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二年级化学学案(29)周次 9 时间2010年 月 日 主编:贺宏 审核 第三章 第三节 盐类的水解(第7课时)学习目标:1、 学会蒸干盐溶液所得物质的判断方法2、 了解盐的水解常数学习重点:蒸干盐溶液所得物质的判断学习难点:盐的水解常数目标一、蒸干盐溶液所得物质的判断方法【导读】能水解的盐的溶液被加热蒸干的过程中,会以为温度升高而促进其水解。使其水解程度变大。在结合水解产物的性质,如溶解性,稳定性,挥发性,氧化或还原性等,判断最终产物。若灼烧,则考虑产物在高温下能否继续反应。1、考虑盐类水解盐水解生成挥发性酸时,蒸干后一般得到弱碱Fe(NO3)3、AlCl3、CuCl2溶液,蒸干后会析出 、 、 ,再经灼烧得到 、 、 。盐水解生成不挥发性酸时,蒸干后一般仍为原物质。如Al2(SO4)3, 。 盐水解生成强碱时,蒸干后一般得到原物质例:加热蒸干Na2CO3溶液,得到的是Na2CO3固体。【导思】某盐溶液加热蒸干并灼烧后,得到的产物是金属氧化物。则该盐应该具有的特征是什么?2、 考虑分解问题加热蒸干Mg(HCO3)2、Ca(HCO3)2溶液时,因其分解,所得固体应是MgCO3、CaCO3。加热蒸干NaHCO3、KHCO3溶液时,析出的是无水盐,该盐加热时又分解3、考虑氧化还原反应加热蒸干Na2SO3溶液,因Na2SO3易被氧气氧化而得到Na2SO4【导练】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目的的是( )A、用Na2S溶液和Al2(SO4)3溶液反应制得Al2S3固体B、用加热蒸发K2CO3溶液的方法获得K2CO3晶体C、用Na2S溶液和CuSO4溶液反应制取CuS固体D、加热MgCl2溶液制取MgCl2固体目标二、盐的水解常数【导读】阅读课本P58相关内容,完成下面内容。若用HA表示酸,MOH表示碱,MA是它们反应生成的盐(其中酸和碱是一强、一弱,生成的盐能水解)。写出盐MA水解的方程式: 水解反应达平衡的平衡常数K= 上述K的表达式中C(H2O)是视为常数,常数K与C(H2O)的乘积仍是 定义盐的水解常数Kh=K. C(H2O)= 【导思】若MA溶液呈碱性,溶液中的三大守恒式分别是 溶液中C(MA)= C(MOH)= 联想HAH+A-的电离常数Ka= 将导思中的关系代人Kh的表达式中,经变形可得到:Kh= 【结论】上式的意义是,HA酸性越弱,即Ka越 ,Kh就越 。符合我们总结的 的水解规律同理,大家分组讨论以下问题。【导思】若MA溶液呈酸性,溶液中的三大守恒式分别是 溶液中C(MA)= C(HA)= 联想MOHM+OH-的电离常数Kb= 将导思中的关系代人Kh的表达式中,经变形可得到:Kh=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冷库安装施工合同范本
- 单位瓷砖采购合同范本
- 家庭纪念品赠与合同(2篇)
- 2024年5月量子等离激元群体智能佣金协同协议
- 买卖商铺合同范本
- 刷墙厂家供货合同范本
- 2025至2030年中国手动工具箱市场分析及竞争策略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成长百分百市场分析及竞争策略研究报告001
- 2025至2030年中国微波无线光端机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微型制冷压缩机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报告
- 2025年新高考历史预测模拟试卷浙江卷(含答案解析)
- 义乌市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真题2024
- 企业廉洁风险防控课件教学
- T-SDFA 047-2024 混合型饲料添加剂中卡那霉素的测定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 大数据与会计专业专业的实习报告
- JT-T-4-2019公路桥梁板式橡胶支座
- 火龙罐综合灸疗法
- 托利多电子秤校秤步骤
- 《DVT深静脉血栓》
- 《大豆栽培学》PPT课件.ppt
- 米粉加工厂生产工艺理论介绍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