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论文小学生做家务的德育意义.doc_第1页
德育论文小学生做家务的德育意义.doc_第2页
德育论文小学生做家务的德育意义.doc_第3页
德育论文小学生做家务的德育意义.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品社课堂上教学生做家务的德育意义【内容摘要】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聪明、品德好、爱劳动,将来成为一个对国家、家庭有用的人。但现实生活中,不少孩子却不想、不会做家务,这样培养出来的孩子能有多深尊敬长辈的道德意识?所以,我们可以从生活中的家务入手,把德育工作融入到劳动中,赋予劳动教育新的意义。【关键词】责任心 家务 尊敬 吃苦耐劳都说西方国家的孩子动手能力普遍强于我国,不免让我们的的教育工作者和孩子的家长深思。这种动手能力的差异绝对不是人种的差异,更加不是智商上的差异。那么为什么会导致这样的后果呢?原因大概有两方面:一个是学校给孩子动手的机会不够多。另一方面是独生子女的优越性使得孩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也无需孩子自己动手。所以孩子缺少的不是动手能力,而是动手的机会。而家庭中该如何放手让孩子动手呢?不如从做家务开始吧。家庭劳动不仅给孩子带来的是动手能力,孩子的思想品质也会得到一定的提高。是一个很好的德育机会。马克思说过:“任何一个民族,如果停止劳动,不用说一年,就是几个星期也要灭亡。”劳动是人们改变物质对象,使之适合自身需要的有目的的活动,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条件。中华民族是热爱劳动的民族,正是劳动创造了我们上下五千年的灿烂历史文化,创造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一、 劳动教育的缺失会给孩子造成德育上的缺失一部分家长看到孩子课业负担重,便主动将家务包揽起来。一位孩子已经上高年级的家长说,自己小时候吃了不少苦,现在条件好了,不能让孩子再吃苦受罪了。只要孩子学习好,将来有出息,家务随时学都赶趟。再说,现在课业紧,竞争压力那么大,孩子周末都在上各种补习班,哪有时间做家务啊。有点时间还不如让孩子多睡一觉儿或是做一道题。与做家务相比,上学的孩子还是要以学习为主。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常常听说这样的事情:学生放学后要参加班级打扫卫生的值日劳动,结果,很多到校接孩子回家的爷爷、奶奶取而代之,而真正该干活的孩子却在一边玩耍。这些爷爷、奶奶的理由是:孩子上了一天课,累了;让累了的孩子再吃苦,心疼!在许多小学门口,人们也常会看到很多祖辈家长在孩子走出校门时,第一件事就是抢过孩子的书包自己背上;当然,早上送孩子上学时也一样。在不少幼儿园门口,人们会看到更为奇特的现象:很多小朋友都有书包;书包很轻,里面常常只是一些玩具和吃的。尽管如此,书包几乎都由送孩子入园的祖辈代为背着。隔代之爱,更为浓烈。孩子的各种需求甚至比较过分的需求,往往都会得到超乎寻常的满足。这种得自祖辈精心呵护的孩子,几乎没有一个会做家务的。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聪明、品德好、爱劳动,将来成为一个对国家、家庭有用的人。但现实生活中,不少孩子却不想、不会做家务,这样培养出来的孩子能有多深尊敬长辈的道德意识?问题出哪里?家长有没有责任?不让孩子做家务的家长往往是过于溺爱孩子,溺爱在两个阶段是危害最大的:一是孩子性格的形成时期,二是孩子渐渐独立的时期。尤其是前者,对孩子的一生都有影响。想要改变这种状况,最根本的也是唯一方法,就是改变生活方式,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坚强的性格,让孩子自己面对对生活中的小困难,小挫折,自己去解决,才可能更好的面对走上社会后的大困难。否则就很容易被困难击垮。一句老话,做父母的都是为孩子好的,总是对孩子倾注了全部的爱,但这种爱要以对孩子的成长有利为标准,切不可使 “爱”成为“溺爱”,切不可由父母包办代替,否则,不但孩子难以承受,同时,也让孩子在独立面对社会时,不知所措。不能适应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被社会淘汰。二、 劳动教育是对孩子吃苦耐劳精神的培养对孩子进行早期劳动教育能培养孩子珍惜劳动成果,培养对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体会劳动创造世界的真实含义,从而促进良好个性、道德品质的发展。年轻的爸爸妈妈们,如果您期望你的孩子有一个聪明好学的头脑,有自强不息的性格,有健壮的体格,切勿剥夺了孩子早期劳动训练的机会。劳动,可以培养孩子动手习惯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在营养良好的情况下,劳动能促进大肌肉、小肌肉的发育。劳动在培养完美体魄上所起的作用,同运动一样重要。许多劳动能显示体力与技能技巧多种多样的结合。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劳动不仅使人“心地正直”,而且能使人“身强力壮”。现代孩子大多因长期的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现成生活易养成好逸恶劳甚至奢侈浪费的不良习气,因此,须尽早培养孩子勤劳节俭的思想和行为。家长应多提供机会让孩子大胆实践,平日多做力所能及的家务事,多参加学校的简易劳动以及一些社会劳动实践活动。学生有了爱劳动的习惯就会随之热爱学习,反之,大凡不爱劳动的孩子也多不爱学习。家长还可通过讲类似“寒号鸟”的故事,让孩子明白好吃懒做所造成的不良后果。家长还应多加鼓励,帮孩子树立起成功意识,在孩子因自己亲手劳动创造了成果。三、 劳动教育促使孩子尊敬长辈 现在的小孩子对文明礼仪教育方面比较缺失,有的甚至见到老师和长辈都不打招呼问候。就是连这么简单的文明礼仪都做不到的德育,又谈何德育工作的成就呢?所以我们德育工作的重点其实不应该起点太高,而是应该把脚落实在生活的细节中。家务劳动在生活中占的比例相当大。现在小学生的生活比较单一,除了学习生活还是学习。如果家长让孩子参与家务劳动,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生活内容,更可以让他们懂得如何尊敬长辈。 那么如何让孩子能从家务中体会到尊敬长辈的含义呢?很简单,就是要让孩子体验家务劳动的艰辛,体会做家务劳动的不容易,从而感受父母每天都从事着这样的艰辛的家务劳动是如何的辛苦。比如:让孩子为父母泡一杯茶。可是要想泡一杯茶就必须先把水烧开。本来一件很简单的事情,要让孩子明白其实也不是那么简单的。孩子也会感觉到自己每天喝的热牛奶也是来之不易的。家长也可以趁此机会让孩子把一天的家务感受写成文字,让孩子对做家务有更深的感受。从而会对父母平时默默地付出产生敬意。四、劳动教育促使孩子更具责任心“给孩子布置家务是让孩子建立自我价值感和相信自己能力的一种最好的方式。”家庭教育家伊丽莎白-邦得里说,“习惯于承担家务的孩子,在走向成年的过程中,往往比那些缺乏这种体验和责任感的孩子更容易适应生活。” 美国哈佛大学历时40余年研究,发现了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适量劳动可使孩子快乐。这个问题的研究起始于当时要弄清青少年犯罪问题。研究人员在波士顿市旧市区内研究456名青年的生活。当他们到了中年,研究人员发现:不论智力、家庭、收入、种族背景或教育程度如何,那些童年时参加过劳动,甚至是简单的家务劳动的人,也比那些小时候从不做事的人生活得愉快。再看中国,古人早有云:“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试想,一个不爱劳动的孩子又怎能积极主动地做其他事情?那些从一年级开始就主动自己打扫卫生的孩子,在参加班级及校内外活动方面都表现出了高度的责任感。我们的孩子不光要学习好、身体好,更重要的是要从小让他们接受承担责任的素质教育,长大后才能承担起对家庭、对社会的责任。曾经看到过这样的报道:几位求职者面对主考官提问时,侃侃而谈,但经过考场门口时,却因为没把横在门口的一把扫帚扶起来而遭淘汰。主考官事后说:“从一把倒地的扫帚可以看出这个人是否有爱心,能否为别人着想,小事都不愿做,又何谈做好工作?”所以,一个有责任心的人要比有智慧的人更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