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业水平测试 化学最后一讲 一、基本概念、基本理论1、核素、原子组成 测试内容:知道元素、核素、同位素、质量数的涵义。核素符号的含义、原子的组成。元素: 含有相同质子数同一类原子总称。 核素: 含有一定数目质子与中子的原子同位素:含有同质子数不同中子数的同一种元素的不同原子互称H:H H(D) H(T) 氢元素有三种核素,三种核素间互称同位素质量数: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和概念的理解和辨析试题中常用选择题来考查考生对同素异形体、同分异构体、同位素和核素、无机反应和有机反应的分类、化合价、原子结构等基本概念的理解程度。以此来测试考生对化学“双基”的理解和辨析能力。20071科学家目前正在求证一种仅由中个中子组成的微粒,这种微料称为“四中子”,下列关于该微粒的说法正确的是A呈电中性 B带四个单位负电荷C带四个单位正电荷D质量数为22008122007年我国首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发射成功,其绕月飞行的目的之一是探测月球土壤中核聚变材料He的含量。关于He的说法正确的是A质子数为2B中子数为3C核外电子数为1D质量数为2200914常用于测定动植物标本的年龄。关于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A中子数为14 B质子数为14 C核外电子数为14 D质量数为14201010下列ETH天文研究所报告,组成太阳的气体中存在20Ne和22Ne,下列关于20Ne和22Ne的说法正确的是A20Ne和22Ne互为同位素 B20Ne和22Ne互为同分异构体C20Ne和22Ne的质量数相同 D20Ne和22Ne的中子数相同练1919年卢瑟福用粒子()轰击氮原子,使氮原子转变成了氧原子,人类历史上破天荒第一次实现了原子的人工转变。用粒子轰击氮原子,使氮原子转变成了氧原子的过程表示如下:。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该过程属于化学变化B粒子是He元素的一种核素C原子核内有1个中子D、原子核内质子数分别为14、172、物质分类。能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了解常见物质及变化的分类方法,要注意典型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的识别。认识化学键的涵义。物质中直接相邻的原子或离子之间强烈的相互作用知道离子键和共价键的形成。(1)离子键:使带相反电荷的阴、阳离子结合的相互作用 (2)共价键:原子之间通过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强烈的相互作用 非极性键:相同的非金属元素之间 极性键:不同的非金属元素之间了解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的概念离子化合物:阴、阳离子通过静电作用相成的化合物离子键(活泼的金属与活泼的非金属)共价化合物:通过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化合物(非金属元素之间)(注意AlCl3是共价化合物)能识别典型的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20072下列物质中属于有机物的是A氯化钾 B二氧化碳C碳酸钠 D乙烷200812008年北京奥运会火炬将使用丙烷作燃料。丙烷属于A无机物B有机物C氧化物D混合物20092“垃圾是放错了位置的资源”,应分类回收利用。生活中废弃的塑料制品、旧轮胎、废纸等属于A单质 B有机物 C氧化物 D无机物200714下列物质属于离子化合物是ASO2 BH2OCNaCl DHCl20093当光束通过豆浆时,可观察到丁达尔效应,表明豆浆是A胶体 B溶液 C 悬浊液 D乳浊液20085下列分散系能产生丁达尔效应的是A硫酸铜溶液 B稀硫酸 C溴水D氢氧化铁胶体20096下列物质属于离子化合物的是AO3 BH2O CK2SO4 DC2H5OH20088去年我国南方发生了半个世纪以来最严重的冰雪灾害。氯化钠、氯化钙、氯化镁等“化冰盐”能快速化冰融雪。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化冰融雪属于化学变化 B氯化镁的化学式为MgClC氯化钠属于离子化合物 D大量使用“化冰盐”不会污染环境200813下列物质中含有自由移动C1的是AKC1O3固体BC12CHCl气体DKCl溶液20105下列物质属于共价化合物的是AC60 BCaCl2 CKF DC6H6 20101世界气候大会与2009年12月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商讨2012至2020年全球温室气体减排协议。下列物质属于温室气体的是AN2 BH2 CCO2 DO220103二氧化硫是引起酸雨的一种物质。 二氧化硫属于A酸 B酸性氧化物 C碱 D混合物201019下列物质不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的是 A淀粉 B蚕丝 C葡萄糖 D纤维素练1加强食品检测是保证食品安全、保护公众利益的重要举措,下列不属于食品安全检测范畴的是A三聚氰胺 B苏丹红 C亚硝酸钠 D葡萄糖练2下列物质不属于酸性氧化物的是 ACO2 BSO3 CNO2 D SO2练3下列物质属于共价化合物的是ANaOHBH2S CKCl DNaNO33、离子共存。常见离子的性质。一般只考虑复分解反应。常见沉淀、弱酸盐与H、弱碱阳离子(NH4)与OH、涉及SO42、C1、Fe3、CO32的沉淀要熟记。要关注Fe2、I-的还原性。涉及到有颜色的离子也要关注如: Fe3、Fe2、Cu2、MnO4等。20078下列离子在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的一组是AH+ Na+ OHBNa+ NO3 ClCK+ H+ HCO3DCa2+ SO42 CO3220086某溶液中存在较多的H、SO42、C1,该溶液中还可能大量存在的离子是AOHBBa2CNH4DAg200912某溶液中存在较多的OH、K+、CO32,该溶液中还可能大量存在的是AH+ BCa2+ CNH4+ DSO42201015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AAl3+、Cl-、Ca2+ BMg2+、SO42-、OH-CNa+、SO32-、H+ DFe3+、SCN-、K+200826某待测液中可能含有A13+、Fe3+、K+、NH4+、C1-等离子,现通过如下实验对其中的阳离子进行检验:(1)取少量待测液,仔细观察,呈无色;(2)向上述待测液中滴加NaOH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NaOH溶液过量后沉淀又完全溶解。实验过程中还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该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据此可以判断该待测液中一定含有的阳离子是_,一定没有的阳离子是_。还有一种阳离子没有检验,检验这种离子的实验方法是(填写实验名称)_,现象是_。201023某溶液中可能含有下列6种离子中的某几种:C1-、SO42-、CO32-、NH4+、Na+、K+。为确认溶液组成进行如下实验:(1)200mL上述溶液,加入足量BaCl2溶液,反应后将沉淀过滤、洗涤、干燥,得沉淀4.30g,向沉淀中加入过量的盐酸,有2.33g沉淀不溶。(2)向(1)的滤液中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加热,产生能促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1.12L(已换算成标准状况,假定产生的气体全部逸出)。由此可以得出关于原溶液组成的正确结论是A一定存在SO42-、CO32-、NH4+,可能存在C1-、Na+、K+B一定存在SO42-、CO32-、NH4+、C1-,一定不存在Na+、K+Cc(CO32-)=0.01molL-1,c(NH4+)c(SO42-)D如果上述6种离子都存在,则c(C1-)c(SO42-)练下列离子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是ANa、CO32、SO42 BFe2、NO3、HCNH4、Cl、OH DK、H、HCO34、离子方程式。着重考查课本中重要但简单的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主要为复分解反应型(条件)和体现重要元素化合物性质的离子方程式。200712下列离子方程式中,错误的是A钠与水反应:NaH2ONaOHH2B盐酸与氢氧化钾溶液反应:HOHH2OC铁与稀硫酸反应:Fe2HFe2H2D氯化钠溶液与硝酸银溶液反应:AgClAgCl201012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钠和水反应NaH2ONaOHH2B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HOHH2OC三氯化铁腐蚀印刷线路板Fe3CuFe2Cu2D盐酸与碳酸钙反应制备二氧化碳CO322HCO2H2O练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锌和稀硝酸反应:Zn2HZn2H2B碳酸钡和盐酸反应:CO322HCO2H2O C三氯化铝加到过量的氨水中:Al33OHAl(OH)3D氯气通入氢氧化钾溶液中:Cl22OHClClOH2O5、氧化还原反应。能根据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有无变化,判断反应是否为氧化还原反应。能判断氧化剂和还原剂,逐步理解物质被氧化、被还原的概念。根据实验事实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能配平简单的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学会用单线桥、双线桥表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着重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判断,氧化剂、还原剂的判断。但应注意对氧化还原反应概念的理解要适当深化。20077下列化学反应中,H2SO4作为氧化剂的是A2NaOHH2SO4Na2SO42H2OBC2H2SO4(浓)CO22SO22H2OCBaCl2H2SO4BaSO42HClDCuOH2SO4CuSO4H2O200810下列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H2SO42NaOHNa2SO42H2O B2NaHCO3Na2CO3CO2 H2OCNH3HClNH4Cl DCuOH2CuH2O2009162008年我国的“神舟七号”宇宙飞船搭载3名宇航员顺利升空,并成功实现宇航员太空行走。火箭和飞船升空所需的巨大能量可由下列化学反应提供:C2H8N2 + 2N2O4 = 2CO2 + 3N2 + 4H2O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B反应中碳元素的化合价降低C氧化剂是N2O4 D该反应不是氧化还原反应201016(高铁酸钾(K2FeO4)是一种新型、高效、多功能水处理剂。下列反应可制取K2FeO4:2 Fe(OH)3+3 Cl2+10KOH2 K2FeO4+6KCl+8H2O对于该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催化剂 A该反应是置换反应 B钾元素化合价降低 CFe(OH)3发生还原反应 DCl2是氧化剂练在汽车尾气处理装置中加入适当的催化剂,能发生如下反应:4CO2NO2 4CO2N2。下列对该反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该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B该反应中氧化剂是CO、还原剂是NO2C该反应生成28gN2时,转移8moleD该反应能将减少汽车尾气对环境的污染6、物质的量。认识物质的量是描述微观粒子集体的一个物理量,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基本单位。了解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涵义。了解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的涵义。了解物质的质量、摩尔质量、物质的微粒数、物质的量、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等物理量之间的关系,能用它们进行简单的化学计算。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计算、物理量的单位、22.4L/mol、NA的理解要关注。20089设阿伏加德罗常数为6.021023mol1。关于1 mol H2O的叙述正确的是A含有1 mol H2B含有6.021023个水分子C质量为18 g/molD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22.4 L200726某同学用10mol/L的浓盐酸配制250mL 1mol/L的稀盐酸,并进行有关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1)需要量取浓盐酸_mL。(2)配制该稀盐酸时使用的仪器除量筒、烧杯、玻璃棒外,还必须用到的仪器有 、 等。(3)取所配制的稀盐酸100mL,与一定质量的锌充分反应,锌全部溶解后,生成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0.896L,则参加反应的锌的质量为_g,设反应后溶液的体积仍为100mL,则反应后溶液中H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200915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在标准状况下22.4L H2中含有氢分子的个数为2NAB24g Mg变为Mg2+时失去的电子数为2NAC32g O2中含有氧原子的个数为2NAD1L 1mol/L NaCl溶液中含有钠离子的个数为NA201020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1mol H2O中含有的原子数为NA B2g H2中含有的氢原子数为2NAC常温常压下,11.2LN2中含有的分子数为0.5NAD1L0.1molL-1NaNO3溶液中含有的钠离子数为NA练1设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关于1molCH3COOH的说法正确的是A质量为60g/mol B含有3molH原子C含有NA个乙酸分子 D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22.4L 练2图练2向体积为0.5L的AlCl3溶液中逐渐加入某浓度的NaOH溶液,得到的沉淀随NaOH溶液体积的变化如右图所示。下列结果正确的是A反应过程中,沉淀最多时的质量为7.8gBAlCl3溶液的浓度为2.0mol/LC得到39g沉淀时,消耗的NaOH溶液体积一定为1.5LD当V(NaOHaq)4.0L时,得到的溶液中Na、Cl浓度相等7、化学用语。了解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最外层最多只能容纳8个电子(氦原子是 2 个);次外层最多只能容纳 18 个电子;倒数第三层最多只能容纳 32 个电子; 每个电子层最多只能容纳 2n2 个电子。另外,电子总是尽先排布在能量最低的电子层里;能画出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能写出结构简单的常见原子、离子、分子、离子化合物的电子式,能够用电子式表示结构简单的常见离子化合物、共价分子的形成过程。118号元素的原子(简单离子)结构示意图、典型离子或共价化合物(共价分子)的电子式常见简单物质尤其是简单有机物的结构式结构简式、强电解质的电离方程式(关注电荷是否守恒)、课本中的化学方程式等是考查重点。主要是能识别。“10电子”的微粒小结分子离子一核10电子的NeN3、O2、F、Na+、Mg2+、Al3+二核10电子的HFOH、三核10电子的H2ONH2、H2F+四核10电子的NH3H3O+五核10电子的CH4NH4+200710下列电离方程式中,正确的是AH2SO4H2SO42BBa(OH)2Ba2OHCNaNO3NaNO3DHClOHClO2200913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A氯化钙的化学式 CaCl BHCl分子的电子式 C乙烯的结构简式 CH2CH2 D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201011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A氯化钠的电子式 B乙炔的结构式HCCHC磷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D乙酸的分子式C2H4O2练1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AN2结构式:BS2的结构示意图:CBa(OH)2的电离方程式:Ba(OH)2Ba2OH2DC2H5OH与CH3COOH发生酯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2H5OHCH3COOH CH3COOC2H5H2O练2用电子式表示下列物质的形成过程:HCl : NaCl: MgCl2: H2O: 8、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律。能结合有关数据和实验事实(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元素的主要化合价、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碱性、元素的金属性与非金属性等)认识元素周期律。了解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关系。认识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与其原子的电子层结构的关系。知道金属、非金属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性质的递变规律。感受元素周期律与周期表在化学学习、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中的重要作用与价值。知道周期与族的概念,能描述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短周期 1、2、3 周期 长周期4、5、6(1)结构 不完全周期7 主族 AA 族 副族BB 第族 8、9、10 0族 稀有气体(2)周期序数 = 电子层数 主族序数 =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3)每一周期从左向右,原子半径逐渐 减小;主要化合价从 +1 +7(F、O无正价),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每一主族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 ;金属性逐渐增强 ,非金属性逐渐减弱。元素周期律:元素的性质随着原子核电荷数的递增而呈现周期性变化的规律,是元素核外电子排布随元素核电荷数的递增的必然结果(1) 随着原子核电荷数的递增原子的最外层电子电子排布呈现周期性变化。除1、2号元素外,最外层电子层上的电子重复出现1递增8的变化(2)随着原子核电荷数的递增原子半径呈现周期性变化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 减小 ,如:Na Mg Al Si P S Cl;C N O F(3)随着原子核电荷数的递增元素的主要化合价呈现周期性变化同周期最高正化合价从左到右逐渐增加,最低负价的绝对值逐渐减小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原子的 最外层电子数 ;最高正化合价与负化合价的绝对值之和= 8 。(4)随着原子核电荷数的递增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呈现周期性变化同周期,从左到右 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减弱,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增强Na Mg Al Si P S Cl 金属性:NaMgAl金属性逐渐减弱 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非金属性:ClSPSi,(5)元素的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氢氧化物)碱性越 强,反之也如此。金属性:NaMgAl,氢氧化物碱性强弱为NaOH Mg(OH)2 Al(OH)3。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含氧酸)酸性越 强 ,反之也如此。非金属性:Si P S Cl,H3PO4是 弱 酸,H2SO4是 强 酸, HClO4是最强酸;H3PO4 H2SO4 HClO4 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形成的氢化物越 稳定;氢化物的稳定性为SiH4PH3H2SHCl200815关于元素周期表的说法正确的是A元素周期表有8个主族BA族的元素全部是金属元素C元素周期表有7个周期D短周期是指第一、二周期200922X、Y、Z均为短周期元素,它们在周期表中相对位置如图所示。若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是内层电子数的3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X的气态氢化物比Y的稳定B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比Z的强CZ的非金属性比Y的强DX与Y形成的化合物都易溶于水201022短周期主族元素A、B、C、D,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C的原子序数的差为8,A、B、C三种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5,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等于A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一半。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ABCD B非金属性:ACC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DC D单质B常温下能溶于浓硝酸练对C、N、Si三种元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所处的周期序数:CNSi B原子半径:SiCNC最高化合价:SiCN D非金属性:NCSi9、化学反应与能量。能从化学键变化的角度认识化学反应的实质。实质:旧键的断裂与新键的形成。了解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的涵义。通过生产、生活中的实例了解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举例说明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关系及其应用。通过制作简易原电池的实验,了解原电池的概念和原理。电化学基础:主要考查原电池的工作原理、电极反应及电池反应的方程式、电解产物等。认识提高燃料的燃烧效率、开发高能清洁燃料和研制新型电池的重要性。常见的放热反应、吸热反应,化学键变化与能量变化的关系,能量变化图示,原电池的基本原理以及电极、电解质溶液变化、电子流向等。20076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CO燃烧是放热反应BH2SO4与NaOH反应是放热反应CCaO与H2O反应是吸热反应DCaCO3受热分解是吸热反应200814关于化学反应与能量的说法正确的是A中和反应是吸热反应 B燃烧属于放热反应C化学键断裂放出能量 D反应物总能量与生成物总能量一定相等200918下列反应属于吸热反应的是A石灰石在高温下的分解反应 B生石灰和水的反应C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 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201018对于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表述正确的是A放热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B断开化学键的过程会放出能量C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D氧化反应均为吸热反应200716右图为铜锌原电池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A锌片逐渐溶解B烧杯中溶液逐渐呈蓝色C电子由铜片通过导线流向锌片D该装置能将电能转变为化学能200919右图为番茄电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段时间后,锌片质量会变小 B铜电极附近会出现蓝色C电子由铜通过导线流向锌 D锌电极是该电池的正极201021氢氧燃料电池可以使用在航天飞机上,其反应原理示意图如右图。下列有关氢氧燃料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A该电池工作时电能转化为化学能B该电池中电极a是正极C外电路中电子由电极b通过导线流向电极aD该电池的总反应:2H2+O2=2H2O练1图练1关于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说法错误的是 A右图所示的反应为吸热反应B化学反应中有物质变化也有能量变化练2图C需要加热的化学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D化学键断裂吸收能量,化学键生成放出能量练2有右图所示装置,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该装置实现电能转变为化学能B该装置中正极是Cu 、负极是AgC该装置外电路中电子由Ag棒转移到Cu棒D该装置中Ag棒上的电极反应为:AgeAg10、化学反应速率及其影响因素。通过实验认识化学反应的速率。通过实验认识化学反应的限度。了解控制反应条件在生产和科学研究中的作用。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的影响:温度、浓度、压强、催化剂、表面积等(区别哪些能影响速率,哪些能影响反应的限度)适当注意可逆反应以及转化率的问题、其他对速率的影响因素、速率的简单计算等。200717下列措施不能增大反应速率的是A升高温度B降低温度 C提高反应物浓度D使用合适的催化剂200817对于反应2H2O2 2H2O + O2,下列措施不能增大化学反应速率的是A减小H2O2溶液的浓度 B升高H2O2溶液的温度C向H2O2溶液中加人少量MnO2粉末 D向H2O2溶液中加人一定浓度的FeCl3溶液200917实验室用锌粒与2mol/L硫酸溶液抽取氢气,下列措施不能增大化学反应速率的是A用锌粉代替锌粒 B改用3mol/L硫酸溶液C改用热的确2mol/L硫酸溶液 D向该硫酸溶液中加入等体积的水201014对于工业合成氨反应:N23H22NH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使用合适的催化剂可以加大反应速率 B升高温度可以增大反应速率C增大N2浓度可以使H2转化率达到100 D增大N2浓度可以增大反应速率催化剂练用NH3制取硝酸的第一步反应为:4NH35O2 4NO6H2O。对该反应的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该反应是可逆反应 B反应中NH3能全部转化为NO C催化剂能加快该反应的速率 D升高温度能加快该反应的速率二、化学实验1知道化学实验室常用仪器的名称、形状、主要用途、使用方法和操作原理,能识别和绘制简单的仪器装置图)。2了解化学实验是科学探究过程中的一种重要方法,能根据试题有关要求设计、评价或改进实验方案,体验科学探究过程。3以离子反应发生条件、金属和非金属及其化合物性质、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等有关实验为例,初步学会运用以实验为基础的实证研究方法。4初步学会常见物质的检验。 5初步学会使用过滤、蒸发等方法对混合物进行分离和提纯。6初步学习蒸馏、萃取等分离和提纯的方法。 7初步学会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8初步识别化学品安全使用常见标识,知道基本的安全措施和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树立安全意识,初步形成良好的实验工作习惯。 9能说明有关实验的原理、操作方法、现象等。10能根据实验目的记录实验现象和数据,能对实验现象和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得出正确结论,完成实验报告。11初步认识实验方案设计、实验条件控制、数据处理等方法在化学学习和科学研究中的应用。选择题中的化学实验的考查主要集中在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离子的检验、课本实验,难度不大,但对记忆的要求较高。a过滤-适用于不溶性固体和液体的分离b蒸馏-适用于互溶性且沸点相差较大的液体的分离c分液-适用于不溶性液体的分离d渗析-适用于胶体和溶液的分离e加热-适用于固体混合物中一种受热易分解或易升华的混合物的分离计算和实验为载体的综合探究题有一定难度。有关实验设计、探究、评价等(1)实验设计一般思路:依据实验目的、弄清实验原理(是否有多种)、选择实验仪器(可否有替代)和药品、设计实验装置(是否有其它的)、给出可行的操作步骤、确定观察重点、分析注意事项、记录和分析实验结果、写出实验报告、实验后的反思(问题与讨论) (2)评价实验方案一般有以下几方面:能否达到目的;所用原料是否常见易得、廉价;原料的利用率高低;过程是否简捷优化;有无对环境污染;实验的误差大小有无创意等等。能达到上述六点要求的实验方案应该说不失为最优实验方案20073下列气体中不能用浓硫酸干燥的是AO2 BCO2CNH3 DSO220074某溶液中滴入KSCN溶液后变红,说明该溶液中存在ANO3BFe3+CSO42 DMg2+200715下列仪器中一般不用作反应容器的是A试管 B烧瓶C烧杯 D量筒200911“脚印”、“笑脸”、“五环”等焰火让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更加辉煌壮观,这些五彩缤纷的焰火与元素的焰色反应有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观察K2SO4的焰色应透过蓝色的钴玻璃 BNa与NaCl在灼烧时火焰颜色相同C可以用焰色反应来区别NaCl和KCl D焰色反应一定发生化学变化200811下列实验操作中,不能用于物质分离的是20094欲配制浓度为1.00mol/L的氯化钠溶液100mL,用不到的仪器是A容量瓶 B分液漏斗 C玻璃棒 D烧杯20099下列实验装置(部分仪器已省略)或操作,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A干燥氯气 B闻气体气味 C分离乙醇和水 D进行喷泉实验20108下列气体中,不能用排空气收集的是ANO BNO2 CCO2 DH220109下列实验操作或装置正确的是点燃酒精灯 蒸馏 过滤 稀释浓硫酸 A B C D201013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2CO3溶液,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称量时,将Na2CO3固体直接放在托盘天平的右盘上B将Na2CO3固体在烧杯中溶解,所得溶液冷却到室温,再转移至容量瓶中C定容时如果加水超过了刻度线,用胶头滴管直接吸出多余部分D定容摇匀后发现溶液体积低于刻度线,再补加少量蒸馏水至刻度线练1下列实验不能达到目的的是A用石蕊试液区别乙醇和乙酸 B用燃烧的方法区别甲烷和乙烯C用盐酸和AgNO3溶液鉴定Cl D用加热的方法鉴别Na2CO3和NaHCO3练2下列物质的制备反应中原子利用率最高的是 A制取Cu(NO3)2:CuO2HNO3Cu(NO3)2H2OB制取CuSO4:Cu2H2SO4(浓)CuSO4SO22H2OC制取氯乙烷:CH2CH2HClCH2ClCH3D制取溴苯:C6H6Br2C6H5BrHBr 练3能用排水法收集,但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的气体是ANO BCO2 CH2 DO2溴水乙烯NaH2O通入CO2后的石蕊试液FeSO4溶液NaOH溶液图1 图2 图3 图4练4对下列各图所示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A图1中溶液颜色变化:无色红色 B图2中溶液颜色变化:红色紫色C图3中溴水颜色变化:红棕色无色 D图4中生成的沉淀颜色变化:白色灰绿色红褐色三、元素化合物元素化合物考点很细,也很全面,是考试的大头。复习要突出主干,强化记忆。另外:要关注环境、材料、资源的综合利用、绿色化学等问题。以海水、金属矿物等自然资源的综合利用为例,了解化学方法在实现物质间转化中的作用。认识化学在自然资源综合利用方面的重要价值。以酸雨的防治和无磷洗涤剂的使用为例,体会化学对环境保护的意义。能说明合成新物质对人类生活的影响。知道在化工生产中遵循“绿色化学”思想的重要性。20075常温下,铁与下列酸溶液作用产生H2的是A浓硫酸 B稀硫酸C浓硝酸 D稀硝酸20071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硝酸具有氧化性B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C次氯酸是一种强酸D钠的焰色为浅紫色20082下列物质敞口放置不会对空气造成污染的是A食盐B浓盐酸C苯D浓硝酸20084某气体通人品红溶液中,溶液褪色,加热后又恢复为原来颜色。该气体是ASO2BO2CCO2DH220087下列物质中,主要成分属于硅酸盐的是A烧碱B水泥C石灰石D胆矾20091全球气候变暖。据报道,江苏在最近47年里平均气温升高1.38。下列哪种气体的增加是导致这种情况出现的主要原因AN2 BO2 CCO2 DSO220095下列元素中金属性最强的是AK BNa CAl DMg20097下列物质与水反应生成强酸的是ANa2O BSO3 CCO2 DNH320098下列气体中无色无味的是ASO2 BCl2 CNO2 DN2200910光导纤维已成为信息社会必不可少的高技术材料。下列物质用于制造光导纤维的是A金刚石 B大理石 C铝合金 D二氧化硅200923在硫酸铝、硫酸钾和明矾KAl(SO4)212H2O的混合溶液中,SO42的浓度为0.4mol/L,当加入等体积0.4mol/L KOH溶液时,生成的沉淀恰好完全溶解。则反应后溶液中K+的浓度约为A0.225mol/L B0.25mol/L C0.45mol/L D0.9mol/L20102海洋是一个巨大的宝藏,期待着人们的开发和利用。下列物质不经过化学变化就能从海水中获得的是A单质溴 B单质镁 C烧碱 D食盐20106下列气态氢化物最稳定的是AHCl BHBr CHF DHI20104硅是带来人类文明的重要元素之一。下列物质中主要成分是硅酸盐的是A陶瓷 B金刚石 C水晶 D大理石练1下列物质均能使某些有色物质褪色,其引起的褪色过程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二氧化硫 B氯气 C漂白粉 D活性炭练2向某溶液中加入Ba(OH)2溶液不出现沉淀的是ANa2SO4 BCuCl2 CK2CO3 DNaCl练3对下列物质用途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S可用于制取硫酸 BCa(OH)2可用于制作漂白粉CNa2O可用作制取氧气 DSiO2可用于制作光导纤维练4能用作制冷剂的物质是AHCl BNH3 CCH4 DC2H4四、有机化学了解有机化合物中碳的成键特征。一个碳原子可以形成四个共价键,可以构成C-C、C=C、CC举例说明有机化合物(限于含5个碳原子以下的分子)的同分异构现象。 C4H10 CH3CH2CH2CH3 CH3ClHCH3 异丁烷 正丁烷 CH3 CH3 C5H12 CH3CH2CH2 CH2 CH3 CH3CHCH2 CH2 CH3 CCH3 正戊烷 CH3 CH3 异戊烷 新戊烷主要考查甲烷、乙烯、苯、乙醇、乙酸的组成、结构、性质、现象、检验、鉴别、用途以及重要的有机反应:取代、加成、聚合等。有机物官能团的结构与性质。关注石油和煤的综合利用。20079下列关于苯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空气中燃烧时产生较多的黑烟B分子中含有三个CC键和三个CC键C分子中C、H元素的质量为6:1D通入氢气即可发生加成反应200711下列物质可用来鉴别乙酸溶液和乙醇的是A稀盐酸 B水C氯化钠溶液 D碳酸钠溶液20083下列各物质完全燃烧,产物除二氧化碳和水外,还有其他物质的是A甲烷B乙烯C氯乙烯D乙醇200816正丁烷与异丁烷互为同分异构体的依据是A具有相似的物理性质 B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C具有不同的分子结构 D分子式相同,但分子内碳原子的连接方式不同200920下列关于甲烷的叙述错误的是A天然气的主要成分 B最简单的有机物C含碳质量分数最大的有机物 D与氯气在光照条件下能发生取代反应200921下列反应属于加成反应的是A2CH3CH2OH + 2Na 2CH3CH2ONa + H2BCD20107下列有机物中,含有碳碳双键的是A甲烷 B乙烯 C苯 D乙酸201017下列有机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BCD练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乙醇、乙酸均能发生中和反应 B甲烷、乙烯均能发生加成反应C苯既能发生加成反应,又能发生取代反应D分子中C原子个数小于5的有机物不存在同分异构体五、化学与生活。记忆是复习的关键。200718下列元素中属于人体生命活动必需微量元素的是AH BOCFe DNa200719下列物质的主要成分属于天然纤维素的是A聚乙烯 B尼龙C棉花 D涤纶200720垃圾处理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逐渐被人们所认识。垃圾的分类收集是实现上述理念的重要措施。某垃圾箱上贴有如右图所示的标志,向此垃圾箱中丢弃的垃圾是A危险垃圾 B可回收物C有害垃圾 D其他垃圾200721下列离子不会对水体造成污染的是AClBCr3CHg2 DPb2200722下列关于糖类、蛋白质、油脂和纤维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它们的组成中都有C、H、O、N等元素B在一定条件下,它们都能发生水解反应C人体需要的二十多种氨基酸都可以通过人体自身合成D油脂都是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是一种高热量营养素200723一种二肽的结构简式为:,合成这种二肽的氨基酸是A和 BC D和200724A维生素C的结构简式是 ,它的分子式是 。由于它能防治坏血病,又称为 。在维生素C溶液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颜色变红,说明维生素C溶液具有 性;在维生素C溶液中滴入少量蓝色的含有淀粉的碘水,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说明维生素C具有 性。空气水FeCFeZnFe200725A(1)如右图所示,铁处于、三种不同的环境中,铁被腐蚀的速率由大到小的顺序是(填序号) 。(2)氟氯代烷是一种能破坏臭氧层的物质。在大气平流层中,氟氯代烷受紫外线的照射分解出氯原子,氯原子参与下列有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