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专业学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_第1页
英语专业学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_第2页
英语专业学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_第3页
英语专业学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_第4页
英语专业学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英语专业学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课题名称 :n s 名 : 刘 * 学号 :* 班级 : 专业 :英语 指导教师 :张 * 一、引言 (选题原因 ) 第一、兴趣使然。最先接触到的是昆德拉的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作品中复杂的思想内涵与独特的表达方式深深吸引着我,虽然已经读了好多遍,但此后,无论再翻开他其中的任何一面,我都能读下去,而且还生怕遗漏了任何一个字。但这种情况对于我来说,还真的是第一次。于是,我开始寻找关于昆德拉的作品,并开始希望理解我 理解中的昆德拉。 第二、对女性的关注使然。在读昆德拉的作品时,其中的女性形象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现代社会中部分人的真实写照。我和同学在探讨这个问题时,大家都有种不知女性形象究竟该如何定位,女性又该如何活出真实的自己的无言的困惑。我也有这种困惑,但还是想尝试着探讨一下女性问题。 第三、基于上述研究现状,在传统与现代相碰撞,在女性寻找自身形象的定位处于迷茫之际,我借分析昆德拉笔下的女性形象,来探讨一下现代社会道德标准下沉沦或本真究竟何为的问题。 二、研究现状 (文献综述 ) 自昆德拉的作品在 80年代中期被译到中国以 来,中国知识界已经掀起了几次 “昆德拉热 ”。特别是昆德拉的作品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被改编为电影布拉格之恋之后,昆德拉的名字更是家喻户晓。 近年来,对昆德拉的研究主要表现为对其小说作品内容及理论观念的剖析。就内容来看,大部分评论集中于其作品中浓郁的存在、媚俗、遗忘、灵与肉等存在主义思想范围内 ;就形式来看,则主要集中于作品中表现出来的复调、幽默等小说艺术范围内。当然,也有很多比较性的解读,如昆德拉与美洲的马尔克斯,与中国的余华、王蒙、鲁迅、王朔等进行的比较,以及对名著被改编为电影后的比较。 虽然以上研究为我 们解读昆德拉及其作品提供了很多视角,但总体方法论已渐趋老化,总是围绕几个问题,新意较少。而且在近几年的研究中,昆德拉笔下的女性形象问题,仅是在分析某些具体作品以及灵肉分离问题时才略有提及,分散研究较多,集中研究较少,尤其缺乏将作家笔下的女性形象置于整个文学史维度上来加以扫描的整体性眼光。 三、研究意义 在目前国内对昆德拉的研究中,还没有人专门从分析昆德拉笔下的女性形象着手展开过具体的分析研究 ;而且,借昆德拉笔下的女性形象来探讨在传统与现代相碰撞下,女性形象的价值定位问题也是比较新颖的。本文一方面为解读昆德拉 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另一方面又参与到女性自主义的研究之中,丰富了女性主义的研究。 四、提纲 (一 )、引言 引出论述的必要性及各部分所要论述的核心内容。在传统与现代碰撞之下,道德问题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对象,而女性形象问题更是首当其冲。本文将借助于昆德拉笔下女性形象的分析,来探讨关于本真与沉沦的界定标准问题。 (二 )内部结构 第一章 关于本真与沉沦 1、本真和沉沦在存在于时间中的引出 2、海德格尔对本真与沉沦的界定 3、本文对海德格尔本真和沉沦的借用 第二章 昆德拉笔下的女性形象 1、自我失落的形象 以特 丽莎、塔美娜 (笑忘录中的女主人公 )、凯米蕾 (告别圆舞曲中小号手的妻子 )、寡妇 (死人让位 )等为代表。 2、自我回归的形象 以萨宾娜、茹泽娜、女护士阿尔日贝塔 (会饮 )等位代表。 3、失落与回归之谜 以露西叶为代表。 第三章 影响昆德拉创作此类女性形象的因素 1、对传统基督教道德观的背弃 2、对古希腊人本主义的弘扬 3、现代文化背景等因素对昆德拉的影响 第四章 昆德拉笔下女性形象的现代启示 1、女性、客体身份与沉沦 2、女性、主体身份与本真 3、女性在堕入传统和实现自我临界点上的茫然 (三 )结 语 社会的价值标准总是以多数人的常量为基准尺度的,偏离这个常量则会被视为异常。但 是昆德拉却通过他笔下的女性形象,让我们看到了女性在对传统的依恋以及对现代自我价值实现的渴求的两难处境,看到了她们在堕入传统与实现自我的临界点上的徘徊不定,看到了她们在本真与沉沦之间的茫然与困惑。同时,也提醒我们:在对女性形象进行定位时,千万不可仅仅依靠世俗的标准而忘记了 “以人为本 ”。 研究方法: 1、分析法 : 2、归纳法 : 3、列举法 : 4、调查法: 5、观察法: 6、文献研究法: 7、实证研究法: 8、定量分析法: 9、定 性分析法 10、个案研究法: 主要参考资料: 1 J. L. o M1962. 2 C. M 2000. 3 it Mo, 1974. 4蔡新芝 J2003,(3). 5胡范畴 M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7. 6李瑞华 M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0. 7刘海平 M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2. 8吕光旦 J2000,(2). 2016年英语专业学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题 : 英语隐喻汉译 (1)本选题国内外研究的现状 对隐喻的研究在国外已形成较为完整的体系 ,其中以 1987) 的研究最具有代表性 ,而对于其汉译的研究却凤毛麟角。国内对于隐喻的研究主要受 论的影响 ,其中以胡壮麟、朱永生为主要代表。在隐喻翻译的研究方面 ,李国南 (1990),胡文仲 (1994) 对于英汉成语或谚语中的习用性比喻的喻体进行过比较 ,并探讨了其翻译的途径。在近期出版的刊物中有 对隐喻翻译研究方面的文章 ,其中以徐莉娜的隐喻的翻译为主要代表。但其研究的范围也只局限于文学、修辞用语的隐喻翻译。 2) 本选题的意义、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意义 : 本选题突破了历来将隐喻的汉译局限在诗学、修辞学、文学等范畴。由于 “翻译是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活动 ”(陈宏薇 :1996),翻译对各民族之间文化的传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对日常用语中隐喻的汉译研究应与英语语言文化背景的研究结合起来。 重点 : 本选题重在研究隐喻在英语日常用语中存在的普遍性、可译性及其翻译的方法。 难点 : 怎样从文化交际的角度对日 常用语中的隐喻的汉译进行深入的理论探讨。 创新点 : 研究英语日常用语中的隐喻的汉译理论及其方法。 3) 论文简要提纲 2. 英语日常用语中隐喻存在的普遍性 喻的定义 于隐喻研究的常用术语 语日常用语中的隐喻 3. 英语日常用语中隐喻的特点 常用语中隐喻的分类 用性隐喻 生隐喻 语隐喻与汉语隐喻 语日常用语中隐喻的可译性 4. 英语日常用语中的隐喻的汉译 译的标准 常用语中隐喻汉译的难点 常用语中隐喻汉译的过程 常用语中隐喻汉译的基本方法及原则 5. 日常用语中隐喻汉译的方法与技巧 译法 译法 译法 译和意译结合法 4) 参考书目 “(W. R. . D. (330 B. C.), 1924. 9198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