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导入新课 共和国的科技丰碑 两弹 震惊世界太空响起 东方红 写在大地上的辉煌 第13课 课程标准知道 两弹一星 的成功研制等标志性成果 以人民解放军导弹部队的建功立业和发展为例 说明科技强军的重要性 知识与能力能说出 两弹一星 研制成功的时间和意义 知道我国 三位一体 的核战略力量的组成部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人民解放军导弹部队的建立和发展的历史 认识科技强军的重要性 两弹一星 的伟业 是新中国建设成就的重要象征 是中华民族的荣耀与骄傲 为此做出卓越贡献的老一代科学家留下了无尽的精神财富 两弹一星 精神是爱国主义 集体主义 社会主义和科学精神的集中体现 它在我国的科学史上谱写了一曲民族正气歌 重点 两弹一星 成功研制的主要史实和 籼型杂交水稻 成功培育的主要历史意义 难点对 两弹一星 精神的理解 两弹一星 原子弹 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 两弹一星 精神指什么 两弹一星 指什么 特别能吃苦 特别能战斗 特别能奉献的精神 是爱国主义和科学精神的集中体现 原子弹 nuclearweapon 是核武器之一 核武器是指利用能自持进行核裂变或聚变反应释放的能量 产生爆炸作用 并具有大规模杀伤破坏效应的武器的总称 其中主要利用铀235 厬u 或钚239 厱pu 等重原子核的裂变链式反应原理制成的裂变武器 通常称为原子弹 主要利用重氢 daoh 氘 或超重氢 chuanh 氚 等轻原子核的热核反应原理制成的热核武器或聚变武器 通常称为氢弹 原子弹与氢弹 我们今天要比昨天更强大 我们不但要有更多的飞机和大炮 还要有原子弹 在今天这个世界上 我们要不受别人的欺负 就不能没有这个东西 毛泽东 我国为什么要研制核武器呢 思考 毛泽东 周恩来等接见制定我国第一个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的科学家们 钱学森 1911年 浙江省杭州市人 中国空气动力学家 中国科学院 中国工程院院士 曾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 加州理工学院教授 加州理工学院喷气推进实验室创始人之一 他是我国近代力学事业的奠基人之一 在空气动力学 航空工程 喷气推进 工程控制论 物理力学等技术科学领域作出许多开创性贡献 为我国火箭 导弹和航天事业的创建与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是我国系统工程理论与应用研究的倡导人 被誉为 中国航天之父 和 火箭之王 邓稼先 1924 1986 安徽怀宁人 著名核物理学家 中国科学院院士 1948年至1950年去美国普渡大学留学 获得了物理学博士学位 同年回国 1950年10月被分派到中国科学院工作 历任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原子能研究所副研究员 核工业部第九研究院院长 核工业部科技委员会副主任 国防科学工业委员会科技委员会副主任 中科院数学物理学部委员 参加组织和领导我国核武器的研究 设计工作 是我国核武器理论研究工作的奠基者之一 从原子弹 氢弹原理的突破和试验成功及其武器化 到新的核武器的重大原理突破和研制试验 均做出了重大贡献 被称为 中国原子弹之父 两弹元勋 一 两弹 震惊世界 1 1964年10月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4 1966年7月我国战略导弹部队正式成立 意义 它对于打破核垄断 战胜核讹诈 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 争取世界和平 具有重要作用 2 1966年10月 进行了导弹核武器试验 实现了导弹和原子弹的结合 3 1967年6月 第一颗氢弹爆炸试验成功 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后升起的蘑菇状烟云 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的历史意义 中国从此拥有了保家卫国 捍卫和平的核力量 聂荣臻 左 在现场指挥氢弹试验 1967年6月17日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时的情景 世界主要有核国家从研制成功原子弹 导弹到研制成功氢弹所需要的时间对比表 为什么我国会有这样的速度 社会主义制度的保证 党的正确领导 科学家爱国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等 我国战略导弹部队 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导弹部队 第二炮兵 简称 二炮 由地地战略核导弹部队 战役战术常规导弹部队及相应保障部 分 队组成 是一支由中央军委直接领导指挥的战略性兵种 现已初步形成核常兼备 射程衔接 威力和效能明显增强的武器装备体系 具备精确 机动 全天候的战略反击本领 第二炮兵是伴随着我国 两弹一星 成功的步伐而诞生的 年 月 日 中央军委发布命令 宣告第二炮兵正式成立 第二炮兵的名字是由周恩来总理亲自命名的 后来它被世人称作中国战略导弹部队 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导弹部队 二 太空响起 东方红 1970年我国成功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人造卫星的用途 人造地球卫星同在各自的轨道上运行 但其功能和用途各不相同 区分开来大致可分为通信 气象 资源 侦察 导航五大类 1970年4月24日 长征一号 运载火箭将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送入预定轨道 从卫星上发送出了清晰洪亮的 东方红 乐曲 这表示我国的空间技术跨入了世界先进国家的行列 1966年5月 经国防科委 中科院 七机部共同商定 中国第一种试验型运载火箭命名为长征一号 1967年1月由运载火箭研究院负责 长征一号是一枚三级火箭 一 二级采用液体推进剂火箭 第三级采用固体推进剂火箭 它能将400公斤重的卫星发射到高度为440公里 70度倾角的圆轨道上 长征一号 运载火箭 当人造卫星通过我国上空时 人们争相眺望 光明日报 关于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报道 我国的神舟系列飞船 神舟五号飞船发射升空时的场景 神舟五号返回舱成功着陆 神舟六号飞船发射升空 神舟六号航天员费俊龙和聂海胜 神舟七号飞船发射升空 神舟七号航天员翟志刚 刘伯明和景海鹏 三 写在大地上的辉煌 1972年 杂交水稻被列为全国重点科研项目 经过多次的杂交试验和筛选 1973年袁隆平终于育成了籼型杂交水稻 这在世界上还是首次 袁隆平 右三 在稻田里开展研究 袁隆平在稻田里进行研究工作 小结 启示 科学技术就是第一生产力 1 右图是我国20世纪60年代西北某试验场升起的 蘑菇云 你认为这是 a 我国第一颗原子弹试验成功b 我国第一颗氢弹试验成功c 我国第一枚导弹试验成功d 我国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 练兵营 a 2 1970年4月 将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顺利送入太空轨道的是 a 长征1号 b 长征2号 c 长征3号 d 长征4号 a 练兵营 3 向全世界宣告中国人民依靠自己的力量胜利地掌握了核技术的事件是 a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b 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升空c 第一颗导弹飞行正常d 第一次实现了导弹和原子弹的结合 a 练兵营 4 他是2004年 感动中国 十大人物之一 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 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时 已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 当他名满天下时 却仍专注于田畴 淡薄名利 一介农夫 播撒智慧 收获富足 他毕生的梦想 就是让所有的人远离饥饿 喜看稻菽千重浪 最是风流 a 杨振宁b 邓稼先c 钱学森d 袁隆平 d 6 2007年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80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拍卖品拍摄合同
- 病假期间合同协议
- 新兴产业发展与造价咨询合同
- 房地产销售居间合同
- 劳务合同样本简便样本
- 设计前期设计合同范本
- 园林运送树木合同范本
- 利物浦出租球员合同样本
- 公司租用货车协议合同标准文本
- 剧本购买合同标准文本
- 小麦病虫害防治无人机服务技术方案
- 肿瘤防治知识讲座总结与反思
- 5M1E人机料法环测质量
- (高清版)DZT 0426-2023 固体矿产地质调查规范(1:50000)
- 幼儿园课件:手机本领大-大班-社会
- 林业种植工作总结
- 巡察培训课件村级
- 何威新书《吵出好婚姻》一场重构亲密关系冒险之旅
- JGJ362-2016 塑料门窗设计及组装技术规程
- 红砖砌墙施工方案范本
- 自费药品知情同意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