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市场营销员业务知识部分-吴凤修.doc_第1页
电信市场营销员业务知识部分-吴凤修.doc_第2页
电信市场营销员业务知识部分-吴凤修.doc_第3页
电信市场营销员业务知识部分-吴凤修.doc_第4页
电信市场营销员业务知识部分-吴凤修.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五章 固定电话网业务第一节 电话网与电话业务五级知识要点:1电话网的组成,本地电话网、长途电话网、国际电话网概念。(p334)电话网的组成:本地电话网、长途电话网、国际电话网本地电话网:本地电话网是指在同一长途编号区内的网络,由端局、汇接局、用户线、局间中继线组成,不包括长途交换中心。长途电话网:长途电话网是指在不同的长途编号区之间通话的网络,由设置在各本地区域内的长途交换中心组成,承担不同本地网间的国内长途电话业务。国际电话网:国际电话网由设置在各个国家的国际接口局组成。国际接口局负责来往于国内和国外的国际电话,也可以转接另外两个国家之间的电话。2虚拟用户交换机的业务描述。(p334)(1)用户交换机或集体电话面临的问题:(p334)(2)虚拟用户交换机:又称作集中式用户交换机(Centrex),是数字程控交换机的一项新功能。他能将原先建立在用户端的小交换机网纳入大网,使用户成为既可以对外“分散交换”,又可对内“集中交换”的分机用户群。3程控交换机提供的新业务。(p336) (1) 缩位拨号(2) 热线服务(3) 呼出限制(4) 免打扰服务(5) 查找恶意呼叫(6) 闹钟服务(7) 无应答呼叫前转(8) 无条件呼叫前转 (9) 遇忙呼叫前(10) 遇忙回叫(11) 呼叫等待(12) 三方通话(13) 会议电话(14) 主叫号码显示(15) 主叫号码显示限制4虚拟用户交换机提供的业务。(p335)分为:基本业务和补充业务两种。基本业务:(p335)补充业务及其主要功能:(p336)5PBX与虚拟用户交换机的比较。PBX:用户交换机,是机关、企业等为了方便内部通信,安装的用户小交换机。其不足之处(p336)。虚拟用户交换机:将原先建立在用户端的小交换机网纳入大网,用户端不装任何小交换机。其克服了PBX的不足之处。设备占用空间: 空间大,需机房电源、空调; 空间小,无需专门电源、空调。设备维护 :用户承担; 电信局承担。功能增强 :无法提高; 随公众电信网的发展而增强。电话扩容: 受小交换机限制; 扩容方便。通信故障概率: 故障可能性较大; 故障可能性较小。话务拥塞 :可能; 无。接线 :需话务员; 自动/人工。接通率 :接通率较低,受中继线数量限制; 接通率高。独立外线直拨号码: 无; 有。立即计费: 通过用户小交换机提供; 通过局用交换机提供。软硬件升级及维护: 由用户与厂家协商解决,需投入较大费用,且交换机有一定使用年限(一般3-6年); 由电信局负责,与电信公用电话网同步升级,安全、可靠,无需另行投资,无淘汰之忧 四级知识要点:6电话网中包括哪些基本技术。(本节没有介绍)传输和交换是电话网最基本和重要的技术。7电话网中有哪几种传输媒介。(本节没有介绍)电信网中有多种传输媒介,包括双绞线、铜轴线、光纤以及无线传输。8程控交换机的特点。(本节没有介绍)程控交换机有许多优越性,主要为:* 提供许多新的用户服务性能* 维护管理方便、可靠性高* 灵活性大,易于修改和增加新功能* 体积小、重量轻、耗电省* 易于维护9综合业务数字网的定义及综合业务数字网提供的业务。(本节没有介绍)定义:ISDN在电话综合数字网的基础上演变而成,提供端到端的数字连接以支持一系列广泛的业务,为用户入网定义了一组有限的标准多用途用户-网络接口。ISDN实现了用同一个网络综合不同的业务,如数字电话、用户电报、用户传真、可视电话、会议电视等,实现了从话音业务到非话业务的飞跃。ISDN在用户环路上提供2B+D和30B+D的数字传输,B通道用于传送用户信息,D通道主要用于传送控制信息,也可以传送数据分组。终端可通过2B+D接口和30B+D接口接入到ISDN,因此ISDN通常只能提供一次群速率以内的电信业务,实现低速业务的综合。ISDN提供的业务可以分为以下三类:承载业务:是单纯的信息传送业务如电路交换的承载业务、分组交换的承载业务等。用户终端业务:是直接面向用户的通信或信息处理业务,如数字电话、可视图文、会议电视等。补充业务:是附加在承载业务和用户终端业务上的功能,不能单独存在,可以为用户提供更为丰富和方便的服务,如呼叫转移、三方通话、主叫号码显示等。10虚拟用户交换机的特点。(p338)一机两号:Centrex系统的用户同时拥有两个号码,一个是市内外线电话号码,另一个是内部分机号码(通常为外线号码的后4位),可方便用户使用。Centrex专用网内部的呼叫,可以拨内部的分机号,也可直拨外线,此时需要加拨一位外线代码,通常为0。组网灵活:Centrex业务组网灵活,能方便地增加或减少容量,以适应通信要求的变化。节省投资、可享受专业化服务: 与公网技术同步发展,业务种类多:业务更新方便快捷、适应性强:方便管理分机用户:可实现家庭办公:11PBX与虚拟用户交换机经济性的比较。(p338)虚拟用户交换机可以为用户节省设备费用、设备线路等的维护费用、维护人员的费用等。12PBX与虚拟用户交换机技术性能的比较。(p338)虚拟用户交换机组网灵活、提供业务种类多、与共网技术同步进步、业务更新方便等。第二节 智能电话业务五级知识要点:1智能业务概念。(p340)是指智能网为固定电话网拓展的新业务。2我国智能网向用户提供的业务种类。(p340)我国智能网向用户提供了国际智能业务、国内智能业务、省内智能业务。几种重要的智能电话业务:(1)记账卡呼叫业务(p340)记账卡呼叫业务允许用户在任何一部电话机上呼叫而不必立刻支付电话费,而是将话费记在规定的帐号上。200业务:是一种自动密码记账长途电话直拨业务,通过智能平台或智能网实现。A类卡(又称信誉用户或按月付费用户):经电信部门信誉审核认可,对一般已装有市话的用户,实行先使用后付费,采用帐单按月付费方式。B类卡(又称预付话费用户):用户在申请电话卡时,预先交纳一定数额的话费(如国际电话500元;国内电话100元,多存不限),实行先预付后使用的方式,费用使用完后可再预付继续使用。C类卡(又称一次付费用户或现金卡):用户在电信窗口即买即可使用。它有一定面值,分别为:20元、50元、100元、200元等,需在规定时间内使用,卡上的费用用完后,该卡即失效。300业务:是在智能网上向社会开放的记账式电话卡业务。和200业务相比,300业务具备更多的功能,尤其是能实现全国范围的联网。A类用户(按月付费用户):已安装电话的用户申请300电话业务,经电信部门信誉审核符合要求后,可凭电话缴费单按月缴纳话费。B类用户(预付话费用户):用户申请本业务时,须预付一定的电话费,使用时按次计费扣除。费用使用完后用户须再交预付费才能继续使用 C类用户(一次付费用户或现金卡用户)-用户购卡时只需按卡上面值付费(如20、50、100、200元等),并在规定时间内使用。201业务:是为校园中广大学生所提供的方便可靠的通信方式。是从300业务中派生出来的,相当于300业务中的C类卡。记账卡业务比较:(p341)相同点、不同点、300业务的特殊功能。(2)虚拟专用网业务(p342)虚拟专用网VPN(600业务)是指利用公用电话网的用户线和交换设备等资源构成一个能在一个用户群内进行相互通信联系的逻辑上的专用网络(不受地理位置的限制)。(3)受话人付费电话业务(800业务)(p342)是指主叫用户不需付费而由被叫用户集中支付电话费的通信方式。800用户号码唯一,10位号码:800KN1N2ABCD。(4)108业务(p342)是国际直拨受话人付费电话(含信用卡电话)业务。四级知识要点:3智能业务的三种实施方式:传统方式:在传统方式中,每增加一种新业务就需要在交换机中增加相应的软件,有时还需要提供相应的硬件,因此新业务的引入周期较长、灵活性较低且成本很高。智能平台方式:(p344)是附加在电信网上的专用的业务提供设备,如168语音平台。该方式将业务交换、业务控制、语音处理等功能都集中于一个平台之上,可避免传统方式提供新业务的不灵活性,且可以降低业务提供周期。 智能网方式:(p345)将基本呼叫处理和业务控制分开,智能业务的提供、修改以及管理等功能全部集中于智能网,程控交换机节点只完成基本呼叫处理,而与业务提供无直接关联。4智能网的定义智能网(IN-Intelligent Network)是在原有通信网络的基础上为快速、方便、经济、灵活地提供新的电信业务而设置的一种附加网络。5智能网的特点(本节没有介绍)业务控制与交换机分离:增加新业务时只需修改SCP中的业务逻辑和相关数据,而不需修改交换机的软件。集中管理和分布式智能:公用数据库集中设置,便于集中管理业务,用户数据可分布设置。可以快速提供新业务:采用一系列新的业务设计、生成、提供方法,提供与业务无关的模块作为最基本的单元。多方参与业务的生成:电信部门、业务提供者和用户可使用高级用户控制功能修改和制定新业务。各功能实体间采用INAP协议:便于不同厂商设备之间的互连。用户和网络终端不再是一对一的关系:业务可以直接提供给用户。6智能网的应用范围(p340)智能网既可以为现有的公用电话网(PSTN)、公用分组交换网(PSPDN)、服务,也可以为窄带综合业务数字网(N-ISDN)服务,还可以为宽带的综合业务数字网(B-ISDN)和公用移动通信网(PLMN)服务。7智能网方式实现800业务(p345)*实现800号呼叫时,需将800KNlN2ABCD送到SSP* 由SSP将800KNlN2ABCD传送给SCP* SCP通过数据库将此号码翻译成实际的电话号码01012345678,并回送SSP* 由SSP负责完成电路连接智能网提供800号业务时只与SSP、SCP及数据库直接相关,普通市话交换机(LS)仅传送号码,如果需要增加800号业务的用户数、修改用户数据、按不同时间、不同发话地进行不同译码时,只需要修改数据库内容。第十六章 数据业务数据通信概述五级知识要点:1数据通信中几种主要的交换技术。(p349)(1)电路交换(p349)终端之间通信时,一方发起呼叫,独占一条物理线路。在整个通信过程中双方一直占用该电路。优点:信息传输时延小,实时性强,电路是透明的,信息传送的吞吐量大,交换设备成本较低。缺点:占用带宽固定,网络资源的利用率低,同时电路接续时间长,通信效率低。电路交换比较适用于信息量大、长报文,经常使用的固定用户之间的通信。(2)报文交换(p349)将用户的报文存储在交换机的存储器中,当所需输出电路空闲时,再将该报文发向接收交换机或终端,它以“存储转发”方式在网内传输数据。优点:缺点:报文交换适用于传输的报文较短,实时性要求较低的网络用户之间的通信。(3)分组交换(p349)分组交换技术,又称为包交换,是适应计算机通信的要求而发展起来的一种先进的通信技术,是在“存储转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兼有电路交换和报文交换的优点。优点:比电路交换的电路利用率高,比报文交换的传输时延小,交互性好。(4)帧中继(p350)是80年代发展成熟的一种先进的广域网技术,它建立在当今先进的基础网络传输技术和高智能的用户终端设备基础之上的。优点:(5)异步转移模式ATM(p350)异步转移模式ATM是一种快速分组交换的传输方式。它实现了多种业务的综合,采用端对端的数字连接。ATM技术的主要特点:优点:ATM适应于高速数据交换业务。ATM被确定为B-ISDN的信息传送方式。2英文缩写ISO、OSI/RM的含义。(p351)ISO(International Standards Organization):国际标准化组织。OSI/RM(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Reference Model):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OSI模型分为七个层次: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传输层、网络层、链路层和物理层。每一层协议建立在它的下层协议的基础上,每一层又为其上层提供“服务”,完成上层提交的任务。所有的数据通信业务都没有完全按照该标准来实现,而是取了七层协议中的几个层来制定协议的标准。3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p347)完成计算机之间、计算机与终端以及数据终端之间的信息传递的通信方式和通信业务就是数据通信。它是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包括数据传输、数据交换。4数据通信网中通信协议的概念。(p351)就是一套控制设备之间信息传送的约定和规程,是组建通信线路和确保数据接收与数据发送一致的规则。协议以标准的形式固定下来。四级知识要点:5数据通信系统的基本构成。DTE(数据终端设备)、 DCE(数据电路终接设备)、 CCP(通信控制处理器)、公用数据通信网(电话网,分组网,DDN网,帧中继网)等。6交换技术对数据通信发展的影响。交换技术是数据通信中最重要的技术,交换技术的发展,促进了数据通信的发展,它影响着数据通信的有效性、可靠性和经济性等。第二节 分组交换业务五级知识要点:1理解英文缩写PS、PAD、PT的含义。PS:分组交换机PAD:分组装拆设备PT:分组终端2分组交换网的基本构成。(p355)一般由分组交换机、网络管理中心、远程集中器、分组装拆设备、分组终端/非分组终端和传输线路等基本设备组成。3根据基本技术特点了解分组业务的不足之处。(p356)分组交换采用“存储转发”的交换原理进行工作的。由于传送的分组要在分组交换机内排队,到达与接收终端相连的分组交换机后要按分组的序号进行重组,所以分组交换传送信息时延较大。四级知识要点:4理解分组交换的基本原理。(p355)分组交换采用“存储转发”的交换原理进行工作,以“分组”作为传输存储单位,在通信过程中,并不需要建立通信双方的物理连接,而是将要交换的信息先存储,再进行分组,然后分组交换机对每个分组进行处理,按地址选择空闲路由,发往目的地。5理解分组交换的虚电路,交换虚电路,固定虚电路的概念。(p354)分组交换的虚电路:分组交换利用统计时分复用原理,将一条数据链路复用成多个逻辑信道,最终构成一条主叫、被叫用户之间的信息传送通路,称之为虚电路(V.C)。虚电路有两种方式:交换虚电路(SVC)和永久虚电路(PVC)。交换虚电路(SVC):交换虚电路如同电话电路一样,即两个数据终端要通信时先用呼叫程序建立电路(即虚电路),然后发送数据,通信结束后用拆线程序拆除虚电路。永久虚电路(PVC):永久虚电路如同专线一样,在分组网内两个终端之间在申请合同期间提供永久逻辑连接,无需呼叫建立与拆线程序,在数据传输阶段,与交换虚电路相同。6分组业务的技术特点。(p356)传输质量高;传输可靠性高;实用性强,不同种类终端间可以相互通信;可实现一点对多点同时通信;电路利用率高;时延较大。第三节 DDN业务五级知识要点:1 DDN的含义。(p358)DDN是数字数据网(Digital Data Network)的英文简称,是利用光纤、数字微波、卫星等数字信道,以传输数据信号为主的数字通信网络,可以提供2M及2M以内的全透明的数据专线,并承载语音、传真、视频等多种业务。2 DDN网的基本构成。DDN节点机:即数字交叉复用设备。DTE:数据终端设备-网络接入单元:它可以是调制解调器或基带传输设备,以及DTU和时分复用、语音/数字复用等设备。NMC:网管中心-可以方便地进行网络结构和业务的配置,实时地监视网络运行情况,进行网络信息、网络节点告警、线路利用情况等收集、统计报告。中继线:它是利用光纤、数字微波或卫星等数字传输通道 。3 DDN提供专线业务的最大速率。(p358)2Mbps4 DDN的两种基本接入电路。(p359)NTU/DTU+专线接入:对于128Kbps及以下速率的用户,可以使用NTU/DTU方式接入DDN网络。NTU是网络终端单元,DTU时数据终端单元,两者配对使用。Modem+专线接入:对于2Mbps及以下速率的用户,可以使用Modem方式接入DDN网络。5 DDN的几种主要实用业务。(p361)四级知识要点:6理解DDN的基本原理。(p358)DDN是利用光纤、数字微波、卫星等数字信道,以传输数据信号为主的数字通信网络,可以提供2M及2M以内的全透明的数字专线。7DDN业务的技术特点。(p359)通信保密性强;传输质量高;通信的可靠性高;协议简单,应用灵活;网络运行管理简便。8掌握DDN网的主要业务类型和主要使用范围。(p358)租用专线业务(基本业务):DDN的基本业务是向客户提供多种速率的数字数据专线服务,可以提供2048 Kbit/s速率的全透明的专用电路。这种DDN业务在数据通信领域的应用最为普遍,广泛银行、证券、气象等需要作专线业务的行业,适用于LAN/WAN的互联、不同类型网络的互联以及会议电视等图像业务的传输,同时为分组交换网用户提供接入分组交换网的数据传输通路。虚拟专网业务:所谓“虚拟”是指客户并没有真正拥有一个物理网,而是基于DDN智能化的特点,租用了部分DDN的公用网络资源所形成的一种网络,这种专用网络可根据客户需要而设置。VPN可以支持数据、语音及图像业务,也可支持DDN所具有的其他业务。主要适用于部门、行业或集团客户。9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数据通信业务的市场定位,掌握几种DDN业务的组网方案。(P361)第四节 帧中继业务五级知识要点:1了解英文缩写FR、FRAD、CIR的含义。(P362)FR:帧中继FRAD:帧中继装拆设备CIR:承诺信息速率2帧中继网的基本构成。帧中继节点机、终端设备、路由器、帧中继装拆设备、网管中心等。3帧中继所能提供的基本业务。(P362)帧中继所能提供的基本业务主要有两种:永久虚电路(PVC)、交换虚电路(SVC)。4帧中继网两种基本的接入电路。(P363)NTU/DTU+专线接入:对于128Kbps及以下速率的用户,可以使用NTU/DTU方式接入帧中继网络。NTU是网络终端单元,DTU时数据终端单元,两者配对使用。Modem+专线接入:对于2Mbps及以下速率的用户,可以使用Modem方式接入帧中继网络。5帧中继的几种主要应用业务。(P364)局域网互联:图像传送:虚拟专用网:四级知识要点:6 帧中继网具有传输时延低,容量大的特点。(P363)帧中继对分组交换技术进行了简化,减少了一些不必要的处理过程(如差错检测、流量控制等)。7 掌握帧中继的主要应用范围。(P362)帧中继业务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局域网(LAN)互连、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制造(CAM)、文件传送、图像查询业务和图像监视业务(如高速的多媒体、会议电视、远程医疗诊断、远程教学)等。8 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数据通信业务的市场定位,掌握几种帧中继业务的组网方案。(P363)第五节 ATM业务五级知识要点:1 ATM网络的信息流特点。(P366)ATM以固定长度信息分组(信元)在网中传送各种通信信息,每个信元长度为53字节,其中5个字节信元头,其余48字节为信息。2 ATM的应用范围。(P366)ATM网络可以用于金融、航空、经贸、气象、政府机关、海关、广播、商业、教育、建设、医疗等领域,主要应用有高速局域网互联、高质量的电视会议、远程教学、远程医疗、远程协同工作、多媒体通信、视频点播和电视点播、定时可选频宽的各种业务等。3 ATM支持的宽带业务分类。(P367)交换型业务:分配型业务:四级知识要点:4 ATM技术的定义。(P366)ATM方式(ATM:Asynchronous Transfer Mode),称为异步传递方式,是ITUT定义的一种网络技术,它采用固定长度的信元,按照面向连接的方式进行工作。每个信元(Cell)包括53个字节,其中5字节为信头,为数据的额外开销部分,48字节为信息场,用来承载各种用户、控制信息。5 ATM业务的特点。(P368)* 实时性: * 宽带化: * 开放性: * 高质量: * 高速率: 6 ATM接入方式。(P369)帧中继延伸接入“xDSL+专线“接入用传输网络延伸接入7B-ISDN与ATM技术的关系。(P366)ITUT选用ATM技术作为BISDN的网络支撑技术。8ATM在商业方面、远程医疗/教学等方面的典型应用。(P371)第六节 宽带业务的接入方式五级知识要点:1 接入网的定义。从电信网的角度来看,通信网可划分为三个部分:传输网、交换网和接入网,其中传输网和交换网都属于核心网络。接入网是本地交换机(LE)与用户之间的连接部分,例如对于电话用户来说,接入网就是从电话局到用户家中电话机之间的传输线路和设备。接入网通常包括用户线传输系统、复用设备、数字交叉连接设备以及用户/网络接口设备。接入网(Access Network):接入网(AN, Access Network)是由业务节点接口(SNI)和相关用户网络接口(UNI)之间的一系列传送实体(诸如线路设备和传输设施)所组成,是为传送电信业务提供所需传送承载能力的实施系统。可经由管理接口进行配置和管理。2 接入网在电信网中的位置。电信网包括:公用电信网(核心网、接入网)、用户驻地网(归用户所有)。接入网是连接核心网(长途网、中继网)和用户终端之间的网络。3 接入网技术分类。(P372)有线接入:ADSL、VDSL、光纤接入、HFC等。无线接入:移动无线接入、固定无线接入。4 ADSL、VDSL名称含义和速率特征。(P372-374)ADSL:不对称数字用户线,下行速率可达8Mbit/s,上行速率可达640Kbit/s。VDSL:甚高速数字用户线,对称方式工作时,上下行速率均可高达26Mbps。不对称方式工作时,下行速率可高达52Mbps,上行速率为1.6-2.3Mbps。5 HFC系统的传输特点。(P376)HFC即混合光纤铜轴电缆网,该网络是一个双向的共享媒质系统,包括前端和光纤节点之间的光纤干线,以及从光纤节点到用户住地的铜轴分配网络。HFC网络的特点:传输速率高:在HFC网络上使用Cable Modem进行双向通信时,其下行数据传输速率可达30Mbit/s,上行速率也可达到10Mbit/s,是宽带接入技术中数据传输速率较高的一种接入方式。提供多种业务服务: HFC接入技术利用已有的有线电视网络资源,避免了网络的重复建设。采用频分复用的方式使各种信号在不同频段上传输,可以有效地为用户提供有线电视业务、调频广播业务、电话业务和数据业务。非对称传输:从HFC系统的频谱安排上体现了传输的非对称性,传输特点符合宽带用户对于传输速率的要求。传输距离远:HFC的典型结构采用光纤作为骨干传输网络,通过同轴电缆连接到用户,适合于远距离传输。6 以太网接入网络结构。基于以太网技术的宽带接入网由局侧设备和用户侧设备组成。拓扑结构:a) 局侧设备与用户侧设备之间星型拓扑结构b) 局侧设备与核心网之间星型拓扑结构或环型拓扑结构7ADSL组网结构。(P372图16-15)ADSL系统一般由局端设备和用户端设备组成。局端设备:包括“分离器”、“数字用户线接入复用设备(DSLAM)”和“宽带网络接入服务器”,其中分离器实现数据与话音信号的分离;DSLAM完成数据接口适配、汇聚、传输等功能;BNAS(宽带网络接入服务器)是面向宽带网络应用的新型网关,主要用于高速数据接入。用户端设备:包括“分离器”和“ADSL Modem”,其中分离器的功能与局端分离器一样,实现数据与话音信号的分离;ADSL Modem的功能为进行接口适配、数据的调制解调、桥接等。8。VDSL组网结构。和ADSL系统结构相似,VDSL系统设备也是由VDSL Modem和分离器组成。VDSL用户线距离短,传输速率高。通常与光纤结合使用。9无线接入的特点。(P378)10无线接入方式。(P378)无线接入系统可分为固定无线接入和移动无线接入两大类。四级知识要点:11接入网演进发展过程。接入网是在传统电话网的用户环路系统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随着传输线路和接口的发展变化产生了“用户环路载波系统(SLC)”、“综合用户环路(IDLC)”、“无源光网络(PON)”、“无线接入”等接入系统。用户环路系统:本地交换机到用户终端或用户驻地网之间的传输线路和设备,主要用于传输模拟话音信号。用户环路载波系统 :引入光纤传输,扩大接入距离综合数字用户环路(IDLC): IDLC通常采用点到点、链形或环形(光纤)等传输方式替代馈线、配线,然后再以双绞线分配到用户,其中环形自愈组合网方式由于具有线路保护功能最受欢迎。无源光网络(PON) : PON采用光纤无源分支的方法可以实现点到多点连接,局端共用一个光线路终端(OLT),能够节省光纤,每个光网络单元(ONU)可以连接几到几十个用户。固定无线接入(FWA):无线接入具有应用灵活、安装快速、可提供一定程度的移动性等优点,特别适合特殊地理环境和业务需要的场合。12以太网接入系统的接口和应用模式。接口:业务节点接口:a) 与核心网的接口 b) 与社区服务器的接口:10Base-T(10M双绞线接口)、100Base-X(100M光纤接口)、1000Base-X(1000M光纤接口)用户网络接口:10Base-T、100Base-TX、100Base-FX(100M光纤接口,)局侧设备与用户侧设备接口: 100Base-X、1000Base-X管理接口:以太网接入应用模式:a) 面向小区应用:局侧设备设置在小区内;用户侧设备放置在居民楼内。b) 面向商业用户的应用:局侧设备设置在商业大楼内;用户侧设备放置在楼层内。对于其它区域密集型用户的接入,局侧设备和用户侧设备的设置根据具体情况而定。13接入网的定界。接入网所覆盖的范围由三个接口定界,即网络侧经由SNI与业务节点(SN)相连,用户侧经由UNI与用户相连,管理方面则经Q接口与电信管理网(TMN)相连。AN接入网TMN电信管理网UNIQQSN业务节点SNI14接入网的接口。业务节点接口(SNI):是接入网与业务节点之间的接口。用户网络接口(UNI):在接入网的用户侧,用于连接各种用户终端。管理接口(QAN):是接入网与管理网之间的接口。15接入网的功能结构。接入网的功能基本上可归纳为三个方面:接入、传送、管理,其中传送功能是接入网的基本功能。包括五个功能结构单元:用户口功能、业务口功能、核心功能、传送功能、接入网系统管理功能。接入功能由接口功能单元(用户口功能、业务口功能)来完成,接入用户、汇聚业务。传送功能包括传输复用、交叉连接和传输媒质适配等等。管理功能由接入网系统管理功能单元和核心功能单元完成,主要是协调管理接入网各个功能单元的指配、操作和维护。16ADSL和VDSL关键技术。(P372、376)ADSL:调制技术:QAM(正交幅度调制)、CAP(无载波幅度相位调制)、DMT(离散多音频)。VDSL:QAM、DMT17光接入网传输及多址技术。光接入网:就是采用光纤传输技术的接入网。泛指本地交换机或远端模块与用户之间采用光纤通信或部分采用光纤通信的系统。包括PON(无源光网络,采用光分路器分路)、AON(有源光网络,采用电复用器分路)。主要采用前者。光接入网的主要技术是光波传输技术。目前最常用的传输复用技术有时分复用(TDM)、波分复用(WDM)、频分复用(FDM)和码分复用(CDM)等。时分复用/时分多址接入(TDM/TDMA)方式:波分复用/波分多址接入(WDM/WDMA)方式:频分复用/频分多址接入(FDM/FDMA)方式:码分复用/码分多址接入(CDM/CDMA)方式:18以太网接入业务承载能力及传输媒质要求。业务承载能力:基于以太网技术的宽带接入网承载的业务以基于IP的业务为主。这种接入网利用其带宽的优势,为高速因特网接入和话音、图文等交互服务,以及视频广播服务等提供综合业务接入平台。传输媒质要求:基于以太网技术的宽带接入网可以使用以下规定的物理媒质中的一种。(1) 光纤光缆基于以太网技术的宽带接入网中的光纤可以是单模光纤,也可以是多模光纤。单模光纤光缆应符合ITU-T G.652的规定,多模光纤光缆应符合ITU-T G.651的规定。(2) 综合缆(3) 5类线 5类线包含4对双绞线,数据传输速率可达100Mbit/s,特别适用于基于以太网技术的宽带接入网。19无线接入网的接口和性能要求。无线接入网的接口有三种:业务节点接口(SNI)、公共空中接口和用户网络接口(UNI),另外无线接入网还有一些内部接口。业务节点接口是无线接入网与本地交换机之间的接口,用于支持无线接入网接入到PSTN网络或ISDN网络。目前主要的SNI为V5接口,但在一些特殊情况下也允许使用其它接口,例如模拟Z接口等。公共空中接口是无线基站与用户单元之间的接口,用于支持无线接入网无线信道传输。不同的无线接入系统其空中接口标准也不同。用户网络接口无线接入网与用户终端之间的接口,用于支持将各种类型的用户通过无线接入网接入到相关业务节点。UNI类型取决于用户终端,常用UNI为模拟Z接口和数字U接口等。20LMDS的系统结构、传输技术和拓扑结构。(P378-379)LMDS的系统结构:LMDS系统由基站、客户端设备和网管系统三部分构成。传输技术: 多址方式:时分多址(TDMA)和频分多址(FDMA)两种方式。 调制方式: QPSK(四相相移键控),也有采用16QAM(正交调幅)甚至64QAM。拓扑结构:可以有星型和环型两种主要结构。21无线局域网的传输方式。无线局域网是指采用无线传输媒体的计算机局域网。目前无线局域网采用微波与红外线两种传输方式。22无线接入的定义及其系统结构。(P377)定义:是指从交换节点到用户终端部分或全部采用无线手段的接入技术。结构:基站系统(基站、基站控制器),用户单元,空中接口。23LMDS的工作频段和可用带宽。LMDS(本地多点分配业务)的工作频段:2438GHz频段,其中以27.529.5GHz频段最为集中。LMDS系统可用频带宽度高达1GHz以上。24无线局域网的工作频段和性能要求。工作频段:目前使用的无线频段主要有:亚微波1GHz 3GHz亚毫米波10GHz 30GHz红外线850950nm(靠近可见光波段)。性能要求:a) 可靠性:实验数据表明,当无线局域网数据传输的分组丢失率10-5,或信道误比特率10-8时,可以保证较满意的网络性能。b) 兼容性:对于室内应用的无线局域网应尽可能与现有有线局域网兼容,现有的网络操作系统和网络软件应能在无线局域网上不加修改地正常运行。c) 数据速率:亚微波段数百bps几Mbps;亚毫米波10Mbps以上;红外线可达50Mbpsd) 电磁环境:在室内使用的无线局域网,应考虑电磁波对人体健康的损害及对其它电磁环境的影响。无线电管理部门除了对无线局域网使用的频段进行管理规定外,还要规定发射功率及带外辐射等技术指标。25LMDS的业务能力。(P379)26无线局域网的传输特点和应用模式。传输特点:安装维护方便、高速宽带接入(11M)、安全可靠、自由移动。应用模式:室内无线局域网、远程局域网互连、校园网间或校园网与地区网络中心的互连等。第七节 VSAT业务五级知识要点:1 VSAT概念。(P382)VSAT是Very Small Aperture Terminal的简称,即甚小口径的终端,实际表示意义是指一类具有甚小口径天线的、非常廉价的智能化小型或微型地球站。它是利用现代技术开发的一种新的卫星通信系统。2 VSAT提供的业务。(P384)话音传输业务、数据传输业务、话音数据综合业务、企业网连接业务、Internet接入业务。四级知识要点:3 VSAT的分类。(P382)由众多甚小天线地球站组成的卫星通信网,叫做“VSAT网”。VSAT网根据业务性质可分为三类:(1)以数据通信为主的网,这种网除数据通信外,还能提供传真及少量的话音业务。(2)以话音通信为主的网,这种网主要是供公用网和专用网话音信号的传输和交换,同时也能提供交互型的数据业务。(3)以电视接收为主的网,接收的图像和伴音信号可作为有线电视的信号源通过电缆分配网传送到用户家中。VSAT可实现点对点通信,也可实现一点对多点通信。4 卫星网的优越性及新发展。卫星通信作为一种通信网络具有其独特的优势:1)以低成本价格、提供较宽的带宽;2)一点到多点、实现广播式服务;3)可实现同时传播;4)能对终端用户实现地址化管理,从而可以实现即时提供所需信息5)价格与与距离无关。卫星网的新发展卫星通信作为一种重要的通信手段,过去主要用在电话通信及电视广播等方面,到了八十年代中期后,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卫星通信得到迅速发展。但是由于陆地光缆通信的高速发展,对传统的卫星通信产生了重大的冲击。九十年代中期由于卫星技术的发展,又由于卫星通信具有广播式传送及接入方式灵活等特点,使得它在数据采集、因特网,宽带多媒体通信和卫星直播电视等方面得到了迅速发展。5卫星网的主要应用范围。卫星网的应用范围很广,主要有:1)ISP和骨干网连接2)卫星高速传送3)英特网高速接入4)通信5)无线电语音及音乐广播6)电视7)培训及教育(个人及企业)8)单向混合网和多点广播业务(如Direct PC)9 )新一代的低成本双向IP VSAT业务第八节 IP电话业务五级知识要点:1 IP电话定义。(P387)IP 电话是泛指以 Internet Protocol 为网络层协议的计算机网络中进行话音通信的系统,它采用的技术系统称为VoIP(Voice over IP),即在IP上传送话音。别名:Internet电话:最初的IP电话是利用PC机在Internet上实现的IphoneIP phoneVoIP(Voice over IP)2 IP电话的四种类型。(P392)IP电话的通信形式有四种:计算机到计算机、电话到电话、计算机到电话、电话到计算机。3 IP电话的分类。(P388)IP电话按主叫类别和计费方式可分为主叫IP电话业务和记账卡IP电话业务。4 IP电话与传统电话业务的比较。(P391)四级知识要点:5 传统电话业务的特点。(P387)传统电话业务的技术特点:面向连接、每话路64kbit/s、电路交换技术、通过信令来控制连接、传输方式为同步传输。优点:服务质量有保障、控制相对简单。缺点:不适应非64kbit/s速率和可变速率业务的需求(因连接固定)、浪费资源(通话静音期也占用电路资源)。6 分组交换的特点。(P387)分组技术的优点:资源利用率高:普通电话的每路使用64Kbps的带宽,IP电话采用压缩编码技术,每路电话占用58Kbps(甚至2.4Kbps),可以节省大量网络资源。充分利用资源可以节省费用:1). 统计复用2). 带宽灵活多变3). 用户可同时进行多个通信。7 IP Phone系统的组成。IP电话系统一般有三部分组成:电话(Phone)、网关(Gateway)和网络管理者。网关是IP电话系统的核心,他一边连接到电路交换网(PSTN),可与其的任意一部电话通信;另一边连接到分组交换网,如Internet等。网络管理者负责用户注册与管理8 IP电话相关协议。主要有ITU-T提出的H.323协议、IETF(互联网工程任务组)提出的SIP协议等。9 IP电话基本原理。(P387)通过语音压缩算法对语音数据进行压缩编码处理,处理后的数据按照TCP/IP标准分割打包,经过Internet网络把数据包发送到接收地,接收地把这些语音数据重新组合起来,解码解压处理后恢复成原来的语音信号。10 IP电话的通话过程。(P392)用户A通过因特网打电话给用户B。用户A首先打一个特服号到本地网关GWA(gateway A),等接入因特网后,用户A再拨打B的电话号码。A端的GWA通过B的电话号码查到B端的GWB的IP地址,并通过因特网建立到GWB的呼叫连接,再告诉GWB用户B的号码,最终找到并拨通用户B,通话至此建立。如果对端没有网关的,选择一个离目的电话最近的IP电话网关,该网关通过长途电话网转接该通话。11 我国IP电话业务现状。(P388)需要取得IP电话业务经营许可证。2000年4月1日正式开放。目前运营商及IP电话接入号:中国电信为17900;联通公司为17910;吉通公司为17920;网通公司为17930。各公司电话记帐卡各不相同,互不通用,可在任何一步双音频电话上进行,费用记在规定的帐号上。12 基于Web的呼叫中心。(P389)13 Web电话。(P390)14 IP电话的特点。(P390)15 IP电话的作用。(P387)通过IP网络来传送电话业务,可以减少电话和传真等传统电信费用,并可开展增值的多媒体应用。第十七章 互联网业务第一节 Internet概述五级知识要点:1 计算机网络及其分类。计算机网络:就是把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的计算机通过专门的外部设备利用通信线路连接起来,以功能完善的网络软件实现网络中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的系统。分类:局域网(LAN)、城域网(MAN)、广域网(WAN)、Internet。2 局域网、广域网、城域网的概念。局域网:指在一个较小地理范围内的各种计算机网络设备互联在一起通信网络。城域网:是一种大型的局域网,范围可以覆盖一个城市。广域网:是地理覆盖范围很大的网络,由相距较远的局域网或城域网互连而成。3 TCP/IP协议。(P394)是Internet上各种通信协议的笼统称呼。4 IP地址的定义、表示方法。(P394)IP地址的定义:是Internet上主机的一种数字标识。使用TCP/IP进行通信的主机及网络部件都要求有唯一的IP地址。表示方法:是点分十进制表示法,即每个IP地址可由四个8位位组表示,每个8位位组之间用点隔开,表示成0255之间的十进制数。5 IP地址的分类。(P394)IP地址分为A、B、C、D、E五类地址分别定义如下:1) A类地址。A类地址中的第一个8位组的第一个比特为0,其余7位表示网络ID号,除去ID0和127,网络ID有效数为1126,IP地址中的其它三个8位组表示主机ID,除去ID0及全1外,每个网络主机数为16777214个。适用于大网。2) B类地址。B类地址的第一个8位组的前两个比特为10,剩余6位和第2个8位组,共14位表示网络ID,第三、四个8位组表示主机ID。B类地址有效网络数为16384,每网主机数为66534。适用于中型网络。1281913) C类地址。第一个八位组的前三个比特为110,剩余5位和第二、三个8位组共21位表示网络,最后一个字节表示主机ID。适用于小型网络。1922234) D类网络: 第一个字节224-239,主要应用于广播、组播5) E类网络: 第一个字节240-255,留待后用6 域名定义及结构。定义:域名是在Internet上用于解决IP地址对应的一种方法。是用于识别和定位互联网上计算机的一种层次型命名法,它是一种字符型标识。结构:一个完整的域名由二个或二个以上部分组成,各部分之间用英文的句号.来分隔,最后一个.的右边部分称为顶级域名(也称为一级域名),最后一个.的左边部分称为二级域名(SLD),二级域名的左边部分称为三级域名,以此类推。7 Internet提供的服务。(P396)四级知识要点:8 计算机网络的作用、特点。作用:是在联网的计算机之间进行信息通信和资源共享。特点:进网的计算机各自功能是独立的。进网的计算机之间通过线路相互连接起来。要有网络协议的支持。9计算机网络的分类。观察的角度不同,对计算机网的分类就不同。对计算机网络的分类标准很多,如:按网络的拓扑结构分类:星型,总线型,环形,网状,混合型;按使用的传输介质分类:光纤网,同轴网;按采用的网络协议分类: X.25,Ethernet,Token Ring,FDDI,TCP/IP等;在通信领域,一种重要的分类方式是按计算机网络的分布距离范围来分类,我们可以把计算机网络分为三类:LAN(Local Area Network)即局域网、MAN(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即城域网和WAN(Wide Area Network)即广域网。当然,由于Internet网络发展很快,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