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离婚时有限责任公司夫妻准共有股权之分割李 俊*作者简介:李俊(1976-),男,四川成都人,西南政法大学市场交易法律制度研究基地研究人员,西南政法大学外国家庭法及妇女理论研究中心研究员,西南政法大学讲师,民法博士,主要从事民商法学研究。(西南政法大学,重庆 400031)摘 要:夫妻一方所持有限责任公司股权在离婚阶段的分割往往引发较大争议,而我国于2005年10月刚修订出台的新公司法又对有限责任公司的设立及股权转让等问题确定了一些新的规则并势必对夫妻所持有限责任公司股权的分割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结合我国此次公司法修改的相关内容,并在对有限责任公司股权的特征加以揭示的基础上,运用民法中准共有制度的相关理论来对该类问题加以探究,不仅可以提供一些现实的解决方法,而且还可以阐明这些措施的设计在理论上的正当性,也可借此对现行相关立法加以检讨以求其进一步的完善。关键词:有限责任公司股权 夫妻准共有 分割中图分类号:DF551 文献编识码:A随着社会经济生活的发展,夫妻以其共有财产投入商业活动以赢取利益的渠道大大增加,在夫妻关系和谐的情况下,这类出资方式确实可以增加夫妻获利途径,也是夫妻财产的适当处分方式确无法律强加干涉的必要,但是,如果一旦夫妻感情因某种原因而破裂,夫妻共有财产因离婚而需要分割时,这种夫妻关系上的巨大波动可能对其投资项目产生一定影响,此时必要的法律调整便显得相当重要,既是解决夫妻离婚阶段共有财产分割问题的需要,也是保障相关经济活动顺利进行的需要,我们今天讨论的离婚时有限责任公司夫妻共有股权分割问题即为其例。一、有限责任公司股权的特性有限责任公司是指股东以其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公司债务承担责任的企业法人。1 王保树.中国商事法M.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1996.104.有限责任公司作为一种为我国现行公司法所确认的公司组织形式,资合性与人合性特征的同时存在是该类公司是一大特色,一方面便利资金的聚合以开展经营活动,另一方面又以股东间的相互信任为公司建立之基础,非常强调股东的稳定,在股东出资的转让上设立了较为严格的条件。同时,有限责任公司一般都有股东人数的限制且其经营状况无需向社会公开,具有非公众性和非公开性的特点。股东因为其出资行为而取得股权,有限责任公司股权的取得往往通过出资证明书、股东名册和公司注册登记文件这三种方式加以确认。股权是一种基于股东的投资行为而产生的具有一定经济利益的权利,股东投资行为的完成在使其获得股东资格的同时也丧失了对其投资财产的直接控制力转而按出资比例对该公司享有权利并承担义务。从总体上看,有限责任公司股权的特点主要包括:(一)权利内容的复合性。从内容上看,股权由自益权和共益权组成。所谓自益权即股东专为自己的利益而行使的权利,主要包括投资收益权,剩余财产分配权等。共益权是指股东为自己利益的同时兼为公司的利益而行使的权利,主要包括提案权、表决权等。自益权的获得是股东的终极目的,是共益权的价值基础;共益权的行使是自益权顺利实现的手段,是自益权的实现保障,两者有机结合形成完整和谐的股权。2 王欣新、赵芬萍.再谈有限责任公司股权转让法律问题N.人民法院报,2002.7.19(第三版)。集合着自益权和共益权的股权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是股东基于出资丧失其对出资物的所有权而享有的参与公司管理并取得相应收益的权利。3 钱明星.论公司财产与公司财产所有权、股东股权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8,(2).(二)股权转让的限制性。有限责任公司的建立及其经营都有赖于股东间的相互信任与合作。这一特点就决定了在制度上就股东对外转让出资行为往往加以严格限制以减少股东人员上的变动,我国经修订后的公司法在第72条第二款就明文规定“股东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股权,应当经其他股东过半数同意。股东应就其股权转让事项书面通知其他股东征求同意,其他股东自接到书面通知之日起满三十日未答复的,视为同意转让”(三)股权价值的波动性。股权价值并非固定不变而往往存在较大的波动性。一旦公司注册成立后股东各项出资即变为公司的资产并实际参与公司运作,公司的经营状况必然带动公司资产的动态变化,此时股东的财产利益不再以其出资财产的静态价值来加以确认而是通过其因出资行为而获得的股权来表现,而股权的价值必然受公司资产动态变化的直接影响并最终取决于公司的经营业绩。公司资产额的动态变化决定了对股权价值的确认会因时间的不同而产生很大差异,而有限责任公司非公众性和非公开性的特点又进一步增大了外部评价其股权价值的难度,也增大了股权分割时在具体操作方面的难度。二、夫妻准共有股权的确认在大致了解有限责任公司股权的特点之后,我们还须进一步对有限责任公司中涉及以夫妻共同财产出资取得的股权之性质进行一番讨论。共有,为近现代民法所有权形式之一。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权利主体就同一财产共同享有所有权的法律制度,抑或复数的个人就同一标的物共同享有同一所有权的法律状态。4 陈华彬.物权法原理M.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1998.469.在我国,根据民法通则和其他民事法律的规定,共有包括按份共有和共同共有两种基本类别,理论上还承认所谓准共有制度。5 彭万林.民法学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251252.所谓共同共有是指共有人基于共有关系而对于全部共有财产不分份额地享受权利承担义务的共有。6 李开国、张玉敏.中国民法学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413.而夫妻关系正是一种基本的共有关系,根据我国婚姻法第十七条第二款的规定,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生产、经营的收益归夫妻共同所有。有学者认为此处的生产经营收益就是指夫妻双方或一方在婚后从事生产、经营所得的劳动收入和资本性收入(包括买卖股票、债券或投资于公司、企业的股份分红所得收入)7 陈苇.婚姻家庭继承法学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191.,也有学者认为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因股票买卖所得收益均属夫妻共同财产,但依据是婚姻法第17条第5款,即为“其他应当归夫妻所有的财产”8 夏吟兰、蒋月、薛宁兰.21世纪婚姻家庭关系新规制M.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1.75.。尽管学者们的观点存有一定的分歧,但将婚姻关系存续期间股票买卖收益认定为夫妻共有财产却是其一致意见。 当然,夫妻一方在婚前所持股票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收益如夫妻双方无其他约定的仍为其个人财产。不过,针对股权本身的归属问题目前却鲜见讨论,实际上虽然对股权本身的性质在学说上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股权是一项财产性权利这一基本判断却应该可以在学者中达成共识。根据物权法的基本理论,物权的客体一般情况下均为物,权利不属于物权客体之范围9 陈华彬.物权法原理M.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1998.49.,即使有学者基于“物权概念有限性理论”提出某些权利作为物权的客体“在立法与司法实践中并没有形成对物权整体制度的妨害”但也强调这类权利必须“具有形体固定、价值相对确定的性质”10 孙宪忠.中国物权法总论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38.11 蒋大兴.公司法律报告C.北京:中信出版社,2003.316-317.12 雷兴虎、冯果.论股东的股权与公司的法人财产权J.法学评论,1997,(2).13 杨立新.共有权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324.且这一讨论也是围绕他物权展开的,换言之,在股权这种财产性权利上是不可能成立共有的,因为共有是所有权的一种形态,是对“物”之所有权的共同享有而非“权利”的共同享有。但如前所述,我国理论上一直承认的准共有制度却可以很好的解释夫妻关系存续期间存在于以夫妻共有财产出资取得之有限责任公司股权上的这一特殊状态,准共有是指数人按份共有或共同共有所有权以外的财产权,由于社会生活中除所有权外共有其他财产权的情况时有发生且又不影响社会秩序的维护,故近现代各国物权法在对所有权的共有做出规定后,一般均设有准共有的规定,Partition of Spouses Quasi Common Stock Rights of the Limited Liability Company in the DivorceLi Jun (Southwest University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 Chongqing 400031,China )Abstract: Partition of spouses quasi common stock rights of the limited liability company has given rise to much controversy. The new company law which shall enter into force as of January1, 2006 in our country has made many new rules about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limited liability company and the transfer of stock rights which must affect the partition of spouses quasi common stock rights of the limited liability company. So it is very useful to search for some new methods to resolve the question on the basis of the illustration of the character of stock rights of the limited liability company and application of the relative theory of civil law. Key Words: stock rights of the limited liability company; quasi common ownership of spouses; partition如德国民法典第741条就规定“数人共同享有一项权利的,除法律另有规定外,准用第742条至第750条的规定(按份共有)”,日本民法典第264条也规定“本节规定(共有),准用于数人有所有权以外的财产权情形。但法令另有规定时,不在此限。”在我国,尽管公司法对股权准共有未予以专门规定,但在司法实践中往往对现实存在的股权准共有情况类推为一般有形财产共有以民法共有规则来处理。因此,从理论上看,在夫妻关系存续期间存在于有限责任公司股权之上的夫妻财产利益的共享应属于夫妻准共同共有,因此不少学者在其论文或专著中使用的“股权共有”一词其准确的表述应为“股权准共有”。另外,并非所有夫或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取得的股权均为夫妻所准共同共有。根据日、韩等国公司法对准共有股权确立的特殊规则可见,股权准共有主要是基于共同认购、共同继承或者共同受让等原因产生,也可根据股东间之约定由数人各自所有的状态转变而来。根据我国婚姻制度的相关规定及夫妻财产制的特点,笔者认为应以出资准则为确定夫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股权准共有关系成立的基本依据 注意笔者在此称之为基本依据而非唯一依据,换言之,笔者并不否认可采用其他方式取得夫妻准共有股权,只是一来限于文章篇幅而不拟就其他方式详加讨论;二来夫妻准共有的成立在原因上的差别并不会对其分割问题产生实质性影响,故探讨了夫妻出资形成股权准共有这一相对复杂之情况对其他因素导致的夫妻股权共有也当然具有可参照性。所谓出资准则,是指凡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双方或一方以婚姻法第17条所列明的各项夫妻共同财产参与出资取得的有限责任公司的股权应认定为夫妻准共有。需说明的是,从具体出资行为上看应包括三种情况:1、夫妻双方以夫妻共有财产共同出资但只由夫或妻一方登记于股东名册;2、夫妻一方以夫妻共有财产出资并取得股东资格。3、夫妻双方各自以夫妻共同财产向同一有限责任公司出资并分别取得股东资格;对于第一种情况可直接根据出资准则认定在夫妻一方既得股权上成立夫妻准共有关系,只是在股东资格的确认与股东权的行使方式上我们将在下文中做进一步讨论。对于第二种情况,我们需讨论的主要是夫妻一方出资行为的效力问题。我国婚姻法第17条最后一款规定“夫妻对共同所有的财产,有平等的处理权。”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89条又规定,部分共有人在共同共有关系存续期间擅自处分共有财产的一般应认定无效。如第三人善意、有偿取得该项财产的则应维护第三人利益并由擅自处分共有财产的人赔偿其他共有人的损失。根据公司财产独立性之要求,一旦出资人将某项财产投入到公司,投资人则丧失对该项财产的直接支配权,其对该项财产所拥有的物上的权利则转变为一种观念上的权利股权,这种权利形态的重大转变当然应视为对原有财产所有权的处分,因此应用该司法解释所确认的处理方式来解决夫妻一方擅自以夫妻共有财产向有限责任公司出资的效力认定问题应该是恰当的,只是还需结合公司制度的特殊性来加以考量。因此笔者认为,如果夫妻一方未征得配偶同意擅自以夫妻财产向有限责任公司出资的,在配偶方知悉这一情况后不明确表示反对的应认定夫妻股权准共有关系成立。而如果配偶知悉该情况后明确表示反对的,为保证公司的顺利经营以及其他股东的利益,也不宜一概否认其出资行为的效力而应视具体情况而定,如公司其他股东在夫妻一方出资时不知道也不应该知道其出资行为瑕疵的仍应认定该出资行为有效,夫妻对公司股权的准共有关系成立,但如因该行为而造成配偶他方财产损失的则应予以赔偿。对于公司其他股东知道或应该知道夫妻一方擅自以夫妻共同财产出资的或夫妻一方与他人恶意串通借成立有限责任公司以达到转移夫妻共同财产目的的,则应否认其出资行为并通过强制股权转让等非协议性股权转让方式收回出资财产,如给配偶他方造成财产损失的仍应予以赔偿。需要强调的是,新公司法承认了一人有限责任公司这一公司组织形式并设专节对其设立程序、组织机构等问题予以了特别规定,其中第64条规定“一人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不能证明公司财产独立于股东自己财产的,应当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因此,如果夫妻一方以夫妻共同财产出资设立一人有限责任公司的,如配偶方同意或明知这一情况而不加以反对的也应该认定夫妻股权共有关系成立,换言之,在股东不能证明公司财产的独立性时应当首先以夫妻共同财产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而如配偶明确表示反对或完全不知情时则只能以设立该公司的夫妻一方的个人财产来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同时如给配偶他方造成财产损失的仍应予以赔偿。 对于第三种情况,有一个问题值得注意,国家工商行政总局1995第303号关于公司登记管理中的几个具体问题的答复意见第5条规定“家庭成员出资设立有限责任公司,必须以各自拥有的财产承担相应的责任。登记时需提交财产分割的书面证明或协议。”1998年1月,该局又在以83号令发布的公司登记管理若干问题的规定第23条中再次规定“家庭成员共同出资设立有限责任公司,必须以各自拥有的财产作为注册资本,并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登记时需提交财产分割的书面证明或协议。”该项行政规章的出台确立了家庭成员包括夫妻设立有限责任公司时必须首先分割其共有财产明确各自财产权利后再出资这一原则,姑且不论该规章本身是否如有学者所言因背离宪法精神、损害婚姻自由等原因而具有悖法性 参见蒋大兴主编:公司法律报告,C北京:中信出版社,2003年版,第306-314页。,至少该规定对夫妻各自以其共有财产出资于同一有限责任公司的行为并未持彻底的否认态度,只要该公司成员并非全部由其家庭成员组成则无须以夫妻共有财产的分割为前提条件。同时,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处理财产分割问题的若干具体意见第7项规定“对个人财产还是夫妻共同财产难以确定的,主张权利的一方有责任举证。当事人举不出有力证据,人民法院又无法查实的,按夫妻共同财产处理。”,如果夫妻一方主张其向有限责任公司出资财产系个人财产但又无法证明的仍应按夫妻准共有股权加以认定。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11条 第一款之规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一方以个人财产投资取得的收益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夫妻一方向有限责任公司的出资行为当然应视为“投资”,但在这一情况下夫妻一方以个人财产出资取得的有限责任公司股权不应认定为夫妻准共有,只是因该股权的存在及行使所获得的现实收益归夫妻双方共有,这是出资准则的必然要求也是有限责任公司“人合性”特征的体现,在夫妻一方以个人财产出资的情况下仍基于夫妻关系的存在而直接认定股权准共有关系的成立不仅仅形成了对个人财产权利的不当干涉而且可能会损害其他股东的利益。 另外,我国新公司法第35条规定了股东可就公司新增资本优先认缴出资,第72条又确认了股东间及股东与外部人员间转让股权的规则,由上述规定可知,对公司新增资本以夫妻共有财产出资取得的股权以及以夫妻共同财产自有限责任公司股东处受让的股权均可依照出资原则认定为夫妻准共有。三、夫妻准共有股权时的股权行使及股东资格确认在前文述及的夫妻准共有股权的取得方式中,我们曾指出,在夫妻双方以夫妻共有财产共同出资但只由夫或妻一方登记于股东名册时可直接以“出资准则”确定其取得股权的准共有性质,之所以这一情况可以直接认定其性质,主要在于夫妻二人就出资行为达成了一致意见,对出资行为的效果也形成了统一认识,该出资行为也因此可以看作是对原夫妻共有财产的一种法律上的处分,如果依该处分行为而获得新的财产则该项财产在夫妻间无另外约定时同样应认定为夫妻共有,如用夫妻共有的存款购买了家用电器若干,对于这些电器在夫妻未就其归属做出具体约定时自然也应认定为夫妻共有,根据这一基本认识并结合我们前文所论述的“出资准则”,在依该处分行为而获得新的具财产属性之权利时也应认定该项权利为夫妻准共有。当然,我们这一符合逻辑的推论过程在肯定夫妻间财产权利的同时却必须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如何于公司内部确立准共有股权的适当行使方式;二是如何于外部确立识别夫妻准共有股权的标准。就第一个问题而言,对于准共有股权的权利行使,在承认股权准共有的日本商法和韩国商法中都做出了基本相同的规定,日本商法典于第203条第二款规定“股份属数人共有时,共有人应确定一人为行使股东权利的人”该条第3款进一步规定“无股东权利行使人时,公司对共有人所发的通知或催告,对其中一人发出即可”,须特别指出的是,该条规定虽是直接就股份有限公司做出的,但在日本后续颁行的有限公司法第22条中明文规定“商法典第203条的规定,准用于股份(此处即指有限公司股份)属数人共有的情形”。韩国也在其商法典的第333条中就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份共有规定了基本相同的内容并就在该法典对有限公司进行专门规定的第五章中强调“第333条的规定准用于由数人共有持份之情形”(第558条)。由于股东权是一种具有内容上的复合性的一种权利,其权利的行使不仅仅涉及财产利益的获取,还包括了诸如就公司重大问题参与决策、就公司财务会计报表资料的提请查阅等一系列具人身性质的权利,因此我国就有学者认为“股权既不是所有权,也不是债权,更不是什么其他权,而是公司法赋予股东的一种独立的权利,也就是说,股权是所有权、债权、社员权等传统权利并列的一种独立的权利形态。”12尽管在股权的性质认定上学界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股权本身具有的特殊性质却显然得到了各国学者的重视,所以在股权的行使上必须确立相应的规则特别在有限责任公司这一强调“人合性”的组织体当中更显得尤为重要。所以参考国外立法的经验,笔者认为在夫妻准共有股权的情况下,应以记载于股东名册的一方为股权的实际行使者,但夫妻双方认为有必要变更或受记载方因某种原因而无法行使股权时得变更股权实际的行使人,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在夫妻准共有已采取一定方式而为其他股东明知的情况下,除非这种变更会严重影响公司利益否则无须征得其他股东的同意。就第二个问题而言,夫妻准共有股权不仅仅需要就夫妻间权利行使的方式加以明确界定,更重要的是必须要明确一定的外部识别标准以使之具有一定范围内的公示效果,从而在保证该项权利充分行使的同时也确保公司经营活动的顺利开展。所谓“外部识别标准”,是指除夫妻以外其他股东对夫妻准共有股权的认定标准。要确立这一标准首先必须明确的是,夫妻准共有股权的确认虽然对在夫妻离异时确定彼此财产权益有利但对这一权利状态的确认同样对有限责任公司的整体利益有利。日本民法典第203条第一款就规定“共同认股者,负连带缴纳股款的义务”,韩国民法奠第333条第一款也规定“共同认购股份的数人,应承担连带缴纳股款的责任”换言之,在夫妻准共有股权的情况下,夫妻就股款的缴纳承担连带责任但又未因此而产生两个独立的股权夫妻双方各自以夫妻共同财产向同一有限责任公司出资并分别取得股东资格的情况除外,因为在这一情况下,夫妻彼此的股东资格已明确得以确认无须确立其他标准的必要,对该状态下夫妻准共有股权的性质认定主要是在夫妻间的权利确认上有一定意义。在制度设计上,由于有限责任公司本就强调股东彼此之间的信任关系,因此笔者认为要求有限责任公司章程中明确就夫妻准共有股权予以事先界定以及在股东名册的记载上列明婚姻状况与出资财产的性质是一种防范于未然的较为有效的方法,一方面使股东群体事先获得较为充分的信息也预设处理措施从而避免公司正常运做受到股东婚姻状况变动带来的不利影响,另一方面也可以保障夫妻各方合法的财产的权利,例如,可以允许配偶一方就股东名册上记载的虚假信息提出异议并提请改正,可以在配偶一方证明出资财产系夫妻共有财产后认定股权准共有的存在并加以记载或者肯定该配偶的股权准共有人身份并适用公司章程中相关规定来处理诸如股权分割一类的问题,甚至可以为避免夫妻一方隐匿出资事实而侵害夫妻共同财产而从公司法角度对行为人课以一定的处罚。总之,就夫妻在有限责任公司的准共有股权而言,我们不仅要从法律上明确其性质而且应该对该项特殊权利的行使与保护给予相应的关注,在制度上前后呼应,力求做到既防范纠纷于前又要解决问题在后,而所要解决问题主要也就表现为下文即将讨论的离婚时夫妻准共有股权的分割问题。四、离婚时夫妻准共有股权的分割(一)现行制度的规定及其不足在司法实践中以股权分割为财产争议焦点的离婚案件往往颇受关注,为更好的解决这类问题,最高人民法院在2003年12月26日颁布的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中列专条加以了规定,根据该司法解释第十六条规定,在人民法院离婚案件的审理中凡涉及分割夫妻共同财产中以一方名义在有限责任公司的出资额,另一方不是该公司股东的,其处理方法有二: 一是如夫妻就出资额的部分或全部转让给该股东配偶协商一致,而过半数股东同意、其他股东明确表示放弃优先购买权的,该股东的配偶可以成为该公司股东; 二是夫妻双方就出资额转让份额和转让价格等事项协商一致后,过半数股东不同意转让,但愿意以同等价格购买该出资额的,人民法院可以对转让出资所得财产进行分割。过半数股东不同意转让,也不愿意以同等价格购买该出资额的,视为其同意转让,该股东的配偶可以成为该公司股东。该解释第三款还规定,除股东会决议外,当事人通过其他合法途径取得的股东的书面声明材料也可用于证明前款规定的过半数股东同意的证据。就该项规定而言,值得肯定之处有二:一是最高人民法院注重婚姻制度与现行公司立法的衔接,在保障夫妻财产利益的同时注意对公司其他股东利益的维护;二是此项制度所确立的规则具有现实的可操作性,由于与原公司法规定的股权转让程序基本相同也易于其他股东理解并实行,而且还在证据规则上有一定的突破从而有利于更好地保障夫妻的合法权益。因此可以想见,该项规定的出台对于解决司法实践中的相关问题必然具有积极作用,也应该说是提供了一条可行之道,但就笔者愚见,该规定仍存有不少有待完善之处;首先,该项规定始终将“出资额”确立为分割标的而实际上分割的标的应该为夫妻一方以夫妻共同财产出资而取得的有限责任公司股权。如前文所述,有限责任公司股权有其独有特点,其内容的复合性就决定该权利的移转不仅仅产生财产利益变动的效果,仅仅以出资额的转让来加以表述应该说是不够充分的。而更加重要的是,该条司法解释先于修改后的公司法而出台,而其具体规定显然是参照了原公司法有关股东间出资转让的规定,但在此次公司法修改中这部分内容已有了显著修改,一是直接明确了转让的标的是股权而非其他;二是在转让规则上有了内容的增加,如允许公司章程对股权转让另行设立规则、股东应就转让事宜以书面通其他股东以征求意见等,故从法律的效力等级上看,新出台的公司法的相关规定在处理这类问题时应该有优先性。其次,该项规定的出发点是夫妻已就相关问题达成一致,但对夫妻双方就股权分割无法形成一致意见时的处理办法却只字未提,而在司法实践中夫妻离婚时意见不一者并不少见。因此,该项制度设计似乎还不够全面完整。(二)以夫妻股权准共有的性质认定为前提确立分割规则 现有的分割方法在性质认定上不甚明确,在内容设计上不够完整,要想改变这一状况在立法上确认股权准共有并以此为前提展开系统的制度建构便十分重要,其原因在于: 1、有限责任公司夫妻股权准共有制度的确立首先可以明确夫妻离婚纠纷中涉及该类问题时所争议的确定标的,为整体的制度设计在理论上确立坚实基础。根据民法理论,在共同共有的准共有中,共有关系的终止是因为产生这种共有关系的共同关系的消灭。离婚引起夫妻关系的消灭,当然也是引起股权准共有消灭的原因,而此时对于准共有股权自然需要分割,换言之,从根本上说,离婚时夫妻经协商一致而转让部分或全部股权的与向公司股东以外的第三人转让股权还是存在差别的,准共有股权的分割与股权的转让是有所不同的。明确这一点也可以更好的说明为什么可以针对夫妻之间这种貌似股权转让的行为确立新的对之有利的证据认定标准。2、有限责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物业防洪防汛安全培训
- 2025年民间借款合同范本模板
- 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
- 2025薪资劳动合同要注意的问题
- 2025年电缆技术升级合同书
- 2025年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商品房租赁合同
- 2025年企业股权转让合同模板2
- 2025物业管理服务合同简易版协议书
- 2025机械设备购销合同书(简化版)
- 食品企业管理第一章
- GB/T 5453-2025纺织品织物透气性的测定
- 2025年度毛绒玩具采购合同
- 2024年重庆A卷中考满分作文《美不止一个答案》
- 做好基层纪检监察工作措施
- 2025年安徽铜陵市医保局招聘编外聘用人员2人历年自考难、易点模拟试卷(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吉林工程职业学院单招职业技能考试题库附答案
- 日语专业的毕业论文
- 2025年郑州科技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含答案
- 膏方基本知识
- 卓有成效的管理知到课后答案智慧树章节测试答案2025年春青岛黄海学院
- 非遗蓝染中国非遗文化蓝染工艺介绍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