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C卷.doc_第1页
北师大版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C卷.doc_第2页
北师大版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C卷.doc_第3页
北师大版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C卷.doc_第4页
北师大版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C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北师大版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C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字词书写 (共1题;共4分)1. (4分)根据拼音写出相应词语(1)时至今日,“k lng_”的含义已不仅仅是“无性繁殖”。(2)凡此种种,都是生物靠自身的一分为二或自身的一小部分的扩大来fn yn_后代,这就是无性繁殖。(3)自然界的许多动物,在正常情况下都是依靠父方产生的雄性细胞(精子)与母方产生的雌性细胞(卵子)融合(受精)成受精卵(合子),再由受精卵经过一系列细胞分裂长成pi ti_ , 最终形成新的个体。(4)鱼类换核技术的成熟和ling q_类换核的成功,使一批从事良种培育工作的科学家激动不已。二、 情景默写 (共1题;共9分)2. (9分)默写填空。_ , 此头须向国门悬。_ , 家祭无忘告乃翁。几处早莺争暖树,_。杜牧的江南春绝句中借古讽今的诗句是_ , _。根据自己的积累,分别写出一句描写春风、春雨、春花、春草的古诗。春风:_。春雨:_。春花:_。春草:_。三、 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29分)3. (4分)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文言词语。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_前人之述备矣_林壑尤美_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_4. (25分)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幼时记趣沈复(清)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目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邱,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蛤蟆也。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蛤蟆,鞭数十,驱之别院。(1)解释下列各句中划线的词徐喷以烟 项为之强(2)译下列句子。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3)用原文回答下面的问题。“拔山倒树”中的“山”实际上是指_,“树”是指_。“见二虫斗草间”,这“虫”在作者眼中是_。“庞然大物”实为_.。(4)文中叙述了哪些“物外之趣”?(5)文中所写的都是平常之物、平常之事,而“我”却产生了“物外之趣”,你认为主要原因是什么?四、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2分)5. (2分)下列有关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文房四宝指笔、墨、纸、砚,花中四君子指梅、兰、竹、菊,岁寒三友指松、竹、梅。B . “总角”、“垂髫”都指童年,“豆蔻”指十三四岁的少女,“及笄”指女子20岁。C . 对联通常用毛笔竖写,贴挂时,上联居右,下联居左。D . “马大哈”指粗心大意的人,“马屁精”指善于拍马屁的人。五、 中国名著 (共1题;共3分)6. (3分)根据下列信息完成填空。 它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有讽刺,也有幽默。他的小说中有小人物的心酸无奈,有贵族官吏的虚伪贪暴,有下层官吏的奴颜婢膝,见风使舵,还有知识分子的彷徨与摇摆。她改写了传统女性的温柔可爱,逆来顺受的形象,被后世视为现代女性的先驱和楷模。它是_;他是_;她是_六、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50分)7. (30分)阅读文章回答问题。差一分钱父亲一定有心事。父亲的脸上隐约悬着一个结,即使父亲开心的时候,那个结也躲在父亲的笑容背后,冷不丁探出一下头。父亲是在寻一个人。同学?朋友?亲戚?也许是父亲最初的恋人。我曾经问过母亲,母亲摇了摇头,脸上也挤满了问号。近来父亲的咳嗽好像奔跑的火车,一咳好像要吐出五脏六肺来 , 脸憋得像三国的红面关公,吐出的痰丝中竟有点点猩红,宛如暮春开败了的桃花。医生说,是肺癌!晚期。我们惊呆了!母亲哭得像个泪人,仿佛从淫淫秋雨中穿过,一身的水汽,有雾,沉沉的。父亲的脸却静如止水。父亲依旧在寻寻觅觅。打电话、写信,一向不喜欢上网的父亲竟然叫我帮他弄个QQ号。父亲说,网名就叫差一分钱吧。我扑哧一笑,这个网名也太别扭了吧?我想,父亲的网名真是土得掉渣。入秋,温暖如春。我陪父亲来到老家的一个小镇。青石小街,漏墙花窗,石桥石阶,让我怦然心动。走在长长的巷子里,我总忍不住探头聆听,是否有馄饨担的敲梆声。父亲更是有了知根知底的亲切。学校应该就在巷子的尽头了。父亲说。果然,当我们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完小巷,抬头一望,镇中学就在我们的对面。父亲的咳嗽中,我隐约看到30年前,确切地说是恢复高考的第一年,就在这个中学,一个19岁,身体很瘦弱的孩子,正坐在教室里梦想着跳越“龙门”。这可是农家伢子唯一的独木桥。孩子很聪明,学习成绩不错,可就是有些粗心。孩子嘛,难免。那天,阳光灿烂,风和日丽,数学老师给了孩子一把1分、2分的硬币,说:这是两毛钱,去帮我买包烟吧。孩子一脸青春地冲出教室,来到供销社。营业员接过钱一数,说,少一分钱。孩子急了,老师明明在教室说是两毛钱,自己也粗略地数了一下,怎么差一分钱呢?难道是路上丢了?不可能,自己用手紧紧捏着,生怕掉一分钱,短短的几百米,钱都捏出了一层浅浅的汗水。眼泪不知不觉地爬满了整个脸颊。这时,一个卖鸡蛋的中年妇女掏出一分钱,帮助孩子买下了一包烟。孩子兴冲冲地把烟交给了老师,长长地吁了一口气。正在讲解数学试卷的老师愣了一下,说,你还蛮有本事,少一分钱都能买到烟。孩子呆了,一脸迷惑地望着老师。教室很寂静。老师对全班同学说,你买烟时有人帮你出一分钱,是你运气好,碰到了好心人。高考呢,少一分,哪个好心人送你一分哟。孩子终于明白了老师的良苦用心,大哭一场!这件事后,那孩子宛若变了一个人似的读书非常用功。那年高考,录取分数线是302分,孩子考了303分,被师范学校录取。当年那个孩子就是父亲。父亲说,我后悔呀,当时连一句感谢的话语都未说。一分钱,虽然只是小小的一分钱,但当时一个鸡蛋才三分钱呀!父亲一直想当面感谢那位好心人,可每次都是无功而返。30年了,时光如过眼烟云,但那位卖鸡蛋的好心人,一直驻守在父亲的心中,让父亲无数次膜拜。从古镇回来,秋天一个劲往里走,细雨连绵,寒风四起,冬日悄然逼近。父亲的身体一天不如一天,看来父亲的心结是解不开了。一天,父亲的气色突然好了许多,父亲贴着我的耳朵说,我还有1000元钱,你给那个古镇汇去,帮助那里需要帮助的老人。解铃还得系铃人,父亲终于找到了自我解脱的办法。或许,其中有一个老人就是当年那个卖鸡蛋的中年妇女,如今她应该已是满头华发的老人了吧。我忙赶到邮局把钱汇了过去,当我把汇款回单交给父亲时,父亲的脸上绽出一丝笑容。我清晰地看到,那个悬着的心结也悄然溜走了,远远的,未留一点痕迹。(1)第4段划线的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2)从全文看,1424自然段记叙了顺序是什么?有什么作用?(3)第19段写道:“孩子兴冲冲地把烟交给了老师,长长地吁了一口气。”他为什么要长长地吁口气?(4)27自然段划线句子属于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5)文中父亲“悬着的心结”具体指什么?为了解开这个心结父亲做了哪些努力,请简要地概括出来。(6)本文人物形象塑造非常成功,感人至深。请结合全文,分析文中父亲的形象。8. (20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背书是写作的基本功梁衡语文学习的方法固然很多,但我以为最基本的也是最简便的方法之一就是背书。一切知识都是以记忆为基础的。语文学习更是如此。要达到一般的阅读、书写水平,你总得记住几千个汉字;要进一步使文字自然、流畅、华丽、优美,你就得记住许多精词妙句;如要再进一步使文章严谨、生动、清晰、新奇,你就得记住许多体式、结构。正像跳舞要掌握基本舞步一样,只有肚子里滚瓜烂熟地装上几十篇范文,才能循规为圆,依矩成方,进而方圆自如,为其所用。至于文章内容的深浅,风格的高下,那是其他方面的修养,又当别论。当然,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便于记忆,所以教师指导学生学习时要尽量讲清字、词、文章的含义。但遗憾的是人脑的生理规律正好相反,年轻时长于记忆,稍长时长于理解,如果一切等理解之后再记便会“失之东隅”。因此有必要少时先背诵记忆一些优秀诗文,以后再慢慢加深理解。我国古代的幼儿语文教学多用此法,现在国外教育也很注意这点。苏联在小学低年级教材中就加进普希金的诗歌,让学生背诵。这种知识的积累方法,好比先贮存上许多干柴,以后一有火种,自然会着。前不久,我在娘子关看瀑布,那飞泉后的半壁山上长满青苔葛藤,密密麻麻,随风摆动。我观察良久,总难对眼前景物加以描绘。猛然想起柳宗元小石潭记里“蒙络摇缀,参差披拂”的描写何其传神!当初对柳文只是记住了,理解得并不深,现在通过对生活的观察、印证,便立即融会贯通。这有点像老牛吃草,先吃后嚼,慢慢吸收。但是假如牛事先不吃进草去,它闲时卧在树下,就是把自己的胃囊全翻出来,也是不会反刍出新养分的。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文章之“炊”,就是从字、词、句之“米”组成的。要使自己的语言准确、生动,便要有足够的后备词句来供选择,这就要记要背。比如那鸟的动作吧,小时作文只须一个“飞”字,就全部解决。后来背的诗多了,脑子里记下许多:燕剪春风、鹰击长空、雁横烟渚、莺穿柳浪等,亦后再遇到这种情况,那笔握在手里,却晃来晃去,半晌落不下去,好像笔干得流不出墨一样,其实是脑子里干得想不出恰当的词。这时就更恨当初记得少。强调背和记,决不是限制创造,文学是继承性很强的,只有记住了前人的东西,才可能进一步创新。古代诗文中有许多名句都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之作。宋词人秦观的“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就是君隋炀帝杨广“寒鸦千万点,流水绕孤村”的诗中化来;王勃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则脱于庾信的“落花与芝盖同飞,杨柳共春旗一色”。就是毛泽东诗词中也有不少如“天若有情天亦老”等取于古人的句子。试想王勃肚子里如果不装有前人的那么多佳词丽句,决不可能即席挥就那篇滕王阁序。高明的文章在熟读前人文章的基础上,不但能向前人借词、借句,还能借气、借势,翻出新意。文章相因,从司马迁到韩愈、柳宗元,再而苏轼、欧阳修,总是在不断地学习,创造,再学习,再创造。你看,人们现在不是多记住了秦、王等后人的名篇佳句,倒忘了杨、庾、等前人的旧作吗?这正说明文学在继承中前进。我们应该多记多背些最新最美的诗文,好去提高语文水平,到时也会压倒秦观、王勃的。(选自我的阅读与写作)(1)文章是从哪四个方面论述中心论点的?请概括。 (2)简要分析文章第自然段的论证过程。 (3)文章语言不乏生动之处,请从第自然段中列举一处并分析其表达效果。 (4)从作者的观点出发,你认为语文学习在多背的同时还应注意哪些问题? 七、 诗歌鉴赏 (共1题;共7分)9. (7分)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相关问题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1)请选出下列对本诗解说有误的一项 ( )A . 这是刘禹锡的一首七言律诗。公元826年刘禹锡被罢为和州刺史,上任返回洛阳,两位诗人在扬州相逢。白居易写了 醉赠刘二十八使君 送给刘禹锡,刘禹锡作此诗答谢。B . 这首诗写出了诗人遭受政敌打击,长期远贬异地的愤慨不平心境,但诗人在困苦失意中并不消沉,而是以乐观豁达的心态,泰 然处之,表现出坚韧不拔的意志。C . 首联写自己被弃置在巴山楚水这个凄凉的地方,度过了二十多年,饱含了诗人无限的辛酸; 颔联引用典故写归来后的感触,虽人事全非,心里却也有欣慰之感。D . 颈联一洗伤感低沉情调,尽显慷慨激昂气概。末联点明酬赠题意,既是对友人关怀的感谢, 也是和友人共勉,表现了诗人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2)本诗颈联富有哲理,你从中领悟到了什么?八、 小作文 (共1题;共5分)10. (5分)在班级开展的“话说千古风流人物”的语文活动中,主持人要求同学们按照示例,把自己最熟悉的一位历史人物介绍给大家。要求正确概括其主要事迹,反映人物特点,至少采用一种修辞手法,请你参与。示例:在鲁国面临生死存亡之际,他深谋远虑,挺身请见;他从容不迫,战于长勺;他一鼓作气,创造了以弱胜强的成功战例。他就是中国古代战争史上的谋士曹刿。九、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1. (5分)我们现在都是初中生了,学业压力比小学大了很多,很多同学都不愿意再参加学校组织的文体活动,眼看“五四青年节”到了,学校又要组织一次文艺汇演,希望同学们踊跃参加。你作为班长,该如何动员同学们积极参与呢?请就这次活动写一段话作为动员讲话吧。(不超过60字) 请以“洒满阳光的回忆”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文体自定,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第 12 页 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