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D卷.doc_第1页
冀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D卷.doc_第2页
冀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D卷.doc_第3页
冀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D卷.doc_第4页
冀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D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冀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D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读书(12分) (共2题;共20分)1. (10分)请将下面的句子用楷书准确、规范地抄写在田字格内。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2. (10分)诗文默写 (1)足蒸暑土气,_。(白居易观刈麦) (2)_,人迹板桥霜。(温庭筠商山早行) (3)_,虫声新透绿窗纱。(刘方平月夜) (4)池上碧苔三四点,_,日长飞絮轻。(晏殊破阵子) (5)三山半落青天外,_。(李白登金陵凤凰台) (6)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_。(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7)_,一夜乡心五处同。(白居易望月有感) (8)子曰:“学而不思则罔,_。”(论语为政) (9)_,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诸葛亮出师表) (10)同样是表现女性的愁苦之情,但古诗词所采用的手法却不尽相同。温庭筠的望江南抒情比较含蓄,用“_,_”刻画了思妇对爱人刻骨铭心的思念之情,无声胜有声;李清照的武陵春中“_,_”则运用比喻将看不见、摸不着的哀愁,比作可承载、可触摸的实体,极写浓愁之重。 二、 读思(38分) (共10题;共37分)3. (2分)下列字形和划线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 折腰(sh) 岔开 慰藉(ji) 一代天娇B . 分外(fn) 骤然 红硕(shu) 原驰腊象C . 稍逊(xn) 雾霭 虹霓(n) 顿失滔滔D . 声咽(yn) 攀缘 窗棂(lng) 山舞银蛇4. (2分)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从此以后,以这种不求甚解的方式,我学会了拼写许多词语。B . 班主任虽然是个老师,但却是个极细心的人,全班五十个学生的各种信息他都了如指掌。C . 井房的经历使我求知的欲望油然而生。D . 上网已经成为追求时尚的当代中学生经常挂在嘴边的炙手可热的话题了。5. (2分)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上级主管部门已批复并审议了佛山市一环主线通车后相关车辆的通行费收费方案。(将“批复”和“审议”调换位置)B . 英国首相就“脱欧”问题发表重要演说,她表示,有信心与欧盟达成最终“脱欧”。(“就”改为“针对”)C . 由于汉字书写纳入期末考试考查,使各学校越来越重视写字教学。(删去“由于”或“使”)D . 为了防止青少年不违法犯罪,我们要重视开展学校的法制教育活动。(删去“不”)6. (2分)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 观沧海的作者是曹操,其子曹丕和曹植在文学上都卓有建树。“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八大家”中“三父子”指的就是曹氏三父子。B . 狼选自聊斋志异。作者蒲松龄,字留仙,世称聊斋先生。聊斋志异中的“志”意思是“志向”,表明了作者的志向并不在功名,而在于诸多“奇异的事”。C . 新闻特写,指采用类似于特写的手法以形象化的描写作为主要表现手段,截取新闻事件中最具有价值、最生动感人、最富有特征的片断和部分予以放大,从而鲜明再现典型人物、事件、场景的一种新闻体裁。D . 律诗有“五律”和“七律”,每两句成一联,依次称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每首的中间两联的上下句须是对偶句,全诗通押一个韵,除了首句,每句都需押韵。7. (12分)根据下面这则新闻内容,按要求答题。 南方网讯 至6月4日,三峡工程蓄水进第四天,越来越多的漂浮物,在库区水面成片聚集,给三峡大坝垃圾清理工作带来巨大压力。自秭归县凤凰山顶放眼望去,一条条长短不一的垃圾带和一片片面积不等的漂浮物明显可见,形成一道道与峡江平湖美景极不谐调的“另类风景”,向库区上游延伸。附近居民告诉记者,大坝蓄水后,江面的漂浮物日益增多,主要是一些生活垃圾、工业废物和牲畜尸体等。这些漂浮物不但污染环境,而且将易使三峡发电机组进水口拦污栅破损、破裂,威胁发电机组的安全,降低发电效益。不少有识之士强烈呼吁:_。(1)概括这则新闻的主要事件。(不超20字) _(2)将这则新闻的结论补充完整。 _8. (3分)下列词语中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 挑衅(xn) 叱咤(zh) 戏谑(xu) 忧心忡忡(chng)B . 谀词(y) 伫立(zh) 濒临(bn) 锲而不舍(q)C . 确凿(zo) 炽热(zh) 狡黠(xi) 一抔黄土 (pu)D . 陨落(yn) 剽悍(pio) 倔强(ju) 气冲斗牛(du)9. (3分)下面划线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 . 辍耕之垄上(去、往) 楚人怜之(可怜)B . 大王加惠(给予恩惠) 长跪而谢之(道歉)C . 凡三往(平凡) 欲信大义于天下(通“伸”,伸张)D . 引喻失义(适宜、恰当) 猥自枉屈(猥琐)10. (3分)为下列各题选择正确答案。 (1)下列各组句中划线的两个词,不是近义词的一项是( ) A . 殚其地之出 竭其庐之入B . 叫嚣乎东西 隳突乎南北C . 吾氏三世居是乡 吾斯役之不幸D . 向吾不为斯役 积于今六十岁矣(2)与“以尽吾齿”中的“以”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 生以乡人子谒余B . 为坛而盟,祭以尉首C . 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D .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3)翻译句子有误的一项是( ) A . 君将哀而生之乎:您要可怜我,使我活下去吗?B . 乡邻之生日蹙:乡邻们的生活每天都困苦不堪。C . 非死则徙尔:(那些人家)不是死光就是迁走了D . 视其缶,而吾蛇尚存:看看那瓦罐子,我的蛇还在。11. (2分)下列句子和“我想起那参天碧绿的白桦林,标直漂亮的白桦树在原野上呻吟”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 天气炎热,那张乒乓球桌也在睡觉。B . 人类在历史上的生活正如旅行一样。C . 这里的人们热情好客,火一般热情。D . 生命是一条河流,有奔腾也有平缓。12. (6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鱼我所欲也孟子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1)解释下列划线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_故患有所不辟也_是亦不可以已乎_(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3)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舍生取义”的观点和“不受嗟来之食”的故事讲的都是“本心”赋予人的极大力量,属于正面论证;“不辩礼义”接受“万钟”的故事讲的是失去“本心”的人的可悲可耻,属于反面论证。B . 本文强调虽然只有贤者有“舍生取义”的“本心”,但是若其他人坚持不丧失本性也可以成为这样的贤者。C . 第段运用举例论证:作者以“一箪食”“一豆羹”为例告诉我们,这看似微不足道的食物,当它关乎生死的时候,也能考验一个人的品德。D . 本文开头运用比喻论证,阐述了“义重于生”,当两者不可以兼得的时候,要“舍生取义”的道理。三、 读写(70分) (共4题;共70分)13. (5.0分)根据下面这幅漫画,完成以下题目。 (1)请用简洁的语言介绍画面内容。(含标点限80字以内) (2)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漫画所蕴含的寓意。 14. (15.0分)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老杨树下宿舍楼前耸立着一棵老杨树,纹理粗糙的枝干奋力托举起硕大的树冠。入夏来,树上缀满大大小小浓密的叶子,犹如撑开一把遮阳的巨伞,为树下乘凉的老人、玩耍的孩子提供着清爽和绿意。午后,我正在赶写一篇文章。窗外由远而近传来“叮啷、叮啷”的铁板敲击声,稍后便响起了“磨剪子嘞抢菜刀”的悠长吆喝。思绪被搅乱,我刚停住笔,猛然间,窗外爆发出争吵“你磨刀怎么这么贵呀!不能便宜点吗?”“你打听打听,眼下都这个价。”眼看文章根本没法继续写,我迅速穿上外衣开门下楼。树荫底下横了一条绑着磨刀石、悬挂小铁罐的长凳。旁边有个拿菜刀的老太太正与身材消瘦的磨刀师傅侃价。师傅有把子年纪了,穿着一件围裙式的粗布工作服,脸上胡子拉碴的。他磨一把菜刀要6元,老太太不干,坚持只给4元。我想让二人生意尽快做成好早点走人,就劝他俩:“你们各让一步,5块钱磨了吧!”磨刀师傅没吭气,撩起衣襟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抬起一双被细密皱纹围裹的干眼狠狠地瞪了瞪我。老太太转过脸来,像要打架一样冲我吼道:“凭什么要5块,这1块钱你替我出?”我本想给双方打个圆场,却没料到两面不落好,只得闭上嘴在一旁傻站着。争执双方各不相让,僵持了一会儿,不欢而散。“你这是何苦呢!”我在一旁轻声埋怨磨刀师傅说:“5块钱给她磨了算啦,不就是少收1块钱嘛!”“那不成!”磨刀师傅断然拒绝:“少收她1块,待会儿你要磨刀,俺是不是也得少收1块?再来人磨刀,俺不都得少收1块。那俺今晚买干粮、买菜的钱就不够啦!”听他这么说,多收少收这1块钱还真关系到温饱的大问题。我不免试探着问:“那你一天能挣多少?”“这可说不好,干俺这行,哪能旱涝保收。”我又追问:“那你最多一天磨过几把刀?”磨刀师傅想了片刻回答:“你还甭说,头年真有那么一次。俺一天磨了20把菜刀、5把剪子。干一桩活挣5块。那可是俺生意最火的一天。”说到这,磨刀师傅的一双干眼中闪现出亮光,四周包裹的皱纹也舒展开了,脸上的表情顿时变得生动起来。“那最少的一天呢?”磨刀师傅叹了口气说:“唉,出门转悠一整天,一桩活没揽下也是常有的事。就像今天吧,大热天的,有几个人来送活?赶上刮风下雨下雪天就更甭提啦”通过交谈,我大致了解到磨刀师傅的人生经历。他姓邵,年近六旬,早先在一家县刀具厂上班,厂子倒闭后回乡务农。妻子多病,三天两头跑医院。为了看病方便,他和儿子陪妻子进城长住。租房、吃饭、看病、买药全需要钱。儿子每天去建筑工地打工。他的肾有病不能干重活,只能凭磨刀的手艺挣一份零钱。我对邵师傅的同情心油然而生,想撵他挪地方的念头早已打消,脑子里转悠的只是能为他做点什么。这时一位中年妇女提把菜刀走近问:“师傅,磨菜刀多少钱?”“6块。”“呦,怎么贵啦?不都是5块嘛!”“那是过时的行市啦!”我抢着替师傅解释:“眼下企业职工、公务员们不都涨工资啦?干个体服务的价格也该适当涨涨吧!再说这么大热天,他吭哧、吭哧地磨,容易吗?您就别计较这1块钱啦!”听了我这番话,中年妇女默认了6元的价格。邵师傅从随身携带的工具袋里掏出一把小刷子,蘸了蘸小铁罐中的水,滴在磨刀石上,接过菜刀俯身磨起来。趁着邵师傅干活,我回了趟家,翻出4把生锈的刀剪,又倒了一杯凉开水拿到老杨树下。邵师傅此刻正伸出左手大拇指在磨得铮亮的刀刃上试了试,然后把菜刀递给中年妇女,叮嘱说:“这刀刃可锋利,用时留点神,当心拉了手。”“邵师傅,你先喝口水,再帮我磨磨这几把刀剪。”邵师傅接过水杯连声道谢,仰面朝天一口气喝完,然后开始干活。活干完后,我对他说:“4把刀剪,该给你24块对吧?”不料他回答:“你送的活多,得给你优惠,每把5块。”“那怎么行,不能坏了你的规矩。”我寸步不让地与他逆向侃价,一番拉锯后,邵师傅让步了。我抽出一张50元的递给他。他为难地说:“今儿送活的人少,手头没零钱找。”我一把将钱塞进他手里说:“那就别找啦!”他摇头道:“那不成!俺哪能占这种便宜?”说罢他拿着那张钞票转身直奔向邻楼底层的小卖部,不一会儿气喘吁吁地跑回来,先退给我26元,又把一小瓶显然是为换零钱而买的矿泉水,宝贝似的放进工具袋里。我猜想他大概是带回家去给有病的妻子或者出力流汗的儿子。我收下钱,跟邵师傅道了别,回家刚坐下,忽听门铃响。开门一看,原来是邵师傅。他微微喘着气说:“摁了好几家门铃才找到你。”说着举起一张卡问:“这是你刚才丢的吧?俺收工时在地上捡到的。”那是一张不设密码,任何人持有都能使用的商场购物卡。我告诉他这张卡不是我丢的,让他再问问别人。邵师傅有些失意地说:“已问过几个人了,都没人认领啊!”“那你就留着自己用呗,”为了使他安心,我又添了一句:“反正又不是偷的、骗的。”“那不成!不属于俺的俺不能要!”邵师傅回绝的神情仿佛人格遭受了侮蔑似的,直拿那双干眼瞪我。我急忙致歉说刚才失言了。“丢卡的人还不知有多着急呐!”邵师傅说罢又问我居委会的所在地。我猜他是想通过居委会寻找失主。邵师傅匆匆离去后,我的心潮难以平静。我伸头望窗外,老杨树下已空无一人,但“叮啷、叮啷”的铁板敲击声似乎仍在回荡。老杨树被夕阳铺洒上一层迷人的金色,晚风拂动着枝叶发出轻微的声响,宛若应和着铁板声在歌唱。(人民日报(海外版)2018年10月31日有改动)(1)文章写了“我”对磨刀师傅老邵的情感变化过程,请根据提示填空。 _同情_(2)结合语境分析下列句子中的“瞪”分别表现了他怎样的心理? 磨刀师傅没吭气,撩起衣襟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抬起一双被细密皱纹围裹的干眼狠狠地瞪了瞪我。“那不成!不属于俺的俺不能要!”邵师傅回绝的神情仿佛人格遭受了侮蔑似的,直拿那双干眼瞪我。(3)第段多方面表现了老邵的优秀品质。请结合其中的细节描写分析老邵这一人物形象。 (4)结合全文,简要分析文章结尾环境描写的作用。 15. (35分)根据要求作文。成长路上,我们时时播种,时时收获,收获了快乐,收获了梦想,收获了友谊以“收获”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将题目抄写在答题纸上;不限文体(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出现含有个人信息的地名、校名和人名等。16. (15.0分)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问题。 【材料一:新闻播报】8月26日,首届中国眼健康大会在山西太原盛大启幕,此次会议的主题是“交流合作共促眼健康发展”,另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世界卫生组织最新研究报告称,目前中国近视患者人数多达6亿,几乎是中国总人口数量的一半。我国高中生和大学生的近视率均已超过七成,并逐年增加,青少年近视率高居世界第一,小学生的近视率也接近40%。相比之下,美国中小学生近视率仅为10%。【材料二:专家探究】一方面中国家长仍然在“学习成绩好是成功唯一条件”的偏颇道路上走到黑时,近视也常常因而乐意光顾这些家庭的青少年;另一方面,与中国家长和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