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5dna和蛋白质技术 第15课时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 学习导航 1 通过阅读教材p64 基础知识 掌握蛋白质分离的方法凝胶色谱法的原理 缓冲液的制备及作用和蛋白质纯度鉴定的方法电泳法的原理 2 分析教材p66 实验操作 掌握蛋白质提取和分离的过程 3 阅读教材p69 操作提示 掌握蛋白质分离过程中需注意的问题 重难点击 1 尝试提取和分离血液中的血红蛋白 体验提取生物大分子的基本过程和方法 2 了解凝胶色谱法 电泳法等分离生物大分子方法的基本原理 一 蛋白质的分离技术 二 实验操作和操作提示 达标检测 内容索引 一 蛋白质的分离技术 基础梳理 1 蛋白质的分离依据根据蛋白质各种特性的差异 如分子的形状和 所带的性质和多少 溶解度 和对其他分子的亲和力等 可以用来分离不同种类的蛋白质 2 凝胶色谱法 1 概念 也称做 是根据分离蛋白质的有效方法 大小 电荷 吸附性质 分配色谱法 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 2 凝胶的特点 3 常用凝胶 或琼脂糖 4 分离原理 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蛋白质容易进入凝胶内部的通道 路程 移动速度 通过凝胶的时间 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蛋白质无法进入凝胶内部的通道 只能在凝胶 移动 路程 移动速度 通过凝胶的时间 多孔球体 多糖类化合物 贯穿的通道 葡聚糖 较长 较慢 较长 外部 较短 较快 较短 3 缓冲溶液 1 作用 在一定范围内 缓冲溶液能够抵制对溶液ph的影响 维持ph基本不变 2 配制 通常由1 2种缓冲剂溶解于水中配制而成 调节缓冲剂的 就可以制得的缓冲液 3 意义 为了能够在实验室条件下准确模拟生物体内的过程 保持 与体内环境中的ph基本一致 外界的酸和碱 使用 比例 在不同ph范围内使用 体外 溶液的ph 4 电泳 1 概念 带电粒子在的作用下发生的过程 2 原理 带电粒子 许多重要的生物大分子 如多肽 核酸等都具有的基团 在一定的ph下 这些基团会带上 迁移动力与方向 在电场的作用下 带电分子会向着与其 的电极移动 分离依据 电泳利用了待分离样品中各种分子以及分子本身的 的不同 使带电分子产生 从而实现样品中各种分子的分离 3 常用的电泳方法 电泳和电泳 电场 迁移 可解离 正电或负电 所带电荷相反 带电性质的差异 大小 形状 不同的迁移速度 琼脂糖凝胶 聚丙烯酰胺凝胶 互动探究 1 凝胶色谱法 1 结合右图 根据凝胶色谱法的分离原理 填表分析不同大小的分子洗脱后的次序 较大 较小 垂直向下运动 较长 较快 答案 2 结合右图 分析为什么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蛋白质会先从色谱柱中洗脱出来 答案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蛋白质由于扩散作用进入凝胶颗粒内部 而被滞留 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蛋白质被排阻在凝胶颗粒外面 在颗粒之间迅速通过 3 凝胶色谱法分离蛋白质时通过一次洗脱能否将所需蛋白质与其他杂质彻底分离 答案不能 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蛋白质无法进入凝胶颗粒内部 移动距离较近 移动速度较快 先洗脱出来 但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蛋白质可能进入凝胶颗粒内部 也可能不进入 导致部分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蛋白质可能与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蛋白质一起洗脱出来 答案 2 电泳 1 从电荷方面思考 适合电泳法分离的各种分子需具备什么条件 答案各种分子应带有不同种类和不同量的电荷 2 sds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蛋白质是否依据蛋白质所带电荷的差异 为什么 答案否 因为sds能与蛋白质结合 形成蛋白质 sds复合物 sds它所带负电荷的量远大于蛋白质分子原有的电荷量 因而掩盖了不同蛋白质间的电荷差异 使电泳迁移率完全由蛋白质分子的大小决定 答案 归纳总结 琼脂糖凝胶电泳和sds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的两点区别 1 分离原理不同 琼脂糖凝胶电泳依据分子所带电荷的差异和分子大小 形状等 sds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则完全取决于分子大小 而非电荷性质和分子形状 2 用途不同 琼脂糖凝胶电泳广泛应用于核酸的研究中 用于分离大分子核酸 sds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则广泛应用于分离蛋白质和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核酸 活学活用 1 凝胶色谱法分离蛋白质时由色谱柱下端最先流出的是a 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蛋白质b 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蛋白质c 凝胶颗粒d 葡萄糖或琼脂糖分子 解析凝胶色谱法分离蛋白质的原理是依据蛋白质分子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 相对分子质量大的分子不能进入凝胶内部的通道 路程较短 移动速度快 先洗脱出来 相对分子质量小的分子能够进入凝胶内部的通道 路程较长 移动速度慢 后洗脱出来 因此最先流出的应是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蛋白质 而凝胶颗粒是不能流出的 答案 解析 2 有关凝胶色谱法和电泳法的说法 正确的是a 它们都是分离蛋白质的重要方法b 它们的原理相同c 使用凝胶色谱法需要使用缓冲溶液而电泳不需要d 以上说法都正确 解析不同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不同 因此凝胶色谱法可以根据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分离蛋白质 电泳法中带电分子迁移速度不仅与分子大小有关 也与分子所带的电荷有关 所以a正确 b错误 这两种方法都用到缓冲溶液 以调节溶液的酸碱度 所以c错误 答案 解析 二 实验操作和操作提示 基础梳理 1 样品处理 1 红细胞的洗涤 目的 去除 方法 标准 直至上清液不再呈现 2 血红蛋白的释放 杂蛋白 低速短时间离心 黄色 10 蒸馏水 3 分离血红蛋白溶液 方法 混合液分层 分层结果 自上而下 第1层 无色透明的 第2层 脂溶性物质的 白色薄层固体 第3层 的水溶液 透明液体 第4层 其他杂质的暗红色沉淀物 结果处理 将试管中的液体用过滤 除去沉淀层 于分液漏斗中静置片刻后 分出下层的液体 2000 10 甲苯层 沉淀层 血红蛋白 红色 滤纸 脂溶性 红色透明 2 透析 粗分离 1 过程 取1ml的溶液装入中 将其放入盛有300m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20mmol l的中 ph为7 0 透析12h 2 原理 透析袋能使自由进出 而将保留在袋内 3 目的 去除样品中的杂质 血红蛋白 透析袋 磷酸缓冲液 小分子 大分子 相对分子质量较小 3 凝胶色谱操作 纯化 1 凝胶色谱柱的制作 2 凝胶色谱柱的装填 凝胶用充分溶胀后 配成凝胶悬浮液 缓慢倒入凝胶色谱柱内 蒸馏水 一次性 3 样品的加入 4 洗脱 下端出口 加入磷酸缓冲液 连接 下端出口 进行洗脱 平齐 顶端 凝胶床 关闭 缓冲液洗脱瓶 打开 4 sds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纯度鉴定 判断纯化的蛋白质是否达到要求 需要进行的鉴定 鉴定方法中 使用最多的是 5 操作提示 1 红细胞的洗涤 离心速度与十分重要 洗涤次数过少 无法除去蛋白 离心速度过高和时间过长会使白细胞等一同沉淀 达不到分离的效果 2 色谱柱填料的处理 商品凝胶使用前需直接放在中膨胀 可以将加入洗脱液的湿凝胶用沸水浴加热 加速膨胀 蛋白质纯度 sds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洗涤次数 离心时间 血浆 洗脱液 3 凝胶色谱柱的装填 在装填凝胶柱时 不得有气泡存在 气泡会搅乱洗脱液中蛋白质的 降低 4 蛋白质的分离 如果红色区带均匀一致地移动 说明色谱柱制作成功 洗脱次序 分离效果 互动探究 1 实验操作过程 1 材料的选择 与其他真核细胞相比 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有什么特点 这一特点对你进行蛋白质的分离有什么意义 答案 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内没有细胞核和各种复杂细胞器 排除了其他物质对实验结果的干扰 血红蛋白是有色蛋白 因此在凝胶色谱分离时可以通过观察颜色来判断什么时候应该收集洗脱液 这使血红蛋白的分离过程非常直观 大大简化了实验操作 答案 2 洗涤红细胞的目的是什么 你如何知道红细胞已洗涤干净 答案洗涤的目的是去除血浆蛋白 离心后的上清液不再呈现黄色 证明红细胞已洗涤干净 3 在血红蛋白释放过程中 蒸馏水和甲苯的作用分别是什么 答案 蒸馏水可以使红细胞吸水涨破 释放细胞内的血红蛋白 甲苯是有机溶剂 可以溶解细胞膜 有助于血红蛋白的释放 答案 4 血红蛋白释放后的混合液经离心后分为哪几层 如何获得血红蛋白溶液 答案 分为4层 从上往下数 第1层为无色透明的有机溶剂 甲苯 第2层为白色的脂类物质 第3层为红色透明的血红蛋白溶液 第4层为暗红色的红细胞破碎物沉淀 分层的液体 过滤除去脂溶性沉淀层 分液得下层的血红蛋白溶液 5 将收集的血红蛋白溶液放在透析袋中进行透析 透析的目的是什么 答案血红蛋白是大分子物质 不能透过透析袋 这样可以去除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杂质 答案 2 凝胶色谱操作 1 在制作凝胶色谱柱时 凝胶色谱柱的高度不足或直径过大对洗脱效果分别有何影响 答案 凝胶色谱柱的高度是样品随缓冲溶液流过的距离 凝胶色谱柱的高度不足会导致达不到分离效果 凝胶色谱柱的直径大小并不影响分离效果 但直径过大会导致洗脱液体积大 样品稀释度大 使实验现象不明显 2 试从凝胶色谱的分离原理分析 凝胶的装填为什么要紧密 均匀 答案如果凝胶装填得不够紧密 均匀 就会在色谱柱内形成无效的空隙 使本该进入凝胶内部的样品分子从这些空隙中通过 搅乱洗脱液的洗脱次序 影响分离的效果 答案 归纳总结 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各操作的主要目的 活学活用 3 下列关于凝胶色谱法分离血红蛋白实验中样品的加入和洗脱的叙述中 不正确的是a 加样前 打开色谱柱下端的流出口 使柱内凝胶面上的缓冲液缓慢下降到凝胶面的下面b 用吸管小心地将1ml透析后的样品加到色谱柱的顶端 不要破坏凝胶面c 加样后 打开下端出口 使样品渗入凝胶床内d 等样品完全进入凝胶层后 关闭下端出口 答案 解析 解析加样前 应打开色谱柱下端的流出口 使柱内凝胶面上的缓冲液缓慢下降到与凝胶面平齐 关闭出口 而不应使缓冲液下降到凝胶面的下面 a项不正确 加样时不要破坏凝胶面 b项正确 加样后 打开下端出口 使样品渗入凝胶床内 c项正确 等样品完全进入凝胶层后 关闭下端出口 再加缓冲液 d项正确 4 右图表示血红蛋白提取和分离的部分实验装置 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 血红蛋白是人和其他脊椎动物红细胞的主要组成成分 其在红细胞中的作用体现了蛋白质具有 功能 解析血红蛋白能携带氧气 体现了蛋白质具有运输功能 运输 答案 解析 2 甲装置用于 目的是去除样品中 的杂质 图中a是 b是 溶液 解析甲装置为透析装置 目的是去除样品中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杂质 其中a是磷酸缓冲液 b是血红蛋白溶液 透析 粗分离 答案 解析 相对 分子质量较小 磷酸缓冲液 血红蛋白 3 用乙装置分离蛋白质的方法叫 是根据 分离蛋白质的有效方法 解析乙装置分离蛋白质的方法叫凝胶色谱法 是根据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大小分离蛋白质的有效方法 凝胶色谱法 答案 解析 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 4 乙装置中 c是 其作用是 磷酸缓冲液 洗脱血红蛋白 解析乙装置中 c溶液为磷酸缓冲液 作用是洗脱血红蛋白 5 用乙装置分离血红蛋白时 待 时 用试管收集流出液 每5ml收集一管 连续收集 图中试管序号表示收集的先后 经检测发现 试管 和试管 中蛋白质含量最高 则试管 中的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比血红蛋白 填 大 或 小 解析待红色的蛋白质接近色谱柱底端时 用试管收集流出液 每5ml收集一管 连续收集 最先收集到的蛋白质是血红蛋白分子 则试管 内的大量蛋白质为血红蛋白 由于试管 晚于试管 收集得到 因此其内收集到的蛋白质比血红蛋白分子移动速度慢 其相对分子质量比血红蛋白小 红色的蛋白质接近色 答案 解析 谱柱底端 小 规律方法 凝胶色谱法分离蛋白质中确定收集蛋白质时间的方法 1 血红蛋白的收集 利用血红蛋白的颜色 当红色的蛋白质接近色谱柱底端时 就要收集流出液 2 其他无色蛋白质的收集 可以在实验时加入指示剂以掌握样品的移动位置 确定最佳的收集时机 学习小结 慢 快 ph 带电性质 凝胶色谱 达标检测 1 用凝胶色谱法分离蛋白质时 相对分子质量大的蛋白质a 路程较长 移动速度较慢b 路程较长 移动速度较快c 路程较短 移动速度较慢d 路程较短 移动速度较快 解析凝胶颗粒内部有许多贯穿的通道 当相对分子质量不同的蛋白质通过凝胶时 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蛋白质容易进入凝胶内部的通道 路程较长 移动速度较慢 而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蛋白质无法进入凝胶内部的通道 只能在凝胶外部移动 路程较短 移动速度较快 1 2 3 4 答案 解析 2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电泳使样品中各分子分离的原因的是a 分子带电性质的差异b 分子的大小c 分子的形状d 分子的变性温度 1 2 3 4 答案 解析电泳是指带电粒子在电场作用下发生迁移的过程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迁移速度与样品分子的带电性质 分子的大小和形状有关 与分子的变性温度无关 故选d项 解析 3 下列有关提取和分离血红蛋白的程序 叙述错误的是a 样品的处理就是通过一系列操作收集到血红蛋白溶液b 通过透析可以去除样品中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杂质 此为样品的粗分离c 可通过凝胶色谱法将相对分子质量大的杂质蛋白除去 即样品的纯化d 可通过sds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鉴定血红蛋白的纯度 答案 解析 1 2 3 4 解析首先通过红细胞的洗涤 血红蛋白的释放 离心等操作收集到血红蛋白溶液 即样品的处理 再经过透析去除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杂质 即样品的粗分离 然后通过凝胶色谱法将相对分子质量大的杂质蛋白除去 即样品的纯化 最后经sds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进行纯度鉴定 由此可知b的叙述错误 由玻璃纸制成的透析袋能使小分子自由进出 而将大分子保留在袋内 透析可以去除样品中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杂质 1 2 3 4 4 右图表示血红蛋白提取和分离实验的部分装置或操作方法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为了提取和分离血红蛋白 首先对红细胞进行洗涤以去除杂蛋白 洗涤时应使用生理盐水而不使用蒸馏水的原因是 解析生理盐水与红细胞内液为等渗溶液 故用其洗涤红细胞主要是防止红细胞吸水涨裂 1 2 3 4 防止红 细胞吸水破裂 答案 解析 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系统架构设计的跨领域应用考题试题及答案
- 生态公需科目试题及答案
- 育婴师知识考察内容分享试题及答案
- 药物流通中的供应链管理试题及答案
- 护士资格证考试护理管理实际案例试题及答案
- 备考卫生管理考试时的经验分享试题及答案
- 系统梳理文化产业管理考试验证
- 网络规划设计师实战模拟试题及答案
- 药品研发考核试题及答案
- 系统规划与管理师考试模拟题分享试题及答案
- 7s办公室管理培训
- 股骨粗隆间骨折08023课件
- 戊烷油加氢装置HAZOP分析报告
- 《红楼梦》人物性格特点
- 中考复习平行四边形专题
- 特殊儿童心理与教育
- 上海中小学创新试验室建设指引
- T-GLYH 007-2023 公路沥青路面厂拌热再生技术规范
- 甲醛溶液-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中文MSDS(完整版)
- 保险公司投保规划方案模板
- 赣州医保异地就医备案流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