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生语文审美能力培养的研究课题论文.docx_第1页
高中学生语文审美能力培养的研究课题论文.docx_第2页
高中学生语文审美能力培养的研究课题论文.docx_第3页
高中学生语文审美能力培养的研究课题论文.docx_第4页
高中学生语文审美能力培养的研究课题论文.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中学生语文审美能力培养的研究一、问题的提出 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是基础教育的育人目标,其中美育是重要的一个方面。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教学提出了更为明确的美育要求:“审美教育有助于促进人的知情意全面发展。文学艺术的鉴赏和创作是重要的审美活动,科学技术的创造发明以及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也都贯串着审美追求。未来社会更需要美,崇尚对美的发现、追求和创造。”“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 然而在应试教育影响下,因其功利倾向,语文教学难以很好地落实教学大纲提出的美育要求,更不可能使学生的美育得到较好的发展。二、研究目标 本研究基于这样一种信念:教学活动应当也可以成为一种审美活动,语文教学和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也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一环,只要我们充分利用教材资源、生活资源乃至社会资源,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就能够达到审美教育和语文学习的和谐统一,优化语文教学,提高学生的审美趣味和审美能力,陶冶学生的情感,实现学生人格的完美和心灵的和谐。具体地说,通过该课题的研究,我们试图达到以下目标。(一)以丰富多彩的美的语文世界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语文学习的成绩和语文能力。(二)进一步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增强对有着几千年历史的华夏文化文明的自豪感。 (三)培养学生的审美欣赏能力和审美创造能力,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促进学生和谐全面的发展。三、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及现实可能关于教育,人们一般把它分为德育、智育、体育和美育等几个方面。简单的说,德育侧重培养人的思想品德,力求使人具有优良的人格品质;智育侧重培养人的知识智慧,力求使人具有聪颖的头脑;体育侧重培养人的身体素质,力求使人具有强健的体魄;美育则侧重培养人的审美情趣,力求使人具有高度的审美能力。虽然分工侧重不同,但各种教育实际上是相互渗透、相互联系的。尤其是美育,它应该贯穿在所有的教育之中,苏霍姆林斯基说,在教育的各种方法之中,美的教育可能占据着首要地位,甚至可以说,“没有审美教育就没有任何教育。”教育是人塑造自己的主要活动,教育的各个方面都要围绕着塑造完美的人而进行。从这个意义上说,美育是教育的核心和灵魂。它也使得我们能够把教育的各个侧面从整体上提高到审美水平,使之成为真正的教育。而只有审美的教育才是真正的人的教育。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而美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总是依托一定的事物而存在,或寄托于自然;或寄托于艺术;或寄托于人的心灵。这之中,语言艺术是和美学天然地联系在一起。这是因为语文本身就是一个美的世界,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只要是世界上有的美,我们的语文世界中莫不有;世界上没有的美,我们的语文世界中也有。同时因为审美的门户是感知,而语言和人的感知紧密相连的,语文课当然也就与美育紧密相连。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趣味审美能力,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和魅力。美育心理学认为,人对自身具有审美塑造的愿望。人的世界是具有“未完成”特征的开放世界,人无论在生理构造还是心理结构方面,都具有不确定的未完成特征。美国有一位学者彼得贝格尔说:“人始终处于赶上自己的过程中。”教育就是以人类长期的文明成果来塑造自己、完善自己。因此,对真善美的渴求、向往,是每个人心灵深处都具有的愿望。成功的教育就是激发这种愿望,使之转化为强烈的学习热情、求真向善的动力以及服务于他人、集体和社会的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同时还指出: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新课程标准特别强调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而这起其中的任何一个无一能够离开高尚的审美趣味而独立存在,否则就难以保证三维教育的正确的方向。语文世界是一个美的世界,语文是一个文字的世界,但在这个世界里,有自然、有社会;有形象,有抽象;有万物之灵,有花鸟草虫;有宏观,也有微观:这是一个丰富多彩的美的世界。概括地说,可分为以下三类:自然美、所谓自然美是指由一切自然物的颜色、形状、光泽、线条等产生的美。在语文教材中占有相当一部分,这些课文能激发学生对美好事物的遐想,产生愉悦的心情.人性美、人性美指的是人的内在追求之美,可以包括个体的美和群体的美,语文教材中相关这方面的篇章也有很多,如滕王阁序体现了人类的创造之美,琵琶行再现了音乐之美,五人墓碑记体现了人类崇高的精神之美,项脊轩志体现凄婉动人的情感美,我有一个梦想体现了理想之美,孔雀东南飞体现了忠贞不渝的爱情之美智慧美、语文教材中有太多的文章闪现着人类理性的光辉,从中体现了人类的崇高、伟大。如邹忌讽齐王纳谏触龙说赵太后物种起源导言宇宙的未来廉颇蔺相如列传语文教材选用了大量文学作品,这些更是人类智慧美的精华所在,如红楼梦阿Q正传雷雨边城荷花淀蜀道难等等。在语文学科中开展审美教育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形象优势、文学作品是以形象来说话的。语文教材中有不少使人一见难忘的人物形象。学生在阿Q身上可能看到自己的影子;在大堰河身上看到了劳动妇女的善良、勤劳、伟大和社会给她的不公正的命运;在别里科夫身上似乎也能体会到当今社会的一些有形和无形的套子;矚慫润厲钐瘗睞枥庑赖。情感优势、审美活动的基本特性是动情性,这是它能够对人的心灵塑造发挥作用的原因所在,在这个意义上,美育也被称为情感教育,它通过可控的定向的方式运用美的形象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情感价值取向,在持续的高质量的情感熏陶之中培养学生高雅的情趣、高尚的人格。这一点正是语文学科的优势,“文章不是无情物”,“为文者情动而辞发”,语文教材本身就是一个五彩缤纷的情感世界。这里有对被损害、被侮辱者的同情之情(如祝福),也有对反动统治者的控诉和愤怒之情(如夜),有真挚感人的父子之情,(如背影),也有纯洁高尚的夫妻之情(如荷花淀),有师生情、同志情,也有故乡情、爱国情“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语文教师应该也必须用好这感情的武器。一方面把知识的种子撒播在这块肥沃的情感的土地上,另一方面以情育人,通过美好情感的外现和内化感染学生的心灵,净化学生的灵魂,培养他们高尚的道德情操。创造优势、从审美能力的层级来讲,欣赏舞蹈能力层级要在欣赏美术、雕塑之上,因为舞蹈动作稍纵即逝,眼睛必须紧紧捕捉动作的内在讯息,从而获得较高审美愉悦。欣赏音乐的能力层级又要在欣赏舞蹈之上,因为音乐诉之于人的耳朵,比之可视形象来更难把握。而文学是一种语言艺术。它是以语言文字为工具,形象化地反映自然和社会生活的艺术。它是把一切美的东西,包括音乐、美术、情感等等转化为文字,然后主要通过人的眼睛再在心中转化为具体可感的形象,从而达到审美享受。对文学作品的再现、再创造、再丰富是培养审美能力、提高审美趣味的一个必不可少的途径,而这一点正是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的优势。在语文世界中,每一篇课文都是经过专家们精心筛选的,内容精妙、含意深刻、字字矶珠的优秀范文,有较高的审美欣赏价值。我们可以充分发挥它们的优势,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从而学习中获得丰富的美感享受和审美愉悦。同时,现代教育技术为语文学科的审美教育提供了便利。四、研究的原则(一)课内外相结合的原则。在课内则发挥课堂教学中一切美育因素,给学生奠定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和体现美的基础,在课外则给学生发展各种审美能力提供广阔的可能。 (二)因材施教的原则。对学生来说,审美对象力求生动、明快、积极、向上,以启迪学生奋发进取的精神,陶冶学生乐观的性情。在美育中特别要重视对有特殊爱好和特殊才能的学生给予个别教育,特殊培养,以发挥其爱好和特长。(三)思想性与艺术性、内容和形式完美统一的原则。在语文学科中开展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研究,审美对象应该是积极的、健康的,反对庸俗、低级趣味。同时,审美对象要做到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五、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一)研究方法本次研究主要采用行动研究和实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人员立足于教材、课堂和现实生活,共同计划、观察、分析、反思、解决各种问题、不断优化组合。在研究过程中也采用了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对一些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 在研究中,我们注重做到以下几方面: 1、转变观念,以美统教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如果没有美,没有艺术,那是不可思议的。”我们从不把语文教学和美育并列开来,不允许为审美能力的培养而培养。所以我们提出了“四每”的要求,即要求每一个教师充分利用每一篇课文的审美因子,精心设计每一个教学步骤,精心开展每一个教学活动。在整个教学活动中,从教师的语言、仪表到板书都要尽可能的给学生以美的感受。2、创设教学情境 酿造审美气氛美化教学环境。教室的布置整洁规范,语文课前黑板必须擦干净。遇到阳光强烈的天气或抒情意味浓厚的文章,上课时则拉上一侧窗帘,以营造柔和抒情的班级气氛。3、合理选用教学媒介,帮助学生进入审美情境。我们学校多媒体已经进入每一个教室,且教学音像资料、教学挂图丰富,我们要求教师们充分利用这些教学资源,从而尽快地让学生进入到审美情境中去。因为声音、图像等能够把课文中所描绘的形象生动而直观地再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可以直接用感官去感知,能加深情感的体验,从而有利于学生领略美的情境,接受美的教育。4、注重课始导入,以煽、读、讲、问等来激趣。师(生)用精彩的语言描述以煽情,用动听的朗读以入境,用精妙的故事以启思,用挑战性的问题以激疑。(二)审美教育的主要内容1、披文入情,陶冶情操,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 文学教育是美育的一个重要内容。高中教材中选取了大量的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作品,这些作品往往包含丰富多彩的感情、博大精深的思想,深邃幽杳的意境,精致优美的语言,能使学生自然而然地受到熏陶,纯洁心灵。加强文学作品的教育,有利于学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发展智力,更有利于陶冶情操,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感。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要取得良好的美育效果,首先要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感。一个内心肮脏,心灵世界污浊不堪的人是不可能真正感受美,欣赏美的。因此我们把感情熏陶作为语文美育的一个重要内容,主要载体则是文学作品。 心理学告诉我们,审美情趣有高尚和低俗之分,一个纯粹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才会有高雅乃至高尚的审美情趣。因此我们在语文教学中特别注重情感育人,具体地说,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培养学生善良的情感和同情心。善良是道德的第一道防线,对于别人的灾难、不幸、挫折不能无动于衷。(2)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穷则独善其身的美好情趣。(3)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心忧苍生,兼济天下。我们重视以刘兰芝、祥林嫂、司马迁等人物的遭遇来激发学生的善良情感;我们重视让学生感受静女蒹葭中青年男女的爱情的喜悦;感受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高洁人格,感受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那恢宏的气势;感受毛泽东“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沁园春长沙)以天下为己任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陶渊明诗中的率性自然,李白诗中的浪漫情怀,杜甫诗中的家国兴亡之叹,李清照婉约细致的柔情之歌,辛弃疾慷慨激昂的爱国之声,鲁迅先生悠远深沉的忧国忧民之心,都是我们进行情操熏陶的极好的审美范本。2、感受形象,培养发现美、认识美的能力 教材中有大量的人物形象,他们或勤劳、或忠贞、或机智、或勇敢、或坚韧,他们有祥林嫂、水生嫂、大堰河、刘兰芝。也有大量的物的形象,它们或壮美、或柔美,或挺拔、或柔弱、或包容、或浩瀚、或淡雅、或明艳,它们有荷花、菊花、梅花、大海、月色、太阳、天空,有有形的形象,也有无形的形象情感,它们或热情、或忧郁、或冷静、或喜悦、或忧愁。我们注意引导学生在审美的过程中领悟形象意蕴,进而提高学生发现美,认识美的能力,并以此作为追求的目标。这个过程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开始就让学生通过初读课文初步感知出文章所写的这个人人品的高尚,值得我们学习。并以此为动力,激发学生找到最能反映该人物性格的有关词句分析,通过语言文字的理解对人物自然地肃然起敬,从中受到形象地教育。最后再精读提炼,升华人物性格,使学生深深地感悟到文中人物所具有的人格美,受到美的震撼。概括地说,即感知形象雏形,体会人(物)性格(特征),感悟人(物)人格美 。加强审丑教育。懂得什么是丑,就能更好的理解把握什么是美。审丑,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何为丑,因何而丑,二是以此作为一面镜子,对照自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丑,就是阿Q头上的癞疮疤,就是假洋鬼子的披头散发,就康大叔浑身黑色的衣服以及由此而体现出来的愚昧、狡猾、残忍 语文学科是工具性、思想性、人文性的统一。在这些特点和性质中,工具性是最主要最基本的,所以在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使他们具有基本的阅读,写作、听话,说话语文能力的同时,我们也注意挖掘具有几千年历史的汉民族语言文字所蕴涵的审美因素,并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审美感受能力,进而学生的对祖国语言文字、几千年的文明的热爱之情。首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体会文字的形象美。汉字是“形”、“意”最完美的结合体,其丰富变化的美的底蕴,为世界上其他任何一种语言文字所不可比拟的。汉语,汉字以其独特的形式,风格代代相传。我们特别重视写字教学,高一阶段开设练字课,即每周抽出一个课的时间,让学生练字,或者做书法欣赏讲座,班级定期举办书法展,学校每年一度举办书法比赛。其次,引导学生感悟语言的音乐美。汉字读音有平仄四声,双声叠韵,一经成文,无不读来顺口,听来悦耳,具有感人的魅力。唐诗宋词为一代文学,风骚独具的原因不仅是其表现社会和人生之广阔深刻,尤其是其吟咏性情之曲尽人情、动人心,音调之抑扬顿挫,声律之和谐优美,实在不容漠视。就是一些现代诗文也不乏音乐之美。闻一多主张诗歌创作要有绘画美、建筑美、音乐美,把诗歌创作看作是带着镣铐跳舞。他的名作死水就是践行这一理论的很好的代表。现代著名散文作家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学生读了都深切地感受到了一种典雅、清新、秀丽之美。这突出地表现在大量叠词的运用,不仅描绘了景物的情态神韵,而且音韵呼应,节奏轻缓舒徐,渲染了一种雅而不俗的语言氛围。为此我们教师开设了“唐诗的格律”“对偶知识”“什么是美的语言”等讲座,一方面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课余生活,另一方面更好地让学生感受语言之美。再次,引导学生品评语言的简洁美和句式的变化美。进行词语教学,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品评词语的美感。朱自清在散文绿一文中赞美潭水的明亮清澈时说:“我若能挹你以为眼,我将赠给那善歌的盲妹”一个“挹”字写尽了作者对梅雨潭那醉人之绿的珍惜怜爱;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一个“绿”写出春风吹拂,江南由冬季的枯黄而变成生机勃勃的绿色的过程;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那雪正下得紧”,一个“紧”字,写出了飘飘而下、搅天搅地的满天飞雪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用心领会选择不同的句式,求取缓急相间,跌宕起伏的美感效果。古有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杜牧的阿房宫赋、苏洵的过秦论王勃的滕王阁序,采用了骈散结合,以骈句为主的手法,文采斐然,气势磅礴,一气呵成,读来声调铿锵,使人产生强烈的审美感受。今有李乐薇的我的空中楼阁、史铁生的我与地坛通过朗读来体味句式长短变化的感染力,感知了语势行转滞钝及形式的整散穿插的妙用。3、品味创造,提高学生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文学鉴赏是文学修养的重要部分,文学修养越高的人,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也越强。鉴赏能力不仅是个人文学修养的一个方面,也是高考的现实要求。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围绕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这一方面也做了一些工作。开展文学讲座。这几年参加课题研究工作的教师为全校学生开设了“红楼书声”“智慧三国”“流行小说漫谈”“品味唐诗”“宋词欣赏”“对联欣赏”等十几场讲座;班级组织学生开展文学名著赏析会、古诗文名句接龙、诗歌朗诵比赛、奇文共欣赏等文学活动。这些活动,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参与能力,以丰富同学们的文学积累,为提高他们的文化修养和对艺术品的鉴赏能力打下良好基础。强化古代诗歌鉴赏教学。一是重点利用好教材及文学读本中所有的古代诗歌,尤其是唐诗、宋词和元曲,强化背诵;二是利用好唐诗鉴赏辞典和唐宋词鉴赏辞典等工具书,系统讲授鉴赏必备知识;三是帮助学生归纳总结鉴赏方法。通过努力,我们意识到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是一个系统工程。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点是要有大量的文学积累。我们感到,学生的阅读量和他们鉴赏能力高低是成正比的,只有相当作品的阅读量才能培养起足够的鉴赏语感,而且才会具有相当多的间接的生活体验。其次才是方法问题,但有了鉴赏的方法,不等于就会鉴赏,这里面有一个较长的过程,需要辅之以较多的练习。在鉴赏中我们特别注意引导学生从鉴赏作品中求“真”求“善”求“美”。以求从中领悟人生真谛,陶冶情操,健全人格。文学和美始终是一体的,鉴赏文学作品,体味其中反映的生活美,自然美、情感美、艺术美、语言美,更容易受到美的教育和熏陶,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鉴赏美,更要创造美,创造美又有利于提高鉴赏美的能力。因为创造活动给人带来的美感是非同寻常的,它比一般的审美活动的美感更强烈更深刻,心理学研究表明,创造能引起主体认知系统最大的主动性,使其处于被激活的状态,并使求知的心理需求得到满足。所以语文教学要适时创造机会让学生进行创作,在创作中体验美。比如编制班级报刊,这是一项综合性的活动,涉及到文学、绘画等方面。事实证明,班报编制实际上就是求真求美的活动。写练笔,内容不限,文体不限,但共同的要求是要真,要善,要美。为练笔本取一个美而富有意蕴的名字。一学期下来,选取其中精妙文章汇编成册,发给每一位同学。同时学校还曾一度复刊了大学山杂志,为学生发表作品提供条件,也使得个人创造的快乐得以和大家共享。 爱因斯坦说过:“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想像力是人们根据相关信息进行联想和再创造的能力。在研究中,我们感到,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应当培养他们的想像力。其中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想像力。没有想像,就没有创造;培养学生的能力,语文教学有着其他学科所不具备的得天独厚的条件;我们认为课堂是教师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像,畅游神奇知识世界的天地,从中激发学生感情,打动学生心弦的场所。六、研究成果1、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在高考指挥下的中学教育,语文虽然也是一门高考学科,但因为毕竟学习的是母语,难以能得到与数理化同等的待遇。记得于漪老师曾说过,一个班能有三分之一的学生喜欢语文就不错了。在高中阶段,学生在语文上所花的时间和精力是少而又少的。如何改变语文学科的高地位和学生不重视的矛盾,如何在和数理化竞争中分得一杯羹,我们认为关键是要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这几年通过对这一课题的研究,一个重要的成果就是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我们努力把语文的世界变成一个美不胜收的世界,带领学生徜徉在这个世界中,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渐染,在潜移默化中爱上了语文,爱上了语文课,从而把外在的压力,逐渐转化为内驱力,使得学习语文成为自觉的行动。我们语文教师的威信得到了提高,我们开展的活动各种语文活动都能得到同学们广泛的响应和参与。编制班报活动中,同学显示了很高的热情,人人动手,力求尽善尽美;要求学生写练笔,每周一两篇,大家都能自觉完成,从内容到形式,追求独到、追求完美。在学校进行的多次评教评学活动中,我们语文教师的课堂满意率和较满意率平均在百分之九十以上,这在各个学科中还是比较高的。2、进一步丰富了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了语文能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的养成必然会带来成绩的提高。这几年我们通过对该课题的研究,在培养起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的同时,他们的语文水平和语文能力得到大大地提高。3激发了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华夏文明源远流长,汉字、汉语有着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我国被誉为诗的国度,从诗经到离骚,从木兰辞到孔雀东南飞,从陶渊明到李白、杜甫、白居易,从苏轼到李清照、辛弃疾、陆游,我国历史上诞生了无数伟大的诗篇和伟大的诗人。此外,对联是我国独有的文学形式,它体现了汉语独有的魅力;史传文学和戏曲小说,把华夏语言的丰富瑰丽表现得淋漓尽致。这一些都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绝好的素材。我们带领学生徜徉在汉语营造起来的神奇的文学殿堂里,徜徉在作者们那智慧、激情的世界中,感受他们那出淤泥而不染的品行、宁静致远的情怀和济世安民的志向,从而有效地激发出学生们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进而内化成强烈的爱国之情以及学好和运用好祖国语言文字的渴望。4提高了学生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审美品位通过几年不懈的时间,我们给了学生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学生们对美的感受力得到了普遍提高。不仅能善于从书本中发现到美,而且也善于在生活中、在大自然中发现美,从而加深了他们对生活、对自然的热爱之情,培养了他们在激烈、紧张的学习之中始终保持乐观向上的积极的生活态度。在语文教学开展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研究,也有效地激发出他们对真善美的渴望,在净化了他们的心灵的同时,也在他们心中燃起了追求真善美的烈火,自觉拒绝庸俗和低级趣味。我们的学生不再盲目的追星,他们追求个人的价值;在看阿Q正传时,他们品出苦涩而笑不出口;学习大堰河我的保姆时,他们为大堰河的悲苦遭遇和伟大而流下了热泪;学习再别康桥时,他们会为那一份宁静和美好而感动;学习报任安书,他们会被司马迁那忍辱负重矢志不渝的精神而感奋不已通过该课题的研究,我们拓展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他们的知识,发展了他们的观察力、想像力,丰富了他们的形象思维,培养了他们的创造能力。5、提升了课题组老师的教育理念和教科研的能力,使一些教师尽快地成熟起来。我组青年教师占绝大多数,其中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教师占到三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