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牌反式信号-长三长五小欢迎.doc_第1页
桥牌反式信号-长三长五小欢迎.doc_第2页
桥牌反式信号-长三长五小欢迎.doc_第3页
桥牌反式信号-长三长五小欢迎.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 长三长五首攻 长四首攻可以为同伴利用十一法则计算定约人手中有几张大于首攻的牌张提供便利。不足的是,由于四张、五张以及六张以上套都首攻第4张,同伴难以判断首攻是出自4张还是5张甚至更长的套。有时,正确区分长套首攻是出自四张还是五张是至关重要的。因而计数首攻信号便应运而生。计数首攻的基本原理是:首攻最小牌,表示3张或5张(奇数张);首攻次小牌表示2张、4张或6张(偶数张)。这便是“长三或长五首攻”。 例2.2-1 10 北 西 东 10 南 10 10 例2.2-2 10 北 西 东 10 南 10 10 以上2例中,南都开叫1NT(1315点),北加叫3NT。如果采用传统的长四首攻,西都首攻6,东A,南均跟7(在例2.2-2中南有意隐藏4而骗防守方),东不能正确判断是继续攻黑桃帮同伴做好该花色还是转攻梅花。 事实上,在例2.2-1中,东应继续打5(保留2在手中表示原来是A52三张);在例2.2-2中,东应转攻J。实战中东到底怎么打,就全靠猜测或灵感了。但是,如果使用计数首攻信号,例2.1-1中西首攻最小牌4,东应能明白,这不是出自3张套(否则南持5张黑桃,与开叫1NT不符),那么一定是出自5张套了。东A赢进后打5(表示还有一张小牌),西忍让。定约人早晚要飞方块进入东手。东再打2击败定约。但是,如果西过高估计自己手中的K而不忍让,定约就又轻易被做成了。 东能够避免西犯如此低级的错误吗?在使用计数首攻、计数跟牌及倒大小信号的前提下,东完全有办法避免西犯错误。因为从东的角度来看,定约方如果不利用方块,最多只有8个赢张,他早晚要动方块的。这样,东只需在第一轮跟出最小的2!表示3张(暗示有一大牌)。定约人不得不吃进第一墩黑桃。当他连续兑现红心时,西只需垫掉方块而保留黑桃,一俟东K进手,打出A、5,便击败定约。在例2.2-2中,西首攻8,这肯定不是“长五”(否则西应从KQ1098中攻K)而是“长三”,南手中有4张且有两张大于8的牌,黑桃花色已经没有任何前途。东果断地以A吃进并转攻J将定约击败至少一墩(南必须在第一轮梅花上出A而在第二轮出8,才能仅宕一顿)。如果使用传统的长四首攻,以上两例中东就无法作出正确的判断和精彩的表演了。 诚然,长三长五首攻还存在“两张差异”,但一般情况下这都能通过叫牌分析出来。另外,由于长三首攻一般都是中级牌6、7、8一类,而长五首攻多是2、3、4、5一类的小牌,第三家根据自己的牌和明手的牌,是很容易判断同伴的首攻出自几张套的。 持有6张也首攻长五(倒数第二张)。在上例中,如果黑桃的分布为 北 西 10 东 南 西首攻4,东由于没有看到3,可考虑西的首攻出自6张套。立即上A并续出5,当南手中掉出9、Q后,西立即取得所有的黑桃赢墩。7张套一般不首攻小牌。如果必须首攻小牌的话,也攻长五。以后如果有机会,再打出倒数第二张(仍保留最小牌在手)。 长五首攻中,十一法则演变为“十法则”。在例2.2-1中,西首攻4,10-4=6,东能算出,南手中有3张黑桃且全比 4大。 长三首攻中,十一法则演变为“十二法则”。在例2.2-2中,西首攻8,12-8=4,东能算出,南手中有4张黑桃且有两张比 8大。西的首攻应该出自KQ8、K108、Q108、K98、Q98等结构。 1.2. 长三助攻 长三首攻用于“助攻”更为完善。 例2.3-1 双方无局 西家发牌 10 10 北 西 东 南 10 10 叫牌过程: 西 北 东 南 1 2 2 2NT 东第三家开叫1,南在有局的情况下争叫2,通常是有开叫实力。西加叫2后北的加倍是否定性质的,意欲让南叫出或,也不反对南叫3。但南持平均牌型且有三张,顺路叫了一声2NT,北只好不叫了。西首攻,表示为有一张大牌领头的三张套。东由于持有进手张,故立即打出并续打来铲掉明手的10。南放小牌,西现在手中只有两张,是跟把留在手中(从而造成堵塞),还是用超打同伴的再打回黑桃呢? 西只能跟。因为叫牌和前两轮的打牌均表明,在南手中,而东肯定有进手张(否则东应在第一轮上或而第二轮出小),西扔掉只能解放南家的,而并不能起到解封的作用。相反,打掉后防守方只能拿到四墩黑桃和一墩而不足以击败定约。但如果西留着在手,不让定约人的成为赢张,则定约人无法完成定约。东再打9,表示了进张在红心上,一举拿到5墩牌。 此牌南北方原本是可以打成3 或3 的。但南家像许多人那样在对方花色中有就勉强叫无将,结果是偷鸡不成反蚀米,完全是咎由自取。 如果在叫牌过程中,以四张支持过同伴,则仍然首攻“长三”表示有一张大牌的助攻。如果只有三、四张小牌,则可采用首攻最大牌,这是“上无大牌”的打法。特别,持J10、109时首攻大牌可以穿过明手的大牌。如果在叫牌过程中没有机会加叫同伴的花色,事实上却有三、四张且带有一张大牌,就像支持过一样攻长三。这时首攻较大牌通常表示双张或连张中的最大牌。四张小牌也可以攻长三(不保证有顶张大牌)。 难处理的是叫牌过程中没有支持过同伴,事实上你却有这样三张。首攻3容易使同伴误认为你有一张大牌,首攻9有容易误认为双张。对此,不同的搭档可能有不同的约定。一种意见认为,仍然首攻最小牌表示3张可能(但不保证)有一张大牌;另一中意见是采取“中大小”(MUD)打法,首攻中间张,表示无大牌支持,下轮跟出最大牌,先小后大表示还有第三张。笔者推荐后一种打法。如果你和同伴在叫牌过程中都没有叫牌,从定约方的叫牌信息你了解(或猜)到同伴某一花色较好,就按同伴曾经叫过该花色(你未支持)一样进行助攻。最后指出,单张首攻,无次序可言;双张首攻,一律先大后小。这样,我们的小牌首攻信号与张数信号就完全一致了。1.3. 小欢迎 在北欧及波兰,反式信号极其流行,几乎每个牌手都使用反式信号(即,小欢迎,大不欢迎,下文中将简称为反将常规信号,大欢迎,小不欢迎简称为正).这是出自卡尔施耐德的主意,把克伯生倒过来.施耐德讨厌为了打信号而损失赢墩,比如持KJ93,为了鼓励打9.相反,持852时,打8表示不鼓励,几乎根本不会损失.正,反两种信号都有其支持者,在各自不同的地方流行.正规信号至今仍有很强的生命力,是因为它在许多情况下要比反式信号更有用.一个好的信号体系应该基于下面三个原则1.当你打信号时不该损失赢墩2.信号应该传递精确的信息3.在对抗无将时,不应使花色阻塞.反式信号的弱点在于,有时候会损失赢墩,或者使花色阻塞.不相信吗?看看例子吧.在以下例子中,均假设西从连张中攻最大.1083AK 7 J965Q42这里,西首攻A,如果采用反式信号(反),那东面临着一个根本无法解决的难题.如果打5,那西会当作鼓励,继续此花.如果东打9,信号是正确了,可也损失了一墩.明手有108,可以飞东的J.注意正常信号(正)在这个例子中相当理想,东打5表示不欢迎,既未损失赢墩,也给出正确的信息.再举一个类似例子.753AK82 J104Q96西攻A,如果东给J的话(反)又得损失一墩.注意打4(正)解决了问题.若是对抗花色定约也罢了,但是对抗无将,从东的角度来看并不明朗,因为分布可能是753AK92 J104Q86如果西有9(或者持5张),东打4的话该花色就会阻塞.这里,打J(反)就解决问题了,既不鼓励,又起到解封作用.在上例中,如果明手有9,那打J是肯定不对的(如果南持带Q双张,或者Q三张,那该花色反正是阻塞了),但如果4表示鼓励呢?同理852K1094?如果南持AJX,用A赢进(假设他不能够忍让),东打10(反)的话,接下去就不能动这门花色了.如果南持AJ7,打10损失一墩.正常信号在这里毫无困难,打4,节省了重要的点数牌.如果明手只有两张小牌,或者三张,最大的是7,情形仍然是不明朗的.因为首攻可能是从KQ8X或者KQ8XX中攻出,东必须解封.这样,对付无将,两个原则就起了冲突.打10损失一墩,打4阻塞花色.如果是对付花色定约,那么打4(正)是技术上正确的,不冒损失赢墩的危险.下例中,正常信号更理想.952K1083?如果东打8(反),南赢进,现在哪个防家都不能动该花色了.如果倒霉的话,南持AJ7,打8立即损失一墩.如果打3(正),它既给了西正确的信息,又保留了东可能赢墩的点数.到目前为止,似乎正常信号略胜一筹.不过.AJ873 KQ1049652此例中,西首攻8(topofnothing),明手拿A,如果东不能打4(反)来鼓励的话,要么损失一墩,要么传递不出欢迎信息.再看看这个.K65J1073 A92Q84西首攻J,明手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