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明确考纲要求1 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 2 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3 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课前自成体系 专题八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课堂讲义部分 课下检测部分 考点一 考点二 考题感悟 考题冲关 例1 下图为 地理环境中的碳循环 图 回答 1 2 题 1 与全球气候变暖关系最密切的是 A B C D 2 此图可以说明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是碳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 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是相互独立而存在 地理环境中碳循环 往往跨越圈层界限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和能量的流动是单向的A B C D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 第 1 题 对全球气候变暖影响最大的因素是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而图中 涉及二氧化碳的大量排放 涉及二氧化碳的吸收 二者的相对作用关系到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多少 因此这两个环节与全球气候变暖关系最密切 第 2 题 碳循环是地理环境中的重要物质循环之一 也是整体性的重要体现 碳循环是在地球各圈层之间进行的 其中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是重要组成部分 答案 1 D 2 A 第 1 题最易误选C 认为这些途径排放二氧化碳最多 失误的原因是对题干的错误理解 全球气候变暖与二氧化碳含量有关 是决定二氧化碳平衡与否的关键环节 1 四大圈层间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2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举例说明 1 地理环境各要素并不是孤立存在和发展的 而是作为整体的一部分发展变化着 即各要素与环境总体特征是协调一致的 如南方低山丘陵区 见下图 2 环境要素之间是相互制约的 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状态的变化 即 牵一发而动全身 如大量使用矿物燃料 滥伐森林可能引起整个生态环境失调 见下图 3 不同区域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一个区域的变化不可避免地影响到其他区域 例如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对黄河下游地区的影响 例2 2011 北京调研 读 气候 植被和土壤分布模式图 完成 1 2 题 1 与 a 图中 暖湿气候 相对应的植被主要有 A 温带落叶阔叶林和亚热带常绿阔叶林B 热带草原和热带雨林C 热带雨林和亚热带常绿阔叶林D 温带落叶阔叶林和亚寒带针叶林 2 由 砖红壤 红色栗钙土 红色棕钙土 荒漠土壤 变化过程体现出的规律及影响因素分别是 A 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热量B 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水分C 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热量D 非地带性分布现象 海陆分布 解析 第 1 题 根据 a 图中暖湿气候的分布位置对应 b 图可知 该地带的植被主要有温带落叶阔叶林和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第 2 题 由 c 图可知 砖红壤 红色栗钙土 红色棕钙土 荒漠土壤 的变化过程大体对应于因水分差异而导致的由湿到干的过程 这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答案 1 A 2 B 正确理解和运用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是解题的关键 不能准确把握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的表现是造成解题失误的原因 1 自然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比较 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的判读 1 从山麓到山顶水热的变化与从低纬度到高纬度的变化类似 但并不完全一致 随海拔升高气温逐渐降低 降水量是 少 多 少 变化 2 山地垂直带是在水平地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山麓的自然带与水平带一致 3 山地自然带的发育程度往往与该山体所在纬度和相对高度有关 通常是纬度越低 山体越高 自然带越丰富 4 垂直自然带的分布受热量条件的影响 一般阳坡较高 阴坡较低 积雪冰川带若主要受热量影响 分布同此规律 若两坡降水差别大 则主要受降水的影响 降水多的山坡冰川面积 体积大 雪线低 5 同一自然带随着其所在山体所处纬度的增加 其分布高度不断降低 2 非地带性地域分异现象分析非地带性是指陆地环境因受海陆分布 地形起伏 地质构造 洋流 岩性 土壤 水分等非地带性因素的影响 造成一些不规律的分布现象 非地带性的表现主要有以下几种 地带性与非地带性的判断方法依据该现象所处的纬度位置 海陆位置和海拔高度 按照地带性规律判断是什么自然带 然后将实际自然带与理论上的自然带相比较 如果一致就是地带性现象 如果不一致就是非地带性现象 如安第斯山脉南段的东侧临海但为温带荒漠带 因而为非地带性 考情分析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是自然地理的两大规律 也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内容 地域分异规律多以某一区域的自然环境 植被变化入手 综合考查学生对地带性 非地带性的认识 近年来 对整体性的考查增多 多要求用整体性观点来解释 分析区域发展问题 如2011年广东文综就出现该考点 复习时 要结合区域地理 分析和总结出地域分异规律的表现规律和影响因素 山地自然带的分布特征也是复习的重点 1 2011 广东高考 某地区植被退化或丧失 土壤物质和地表水流失 岩石溶蚀与侵蚀 基岩裸露 土地生产力退化 这一地表过程是 A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沟壑地区的环境演化过程B 石灰岩地区受强烈风力侵蚀作用产生的自然演化过程C 石灰岩地区在自然和人类活动作用下的综合演化过程D 黄土高原由于地下水的过度开采而造成的人为演化过程 考点定位 本题主要考查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名师精析 对地理环境整体性和黄土高原 石灰岩地区的地理环境特征的正确认识是解题的关键 根据题干可知 这一地表过程反映的是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体现 牵一发而动全身 的特点 题干中的关键词 岩石溶蚀与侵蚀 基岩裸露 的描述 与黄土高原不符合 应是石灰岩地区的特征 而石灰岩地区主要是受流水溶蚀作用 风力侵蚀作用不明显 故只能选C 易错分析 本题容易出错在两个方面 一是对题干叙述的理解与选项题表达的原因之间的关联性分析错误 二是对黄土高原和石灰岩地区水土流失的成因分析错误或产生混淆 答案 C 2 2011 西安模拟 读 某沿海地区的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图 据图回答 1 2 题 1 若 为落叶阔叶林带 则该山可能位于 A 山东半岛B 欧洲西部C 澳大利亚东南部D 圭亚那高原 2 该山地北坡的垂直自然带完整且比南坡高的原因是 A 北坡的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 且地处迎风坡B 北坡坡度比南坡小 地处阴坡和迎风坡C 北坡的海拔比南坡高 植被覆盖率比南坡高D 北坡相对高差大 地处阳坡和迎风坡 水分条件好 考点定位 本题主要考查山地垂直自然带的判定和应用 名师精析 第 1 题 由图可知 该山地北坡的垂直自然带分布比南坡高 说明北坡的热量条件比南坡好 故该山地北坡向阳 应位于南半球 ABD三项涉及地区均位于北半球 均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钦州考货运上岗证试答题
- 2025年枣庄货运从业资格证模拟考试保过版
- 防诈骗课件背景图
- 2025年九江道路货运从业资格证考试
- 2025年昆明从业资格证货运题库答案大全
- 2025年智能人体秤项目合作计划书
- 冬季阅读与写作指导
- 社区护理中的灾难健康宣教
- 病理科特殊染色操作规范
- 中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书撰写指南与实例分析
- 2025年新高考历史预测模拟试卷浙江卷(含答案解析)
- 大数据与会计专业专业的实习报告
- JT-T-4-2019公路桥梁板式橡胶支座
- 火龙罐综合灸疗法
- 汉译巴利三藏相应部5-大篇
- 2022年青海大学医学院附属藏医院医护人员招聘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城市地理学-第八章城市空间分布体系
- 贵州省促进养老托育服务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
- 托利多电子秤校秤步骤
- 《DVT深静脉血栓》
- 《大豆栽培学》PPT课件.ppt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