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鹦鹉洲长江大桥南锚碇工程地质勘察成果.doc_第1页
武汉鹦鹉洲长江大桥南锚碇工程地质勘察成果.doc_第2页
武汉鹦鹉洲长江大桥南锚碇工程地质勘察成果.doc_第3页
武汉鹦鹉洲长江大桥南锚碇工程地质勘察成果.doc_第4页
武汉鹦鹉洲长江大桥南锚碇工程地质勘察成果.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武汉鹦鹉洲长江大桥南锚碇工程地质勘察成果摘要:武汉鹦鹉洲长江大桥南锚碇采用重力式锚碇基础,圆形地下连续墙支护方案,地下连续墙外径68.0m,平均开挖深度约30米。为获得准确地质资料,设计前必须根据深基坑所在位置周围的建设条件,有针对性地进行工程地质勘察。本文介绍了主要勘察成果及分析评价。关键词:鹦鹉洲长江大桥;南锚碇;圆形地下连续墙;地质勘察中图文分类号:tu476+.3 文章标识码:a文章编号:pick to: wuhan parrot island yangtze river bridge south anchorage using gravity anchorage foundation, circular underground continuous wall supporting scheme, the underground continuous wall outside diameter 68.0m, the average excavation depth is about 30 meters. in order to obtain the accurate geology data, before the design, it must be based on location around the deep foundation pit construction conditions, in a targeted manner to engineering geological survey.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main survey results and analysis.key words: parrot island yangtze river bridge; south anchor; circular underground continuous wall; geological survey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1 引言武汉鹦鹉洲长江大桥全长约4000米,主桥采用2850m三塔悬索桥方案。主线桥设计双向8车道,主桥桥宽38米。南锚碇采用重力式锚碇基础,圆形地下连续墙支护方案,地下连续墙外径68.0m,墙厚1.5m,底板垫层30.0cm40.0cm,底板厚度6.0m,顶板厚度7.016.5m。基础进入微风化基岩35m。本次勘察重点为:查明南锚碇基岩的埋深、起伏、风化情况及基岩的完整性、渗透性等,为南锚碇基础及地下连续墙支护方案设计提供翔实的地质资料。2 勘察工作布置沿地连墙周边均匀布置10个钻孔,中心布置1个钻孔,在地连墙外围布置4个钻孔,共布置15个钻孔。进行单孔声波测试和压水试验,为了探查南锚碇基岩层的完整性和渗透性,获得透水率、渗透系数等水文地质参数,在南锚碇钻孔中,根据单孔声波测试结果进行分段压水试验。预计压水试验8段。选4组钻孔进行跨孔声波测试;选4组钻孔进行电磁波ct测试,查明岩体是否发育断裂及岩溶发育情况。3 南锚碇主要岩土层及物理力学性质锚碇区覆盖层主要为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相地层,揭露厚度10.9021.70m,根据时代成因及地层岩性,将第四系覆盖层自上而下分为两大层:大层为1-1杂填土(q4me);大层为全新统冲洪积层(q4al+pl),其中又细分为2个亚层(1层粉质黏土、1-1层粉质黏土、3层粉砂)。下伏基岩为基岩为三叠系下统大冶组(t1d)白云质灰岩。岩面起伏不大,高程0.08-2.84m,基岩强风化带不发育,中风化带发育一般,岩质较硬,工程地质性能较好。各地层空间分布详见图1南锚碇工程地质剖面图:图1 南锚碇工程地质剖面图本次勘察进行了相应的岩土室内试验,各岩土层物理力学试验指标见表1、表4 不良地质现象4.1砂土液化南锚碇以基岩为持力层,可液化土层对基础影响较小,因此无需进行专门的抗液化措施处理。4.2岩溶及地面塌陷钻探及物探资料未发现锚碇区场地下覆白云质灰岩有大的岩溶洞穴,不会产生地面塌陷。但是在地下水动水压力作用下,有可能引发周边地区岩溶地面塌陷的发生。5 工程地质条件评价5.1南锚碇场地稳定性和适宜性评价武汉地区属新构造微弱、地壳相对稳定的地区。工程场区的区域性长江断层f9,属非活动性断裂,对场地稳定性不会有大的影响;本区近期内发生强震的可能性不大。场区岩溶基本稳定,地面塌陷仅在局部发生,因此工程场地总体基本稳定。其次,工程桥址区下游已建成的武汉长江大桥和武汉长江二桥的建设和使用也未受其影响。因此,桥址区断裂对场地稳定性不会有影响。场区可液化土及岩溶等不良地质现象对桥梁而言易于处理,从而对桥梁工程影响较小,地形平坦,地基稳定,适宜本工程建设。锚碇基础以基岩作持力层,岩体稳定,厚度大,强度高,基岩面起伏较小,岩体总体较完整,地基较均匀。5.2南锚碇工程地质条件评价5.2.1 南锚碇基础型式南锚碇为重力式锚,采用圆形地下连续墙支护,地下连续墙外径68.0m,墙厚1.5m,底板垫层30.0cm40.0cm,底板厚度6.0m,顶板厚度7.016.5m。地连墙嵌入微风化基岩中一定深度。5.2.2南锚碇区工程地质条件(1)岩体质量:对岩体完整性及岩石质量指标进行评价。a、完整性评价:根据钻孔所取岩芯显示,岩体密闭微张型节理裂隙极发育,局部地段张性裂隙发育,裂隙面呈紫红色,多被泥质物或方解石充填。通过钻孔揭露显示岩体总体较完整,局部张性裂隙发育段岩体较破碎。b、岩石质量指标(rqd):通过岩芯rqd统计,中风化白云质灰岩rqd为51%;较破碎微风化岩体(1-2w1)rqd为69%;较完整微风化岩体(1-1w1)rqd为83%。(2)岩溶发育情况:锚碇区基岩为白云质灰岩,属于可溶岩。通过跨孔电磁波ct测试反演的成果图显示,在基岩区呈高吸收系数的异常区未见出现,较高吸收系数的主要有9处异常,分布在各剖面上,详见表3。总的来看,无大型岩溶洞穴发育。但是由于岩溶在同深度随机分布的特点,且场区周边是岩溶及地面塌陷易发区,因此不排除场区有小型溶洞发育的可能。5.3南锚碇区水文地质条件5.3.1地下水类型及特征根据含水介质孔隙类型和地下水的赋存条件,将区内地下水划分为上层滞水、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水、基岩裂隙水。(1)上层滞水:赋存于浅部人工填工中,无统一自由水面,接受大气降水和地面排水垂直下渗补给,水量较小。(2)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水:赋存于第四系砂层中,为主要地下水含水层,具微承压性,与长江水力联系密切,互补关系、季节性变化规律明显。本场区无地下水开采点,地下水主要往长江排泄,每年长江枯水期是地下水排泄的主要时段。(3)基岩裂隙水:主要赋存于基岩裂隙及溶蚀孔隙中。通过钻探、单孔声波测试及跨孔电磁波ct测试,结果表明,锚碇区基岩整体较完整,裂隙多为密闭型;但局部仍有岩体较破碎,张性裂隙发育。在张性裂隙密集段,基岩裂隙水局部富集,钻进过程中漏水严重。基岩裂隙水与长江水及上覆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水相连通,而且该层地下水具有承压性。5.3.2各岩土层渗透性初勘时在南锚碇进行了专门抽水试验,通过试验求得3层粉砂水文地质参数为:渗透系数k=3.22m/d(3.7310-3cm/s);影响半径r=350m,单位涌水量q=1.67m3/h.m。详勘对各土层进行室内试验,1层粉质黏土渗透系数k=5.0110-6cm/s;3层粉砂渗透系数k=4.9310-4cm/s。5.4基础持力层选择上覆土层1层软塑状粉质黏土、3层粉砂厚度小,且承载力低,不宜作为基础持力层;下伏基岩岩体较完整,承载力高,基底摩擦系数较大,变形小,是基础良好的持力层,锚碇基础应以基岩作为基础持力层,建议采用圆形地下连续墙支护方案,地下连续墙应嵌入中风化或微风化基岩中一定深度。5.5基础设计参数根据各种原位测试、试验结果,经综合分析,确定了各岩土层承载力、压缩模量、极限抗压强度的综合建议值见表4,抗剪强度指标c、标准值见表5。6地下水及其控制措施的建议(1)采用地下连续墙支护方案,形成竖向止水帷幕,将覆盖层中的上层滞水与松散岩类孔隙水隔开。建议对地连墙槽段接缝处外侧土层采用高压旋喷注浆进行止水处理。(2)勘察成果表明,锚碇区基岩完整性整体较好,较完整。但是,基底仍有可能遇到局部的较大涌水量,设计和施工需要做好止水方案。建议当遇到基岩裂隙水量较大时,应在基底岩体内进行水泥灌浆,形成厚度不小于2m的水平止水帷幕。(3)设计应充分考虑地下水对南锚碇施工过程中的影响,留有足够的地下水控制措施预案,确保工程安全。7 结论及施工建议(1)工程场区新构造活动较弱,穿过场区的断层f9属非全新活动性断裂,场地在工程上属于基本稳定区,地基稳定,适宜本工程建设。(2)工程场区地震基本烈度为度,南锚碇处场地类别为类,属抗震一般地段。(3)场区在地震烈度为度时,3粉砂可产生液化,液化等级为轻微,但南锚碇以基岩为持力层,可液化土层对基础较小,因此无需进行抗液化措施处理。(4)根据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j064-98)附录d有关规定判定场区江水及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无腐蚀性;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判别,场区江水及地下水对钢筋混凝土结构具微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具微腐蚀性。(5)建议锚碇基础以中风化或微风化基岩作为持力层,应进行干作业施工,确保基底混凝土与岩体紧密接触;地下连续墙支护结构应嵌入中风化或微风化基岩中一定深度。(6)由于锚碇场区距离八铺防洪墙很近,此处堤防为长江一级堤防,必要时采取对地连墙底部基岩进行灌浆或外围设防水墙等措施进行止水处理。(7)场地灰岩发育较多的溶蚀缝及溶蚀小孔洞,未见岩溶洞穴,钻孔揭示岩溶不发育。但锚碇区基岩局部张性节理裂隙发育,且锚碇场区附近武泰闸、陆家街等是武汉著名的岩溶及地面塌陷易发区,因此不排除在锚碇区有小型溶洞发育的可能,建议对潜在岩溶设计堵漏处理预案,确保工程安全。(8)锚碇区附近主要建筑物为居民住宅,采用噪音小的设备施工。同时施工过程中应注意泥浆排放问题,避免泥浆污染环境,对临近建筑物及管线采取保护措施。(9)在施工中实施严密的监测系统,对地下连续墙、支撑系统、坑外土及水压力、坑外地基土及附近建筑物的沉降等进行监测,以确保基础工程在施工、运行中的安全。参考文献:1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