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2008年度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表.doc_第1页
2007-2008年度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表.doc_第2页
2007-2008年度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表.doc_第3页
2007-2008年度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表.doc_第4页
2007-2008年度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表.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07-2008年度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表 序号 项目名称 申请人 所在单位 1 GIGANTEA基因在油菜抗寒改良和生育期调控中的作用研究 曹树青 合肥工业大学 2 拟态弧菌OmpU基因主要抗原区的克隆表达及其免疫特性研究 李槿年 安徽农业大学 3 dsRNA介导沉默抑制子的抗病毒基因工程研究 江彤 安徽农业大学 4 辣椒疫霉致病力分化及遗传研究 高智谋 安徽农业大学 5 “九州意蜂”蜂蜜.王浆高产的遗传机理研究 余林生 安徽农业大学 6 不知火杂柑的锌营养代谢特点及缺锌生理机制研究 肖家欣 安徽师范大学 7 激发态碰撞解吸附电离原位快速检测农药残留新方法研究 王鸿梅 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8 斑痣盘菌目分子生物学研究及分类系统重建 林英任 安徽农业大学 9 水稻抗病虫多基因聚合 罗彦长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10 干旱胁迫下NO激活-淀粉酶诱导小麦种子萌发的生理机制 张华 合肥工业大学 11 台湾虫草的人工培养及其抗肿瘤活性研究 李春如 安徽农业大学 12 红脂大小蠹信息素和遗传分化性及其在检疫上的应用研究 姚剑 安徽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13 家蚕抗NPV相关新基因功能鉴定及抗性机理研究 徐家萍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14 花后高温渍水逆境对冬小麦产量和品质影响机理的研究 李金才 安徽农业大学 15 生长素(Ghrelin)对大鼠生殖轴的作用及其机理研究 方富贵 安徽农业大学 16 适于淀粉生物转化琥珀酸的菌株分离选育及代谢工程研究 潘丽军 合肥工业大学 17 两种重要外来入侵林业害虫:栗山天牛和栎旋木柄天牛生物控制新途径研究 张龙娃 安徽农业大学 18 隐孢子虫分离株的鉴定及其免疫应答特征研究 李培英 安徽农业大学 19 鸡球虫病疫苗的免疫机制及田间实验研究 顾有方 安徽科技学院 20 瞬变高压协同中温处理对鲜乳品质的影响研究 王武 合肥工业大学 21 微生物作用下茶叶中咖啡碱含量增加的机理研究 汪小钢 安徽农业大学 22 菜地土壤剖面不同层位硝态氮淋失的定量化研究 于红梅 安徽农业大学 23 微生物对猪粪堆肥中臭气控制的研究 陈丽园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24 RPW2基因抗病功能的鉴定及其抗病机制的研究 何道一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 25 抗重金属联合酚类降解的多功能菌的构建 曹德菊 安徽农业大学 26 抗旱基因(HS1)导入烟草、甘薯及抗旱性生理指标筛选的研究 高正良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27 大蒜素对家蚕病原真菌的抑制作用及机理研究 鲍先巡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28 十字花科蔬菜关键害虫生态控制机理研究 缪勇 安徽农业大学 29 名贵兰花耐寒新种质的离体化学诱变和筛选 崔广荣 安徽科技学院 30 LDPC码的新型构造方法 周武旸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31 基于单向哈希链的分布式可重构公钥管理技术研究 苗付友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32 三维几何模型数字水印理论与方法的研究 胡敏 合肥工业大学 33 电网异常条件下风场柔性直流输电网侧变流器控制策略研究 张兴 合肥工业大学 34 基于生命探测雷达的火场中人员搜救技术研究 都基焱 解放军炮兵学院 35 电磁波散射问题的离散化边界方程法 徐云生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36 自选路由全光波长变换 许立新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37 SU-8胶紫外压印技术及在纳米流体系统制作中的应用 王旭迪 合肥工业大学 38 多媒体情感模型及其在多媒体环境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王上飞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39 异构网络无缝切换技术研究 卢汉成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40 基于动态独立分量分析的盲源分离技术及其应用研究 吴小培 安徽大学 41 基于谱图理论的点模式描述下的形状匹配研究 王年 安徽大学 42 多射频收发器Ad hoc网络路由协议关键问题研究 陆阳 合肥工业大学 43 基于局域量子测量的纠缠探测 刘乃乐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44 基于OPM的机器视觉感知计算理论与方法研究 汪荣贵 合肥工业大学 45 可重构计算资源调度方法研究 周学海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46 青藏铁路冻土区监测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研究 孔令成 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47 基于XML数据集成的关键技术研究 吕腾 解放军炮兵学院 48 面向因特网的构件可迁移软件的容错技术 王忠群 安徽工程科技学院 49 基于MODIS图像同时反演海岸带水色和气溶胶光学特性模型的研究 麻金继 安徽师范大学 50 安全多方计算基础协议及其应用研究 罗永龙 安徽师范大学 51 ZnO薄膜发光中心的控制及其白光LED的研究 廖源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52 基于六端口技术的雷达接收机研究 刘发林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53 基于Bandelet变换的SAR图像相干斑噪声消除研究 高清维 安徽大学 54 基于动态影响图的多Agent建模与决策研究 王浩 合肥工业大学 55 量子计算的固态方案研究 曹卓良 安徽大学 56 “规则异类”模型的故障预警与智能检测 程玉胜 安庆师范学院 57 基于半马氏空间切换理论的媒体服务器集群系统建模与优化 杨坚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58 无线传感器网络中能量有效的动态联盟机制研究 夏娜 合肥工业大学 59 利用混沌技术进行卫星隐蔽通信的方法研究 郝士琦 解放军电子工程学院 60 分层强化学习几个关键技术研究 王本年 铜陵学院 61 分布式数字签名技术研究 魏仕民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 62 嵌入式多核SoC基础研究 张多利 合肥工业大学 63 用于下垫面分类的多光谱卫星通道优化选择算法研究 范伟 安徽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64 无可信第三方的安全电子投票协议 仲红 安徽大学 65 液相生物芯片的宽光谱同步快速检测技术 徐国雄 安徽工业大学 66 细胞膜固相色谱法研究丹皮中的效应成分及靶点作用特异性 孙敏 安徽大学 67 可诱导性共刺激分子在狼疮肾炎发病中的作用机制研究 叶冬青 安徽医科大学 68 HPT对TW所致雌性大鼠生殖功能损害保护的实验研究 郝丽 安徽医科大学 69 VKORC1基因多态性与华法林个体化剂量关系的群体PKPD模型 黄晓晖 安徽医科大学 70 Kupffer细胞调控血吸虫病肝纤维化抑制性T细胞的机制研究 杨江华 皖南医学院 71 基于树枝形聚合物的纳米尺度药物载体的设计及其药物控制释放研究 徐铜文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72 液相色谱化学发光联用技术在中药(复方)药动学中的应用研究 张群林 安徽医科大学 73 中药软胶囊崩解迟缓机理及新型抗氧剂干预的研究 田军 安徽省药物研究所 74 荫风轮总苷止血作用的细胞分子机制研究 许钒 安徽中医学院 75 AHMU小鼠的培育和生物学特性研究 严尚学 安徽医科大学 76 知母甾体皂苷9714上调胆碱能受体表达作用及构效关系研究 邓云 安徽理工大学 77 以益母草碱为先导物的抗血小板聚集药物的设计及合成 李家明 安徽中医学院 78 质粒型AmpC-内酰胺酶的分子流行病特征及其新基因功能 李家斌 安徽医科大学 79 CXCR4抑制性多肽对乳腺癌转移基因靶向诊断和治疗的研究 杨清玲 蚌埠医学院 80 牛膝“引药下行”作用机理研究及其药物载体作用的探索 孙备 安徽省药物研究所 81 高危型HPV16 E5基因对口腔上皮的致癌作用 陈传俊 安徽省立医院 82 Tec酪氨酸激酶参与化疗引发的肝癌多药耐药 李菲菲 安徽医科大学 83 针刺防治脑心综合征的躯体交感通路机制研究 周美启 安徽中医学院 84 葛根素对脑片心迷走神经元的调节作用 黄帧桧 皖南医学院 85 不同治法对脑缺血神经干细胞增殖分化和调控因子的影响 唐巍 安徽中医学院 86 青少年自杀行为的中介因素及其心理应对能力训练 陶芳标 安徽医科大学 87 安徽省有螺无病区钉螺对日本血吸虫易感性的研究 汪天平 安徽省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所 88 安徽省地道药材宣木瓜的种质研究 彭华胜 安徽中医学院 89 新藤黄酸干预人非小细胞肺癌发生发展的作用研究 李庆林 安徽中医学院 90 儿童期不良经历致成人心理行为障碍分子神经生物学机制 董玛霞 安徽医科大学 91 东方白鹳微卫星标记筛选及保护遗传学研究 张保卫 安徽大学 92 黑麂MHC-类DR和DQ基因多态性及其进化机制研究 吴海龙 安徽师范大学 93 新型乳酸菌类细菌素Lactin528的分离纯化及特性研究 张明 安徽农业大学 94 锥体虫SUMO蛋白溶液结构和功能的研究 涂晓明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95 学习诱导的视觉对比敏感度升高的神经机制研究 华田苗 安徽师范大学 96 新型牙周再生细胞传递载体的体外构建 张红艳 安徽医科大学 97 白条草蜥后代表现型的种群类变异与适合度之间的关系 许雪峰 滁州学院 98 结肠直肠癌染色体不稳定的发生途径及其机制研究 杨超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99 外源性胃起搏对胃Cajal间质细胞形态和功能的影响 余 跃 安徽省立医院 100 裂褶菌F17降解偶氮染料生物学机制的研究 荚荣 安徽大学 101 电磁约束超滤膜分离多糖的研究 陈彦 安徽大学 102 Kti11p应对氧化应急的反应及对金属离子富集作用的研究 李卫芳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103 组胺能神经系统对乙醇中枢抑制作用的调控 洪宗元 皖南医学院 104 用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探讨苔藓动物主要类群的系统发生地位 郝家胜 安徽师范大学 105 构建适应牙周内环境引导组织再生的仿生生物材料 蒋勇 安徽医科大学 106 脑浅静脉血流动力学物理模型的建立及其临床意义 韩卉 安徽医科大学 107 肝癌细胞特异性结合肽在肝癌转移复发中的潜在应用价值 荚卫东 安徽省立医院 108 调控HGF/TGF-基因表达防治慢性肾纤维化研究 张伯科 安徽医科大学 109 介导BMP和VEGF共表达质粒的壳聚糖纳米粒修复骨缺损的研究 赵宇 安徽医科大学 110 内毒素性急性肺损伤ACE2与AngII相互作用的研究 张泓 安徽医科大学 111 雌激素膜受体-GPR30在抑郁症治疗中的作用机制 许浩 安徽中医学院 112 严谨调控的基因增强型组织工程化骨促进灵长类动物脊柱融合的实验研究 杨民 皖南医学院 113 自噬性细胞死亡在影响胃癌细胞化疗敏感性上的作用 张林杰 安徽医科大学 114 咖啡因对酒精性肝纤维化大鼠HSC及KC中TRAIL表达的调节作用 吕雄文 安徽医科大学 115 褪黑素干预apoE基因敲除鼠动脉内皮细胞MLCK的表达及其调控机制 朱华庆 安徽医科大学 116 人MBL基因缺陷与GDM发病及子代遗传的研究 丛林 安徽医科大学 117 腹型肥胖者脂肪因子分泌异常与代谢综合征的关系 蒋建华 安徽医科大学 118 survivin 启动子转录调控元件在肺癌发病及靶向治疗中的作用 陈余清 蚌埠医学院 119 HMGB1在人脐血造血干细胞重建造血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王兴兵 安徽省立医院 120 直接快速三维牵引颧骨修复颌骨缺损的研究 王恩群 安徽医科大学 121 低氧诱导因子VEGF系统在骨发育与骨折愈合过程中的调控作用 朱勋兵 蚌埠医学院 122 双重纳米技术构建survivin新型特异性磁性siRNA靶向治疗肿瘤的研究 曹正国 安徽省立医院 123 类风湿关节炎四氢叶酸还原酶多态性及甲氨蝶呤相关性研究 徐建华 安徽医科大学 124 肥胖状态下血脂联素矛盾性下降的机制及干预研究 王佑民 安徽医科大学 125 精确放疗剂量验证中的逆向反演算法研究 吴爱东 安徽省立医院 126 肿瘤对抗癌药物紫杉醇Taxol产生抗药性机理的研究 吴缅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127 茶黄素对激素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防治作用的基础研究 尚希福 安徽省立医院 128 耦合指标下临床移植用动脉低温保存过程优化设计 赵刚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129 靶向ICAM-1与MCP-1 裸DNA疫苗抗糖尿病肾病作用及机制研究 吴永贵 安徽医科大学 130 金属蛋白酶9抑制剂治疗体外循环后急性肺损伤的实验研究 葛圣林 安徽医科大学 131 转染干扰素-调控腭裂术后上颌骨继发畸形机制研究 王元银 安徽医科大学 132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认知损伤的神经机制 朱德发 安徽医科大学 133 磁场作用下磁流体的热效应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基础研究 陈红丽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 134 全国中医名家徐经世临床学术经验及其传承方法研究 陶永 安徽中医学院 135 益气养阴活血法对实验性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大鼠血管内皮氧化应激损伤的干预研究 方朝晖 安徽中医学院 136 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心肌样细胞诱导阶段Rb和Rb2/P130基因对细胞分化和凋亡的影响 唐海沁 安徽医科大学 137 黄芪提取物对肝癌细胞化疗增敏作用及其机制 许杜娟 安徽医科大学 138 瘦素及其受体表达与肺癌发生发展相关分子机制研究 张妍蓓 安徽医科大学 139 三氧化二砷逆转肝癌多药耐药作用及分子机理研究 熊茂明 安徽医科大学 140 5-氟尿嘧啶对瘢痕成纤维细胞前胶原蛋白基因表达的影响 李小静 安徽医科大学 141 TLR4/NF-B信号通路对小鼠心肌梗死后心室重塑和左室功能的影响 徐岩 安徽医科大学 142 人颈鼓室副神经节瘤SCID小鼠模型的建立及贝伐单抗对其影响 许为青 安徽省立医院 143 植物病毒为载体的重组纳米级尘螨变应原免疫治疗的实验研究 李朝品 皖南医学院 144 食管癌的分子生物学特征及相关基因靶向治疗的研究 陶仪声 蚌埠医学院 145 Obestatin在食欲调节中的作用 康冬梅 安徽省立医院 146 基于SIMA法的钛铝合金粉末微纳塑变诱导机制及组织演变研究 薛克敏 合肥工业大学 147 表面粗糙度机器视觉在线测量技术 卢荣胜 合肥工业大学 148 自然通风型太阳能光伏窗性能及对室内环境影响的研究 何伟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149 光伏-太阳能热泵系统的基础研究 裴刚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150 膜分离-催化氧化-超声强化集成系统过程与机理研究 崔鹏 合肥工业大学 151 精密挤压成形理论研究及组合凹模优化设计方法 王强 合肥工业大学 152 新型仿人手大负载多用途欠驱动手爪机构研究 骆敏舟 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153 钢框架半刚性连接整体性能的拟动力实验研究与理论分析 完海鹰 合肥工业大学 154 在抽放条件下煤自燃危险区域评价与预测预报研究 戴广龙 安徽理工大学 155 SEEE模型与基于时空SEEE模型的节能建筑能量智能研究 方潜生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 156 新型透明光伏器件的探索研究 孙玉平 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157 生物低温保存溶液的玻璃化转变与结构松弛规律研究 高才 合肥工业大学 158 突出煤层钻卸法瓦斯抽采增流机理及消突效果检验研究 卢平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 159 深立井连接洞室群围岩动态响应及施工方案寻优方法研究 程桦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 160 微线段齿轮的强度及磨齿理论的研究 黄康 合肥工业大学 161 基于ADSM的主动拆卸结构设计理论与方法研究 刘志峰 合肥工业大学 162 利用间接电化学法合成诺维定衍生物 刘涛 安庆师范学院 163 拱坝体型的静、动力多目标优化设计研究 谢能刚 安徽工业大学 164 直接乙醇燃料电池(DEFC)相关科学问题和关键技术研究 褚道葆 安徽师范大学 165 复杂条件大断面煤巷锚杆支护快速掘进关键理论与技术研究 高明中 安徽理工大学 166 基于采动裂隙场动态演化的煤与瓦斯共采基础理论 涂敏 安徽理工大学 167 空间自润滑滑动轴承的抗磨减摩性设计 胡献国 合肥工业大学 168 大型电力变压器诊断技术标准及在线监测仪器研究 孔凡让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169 Fe2+/介孔结构锰氧化物复合催化剂制备及其催化降解有机物废水的协同作用研究 杨则恒 合肥工业大学 170 关于生物质热解气冷凝的关键问题研究 程文龙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171 新型Cu-VII-VI族化合物基本半导体性能研究 万松明 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172 无机镶嵌结构纳米太阳能电池的研究 傅正平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173 激光烧结Mg基贮氢合金及其复合材料的贮氢性能研究 斯庭智 安徽工业大学 174 基于博弈论的流程工业整体决策方法研究 岑豫皖 安徽工业大学 175 双叶片流体推进器及其性能研究 张玉华 安徽工业大学 176 爆破震动作用下深井巷道破坏特征的数值模拟研究 徐颖 安徽理工大学 177 矿井废水可饮用化研究 桂和荣 宿州学院 178 电流对铜-二硫化钼复合电接触材料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 凤仪 合肥工业大学 179 煤-高分子复合基功能碳分子筛的制备与控制机理研究 刘瑾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 180 氧化锌异质结构发光器件电学性质及其界面物理问题研究 余庆选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181 功能型复合材料层状结构热应力瞬态分析及剩余强度评估 盛宏玉 合肥工业大学 182 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新型梯度复合阳极 程继贵 合肥工业大学 183 分级结构贵金属微/纳有序阵列及其生物传感器件研究 李越 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184 玻璃材料表面的自清洁透明防护薄膜之研究 许小亮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185 基于硫属化合物纳米线阵列与共轭聚合物杂化体系的光伏性能研究 蒋阳 合肥工业大学 186 无铅焊料凝固组织及润湿性与熔体结构的相关性探索 祖方遒 合肥工业大学 187 基于枝状多卟啉及配合物的设计、合成和光学性质 杨家祥 安徽大学 188 VN合金对激光熔覆Co基合金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李明喜 安徽工业大学 189 p型掺杂氧化锌纳米线阵列及其发光性能研究 张晔 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190 面向环境气氛探测的贵金属纳米颗粒SPR特性研究 胡锦莲 安徽工业大学 191 一种新型Cu基功能材料的界面控制与性能研究 吴玉程 合肥工业大学 192 纳米Nb-Ti复合氧化物介孔材料及光催化脱硫性能的研究 何杰 安徽理工大学 193 生物基智能型嵌段共聚物的合成与应用 罗时忠 安徽师范大学 194 利用无机纳米带探测活细胞的神经递质 邵名望 安徽师范大学 195 光电纳米结构功能纺织品的制备和界面结合机理的研究 侯大寅 安徽工程科技学院 196 碳管基金属合金纳米磁性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吴华强 安徽师范大学 197 半导体纳米材料辐射法制备及ESR研究 陈家富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198 氨基酸辅助的硫化物纳米材料的制备、性质与应用研究 杨晴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199 PCL及其共聚物/纳米HA生物降解复合材料的研究 黄毅萍 安徽大学 200 基于分子印记和纳米涂层光纤的TNT超示踪传感器研究 王振洋 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201 磁场诱导磁性纳米粒子一维取向或组装 吴明在 安徽大学 202 纳米晶Mg3(Bi1-xSb)2混晶体系的制备与热电性能研究 辛红星 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203 碳纤维增强TiC-TiB2陶瓷基复合材料自蔓延高温燃烧合成研究 汪建利 安徽工程科技学院 204 纳米白云石凹凸棒石粘土催化脱焦油性能和机理 陈天虎 合肥工业大学 205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三维弹塑性地震反应的能量分析方法研究 叶献国 合肥工业大学 206 基于激光吸收谐波探测的火场多参量在线监测模型和方法研究 赵建华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7 江淮地区构造新活动习性信息提取和综合研究 姚大全 安徽省地震局 208 压力容器典型用钢动态应变时效强化机理及损伤评估研究 范志超 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 209 基于产物迁移特性的公路隧道火灾探测系统优化研究 胡隆华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10 纳米碳管接枝纳米过渡金属制备一氧化碳传感器 晋冠平 合肥工业大学 211 异质P-N结复合半导体光催化性能及光激电子-空穴分离机制研究 陈士夫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 212 下扬子地区二叠系异地成因碳酸盐岩及其成矿意义研究 李双应 合肥工业大学 213 拟南芥抗La突变体的筛选及基因定位 张自立 安徽农业大学 214 畜禽粪便中残留抗生素污染状况调查及其在堆肥和厌氧消化过程中的降解研究 胡真虎 合肥工业大学 215 乙烯衍生物的紫外光解动力学研究 周晓国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16 锰氧化物催化氧化-磷酸镁铵沉淀处理焦化废水 彭书传 合肥工业大学 217 建筑火灾中轰燃后的烟气毒物迁移规律及动态危害性评价的研究 方廷勇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 218 巢湖水华模拟的集成化模型研究 陈云峰 安徽省环境科学研究院 219 层柱粘土固体超强酸催化剂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于少明 合肥工业大学 220 高光谱遥感定量分析技术在水污染动态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雷武虎 解放军电子工程学院 221 新生界底部松散层的沉积微相与富水性关系研究 许光泉 安徽理工大学 222 高效产氢微生物的选育与厌氧生物反应器的研制 石先阳 安徽大学 223 自然生态恢复过程中铜尾矿的两个关键成土过程研究 孙庆业 安徽大学 224 矿区含硫固废污染的生物地球化学机理与生态修复研究 岳梅 合肥学院 225 几何造型中的最优化模型与方法 杨周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