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公共空间失落.doc_第1页
城市公共空间失落.doc_第2页
城市公共空间失落.doc_第3页
城市公共空间失落.doc_第4页
城市公共空间失落.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城市公共空间【内容提要】从考察日常生活出发,论述了城市公共空间失落的状况,批判了规划设计中出现的若干不良倾向;分析了公共空间失落的根源;通过圣保罗和巴塞罗那两个城市案例的解析,阐明了公共空间的作用;提倡向哥本哈根学习,让城市公共空间获得新生。【关键词】城市公共空间,失落,生活质量,规划设计,市民,新生一、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城市建设可谓日新月异。从1996年到2003年,全国城市建设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年均增长25%。偌大的建设量,除了成为经济增长的助推器外,也催生了城市规划设计市场的兴旺。受全国经济繁荣、地方目标高远、领导雄心豪迈的感染,规划设计师渐渐迷恋上一种“宏大叙事”的话语形式。一开口就是全球化、国际化,一出手就是高起点、大气魄,一研究就是构建理论体系,一撰文就是理性思维。这些固然不可或缺,但沉溺于其中也不见得是幸事。因为规划是一门平衡的艺术,需要在远与近、高与低、大与小、上与下、旧与新、局部与整体、创造与传承、非凡与寻常、理性与感性之间求取恰当的平衡点。有“宏大叙事”,就必须要有“微小叙事”,后者指每个人从自己的日常生活世界中获得的感受和发出的声音,它往往更加贴近城市的本真。在“宏大叙事”的概念体系中,城市并非一个真实的存在,它是抽象的,远离普通市民的生活体验和需求,据此建造起来的城市或新区主要表达了决策者的意图和设计师的愿望。这种地区往往多了GDP,少了生机;多了气派,少了亲和;多了规整,少了魅力;多了冷漠,少了温馨;多了生硬,少了情趣。多了的部分是一味追求高速增长的衍生物,少了的部分是市民生活本身的诉求。回头看看我们快速建造起来的城市,是不是很多都具有以上特征?当我们陶醉在巨大的建设成就之中时,可曾听见来自普通市民的反响和呼声?或者更简单一点,我们扪心自问,自己的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是否同步得到了改善?如果不是,那我们真该反思一下了。是什么影响了我们的生活质量?我认为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城市公共空间的失落。在我们全力追逐经济增长之际,生活空间不断遭受挤压,甚至认为工作就是生活,经济就是一切。在这样一种氛围下,谁去关心城市的公共空间呢?二、城市公共空间的失落城市公共空间是指属于公众的场所,是市民可以无拘无束地光顾、自由自在地活动的地方,也是享受城市生活、体认城市风情、彰显城市个性、领略城市魅力之所在。好的公共空间一般具备独特性、连续与封闭性、吸引力、易达性、可识别性、适应性和多样性等特征,这些特征都与人的实际感受发生关联,并非能够外在于人而“客观地”展现自身。换言之,公共空间因人的活动而获得意义,这种意义不仅是人与场所的功能有效地发生关系,而且是人的情感释放、交流与认同的需要。因此,公共空间的营建要遵从人的活动规律、行为特点、普遍感受和实际需要,不能强加于人,更不能让市民削足适履。例如,美国有的城市在一个广场建设完工后,会去观察、调查广场的使用状况和人在广场上的活动,如果这个广场能够吸引众多人光顾,并且广场的设施、环境与人的活动相适应,就算成功了。反之,如果吸引不了人的活动,或者设施环境与人的活动格格不入,就重新改进。这就告诉我们一个判断公共空间好坏的更加简易、直观的标准,即能否自发地产生活动。再比如,英国一些城市在设计广场时,并非由设计师闭门造车、凭空想像,而是直接去征询当地市民的意见,倾听他们的心声和需要,将这些需要融汇起来,就是广场的方案雏形了,因为他们是经常的使用者,他们的意见比设计师的才华和想像力更为重要。言及我国城市公共空间的失落,并非指城市公共空间消失或者减少,而是指它的环境品质下降了,个性魅力褪色了,人文关怀淡漠了,审美情趣偏离了,设计手法庸俗了,营造方向迷失了。它似乎在与市民的日常生活告别,与公共活动疏离,与实际需求对立,有的受到了无情的伤害和冷遇,有的走向了背离自身本义的“作秀场”。当前,我国每年的建设量高达20亿平方米左右,占全球每年建设总量的40%。可以说,我们处在一个幸运的时代,因为我们拥有前所未有的机遇和能力去改善现状和创造未来。但同时,我们也有可能处在一个不幸的时代,因为我们同样拥有前所未有的机会和手段去摧残城市,去轻慢生活,去截断文脉,去亵渎自然。回头审视一下过去20多年的城市建设,从开发建设速度看,成绩骄人;从拉动经济增长看,功不可没;从塑造城市形象看,有所作为;从改善生活质量看,差强人意。这么大的建设规模,并没有营造出多少值得称道的人居环境,很多时候,我们是在自觉或不自觉地设计建造“增长机器”,而不是在用心营造生活家园。考察一下我们的城市,尤其是大城市,不难发现其经济增长都很强势,但跟普通市民生活质量相关的指标都不如意,上学难、就医难、出行难、住房难的问题普遍存在,环境污染、公共安全、社会失衡等问题也令人忧虑。我们常说以人为本,人之本又是什么?难道不是享受生活?生活就是人类生命活动的概括,学习、工作、交往、审美、衣食住行等共同融汇成生活之源,交织成生命乐章,这些方面理所当然地成为规划设计的主要关注点,但我们却在不经意间忘却了生活。当我们从繁忙的事务中抬起头来,打量一下周边、观省一下自身时,发现我们的生活是什么?是生计!是压力和焦虑;是郁闷与孤独、单调与乏味;是车贷、房贷、加班和疲惫;是亲友相聚越来越少,人际关系越来越破碎;是污染、拥堵、功利、浮燥、眼睛的麻木、心灵的枯萎、道德的退缩、文化的衰退。相对于经济指标的上升,幸福指数并没有同步增长,甚至还有下降。为什么会是这样?因为幸福并不在于我们拥有多少东西,而是一种不必担忧的状态,是清晨睁开双眼时脸上能浮现出甜美的微笑。幸福的增长与GDP的增长更不是线性相关,巴西经济学家何塞?卢林贝格曾经提出“不幸福的经济学”论点,例如某架客机坠毁,会因为赔偿金和重新购置新客机而使航空公司所在地的GDP上升,但带来的只有痛苦。再比如两位母亲分别在自己家中抚养自己的孩子,虽然尽心尽力,倾注无限母爱,但GDP不会因为她们的劳动而有任何变化。若她们去劳动力市场,彼此作为保姆到对方家里照管对方的孩子,则当地的GDP就有了提高,此时双方的孩子享受到的只是保姆的服务而不是母亲的抚养,不可能更加幸福。同理,为了追求农作物产量而向田里施用大量化肥和农药,会损害土地以及消费者的身体健康。这就是他所说的“不幸福的经济学”。增长的压力,忙碌的节奏,使我们无暇享受生活,更谈不上静心体悟生活之美。没有一份淡定从容的心境,没有拥抱快乐生活的热情,没有经历丰富的城市生活体验,怎么能设计出好的城市公共空间?这个道理就好比没有成家的人很难设计出好的住宅,不会炒菜的人很难设计出好的厨房。纵观近年来一些有影响的规划设计方案竞赛,有“六多”之虞:1、 太多的功能主义:功能是规划设计必须重视的,但只是看重功能,将住宅当成“住人机器”,将城市当成“增长机器”,一味追求效率,缺乏人文情怀,也是不可取的。很多方案,特别是一些开发区、新区的方案,都有这个特征,人的感受和需求被忽略,建成后一点人气都没有。商业、文化、娱乐、休憩、运动、交往等活动很难衍生出来,公共空间即便有,也失去意义,成了聋子的耳朵摆设。2、 太多的英雄主义:英雄主义往往是一些决策者和设计师难以割舍的情怀。在政治精英和技术精英携手的时代,英雄主义作品很容易问世。一个城市是会有一些纪念性的建筑和场所,需要精心打造,但更多的应该是平凡的建筑,平凡的生活。即使美国这么富裕,绝大多数也是平凡的建筑和地段,用大手笔的地方有限。我国的经济实力,还不足以支撑处处是精品,动辄大尺度、大轴线、大气魄、高标准、打造名片、树立标志,颇有一些打肿脸来充胖子的意味,实际效果也不佳,因为它透露出的是炫耀、夸张、虚假、非人性化,以展示形象为主。这种方案越来越多,并得到很多拥有话语权者的青睐,导致各地互相攀比,实际上潜伏着一股浮夸风气。在今年9月学会广州年会上,主办者煞费苦心地推出一个“勤俭规划”论坛,结果感兴趣者寥寥无几,使之成为最受冷遇的论坛。这个话题的“不合时宜”,折射出规划设计领域的行为取向。3、 太多的形式主义:在一定尺度、一定条件下,形式主义的设计手法仍有用武之地,但牵强附会地追求构图和形式美,就背离了因地制宜的规划设计原则。这种哗众取宠、追求视觉冲击力的方案在竞赛中频频出现,有时居然还能中标,是我们对真实生活的漠视和曲解,城市建设要讲究艺术,但决不能把城市当作艺术品。因为艺术是生活的抽象,而城市是生活本身。4、 太多的舶来品:以前,设计上的抄袭、照搬会受到鄙视。现在,在全球化的旗号下,完全照搬居然变得振振有词了。全球化的力量固然十分强大,全球文化也在企图让天下“大同”,但我们是否需要文化上的自觉和地域性的表达呢?任何一个城市都不难照搬别国的设计,也能按原样建造并获得相同的空间及美学效果,但若忽略了当地市民的反应和生活需要,忽略了当地文化背景和特色,除了视觉上的体验效果以外,这样的空间对市民还有什么意义呢?即使空间环境做得精致,也不过是有品位、没文化,有躯壳,没灵魂。5、 太多的媚外情结:媚外情结是缺乏文化自信的表现,很多方面都有所体现,只不过在规划设计领域的表现尤烈。客观地说,“洋设计”有其所长,引进来是必然,也有益处,但“土设计”亦有所长,原本应该各展所长,但不少人就是只认“洋设计”,在招标组织上从“土”“洋”公平竞争到“N+1”到只邀请“洋设计”。这样的做法不要说中国人不明白,连非洲许多国家的同行都感到迷惑不解。那么洋设计师又如何看待他们的市场和客户呢?有钱赚当然好,但心里未必瞧得起。央视新大楼的设计师库哈斯曾感叹:“在中国做建筑设计就象种杂草,我一个人单手在两年之内盖出了4座摩天大楼,设计了几百万平方米的规划方案,如果在纽约,我一辈子也难做到这个数目”。洋设计师水平再高,缺少对本土文化和地方风情的体认,在很短时间里被迫完成任务,只能无奈地“种杂草”了。6、 太多的雄心壮志:不少方案显示了大无畏的“革命气概”,不管城市资源环境条件,不管经济实力,不管市场需求,只要大、要好、要新、要特、要最、要快,一些领导看着表现图和模型陶醉,沉浸在美好的未来中,被有的学者讥讽为“建在图板上的城市”。面对这些宏伟浩大的计划,若问多久能够实现,得到的答复一般是:三、五年吧!自信、自豪之情溢于言表。可有几个能够如期实现?即使不惜血本、负债累累地建造出来,实际效益又是如何呢?三、城市公共空间失落的根源城市公共空间的失落,有着复杂的背景和多方面原因,其中以下4个原因值得我们反思:1、汽车入侵:当初小汽车的出现,代表着技术进步、时代发展,由于它的快捷、舒适,一旦成本下降到家庭门槛以下,就会很快普及开来。城市随之步入一个新时代,即小汽车时代,其显著特征是城市规模、道路尺度、运行速度、建筑体量都变大,设施分布、生活方式也发生变化,城市的主角也逐渐由人演变为汽车,直至一切为汽车让路。在这个过程中,城市公共空间不断被侵害,步行环境不断恶化,街道生活逐渐消失,社会网络也被肢解。这是一个追求效率、效益和享乐的时代,人文精神和资源环境被忽略。由此也逐渐形成了适应小汽车时代的城市规划设计和建造模式:城市被分成不同的功能区,驾车往返于不同的功能区,要的是速度,步行时代需要的环境、服务设施、尺度、细部、户外交往空间等都显得多余。网络型的城市公共空间系统被简化成各种功能块的组合,各种孤立的“点”是重要的,但“点”与“点”之间的连接只具有“交通”意义。如果原有城市格局妨碍了效率,不能适应小汽车的需要,就要重新改造,用一套高效的道路系统将城市重构,当然这首先就必须消灭街道,因为人来人往会影响汽车通行。这种模式蕴含了越战时期美国政府一句名言所揭示的逻辑:“为了解救他们,我们必须摧毁这些村庄”。后来,由于能源紧张、汽车尾气污染、人文意识回归等原因,西方早已在纠正他们当初的失误。但我国当前却正处于小汽车快速进入家庭时期,一直以来又在重复他们的老路,比如高架桥肆意分割城市、立交桥和超宽道路不断出现,机动车侵占非机动车道、非机动车侵占人行道、人行道挤占盲道等。如果不吸取西方的教训,一味满足小汽车的需求,则城市公共空间还会继续失落。2、现代主义:现代主义是城市规划设计理论的奠基石之一,并且是我国规划设计界一贯奉行的主流理论。它的空间设计理念和特点是:更健康的建筑和环境;功能分区,追求效率与秩序;适应汽车时代;建筑表里如一,形式服从功能要求;与传统决裂,要区别不要继承;过去是通向未来的障碍。现代主义大师勒?柯布西耶曾在1927年满怀激情地描绘过他设想的城市生活:“城市将是如此场景:我住在离我的办公室48公里之外,我的秘书住在另一方向的48公里外的另一棵老松树下,我们都拥有汽车,我们日复一日消磨着轮胎,刮薄路面,磨损车里的齿轮,只留下燃油的轻烟”。在当时,这种憧憬的确让人神往,因为那时所预期的都是小汽车的好处,其负面作用尚未暴露。当我们每天遭受堵车之苦,不得不忍受汽油价格节节攀升,听到出口的龙井茶因含铅量超标而被退货的消息时,就会发现这种“只留下燃油的轻烟”的生活并不那么浪漫。如果说,佛罗伦萨是中世纪城市的活标本的话,那么,巴西利亚就是现代主义的试验品,它也因完全秉承现代主义理念建造起来而被列位世界文化遗产,并经历了由热捧到批判的转变。那的确是一座在绘图板上看起来接近完美,在实际生活体验中兴味索然的城市。所谓的“飞机”形态,在地面根本无法体认,即使我登上中轴线上的高塔苦苦追寻,也找不到“飞机”的意象,原来津津乐道的“象征”只存留在图板上,跟实际状态风马牛不相及。巴西利亚就是一座“以车为本”的城市,功能布局、道路框架、尺度等完全为小汽车量身订作,至于人,不过是小汽车的附件而已。如果我们的城市也想“以车为本”,那它堪为楷模。总之,半个多世纪的城市建设实践表明,现代主义创造了好的建筑,却没能创造出与之相应的好的街道和好的城市,更没有带来好的城市生活。3、功利主义:功利主义对城市公共空间的侵害也较大。政府要追逐GDP,开发商要追逐利润,而公众声音微弱,一些公共资源的配置自然首先想到的是要为经济增长服务。例如某市中心地带有个体育中心,开发商看中了其区位价值,政府就将它出让了,说要在城市外围建一个更好的体育中心。几年过去了,开发商的项目早完成了,GDP也增加了,但外围的体育中心还没建好。对比中国和美国一些城市公共资源的配置和开发,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强调私人利益至上的美国,特别注重城市的公共空间;强调公共利益为主的中国,经常忽视城市的公共空间。例如城市滨江开发,波士顿既能考虑滨江公共活动空间,又注意了城市优美的天际轮廓线,远处眺望风光如画,置身其中流连忘返。而我国一些城市似乎深知滨江的价值,不把这些价值榨干岂不可惜?结果是“高楼压江江欲摧”。4、管理制度:我国的规划与开发在运行机制上是相对分离的,规划管理主要针对开发项目,缺乏对城市公共空间的有效管制。针对项目的管理,在便于操作的原则下就简化为地块划分和若干控制指标,这样形成的开发结果无论是形象还是使用都不会让人满意。如北京金融街就是现有管理制度的产物,同一的指标控制导致了建筑形体和空间形态的呆板,缺乏对公共空间的关注导致该地区生活气息微弱,总体来说是“既不中看也不中用”。上海陆家嘴略胜一筹,借助城市设计手段对地区形象塑造加以引导和控制,对城市公共空间也有所瞻顾,但在实践中,由于空间管制制度的缺陷,结果是形象能把握,公共空间难组织,总体来说是“中看不中用”。对这个问题,孙施文教授在“城市中心与城市公共空间”一文中有过精辟的分析。四、城市公共空间的作用城市公共空间有什么作用呢?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案例中获得启发。1、圣保罗:2000年我考察圣保罗之时,它正处在困境中,城市经济衰退、社会失衡、贫富分异、秩序混乱、社区冲突、情感疏离、心理排斥、精神低落等相伴相生。当我看到富人区被高高的院墙和铁丝网包围、门口警卫森严时,还以为是军事要地。询问当地同行才得知,由于贫富差异过大,富人为了寻求安全,导致居住空间分异。这样一来,穷人区税收锐减,政府难以提供公共服务,如警力、学校、医院等服务质量下降,又促使一些中等收入的家庭迁走。政府税收继续减少后,连路灯、垃圾清运等都成问题,公共空间迅速衰败,穷人生计更加困难,就针对富人下手,或偷或抢,富人只能选择加强保安防范措施。这就是一个城市的和谐成本。这样的治安环境下,谁还敢去投资?当时政府采取的对策是:借助城市设计,恢复城市公共空间的功能,让市民在交往活动中逐渐消解对立情绪,进而吸引投资,重新复元。按照这个策略,他们一点一点地去做,一些公共空间得到改善,吸引了众多人流。现在,城市治安与6年前相比有所好转,城市的生气与活力正在逐渐恢复。圣保罗给我们的启示是:城市公共空间不仅是个环境、美学、生活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它关乎和谐社会的构建。如果城市公共空间的功能衰竭了,意味着市民的公共交往活动也将休克,那样会导致不同阶层人群之间心理隔阂的加深、对立情绪的放大甚至社会冲突的出现。2、巴塞罗那:1975年,西班牙结束了佛朗哥统治时代,那时的巴塞罗那经济萧条,城市破败不堪,百废待兴。当时的市政府并没有开展全面宏伟的综合规划,而是借助规划设计,逐步改善城市公共空间和居住环境,这就是后来闻名于世的“针灸法”。具体做法是:先从小型公共空间入手,将普通社区的废弃地、停车场改建为社区公园,其设计手法简单、朴实、平凡,人和周围建筑是空间的主角,花费虽少,但荒废地很快变成居民的亲切空间,这样做的目的是要让巴塞罗那变成一个可以居住的城市。接着将铁路北站前的废弃地改建为休闲公园,将被汽车占据的小块空地恢复或新建成小广场,将过宽的机动车道缩减并形成一条连续的景观步行道,这样做的目的是要让巴塞罗那拥有良好的公共活动场所。因为,城市最重要的就是其公共空间,城市最主要的公共政策之一就是照顾公共空间的品质。这种照顾不应只是一时之举,而是永久的政策、持续的行动。一处小公共空间的改善,会引发周边功能、环境、经济社会活动的连锁反应,所以政府无需全面改造,只需扎入一个“针头”。此后的17年中,城市共有400多处公共空间品质得到提升,使城市焕发了生机,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1992年,巴塞罗那争办了奥运会,会址选在1929年世博会的废置场地,借助奥运会将城市的开发推向海滨地区,会后这里成了引人入胜的居住社区和游览热点,巴塞罗那从此脱胎换骨了,处处洋溢着生机与活力。但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是无止境的,这种追求不是指物质财富,而是文化与艺术。高第设计的教堂是这个城市艺术气质的典型代表,众多的艺术作品和艺术气息渗透到城市空间,对城市生活产生着深刻影响。通过一些艺术家的努力,全世界许多著名的雕塑大师都在那里留下了作品,使巴塞罗那成就了“公共艺术之都”的美名。巴塞罗那给我们的启示是:改善城市公共空间的品质,是引导城市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它比引进一个投资项目更重要;小广场、小花园、小公园、人性化的街道是成功的秘诀,它比华而不实的“大手笔”更见功效;公共空间的改善,会诱发私人空间产生相应的变化,积小成大,积少成多,由量变到质变;城市是个生命体,我们不能制造出鲜花,但却可以播下鲜花盛开的种子。五、城市公共空间的新生在一味追逐经济增长的时候,生活无关紧要,谈论城市公共空间也多是从形象出发,而不是表达它的真义。新时期中央的一系列方针政策,让我们看到了城市公共空间新生的曙光。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在构建和谐社会目标指引下,一切公共政策应以创造幸福为目标,而不该盲目追求增长。城市价值取向也需要变革,从单一经济增长转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从重物轻人到以人为本。如果这种转变能够实现,城市公共空间就获得了新生。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我们准备行动之际,我提倡向哥本哈根学习。和许多欧洲城市一样,哥本哈根中心城区的公共空间也经历了四个阶段,起初是市民生活的场所。后来被小汽车入侵,安祥的生活被破坏。再往后,市民在无奈中选择了遗弃,公共空间成了萧条冷落的停车场地。最后,在人文意识觉醒后,市民通过自己的努力,又重新夺回了公共空间,使之复活。常见的公共空间是街道和广场,它们通常有三种使用方式:商业、交往、停车,前两种使用有利于改善生活质量。因此市民就争取压缩小汽车活动空间,扩大生活空间。1968年争取到步行区域20500平方米,1986年扩大到55000平方米,1995年扩大到71000平方米。这种努力,使城市公共空间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户外活动人数激增,活动形式与内容丰富多彩,逛街、品尝咖啡、闲聊、沐浴阳光、跳舞、下棋、运动甚至惬意地观赏往来穿梭的人流,构成了一幅绚丽多姿的生活画卷。倘佯其中,无法不被感染,因为它是真正人性化的公共空间:人的尺度、人的活动、人的感受、人的交往互动,这一切充满了自信、从容、朴实和真趣,让人了悟到“平平淡淡才是真”的含义。其实,城市之美就闪现于平常自然的生活实践之中。由一条街道到另一条街道,由一个广场到另一个广场,城市的活力不断蔓延扩散,直到城市的滨水地区,在滨水地区感受到的是市民真正的恬静和闲适。哥本哈根能做到的,我们也可以做到。记得1996年以前,上海的南京路也是车水马龙,汽车和购物的行人争道。后来,为了改善购物环境,采用了日间通车、傍晚步行的交通管制措施。一次出差,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