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医学突发公共卫生事 件预防与处理_第1页
预防医学突发公共卫生事 件预防与处理_第2页
预防医学突发公共卫生事 件预防与处理_第3页
预防医学突发公共卫生事 件预防与处理_第4页
预防医学突发公共卫生事 件预防与处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预防医学第十七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与处理,第一节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概念与分类,概念突发公共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说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和严重社会危害,危及公共安全的紧急事件。包括: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中毒以及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包括:传染病暴发疫情、群体不明原因疾病等。,第一节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概念与分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特征(p221)1.突发性:不易预测,突然发生;2.群体性:危及对象牵涉群体;3.危害性:危害范围广,程度大,时间长;4.处理的整体性:不仅仅是公共卫生问题,还是社会问题,需全社会动员共同努力。,第一节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概念与分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包括:1.自然灾害发生过程中或发生后疾病的暴发流行;2.传染病事件,如甲类传染病在某地首次出现;3.乙类和丙类传染病连续几天超过判断突发事件例数;4.中毒事件,如食物中毒,农药中毒;5.饮水污染事件,如重金属污染;6.环境污染事件;7.有机溶剂和化学性污染;8.恐怖事件,如毒气;9.放射性辐射事故,如日本核电站爆炸;10其他涉及生命健康安全的群体性事件。,第一节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概念与分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类:1.重大传染病疫情2.重大食物中毒和职业中毒3.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4.重大环境污染事故5.核事故和放射事故6.生物、化学、核辐射恐怖事件7.自然灾害8.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第一节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概念与分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级根据我国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规定,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为四级:特别重大(级):用红色进行预警标识;重大(级):用橙色进行预警标识;较大(级):用黄色进行预警标识;一般(级):用蓝色进行预警标识。,第一节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概念与分类,特别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级):1.肺鼠疫、肺炭疽在大、中城市发生并有扩散趋势,或肺鼠疫、肺炭疽疫情波及2个以上的省份,并有进一步扩散趋势。2.发生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并有扩散趋势。3.涉及多个省份的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并有扩散趋势。4.发生新传染病或我国尚未发现的传染病发生或传人,并有扩散趋势,或发现我国已消灭的传染病重新流行。5.发生烈性病菌株、毒株、致病因子等丢失事件。6.周边以及与我国通航的国家和地区发生特大传染病疫情,并出现输入性病例,严重危及我国公共卫生安全的事件。7.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其他特别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第一节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概念与分类,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级):1.在一个县(市)行政区域内,一个平均潜伏期内(6天)发生5例以上肺鼠疫、肺炭疽病例,或者相关联的疫情波及2个以上的县(市)。2.发生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疑似病例。3.腺鼠疫发生流行,在一个市(地)行政区域内,一个平均潜伏期内多点连续发病20例以上,或流行范围波及2个以上市(地)。 4.霍乱在一个市(地)行政区域内流行,1周内发病30例以上,或波及2个以上市(地),有扩散趋势。5.乙类、丙类传染病波及2个以上县(市),1周内发病水平超过前5年同期平均发病水平2倍以上。6.我国尚未发现的传染病发生或传人,尚未造成扩散。7.发生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扩散到县(市)以外的地区。8.发生重大医源性感染事件。9.预防接种或群体预防性服药出现人员死亡。10.一次食物中毒人数超过100人并出现死亡病例,或出现10例以上死亡病例。11.一次发生急性职业中毒50人以上,或死亡5人以上。12.境内外隐匿运输、邮寄烈性生物病原体、生物毒素造成我境内人员感染或死亡13.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其他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第一节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概念与分类,较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级):1.发生肺鼠疫、肺炭疽病例,一个平均潜伏期内病例数未超过5例,流行范围在一个县(市)行政区域以内。2.腺鼠疫发生流行,在一个县(市)行政区域内,一个平均潜伏期内连续发病10例以上,或波及2个以上县(市)。3.霍乱在一个县(市)行政区域内发生,1周内发病1029例,或波及2个以上县(市),或市(地)级以上城市的市区首次发生。4.一周内在一个县(市)行政区域内,乙、丙类传染病发病水平超过前5年同期平均发病水平1倍以上。5.在一个县(市)行政区域内发现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6.一次食物中毒人数超过100人,或出现死亡病例。7.预防接种或群体预防性服药出现群体心因性反应或不良反应。8.一次发生急性职业中毒1049人,或死亡4 人以下。9.市(地)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其他较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第一节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概念与分类,一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级):1.腺鼠疫在一个县(市)行政区域内发生,一个平均潜伏期内病例数未超过10例。2.霍乱在一个县(市)行政区域内发生,1周内发病9例以下。3.一次食物中毒人数3099人,未出现死亡病例。4.一次发生急性职业中毒9人以下,未出现死亡病例。5.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其他一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第一节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概念与分类,分级响应原则级由卫生部负责应急响应级由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应急响应级由市(地)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应急响应级由县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应急响应,第一节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概念与分类,分级响应原则发生一般、较大、重大、特别重大突发传染病疫情时,各级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按照分级响应原则作出相应级别的应急响应。政府及有关部门对在学校、地区性等重要活动期间发生的突发传染病疫情,可视其影响相应提高响应级别,确保迅速、有效控制疫情,维护社会稳定。突发传染病疫情应急处置要采取边调查、边处理、边抢救、边核实的方式,有效控制事态发展。,第二节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应急反应和处理基本原则(p225): 1.统一领导,分级负责 2.反应及时,措施果断 3.预防为主,常备不懈 4.依法规范,保障健康 5.依靠科学,加强合作,第二节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应急反应和处理的一般程序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途径与时限二、应急前现场准备工作三、应急现场工作四、应急后续工作,第二节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途径与时限1.报告途径:建立省、市、县、乡镇、村组成的监测网,通过网络直报、核实报告、电话报告三种方式开展监测和报告;2.报告时限级程序: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人应当在2h内以电话或传真方式向上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同时网络直报;不具备网络直报的以最快通讯方式报告给指定专业机构。,第二节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二、应急前现场准备工作1.核实信息,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疾控中心接到报告后立即核实信息属实,初步核实后报告卫生行政部门,同时迅速组织进行现场调查和实施控制措施。2.做好相关准备工作:做好相关资料收集,各类人员职责分工、现场物资准备、后勤保障工作。,第二节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三、应急现场工作(p226)1.统一指挥,落实各项工作:流行病学调查组、临床诊断及救治组、实验室检测组、卫生科普宣传组、消杀组;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