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3课《我的第一本书》.doc_第1页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3课《我的第一本书》.doc_第2页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3课《我的第一本书》.doc_第3页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3课《我的第一本书》.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八年级语文下册我的第一本书教 学 设 计一、教学目的 1.知识与能力:理解作者对生活的那一份诗意的感悟。 2.过程与方法: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第一本书的深刻含义 二、教学重点、难点 注重激活学生对生活的体验或者创设情境引发体验。 三、课时与课型:一课时,讲授新课。四、课前准备:熟读课文,扫除文字障碍 。布置学生查阅有关牛汉的材料,以开阔视野,增加材料积累。五、教学方法:讲授法,合作探究法。六、教学过程 (一)预习 (二)导人 同学们,你知道哪些有关书的名言(出示一些名言),可见书的重要,今天我们来学习现代著名诗人牛汉的一篇散文我的第一本书(板书课题)(三) 认识作者 作者牛汉,现当代著名诗人,原名史成汉。生于1923年,1940年开始写诗,有诗剧智慧的悲哀、诗歌鄂尔多斯草原、诗集彩色的生活等。 (四)检查预习,出示字词集体讨论。(五)课文范读,学生思考,理清文章思路 1.课文写哪些人物?他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全文的线索是什么? 2.文章围绕“第一本书”记叙了哪些事情? 3.读了“我的第一本书”不同寻常的来历后,你能从中感受到哪些感情?(六)学生自主阅读 质疑、讨论、师生共同解决问题。 1.“我的第一本书”仅仅指那半本课本吗?你还可以作怎样的理解? (还可指我踏人生活的一次珍贵的经历,一本人生之书。) 2.作者是怀着怎样的一种感情追忆他的“第一本书”的? (一种感激之情。) (七)研读文章,品味语言 同学们,这篇文章打动我们的不仅仅是关于第一本书的故事,而是作者给我们描绘出的一幅幅感人肺腑的生动画面,下面我们认真体会一些句子的深刻含义。 1.我的童年没有幽默,只有从荒寒的大自然感应到一点生命最初的快乐和梦幻。作者对童年的感觉是怎样的?联系下文看,“生命最初的快乐和梦幻。” (童年的感觉是辛酸的,因为童年的生活是窘迫的,是艰苦而沉重的,哪有幽默可言?然而与生俱来的童年的好奇、天真和淘气,使他们一和小动物在一起、一回到大自然中、一玩起来,就会充满幻想,就会什么困苦都忘却。这就是生命最初的快乐和幻想。) 2.当父亲听说我把那一半书给了同学时,为什么“深深叹着气”?“我”的父亲是一位怎样的父亲?(这深深的叹息,既包含着对儿子做法的默许,也为儿子同学家的生活贫困而深表同情。“我”的父亲是一位知书达理,并且非常疼爱儿子的父亲。) 3.我的第一本书实在应当写写,如果不写,我就枉读了这几十年的书,更枉写了这几十年的诗。人不能忘本。(枉,白白的,无价值的,无意义的。作者的第一本书,不仅是求知的第一本书,更是人生的第一本书。如果这第一本书不写出来,那么这几十年的读书和写书就失去了意义,变得毫无价值,因为你忘记了知识的源头和人生的起点,你忘记了过去,即忘本。“本”,双关,指那第一本国语教材,也指人生成长历程中最初的最有价值的奠基性的东西。作者所指主要指后者。) 4.作者的第一本书为什么“值得我用崇敬的心灵去赞美”?(因为作者的第一本书,意味深长。它不仅表明第一次跨进学校大门,走进了知识的世界,更重要的是,那第一本书里镶嵌着父亲的深情、同学的友谊、童年的乐趣和生活的苦难以及在苦难生活中抗争的一段心路历程。它既是求知的第一本书,更是人生的第一本书。)(8) 拓展思考,渗透义务教育法1.思考:从文中,我们知道乔元贞非常聪明,没有课本却考了第一名,父亲也认为他比“我”有出息,作者在文章的结尾处还特意补叙了乔元贞的一生的“出息”:“他一辈子挎着篮子在附近几个村子里叫卖纸烟、花生、火柴等小东西。”这算得什么“出息”呢?作者为什么要作这样的交代? 2.为了保证适龄儿童学习的权利,我国实行了九年义务教育制度,其根本大法是什么?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是国家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制度的根本大法。1986年4月12日由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二条: 国家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制度。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实施义务教育,不收学费、杂费。国家建立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保证义务教育制度实施。 (九)小结 同学们,逆境是成长必经的过程,能勇于接受逆境的人,生命就会日渐的茁壮 。本文是诗人牛汉的一篇随笔。作者通过对他的第一本书的追叙,折射出20世纪初中国农村的苦难生活和苦难生活中的人间温情以及生命乐趣。所以,今天的你我,享受到了社会主义的幸福生活,应该珍惜时间,努力学习,用优异的成绩报答我们的党,我们的祖国!七、课后反思:我的第一本书。这篇课文最大的特点是作者对生活的那一份诗意的感悟。文章好像是随意写来,实际上每一个片段都耐人咀嚼。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对生活的体验能力。对于我们农村孩子来说,这篇文章更容易引起共鸣;对于城里的孩子来说,可能觉得离自己生活相距甚远,但是可以通过文中所描写的情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