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一部分 自然地理 第四章 自热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第一讲 自然条件对城市及交通线路的影响练习 中图版.doc_第1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一部分 自然地理 第四章 自热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第一讲 自然条件对城市及交通线路的影响练习 中图版.doc_第2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一部分 自然地理 第四章 自热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第一讲 自然条件对城市及交通线路的影响练习 中图版.doc_第3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一部分 自然地理 第四章 自热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第一讲 自然条件对城市及交通线路的影响练习 中图版.doc_第4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一部分 自然地理 第四章 自热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第一讲 自然条件对城市及交通线路的影响练习 中图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讲 自然条件对城市及交通线路的影响一、选择题桃花源记中描述:“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据此回答12题。1“桃花源”的地形最可能是()a山间峡谷b山前平原c山间盆地 d平缓高原2“桃花源”环境与下列因素紧密相关的是()a地理位置 b灌溉系统c农业科技 d水力资源解析:第1题,从材料中“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可以得出该处周围高,内部地势平坦开阔,应为山间盆地,故答案选c项。第2题,“桃花源”环境出现在人类社会早期,与所处的地理位置有密切关系,处于山间盆地,气候相对温暖,河流流经,水源充足,与外界交流较少,不受外部环境干扰,故答案选a项。答案:1.c2.a(2017资阳模拟)读某地城市略图,该市现在计划再修建甲、乙两条市外快速通道,结合地形和河流,完成34题。3该城市布局最主要的区位因素是()a矿产资源的分布状况b政治经济的发展c交通运输的需要d地形和河流的分布4交通线路的选择要注意成本,甲、乙两条线路的交通造价相比较()a乙线路造价低,是由于用到了林地和滩地b甲线路造价高,是由于地形因素的影响c乙线路造价高,是由于地形、河流的影响d甲线路造价高,是由于政治经济因素的影响解析:第3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城市主要沿河流的谷地延伸,因而地形和河流的分布是影响其城市布局的主要因素。第4题,从图中可以看出,乙线路多次穿过河流与山脉,修建时工程难度大,因而造价高。答案:3.d4.c(2017宁波模拟)下图示意某小区域地形。读图,完成56题。5下列关于图中甲、乙、丙、丁聚落的形成及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聚落有河流经过,取水最方便,发展最快b乙聚落地势最高,洪涝灾害少,形成最早c丙聚落在河流凹岸,水深易建码头,形成最早d丁聚落地势平坦,水陆交通便利,规模最大6若图中a河流定期改向可能的原因是()全区全年高温,蒸发稳定全区降水有明显的季节变化a附近区域地势平坦植被覆盖良好,水土流失少a bc d解析:第5题,图中显示丁聚落位于河流下游而航运条件好,且地势较开阔、平坦,利于城市发展,所以规模最大,故d项正确;甲聚落位于河流上游而水量较少、航运能力差,地形狭窄,不利于城市发展,故a项错误;不能判断乙聚落形成时间的早晚,故b项错误;同理,也不能判断丙聚落形成是否最早,故c项错误。第6题,在地势平坦,河流水量季节变化大的背景下,河流易发生洪涝灾害,从而使河道发生改道。答案:5.d6.c澜沧江湄公河发源于中国青海省唐古拉山脉,向南流至云南省南腊河口出境,在越南胡志明市以南注入太平洋。读该流域人口密度、人口数量与高程分布图及澜沧江流域居民点的分布比例与坡向关系图,完成79题。7图示信息显示 ()a人口密度随高度变化并不明显b0400米人口分布随高程增大迅速增加c5 000米以上可能有大片无人区d流域人口分布的态势是南疏北密8与人口密度分布关系最密切的是()a太阳辐射能 b土地利用方式c水能资源 d年降水量9由澜沧江流域居民点分布与坡向的关系可知 ()a与村相比乡镇选址更趋向采光好的方向b坡向对居民点的影响主要表现在降水时间上c居民点在坡向的选择上与山体走向无关d乡镇级居民点分布比例最少的是正北方向 解析:第7题,读图可知,澜沧江湄公河流域人口密度随高程变化较明显,故a项错误;0400米人口分布随高程增大迅速减少,故b项错误;5 000米以上的河流源头地区人口密度接近0,所以可能有大片无人区,故c项正确;从图中无法得出流域内人口南北分布的态势,故d项错误。第8题,人口分布密集地区,土地生产力一般比较大,所以与人口密度分布关系最密切的是土地利用方式。第9题,读图可知,在东南、正南、西南三个向阳方位,乡镇级居民点更多,乡镇级居民点对坡向的选择较村级居民点更趋向采光好的方向,故a项对,b项错;坡向对居民点的影响主要表现在采光时间上,较长时间的采光不仅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也有利于居民家庭能源的节省,因此澜沧江流域居民点分布在坡向的选择上会明显受到流域内山体走向的影响,故c项错;乡镇级居民点分布比例最少的是西北方向,故d项错。答案:7.c8.b9.a(2017石家庄模拟)苏伊士运河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海运通道之一,2015年8月埃及新苏伊士运河(包括新开凿的35千米河道以及原有的37千米河道的拓宽和加深)正式开通,标志着苏伊士运河首次允许船舶双向通行。作为埃及建设“苏伊士运河走廊”的重要部分,新苏伊士运河还将带动运河沿线区域的发展。下图示意新苏伊士运河位置。据此完成1011题。10新苏伊士运河的修建()a缩短了红海和地中海之间的航行距离b促进了非洲和欧洲之间贸易的快速增长c减少了往来船只通过运河的行驶时间d扩大了通行船舶在运河内停泊的空间11埃及“苏伊士运河走廊”适宜发展的产业有()石油化学工业航天工业船舶制造业 粮食种植业水产养殖业a bc d解析:第10题,新苏伊士运河没有改变走向,不会缩短航行距离;非洲与欧洲有多条贸易通道,不能看出其贸易的快速增长;因新运河加宽加深,使航行速度加快,所以减少了往来船只通过运河的行驶时间和在河内的停泊时间。故选c项。第11题,“苏伊士运河走廊”交通便利,利用当地石油,可以发展石油化学工业;适应航运,适合发展船舶制造业;利用水域可以发展水产养殖业;而航天工业和粮食种植业与运河关系不大。故选c项。答案:10.c11.c二、非选择题12(2017三明模拟)随着居民生活水平日益增高,人们更加追求健康的生活方式。下图为“我国东南某城镇登山步行道规划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描述图示区域地形特征。(2)分析甲聚落规模大于乙聚落的自然原因。(3)比较l1、l2两条登山步行道方案的差异。解析:第(1)题,从地形类型、地势起伏等方面说明地形特征。第(2)题,从地形地势、土壤、水源等方面说明原因。第(3)题,结合图示从线路远近、坡度大小、景观及对环境影响等正反两大方面进行说明。答案:(1)地形以山地为主,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地表起伏大。(2)甲地较乙地:地势较平坦开阔;河流汇聚、水源丰富;土壤较肥沃、便于农耕;海拔较低、气温更适宜。(3)l1线路较l2:线路长、坡度陡;造价高;沿途风景优美,空气质量较好;接近城区主要水源地,易造成水源污染。13(2015高考山东卷)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位于瑞典和丹麦两国交界处的厄勒海峡地区拥有多所著名大学,当地政府通过多种方式支持产学研合作项目,促进了生命科学、生物技术、医疗技术和医药技术等产业的集聚发展。目前,该地区已成为欧洲著名的“医药谷”。2000年,厄勒海峡跨海大桥建成通车。下图为厄勒海峡地区及周边区域图。(1)分析厄勒海峡地区成为“医药谷”的有利条件。(2)说明修建跨海大桥对厄勒海峡地区发展的积极作用。(3)有人认为,与现在的位置相比,厄勒海峡跨海大桥修建在a处更合理。你是否赞成?简述理由。解析:第(1)题,从材料中可看出,“医药谷”是高科技产业区,答题方向就是高新技术产业的区位条件,包括知识技术(拥有多所著名大学)、发达的交通(图中交通线路密集)、洁净的环境(气候条件优越)、国家政策的支持(当地政府通过多种方式支持)等。第(2)题,一般来说交通运输建设能够促进地域联系,节约成本,扩大贸易,促进经济发展。第(3)题,这是一道开放性的题目,回答该问题时,首先表明观点,然后根据题目条件,能够充分说明自己的观点即可,在选择观点时,要选自己熟悉的知识来阐述自己的观点,这样可以提高正答率。叙述理由时,要从交通运输建设的工程量、建设难易程度、建设的意义等方面说明。答案:(1)高校多,具有技术和人才优势;政府政策支持,医药产业集聚;区内拥有航空港,高速公路贯穿,交通便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