吸收,K+,Na+,小管上皮细胞内,基底膜,侧 膜,主动转运 易化扩散,(三)Cl-的重吸收 机制:被动过程。 由于Na+、葡萄糖、氨基酸等物质已在近曲小管的前半段主动重吸收后半段的管内外Cl-的浓度差(高2040%)Cl-顺浓度差经紧密连接处(称细胞旁路途径)进入细胞间隙。 由于Cl-的被动重吸收后半段的管内外电位差Na+在后半段顺电位差的被动重吸收。,(四)H2O的重吸收 重吸收机制:被动过程(渗透作用)。 重吸收特点: 类同Na+,具球-管平衡现象,即重吸收量始终为滤过量的6570%。 重吸收量不随机体的需要而被调节,故近曲小管水的重吸收量对终尿量的影响不大,而终尿量主要取决于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量。,(五)K+的重吸收 原尿中的K+绝大部分(70)在近端小管被重吸收入血,终尿中的K+主要是由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分泌的。,(六)HCO3-的重吸收 1.重吸收的机制:被动过程。 2.重吸收的特点:,HCO3-的重吸收,不是以HCO3-的形式而是以CO2的形式重吸收的; HCO3-的重吸收优先于Cl-的重吸收; HCO3-的重吸收与Na+-H+逆向交换呈正相关(H+分泌重吸收HCO3-)。,2、髓袢中的物质重吸收,髓袢降支细段: 对尿素、Na+不通透; 对水高度通透:水经水通道以渗透方式重吸收渗透压渐。,髓袢升支细段: 对水不通透; 对尿素中等通透; 对Na+高度通透:顺浓度差被动重吸收渗透压渐。,Na+K+Cl-,水,髓,Na+,尿素,髓袢升支粗段: 对水、尿素不通透; 对Na+通透性低; 但能以Na+2Cl-K+同向转运体方式的继发主动转运。,细胞内,Cl-,K+,Na+,3、远曲小管和集合管的物质重吸收,(1)远曲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 1).Na+的重吸收,远曲小管后段和集合管:Na+在管腔膜主要通过Na+通道进入细胞内,然后在管周膜由Na+泵泵出细胞而被重吸收。管腔膜的Na+通道可被氨氯吡咪(amiloride)抑制。,远曲小管初段:Na+在管腔膜由Na+-Cl-同向转运进入细胞内,然后在管周膜由Na+泵泵出细胞而被重吸收。Na+-Cl-的同向转运可被噻嗪类(thiazide)利尿剂所抑制。,(2).水的重吸收,特点: 重吸收量根据机体的需要而被调节; 重吸收量对终尿量的影响很大。,水通道,水通道,重吸收的量可被调节:醛固酮可增加管腔膜上的Na+通道数目,促进Na+易化扩散进入细胞;还可增强管周膜Na+泵的活性。保钠排钾保水作用,肾小管和集合管物质重吸收的总结,一、Na+重吸收,肾小管和集合管物质重吸收的总结,二、H2O重吸收,近曲小管水的重吸收量对终尿量的影响不大,而终尿量主要取决于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量。,(三)肾小管和集合管的分泌和排泄功能,分泌:小管上皮细胞通过新陈代谢,将所产生的物质分泌到小管液中的过程。排泄:小管上皮细胞将血液中原有的某些物质排入小管液的过程。一般统称为分泌,1.H+的分泌,H+分泌机制: 是主动分泌。Na+-H+交换,H+,NH3 +,NH4+,H+的分泌,H+泵,分泌H+助碱贮(泌H+促HCO3-重吸收排酸保碱)。 泌H+与泌K+呈负相关(竞争抑制)。 泌H+是有限度的:当小管液pH值4.5时,泌H+则停止。,H+分泌特点: 泌H+与重吸收HCO3-、Na+呈正相关,2.NH3的分泌 机制:单纯扩散,小管上皮细胞,NH3(氨),脂溶性,肾小管腔:NH3H+,NH4+Cl-NH4Cl,单纯扩散,NH3分泌特点: 泌NH3与泌H+呈正相关:即泌NH3促进H+-Na+交换,促进排酸保碱,调节机体酸碱平衡。 NH3扩散的量决定于管腔液与管周液的pH值:管腔液pH值较低时,NH3较易扩散。,3.K+的分泌K+分泌机制:是Na+-K+交换。管周膜Na+-K+泵的主动重吸收管外为正管内为负的电位差K+顺电-化学梯度分泌(易化扩散)入小管液,K+通道,Na+通道,Na+-K+泵,Na+-K+交换,K+分泌特点: 泌K+与泌H+呈负相关。 Na+-K+交换与Na+-H+交换具有竟争抑制。 酸中毒:Na+-H+,Na+-K+泌K+高血钾症 高血钾症:Na+-K+,Na+-H+泌H+酸中毒,当大量使用利尿药时,应注意适当补钾,以防止低血钾症的发生。,Na+-K+交换与Na+-H+交换,三、利尿药作用部位,作用于髓袢升支粗段髓质和皮质部,如呋噻米,布美它尼等;作用于近曲小管后端和远曲小管前端,如噻嗪类;作用于远曲小管,拮抗醛固酮作用,如螺内酯;抑制近曲小管碳酸酐酶,如乙酰唑胺;作用于远曲小管,阻断Na+通道,如阿米洛利,氨苯喋啶。,四、利尿药利尿作用机制,(一)呋噻米等强利尿药: 抑制髓袢升枝粗段K+- Na+-2Cl同向转运系统Na+重吸收髓袢对尿稀释作用与集合管对尿浓缩作用均排出,噻嗪类等中效利尿药抑制髓袢升枝粗段皮质部(运曲小管开始部)对NaCl重吸收肾稀释功能排出,弱效利尿药直接或间接抑制远曲小管、集合管的Na+-K+交换而排Na+、保K+,五 常用利尿药,一 强效利尿药常用药物: 呋塞米(furosemide,呋喃苯胺酸,速尿), 依他尼酸(etacrynic acid,利尿酸), 布美他尼(bumetanide), 依托唑啉(etozolin), 拖拉塞米(torasemide)等。上述药物化学结构各不相同,但其作用部位、作用机制、不良反应以及临床用途基本相似。,呋塞米,理化性质,酸性水解后 重氮化偶合,药理作用1. 利尿作用迅速、强大而短暂;2. 在髓袢升支粗段髓质和皮质部抑制Cl-及Na+的再吸收。干扰稀释和浓缩功能,使原尿中的NaCl、 K+明显增多排出量;3. 促进肾素释放,醛固酮增多,加重K+的排泄;4. 降低肾血管阻力,增加肾血流量。,用途1. 心、肝、肾病等各类严重水肿。2. 急性肺水肿和脑水肿。3. 预防急性肾功能衰竭和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初期少尿。4. 强迫利尿,加快毒物排泄、治疗药物中毒,不良反应水和电解质平衡紊乱,如低血钾、低血钠、低血氯性碱中毒、低血容量。2. 大量或快速静注可引起急性听力下降、永久性耳聋(避免与氨基苷类抗生素合用)3. 高尿酸血症。4. 胃肠道反应。,二 中效利尿药,常用药物: 氢氯噻嗪(Hydrochlorothiazide,HCT) 氯噻嗪(chlorothiazide) 氢氟噻嗪(hydroflumethiazide) 苄氟噻嗪(bendroflumethiazide) 环戊噻嗪(cyclopenthiazide) 氯噻酮(chlortalidon),氢氯噻嗪,理化性质,酸性固体稳定水解性鉴别反应,药理作用利尿作用中等、缓慢、持久。在髓袢升支粗段皮质部(远曲小管近端)抑制Cl-和Na+的再吸收,并减少尿Ca2+的排出。减少尿崩症病人的尿量。 4. 降压作用。,用途 1. 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水肿; 2. 尿崩症; 3. 治疗高血压不良反应 1. 可引起电解质紊乱,低血钾、低血钠、低血氯性碱中毒等 2. 血中高尿酸 3. 代谢变化:高血糖、高血脂 4. 其他,三 低效利尿药,常用药物:1.醛固酮拮抗剂: 螺内酯(spironolactone)2.阻滞远曲小管Na+通道: 氨苯蝶啶(triamterene) 阿米洛利(amiloride)3.碳酸酐酶抑制药: 乙酰唑胺(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