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鲁迅影的告别与尼采影子思想比较第23卷第l1期2006年11月辽宁教育行政学院JournalofLimningEducationalAdministrationInstituteV01.23No.11Nov2O06鲁迅影的告别与尼采影子思想比较剥,羽(辽宁省直机关职工大学,辽宁沈阳110032)【摘要1影的告别和影子分别是鲁迅散文诗集野草和尼采诗性哲学着作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中的一篇.影的告别表现了人与社会的对立,影子则是人与自我的搏击.由此显现了鲁迅和尼采在人生价值选择上的巨大差异.【关键词】影;影子;思想比较【中圈分类号】GB3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6022(2006)11-0103-02影的告别和影子分别是鲁迅散文诗集野草和尼采诗性哲学着作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中的一篇.两文不约而同流露出追寻的倦怠,失落的情绪,以及人生进退间的犹疑:是长风破浪达到价值的彼岸还是耽于此岸品味个人生活的完满?两文都对这一永恒的矛盾作了积极的选择,反映出鲁迅和尼采共同具有积极的超越意志.然而.两文所展现的具体困境却又迥然不同;影的告别表现了人与社会的对立,影子则是人与自我的搏击,由此显现了鲁迅和尼采在人生价值选择上的巨大差异.本文试在两文思想的比较中就鲁迅和尼采的人生定位,两人自蝗中的暗合与疏离之处作以管窥.影的告别描写的是在夜深人静之际,影作出宁愿沉于黑暗,也要独自远行的决定;影子则是影子对追随查拉斯图拉(以下称查氏)艰难跋涉备尝艰辛却即将遭到抛弃命运的怨诉.两个影子都表现出对现状的强烈不满,与他们所赖以托身的人产生了深刻的矛盾.当影F与人分离开来.审视自身的时候,他们蓦然发现:他们是无家可归的漂泊者.不知从何而来,更不知要到何处去.归属感的丧失,使他们心神不安,空虚茫然.影虽然表示要别人而去,却忧心忡忡,顾虑重重,因为即使独自远行仍旧改变不了无所归依的命运.影子跟随着查氏的脚踵,当查氏欲摆脱他的时候,他一下子坠人半空中,为了随查氏漂?白,他早就放弃了自己的方向,沉浸在不知所措的哀伤中,哦,永久的无处,永久的徒然啊!.他们是无所奉献的倦怠者.作为人的影子,他们早已把一切托付给人,随人去决定他们的命运.这种单向的奉献,被动的生活使影和影子深感疲倦,当他们回顾自身时,已发现自己一无所有.影坦率地告诉人,别后,决不占你的心地.影子则对查氏说:从我拿去一切,没有一物给我.两个影子付出诸多努力,是非成败却都是人的收获,他们转头成空,价值的失衡导致它们心理的失重.他们是无所爱的孤独者.无所爱意味着失去与外界对话的机会,一切对行为主体来说都变得毫无意义.这两个影子经过漫漫漂泊,满载疲惫,蒜然回首突然发现世界变得如此陌生.影的告别中的影发现自己身处在全然异己的困境中,他不得不独自远行.影子同样发现,为了追随查氏,完全破坏了自己与外界的关系,他甚至产生了绝望之感.无所爱使他们缺乏生存的目的,奋斗的动力消失了,存在成为一种负担.落落寡欢的境遇中影和影子独自品尝寂寞的滋味,挣扎于无限凄凉之中.影和影子认识到,由于无条件地追随人和查氏,他们的归属感,价值感,目的感在失落,他们失去了自己.更无从把握自己的命运.两文中的影和影子与人象征着个人心灵的两面:消极退缩的惰性和积极进取的创造性的矛盾.精神分析理论认为:任何人j馥识中都有本我和超我的矛盾,本我是人与生俱来的本能冲动,它按照快乐原则进行活动,而超我则体现社会良知和道德原则,使本能冲动按互善原则进行发挥.影的告别和影子恰恰反映了本我试图突破超我规范时的努力,及这种努力的落空.影的告别和影子怨诉背后是寻找自己世界和永乐的去处.他们渴望获得怡然自得的生活,渴望从无休止的跋涉中歇息下来.而其对立面人和查氏对他们的心愿却视而不见,固守既定目标.毫不动容.这种明与睹的内心挣扎既带有人生的普遍性.更染上了鲁迅和尼采的个性特征,他们以文章来排遣疲倦,自我康复,显示出顽强的意志力尾,及其在人生价值选择上一无反顾的坚定信念和执着精神.在创作野草和写作查拉图斯特拉如足说的前后,鲁迅和尼采都承受着沉重的精神压力.对鲁迅而言,新文化阵线的解体,使他成为游勇,只能荷戟彷徨,而自己为之奋斗的改造国民灵魂的任务依然艰巨,古老的封建鬼魂依旧平安,他那心中的强国形象遥遥无期,他的诸多努力换来的却是所谓正人君子的攻击.在私人感情世界里,那有室无妻的婚姻一直困扰着他;自已竭力维持的大家庭终因与二弟的失和而分崩离析;疾病悄悄爬上他疲弱的身躯,他不得不时常凭意志和毅力与之搏斗.从社会到家庭再到自身,他都曾用满腔的热情去奋斗,去奉献,换来的却是遍体鳞伤,身心疲惫.与鲁迅相似,尼采把大部分精力投入到创立自已的学说,建构自已的哲学体系当中去了.可是,世界上根本就没有几个人能理解他的思想,对其永恒循环说,权力意志论,超人学说等大多数人都做了庸俗理解,把他推上道德审判台.他所推崇的瓦格纳也由卓然独立的旷世奇响转入媚俗的上流音乐;他自认为唯一知音的莎乐美却投入了别人的怀抱;妹妹公开拥护瓦格纳与自已对抗:长期的甩脑过度,使他的身体状况急剧下降,身心交瘁.他成为一个不为世人接受和承认的怪异存在.从上述鲁迅和尼采的社会经历,生活遭遇的比较中,可以【收稿日期】20060910【作者简介】孙羽(1972一),女,辽宁抚顺人,辽宁省直机关职工大学讲师,硕士在读.?lO3?发现两人在创作影的告别和影子前后个人情绪都处在低落时期.无论在社会还是个人生活方面都受到很大伤害,理想的实现显得越发遥远.鲁迅觉得仿佛没有所谓的民国,唯黑暗与虚无乃是实有,其痛苦仿佛只有通过自戕才能有所减轻.影的告别中影打算自沉于黑暗的言外之意是永久的摆脱心灵的挣扎,那只有两条路:自杀从肉体上消灭自已;或杀人从精神上毁灭自已,向迫害自己的黑暗复仇.但是鲁迅深深知道,结果获得的也只是一个令自己憎恨的自己.所以鲁迅把影放在虚妄的梦中现实中受压抑的潜意识永远会被理性抑制,只能在此种很难化为实有的存在中1/11J表现.同样,尼采的影子一文虽然作为哲学观念的阐释,哲理成分较为浓重,但同样充满主观色彩,至少影子那种忧怨情绪也曾掠过他的心头,而查氏对影子的嘲笑指责则是他的理智极力否定那渴望休息的心.鲁迅和尼采都品尝过生活的苦酒,他们期盼平凡中的那份温存,但是他们又是理想的信仰和追求者,不管他们潜意识中有多么悲观,空虚等不足之感,但是理想促使他们抑制着本能渴望,使自己从凡庸提升.影的告别和影子表现的具体矛盾是截然不同的.影和人的矛盾是个人价值与社会需要主客体之间选择时的产物;影子和查拉斯图拉则是主体内部即人与自身的矛盾.鲁迅和尼采为之奋斗的人生价值取向在此透射出鲜明的差异:鲁迅是民族的代言人,是时代的心声,特定的身份促使他不得不把人生价值的实现寄托于社会共同理想的完成;尼采是远离尘嚣的学者.他只想说自己对将来的预言,他把个人学术系统的完成作为人生的终极目标.追求社会实践价值还是个人思想价值成为鲁迅和尼采在精神上的分水岭.这两种伟大价值追求的差异性在影的告别和影子中得到了鲜明的体现.影的告别中,影在浓重的黑暗中极力返回自身.他上穷碧落下黄泉地寻觅.以自己的心灵为标准来衡量一切外物,只要有我不乐意的在,他都不愿驻足,一旦他发现自己所赖以托身的人就是自己所不乐意的时,则宁愿为黑暗所吞没也不委曲求全.他决心独自面对一切不幸,无需别人承担不必要的痛苦,因为他要得到的就是一个完全属于我自己的世界.沉没于黑暗的结局,是影寻觅完全隔绝于外物的自我的失败,影的身上染上了浓郁的感伤情调.冯雪峰说野草贝0更多地表现了鲁迅先生的内心矛盾的交战和痛苦的叫声,他同自已的虚无和绝望斗争,总之是矛盾,个人主义本身的矛盾.o1(Ply)影的自我寻觅是彷徨时期鲁迅企图摆脱这一矛盾的反映.个性主义和人道主义的消长是鲁迅前期思想的一大特征,实质上,这就是发扬个性精神与献身社会的冲突.影的告别借人睡到不知道时候的时候这一意识被抑制潜意识活跃起来的特定时刻,表达了个性精神要求摆脱外在压力获得全部自由的愿望.影的沉于黑暗,表明鲁迅x,-t离社会的个性自由的否定,虽然这种否定令鲁迅痛苦不堪.以前人们认为本文是鲁迅与黑暗捣乱的反抗社会之作,笔者认为,这种解释和整篇散文诗的沉重,无可奈何的基调是不符的,和文中流露的虚空索漠心境是矛盾的,如果说是反抗那也是反抗自我对绝对自由的渴望.影不是鲁迅全部心灵的投影,只是其思想意识中脱离现实的绝对个性的反映.?104?鲁迅从青年时代就许诺:我以我血荐轩辕,他的生活道路,求学生涯都以这一强烈的社会使命为转移,立足现在,改造现实,这一实践性的社会价值是他的总目标.年轻时,他推崇个性解放;新文化运动风起云涌之际,他以将令来规范限制个性;稍后,新文化阵线解体,他本来强烈的个性失去了具体的社会规范,促使他重新思考共性与个性,个体与群体的关系.过于强烈的社会,家庭责任感使他经常感到生活就像战斗,他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心理上难免产生仓促感,压抑感,苦闷空虚之感.就影而言,他只不过是人潜意识活动的反映,人一旦走出梦境,影就会为意识所抑制,很难化为具体实践行为.影的告别反映了他那被压抑的个性想要获得完全自由的愿望,鲁迅最终告诫自己,这不过是个梦.与影的告别不同,影子是通过影子忧怨的诉说和查氏的高傲执着来批判影子的怯懦.影子在被抛弃的命运面前,不是去寻觅自己的路,而是回眸从前与查氏共同度过的艰难岁月,希望以此来唤起查氏的恻隐之心,过去的打击,使他丧失了前进的信心,他所寻找的恰恰是根本不存在的永乐的去处.他不知道如何把握突如其来的自由,只想逃避,重新依附在强有力的查氏身上,而查氏却讨厌他这个负累.尼采一生追求着个人在学术上无与伦比的峰巅,他以建立起自己超人世界为自豪,以完成一系列的理论建构为目标,以最大发挥个人创造性为最高价值追求.我的最大愿望就是要去了解当代社会里那些复杂的情况.2J在极具个性的学术探索中,尼采摆脱了一切羁绊,却无法摆脱对平凡人生的渴望.我既是颓废者,也是其对立物影子就是屡受打击之后的颓废者尼采.他怕凡人生活影响他的事业,以非凡的意志压抑着各种凡人的基本欲望,甚至认为本质健康的人应该具有自我康复的能力,他确信自己具备这种素质,因此决心不结婚.但作为一个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类当中的一员,他不可能脱离社会而发展自我,获得绝对的自由.尼采作为一个平凡人,他无法超脱于孤独之上,摆脱对幸福的渴望;作为非凡的思想者.他同样无法超越对于掌声的倾心以及对回响的期待.然而,他一无所获,他只能以有些人在死后才出生来自我安慰.事实上,世上没有什么人对我来说是至关重要了,我所爱的那些人们早都已过世了.这不正是影子那一无所爱的叹息吗?影子是颓废者尼采的投射,查氏就是其对立物;尼采借查氏之口对影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厂矿消防知识培训
- 云南省峨山彝族自治县高中生物 第五章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5.4.2 影响光合作用因素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1
- 隔物灸产品培训
- 多媒体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的培训成果
- 一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1 天地人配套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
-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10单元 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教学设计
-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教学设计
- 安全教育培训总结
- 药理学练习试题及答案
- 2024分析技术考试-环保检测练习卷附答案
-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综合实训室建设规划
- ISO22000-2018和ISO22000-2005新旧版本标准条款的对照表
- 《煤矿地表沉陷区监测技术地方标准》
- 壮锦的造型特征与色彩审美特征
- 强弱电架空线缆入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甲乙丙资信
- 样品外观尺寸检测报告.docx
- 免考勤申请书范文
- 国土调查调查项目招投标书范本
- 中国古代都城空间布局演变特征
- 砂石料加工场施工方案两篇
- TROXLER3440核子密度仪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