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说》教学设计-教学设计.doc_第1页
《马说》教学设计-教学设计.doc_第2页
《马说》教学设计-教学设计.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国学经典诵读:马说教学设计王学江教学目标1、了解韩愈的生平及其主要成就。2、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牢记“说”的文体知识。3、体会作者所抒发的怀才不遇、有志难伸的知识分子的愤懑和不平的情感。教学过程:一、研(独立)初次解读(一)背景导入:马说大约作于贞元11-16年间(795-800),其时,韩愈初登仕途,很不得志,曾三次上书在想求擢用,但“志不通”,“足三及门,而阍人(守门人)辞焉。”尽管如此,它仍声明自己“有忧天下之心”,不会遁迹山林。后相继依附于宣武节度使和武宁节度使幕下,郁郁不乐。所以,常常有怀才不遇的感叹。在这种情况下,韩愈写下了马说,由此,我们可以推断,此文表达的是韩愈什么样的情感?一种怀才不遇的愤慨之情。(二)对比导入:投影1:刘翔跨栏照片刘翔是中国运动员的骄傲,他在雅典奥运会上以12秒91的成绩平了世界记录,取得男子110米栏冠军,书写了中国田径新的历史,除了个人努力以外,还要靠什么?教师引导:从儿时的矮小瘦弱,到如今的身高臂长,从平庸的跳高选手到奥运会冠军,年轻的刘翔,早已习惯了鲜花和掌声,但在刘翔的背后,有那么一位默默无闻的教练孙海平。连刘翔自己也说过:“除了自己的天赋外,师傅有很大的功劳。”孙海平就是能识刘翔这匹“千里马”的“伯乐”。今天,我们就要学习一篇有关伯乐和千里马的文章,唐代文学家韩愈的马说。(二)疏通文字:1、解词(1)、解释下列划横线的词语然后有千里马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2)、交流答案,教师适时对文中的古今异义、词类活用“千里”、通假字“见”“材”“食”“邪”“和”等加以总结总结明确:通假字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食”同“饲”,s喂。不能尽其材“材”同“才”,ci才能。其真无马邪“邪”同“耶”,y表示疑问,相当于“吗”。才美不外见“见”同“现”,xin表现,显现。词类活用虽有千里之能“千里”,名词活用为动词,日行千里。“骈”“尽”一词多义“食”“以”“虽”“其”“而”“之”“策”倒装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